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和壽命有多大關聯?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標準答案

生活中我們常說要控制體重,過胖或者過瘦都不健康,甚至會對生命健康有所影響。過胖會有極高的可能性引發“三高”,進而引發其他疾病;快速減肥則有可能造成新陳代謝紊亂,誘發疾病的產生。那麼怎樣的體重才能保持健康,更加長壽呢?

體重和壽命有多大關聯?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標準答案

體脂與壽命的關聯

相當長時間以來,體重問題一直是研究的前沿,目前,肥胖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難題,全世界有13億成年人被認為超重,還有6億人處於肥胖的體重範圍內。雖然肌肉重量的確超過脂肪,但大多數肥胖症或超重的人在肌肉組成方面和其他人相差無幾,主要的體重差異來自於脂肪組織過多。與骨骼和肌肉細胞不同,脂肪細胞會產生炎症,使我們能夠治癒感染,並保護身體免受進一步傷害。然而,脂肪細胞過多會導致我們的身體不停地釋放炎症蛋白。許多研究顯示,這會增加人體罹患癌症的風險。身體攜帶多餘的脂肪細胞還會影響其他生理通路,其中很多——高血壓、高血糖症(持續的高血糖)和高膽固醇等——會導致潛在的致命心臟問題。那麼,含量多少才是過量?科學家一開始採用身高體重指數(BMI,即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和總死亡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得到了令人吃驚的結論:在一定的人口水平上,BMI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形成一個U型曲線,其中最低點(死亡率最低)實際處於接近超重的BMI範圍(大約為24.5,BMI超過25時就屬於超重)。然而,一些科學家對這些結論提出了挑戰,他們研究認為,死亡率與BMI指數並不是U型曲線的詳細,而是會隨著BMI指數的增大而上升。風險最低值出現在接近正常體重範圍較低的一端,而且風險會隨著BMI指數增大而提高。

體重和壽命有多大關聯?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標準答案

BMI指數是否夠權威

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慢性病和全球健康研究專家安德魯·斯托克斯表示,此前的研究忽視了兩個重要因素。“大部分研究中的正常體重人群同時包括了低健康風險、體重穩定的人,和那些高健康風險、已經減重的人,”斯托克斯說道。如果一名研究對象在人生大多數時間裡都屬於肥胖者,在減重之後,他們或許已經積累了多年的負面健康效應,並不是所有的健康風險都會隨著減重而消失,大部分這樣的研究只是採用了當前的體重數據。他還以吸菸問題的研究為例,指出這就好像不能簡單地比較非吸菸者和吸菸者的健康情況一樣,非吸菸者中包括了從未吸菸的人和有幾十年吸菸史的戒菸者。還有一個問題是,BMI是否就是合適的評判標準呢?BMI常被詬病為一種很差勁的健康指標。由於BMI沒有將體脂肪率計算在內,而且肌肉重於脂肪,因此體重中肌肉比例很高的舉重運動員或健身者的BMI可能會處於超重範圍,甚至超過30。即使兩個具有相同BMI指數和相同體脂肪含量的人,也可能因為脂肪組織的差異而面臨不同的健康風險。但斯托克斯表示,在一定的人口水平上,BMI仍然是相當不錯的參數,BMI指數確實存在不準確性,但在我們對整體人口進行一般性風險評估時並不會偏差太大。

體重和壽命有多大關聯?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標準答案

不過,不論BMI指數也好,還是其他的體重指數,對於我們來說,日常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保持長壽最重要的一點,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有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