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不同地方都有哪些習俗麼?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詩大家都不陌生。但重陽節的來源,習俗你們瞭解麼?

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不同地方都有哪些習俗麼?

重陽節名字的由來:

在《易經》中,“六”為陰,“九”為陽,兩九相重即為“重陽”;

重陽節歷史的演變:

早在先秦典籍《呂氏春秋》之《季秋紀》中就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活動的文字記載,那時還不叫重陽節,直到漢代開始才有了重陽節求壽的習俗;

到了魏晉時期,重陽節日氛圍濃厚,文人墨客寫詩作賦,飲酒賞菊。詩人陶淵明的《九日閒居》裡寫道“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詩中有酒亦有菊;

古時雖有重陽習俗,但它“轉正”卻是在唐朝。自唐代開始,重陽節正式進入宮廷,自此各朝各代於節日期間進行各種活動。

到了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民間習俗:

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不同地方都有哪些習俗麼?

登高

1、出遊賞景、登高遠眺:據說東漢時汝南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並囑咐桓景回去搭救鄉親:“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紮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告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湧澎湃,瘟魔來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于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殃。

自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久而久之,登高便宴變成了一個美好、風雅的習俗。

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不同地方都有哪些習俗麼?

祭祖

2、祭祖: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祈求神靈降福,並推行敬老活動,傳承孝道文化

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不同地方都有哪些習俗麼?

重陽糕

3、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現也有用“吃糕”代替登高之意;

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不同地方都有哪些習俗麼?

茱萸果

4、佩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於是人們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

地域間習俗:

陝西:

以菊花、菊糕饋贈親友、以詩酒相賞;

山西:九月九日登高;

河南:舉辦“中國·西峽重陽文化節”;

山東:吃辣蘿蔔湯、烙焦餅祭財神、祭祀范仲淹、祭缸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孃家過節;

四川:糯米蒸酒;

安徽:龍燭會、迎山神、削竹馬為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賽神酬願、放任牛羊自行覓食;

湖北:重陽釀酒、還願、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廣東:相聚答歌、建王母會、放紙鳶、高喊“趕山貓”;

江西:打餈粑、割晚稻;

福建:採田中毛豆饋贈、放風箏為戲;

浙江:互相拜訪、備豬羊秋祭、綁重陽粽互相饋贈;

河北:姻親家庭互相送禮、觀重陽天氣占卜未來雨晴;

上海:辦菊花會;

江蘇:用五色紙製成斜面旗子,插在家中,吃叫做“駱駝蹄”的麵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