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信心:如何根除各种“我做不到”

作为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害怕挑战、不敢尝试,遇到同一个困难总是没法突破:总是不敢上台发言;每课单词不帮忙就总是记不全;应用题总是需要家长给讲解才会做……各种各样的“我做不到”让家长和孩子都很苦恼。

凭本能采用的方法,对“我做不到”无效

孩子一旦在某个事情上形成了“我做不到”的信念,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这是孩子在生活中多次尝试,但都没有成功后,留下来的让他坚信的信念。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讲道理或者跟孩子死磕:“怎么就做不到?”“你只要让专注点就可以”,“到前面发言时你别紧张,自信地讲就行”,这样的要求对于改变真的没有用处。

比如孩子不敢上台发言,你说:你别紧张,自信点就行。这个方法不管用,快轮到他发言了,他就在下面告诉自己“别紧张,别紧张”。大脑听不懂“别”字,只剩下“紧张”两个字在脑袋里盘旋,所以他往讲台上一站,脑袋嗡地一下就紧张了。那这又一次证明了“我做不到”。

培养孩子自信心:如何根除各种“我做不到”

如何撬动“我做不到”的信念,打破这个僵局?

我们需给孩子植入一个“暂未获得”信念:我不是永远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暂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但如果我找到办法、学会相关的知识或技能就能够获得这个能力,那我就能够做到。这个“暂未获得”信念对于打破“我做不到”的僵局很重要。破局方法的实施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让目标更聚焦

把问题聚焦为可以改变的、具体的问题,看看具体在哪个方面做不到。比如孩子不敢上台发言,我们细心点可能会发现更具体的问题是在哪里:他是一上来不知道怎么开头,还是中间不知道怎么互动,还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找到具体的问题,就有了一个着力点来进行改变。比如孩子不知道怎么开头,一上来就手足无措,导致后面越讲越急。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如何开头的能力。当我们把“怎么能自信地上台发言”的目标聚焦为“发言时怎么开好头”,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二步:植入“暂未获得”的信念

让孩子明白“我不是不会开头”:

——我是暂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只是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头;

——如果我掌握了开头的方法,我就能够开好头,做好发言这件事。

这样孩子就会有动力去解决这一小步,先达到个小目标。这个“暂未获得”的信念很重要,会让孩子的行为有信心。

第三步:启发式提问:如何获得

接下来,我们不能急着教孩子如何开头,而是先问孩子:“如何能够开好头呢”?这个“如何”的问句会激活孩子的大脑,让孩子有很强的动力去找办法,把他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开好头上。这时他可能会发现,“如果先问个问题,引起大家的好奇,让大家都渴望得到答案,那就会进展得很顺利”,或者,“讲一个小故事,将大家带入进来,后面再讲就容易了”,当孩子的注意力都在如何开好头,并且能够找到办法时,再经过一定的练习,他下次发言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所以,让孩子拥有“暂未获得”的信念,启发孩子找到方法,去尝试、去实践,这样孩子就会获得这个能力。当孩子在尝试中体会到成功的体验时,才能真的从根本上根除“我做不到”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