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1-

畢業後終於開啟了獨居的生活,總的來說喜憂參半。

一個人生活確實更自在一些,但缺少必要的監督,如果自制力不強便很容易浪費時間。

這篇文章,雖然說是寫給獨居的人看的,但其實每一位覺得自己不夠自律,想要通過一些方法實現自律的人都能夠有所收穫。

什麼是自律?

在我看來就是能夠抵禦各種誘惑,說幹就幹的人。

簡單說就是沒有拖延症的人,是一個能夠主動掌控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推著往前走的人。

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2-

文章開始我不想羅列一大堆時間管理的方法,而是建議大家先從觀察自己的生活開始。

每個人拖延的方式不盡相同,或許有人是對工作的恐懼,又或是被手機困擾,被壞習慣所牽絆,說不定還會因為對家的想念導致整日情緒的低落,從而影響工作的效率。

總之在改變之前,希望大家可以用心觀察自己一週。

把每一次導致自己拖延的原因都及時記錄下來,在這一週內,不要著急做任何改變,如實地記錄現有生活狀態即可。

按照此方法,一週過去後,我發現自己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 睡前瘋狂刷微博,經常到11點還在扣手機,沒有早睡的意識。
  • 早起鬧鈴響後,因為晚睡導致早起後狀態不佳,不自覺地賴床。
  • 沒有計劃時,總是不自覺地發呆,有計劃時,又對一些計劃的牴觸情緒極大,不自覺得拖延(常見形式:看手機、睡覺、磨蹭)。
  • 在綜藝節目上花費過多時間,一度到了綜藝荒的地步。
  • 睡前喜歡吃零食,10點多還叫外賣,買的鴨脖恐怕是想辣出天際,晚上睡覺時胃裡翻江倒海,嚴重失眠。

……


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一週過去,記錄了非常多,總結下來導致我不夠自律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1. 缺乏必要的規劃;
  2. 過多的誘惑;
  3. 精力的不足。

所以對我而言,一切的改變就可以圍繞以上三點來執行,而對大家來說,就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症狀一:缺乏必要的規劃。

週末時,當自己沒有明確的計劃時,便總忍不住偷懶,不是一覺睡到自然醒,就是下午磨磨蹭蹭刷綜藝節目,看電影,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週一,什麼正事都沒做。

觀察自己一週後我發現,很多時候自己都處在一種不知道該做什麼的狀態,又或者是對待辦事項有著明顯的牴觸情緒,遲遲不願意行動。

解決方案:善用“日程計劃表”和“目標拆分法”。

前者(不知道做什麼)比較容易解決,列出一張“日程計劃表”即可。它類似於我們上學時的課程表,雖然看起來很機械,但對我的幫助卻是極大的。

此外,當我們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還可以試試“備選清單表”,它是專門用來“打發時間”的。

裡面列舉了一些耗費時間但不費腦的工作,比如整理電腦文檔,刪減手機相冊,清空長時間不聯繫的微信好友、整理衣櫃,打掃衛生等等。

當自己無事可做或者太累想要休息時,便可以拿出“備選清單表”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雖然與專注核心計劃比起來產出會比較低,但和習慣性地刷微博,看綜藝節目相比,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備選清單表”的待辦事項不宜過多,3-5個即可,避免因為選擇焦慮而浪費更多的時間。

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而後者(對待辦事項比較牴觸)處理起來便比較棘手,但仔細觀察我發現,問題出在計劃的制定上,突出表現就是目標太大,缺乏必要的分解步驟。

比如新書定稿這件事,我最早的計劃表上只有新書定稿四個字,然而這樣的計劃太大,實施起來便會感到無從下手,所以就會不自覺地偷懶,磨洋工。

很多時候,找到問題所在,解決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就是我們經常分享的拆分目標,將大計劃給拆分成一個個小的計劃,雖然事情還是那件事,但牴觸的情緒已經少了許多。


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症狀二:被過多的誘惑牽制。

剛上大學那會兒,就聽學長說寢室不是學習的地方,但我偏偏不信,整天貓在寢室裡,以為可以按部就班地學習、閱讀,但最終現實告訴我:too young too simple!

寢室裡的誘惑實在太多,室友打遊戲的聲音,聊天的聲音,甚至只是另外一個室友默默地看電視劇都會影響我們的注意力。

如今開始獨居生活,雖然沒有了室友們的干擾,但誘惑依舊沒有減少,其中最大的“敵人”就是手機、Ipad。

我算是《武林外傳》鐵桿粉絲,每天下班回去都會習慣性地打開IPAD看上一集。

吃飯時也會不自覺地刷綜藝節目,結果就是30分鐘內就可以吃完的晚餐,每次都要磨蹭1個小時,倘若哪次看的是電影,就又要多浪費1個小時的時間。


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解決方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當我們想要完成一項工作,需要專注時就需要將手機放遠,把網絡關閉。比如我寫作時,就關掉QQ和微信,避免社交上的干擾。

工作的時候絕不趴在床上,避免因為情緒上的懈怠而造成的效率低下。

雖然環境會對我們造成不好的影響,但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既然有東西會偷走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有東西幫助我們找回注意力。

比如一張勵志的海報,一個提醒我們工作的鬧鈴,又或是幫助我們專注的APP。

海報某寶上2塊錢一張,5張就能包郵,鬧鈴和APP一個手機就可以搞定,搭配使用潮汐和Forest兩款APP,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到心流的狀態。

症狀三:精力的不足。

上班前,鬥志昂揚地計劃了一大堆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更新自己的公眾號,參加線下讀書活動,坐高鐵去周邊小鎮等等。

但上班後發現,每次下班就感覺身體被掏空,什麼都不想做,只想癱在沙發上葛優躺,任何費腦子的事情都想一股腦地丟掉。

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公司中午只有1小時的午餐時間,經常沒時間睡午覺,晚上回家後經常哈欠連天,精力狀態極差。

但是早早地睡去又覺得好可惜,和絕大部分人一樣,我近期的熬夜更像是一種習慣,一種病態的“不捨得”。

手頭的工作還有一堆,不甘心就這樣睡去;白天沒時間娛樂,想看一期綜藝節目再睡;

我給睡覺添加了太多的條件,以為自己晚睡就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但正如紀元老師所言:

每一位聲稱睡太早就是浪費時間的人,第二天早晨比誰都喜歡賴床!

晚睡的直接危害就是早晨起不來,大學期間養成的早睡早起也被獨居生活打破,但好在經過近期的調整逐漸得到了恢復。

至於解決方案,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你要有勇氣結束今天,才能夠開啟新的一天。

良好的時間管理會讓我們的每一天變得井井有條,而優秀的精力管理可以幫助你我以更飽滿的熱情迎接未來的挑戰。

除了早睡早起,還不能忘了運動,跑步、俯臥撐、深蹲、平板支撐都可以,只要動起來,就是在改變。

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律需要長期的堅持和改進,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如果我們不踏出第一步,不從現在就做出改變的話,永遠都是在原地打轉。

一個人獨居時該如何保持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