小小一个中情局,间谍手段纷繁复杂,也折射出实用主义国民性格

美国中情局总部开设着一家博物馆,其中收录了半个世纪以来间谍斗智的遗产。事实上,这家博物馆也是美国最秘密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了从“二战”之前到今天的各种间谍工具、武器及其他物品总共超过2.8万件,其中1.8万件被记录在案,被展出的则只有几百件。这家博物馆由中情局直接运作,它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地区的中情局总部内,这里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近13千米。中情局总部所在的整个区域不对公众开放,这家博物馆也只对中情局雇员及其家属和应邀来访者开放。

下面是几个与展品有关的小故事——

其一

1956年一个冬夜,在东德(民主德国)梅克伦堡-福尔波门地区的瓦诺尔河畔,一名退休老铁路工人慢吞吞地走过港口城市罗斯托克的几条街道,但当另一个男子从阴影里走出来时,这个老工人解开外衣,露出一对装饰着希腊女神雅典娜的头盔和一把小剑浮雕图案的金袖扣。

那第二个男子有着同样的袖扣。他一言不发地把一包文件交给了那个铁路工人,然后退步,消失在阴影中。铁路工人乘火车来到东柏林,把文件包和金袖扣交给了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接头者。后者把这些东西偷运到了中情局在西柏林的基地,并交到了乔治·基瑟瓦尔特——未来的一名中情局情报官员手中。

那个消失在阴影中的男子,是苏联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上校彼得·谢苗诺维奇·波波夫。他是中情局操控的第一个苏联间谍,其在中情局的上司正是基瑟瓦尔特。整个20世纪50年代,波波夫一直是中情局最重要的情报来源之一,他出卖了大量苏联军事机密,其中包括他自己在军情局的258名同事的详细资料。

基瑟瓦尔特决定把金袖扣作为一种接头暗号。他在莫斯科1955年召回波波夫之前把金袖扣给了后者,同时向波波夫发出指令:如果波波夫能再度离开苏联,并且与中情局重新联系上,那么不管中情局派谁去跟他接头,接头人都会有一对同样的金袖扣来证明身份。

在被指派到东德的什未林市后,波波夫和中情局恢复了接触,金袖扣正如中情局希望的那样发挥效用。在两年时间里,波波夫通过那个退休铁路工人向基瑟瓦尔特传递情报。

小小一个中情局,间谍手段纷繁复杂,也折射出实用主义国民性格

其二

展品说明中称,“高标”.22口径(指弹药直径为0.559厘米,即1英寸的22%)无声手枪“是近距离使用或用于杀死哨兵的理想武器”。这种手枪的研发者是“战略情报局”(中情局在“二战”中的前身)武器装备部主任斯坦利·P·洛威尔。这种长枪管手枪不闪光,还配有消音器。

据洛威尔自己记述,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多诺万少将当初如此急于炫耀他们开发的这种最新式致命武器,以至于他把一把“高标”手枪及一个沙袋拿到了总统办公室。在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忙于向秘书交代事务之际,多诺万向沙袋开了十枪。在此期间,罗斯福毫无察觉,一直未停止说话。于是,多诺万用自己的手帕包裹了仍然发烫的枪管,把枪交给了总统,并且告诉总统他刚才做的事。罗斯福回答:“比尔,你是我允许带武器站在这儿的唯一一个目露凶光的共和党人。”

小小一个中情局,间谍手段纷繁复杂,也折射出实用主义国民性格

其三

“越战”期间,中情局雇佣老挝道路侦查员计算胡志明小道(越南战争期间由北方运往南方的秘密物资运送线)上的武器和其他物资流量。中情局技术人员为他们研发了一种名叫“哈克”的手持式计数器。

它只有今天的平板电脑大小,能够向上空的飞机传输数据。但由于这些侦查员中许多人不识字,中情局技术人员专门为他们设计了图标来代表士兵、武器、车辆甚至大象。

“哈克1型”计数器上面有大象图标,但中情局间谍博物馆展出的“哈克2型”计数器上却没有。

小小一个中情局,间谍手段纷繁复杂,也折射出实用主义国民性格

这些故事和实用主义有什么关联呢?

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壤上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于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露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詹姆士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另一位代表人物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一度是未曾获得明确头衔美国官方哲学,特别是在20世纪初。

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发起者只关心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利益和报酬,不管这行动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合符原则。为达到情报搜集和隐蔽行动的目的,中央情报局积极地向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资助各种“代理人”、暗杀等秘密活动,丝毫不顾及国际法和他国利益。这些活动处处体现着中央情报局单位和雇员“实用主义至上”的性格特征。

小小一个中情局,间谍手段纷繁复杂,也折射出实用主义国民性格

从“有用即真理”的角度讲,实用主义和中情局的工作的确为其开展情报活动和国家利益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只顾及自身利益的“霸权”思想和行动却对他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