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已死,“听话”两个字,毁掉孩子的一生

在很多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听话”两个字是口头禅,所谓“听话”,就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动,“听话,要好好学习”、“听话,要多吃点蔬菜”、“听话,不可以玩游戏”、“听话,一定要吃早餐”……听话的前面或后面的内容,往往都是无比的“正确”,看上去都无可挑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以及认知局限内的安全感,当自己的孩子的行为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父母才认为是“正确”的,才感觉到安全,否则,就是天将垮塌!比如,孩子喜欢打篮球,花在上面的时间可能比较多,当父母的就会抱怨:这个鬼娃娃一点都不听话,一天打篮球,都不好好学习,你看隔壁家的某某一回家就安安静静做作业,看书。在这样的家长看来只有做作业、看书才是学习,才是听话,做其他的事都是浪费时间,不是听话的好孩子。可是,有位互联网大佬在万众瞩目的大会上公然宣称“让孩子玩吧,不然30年后他们将找不到工作”!

除了认知的局限外, 很多当父母的有一种“权威”情节,以为自己是一家之主;以为自己是“过来人”;以为孩子都没自己懂得多。殊不知成年人很多的经历,是优势,也是樊篱,让你看不到之外的风景;而小孩凭其天性却胜成人一筹,比如小孩吃饱了就不吃了,可是成人在某些时候还会把自己吃撑。所以,做父母的也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对话。

中国几千年来的专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做父母的人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各有各的位置,各在各的位置上做好自己。又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两句连接起来的意思就是:君就是支配臣的,臣的位置就是服从;父就是支配子女的,子女就该服从。这是专制政权施舍给民众权利梦:尔等勿怀谋逆之心,天下臣服于寡人,尔等也可支配自己的子女!曾几何时,子女不遵循父母的安排,就是不“听话”,就是大逆不道!

这“听话”两个字也就一代又一代根殖于很多中国人的心理,以致于深深地影响其行为模式,很多人要亮出某个观点,往往在前面冠以“我妈说”;工作后遇到某个难题,又会说“老师没教过”;遇到某件本该做而没做的事,就说“领导没安排过”,他们总是看别人,“老板说”、“听朋友们说”是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呱呱坠地地到离家之前,听父母的;未完成学校教育踏入社会之前,听老师的;完成学校教育踏入社会之后,又将听谁的?有领导的话可听,可能进入了体制内工作;有老板的话可听的可能进了民营企业。如果没有谁的话可听,又将怎么办?

听话,是对权威的一种服从,一种依靠,一种归宿,当个人遇事不知如何处理时,会去看看圣经,看看上帝怎么说,可是有个思想疯子说上帝死了!人们就像没有了大救星,没有了舵手,那又怎样?当年小岗村村民要求承包到户;八十年代个体工商户的崛起;下岗工人还得继续下去的生活;活跃在淘宝网以及其他网络平台上的数以万计的卖家,是谁告诉他们怎么办的?他们能听谁的话!

此时,父母已经不会说要他们“听话”;没有领导告诉他怎么做;也没有老板要求做什么,如果长期如此,除了啃老活着又能做什么!这就是在长期的“听话”、“听话”、“听话”的教育中,使思维进入了胡同,不知道除了听别人的话外,自己还可以听自己的话!

自己的话,就是自己的内心感受,就是自己的内心体验,就是一种“自由意志”,这种自由意志是需要去培养、去呵护、去激发的,除了从小要求孩子“听话”外,也要问问孩子“你怎么想”,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孩子把话说完。

一句话,既要让孩子知道“孔子曰”,也要让孩子自己明白“我曰”。就算孩子有某些人的话可以听,另外也要听听自己的内心,毕竟,听话后的行动结果,只有自己可以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