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类创造了数学体系,还是人类发现了数学体系?

姚岳飞


我们常常把“数理化生”连在一起,代表理科,中学时代更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



但深究起来,数学其实和“理化生”不一样。物理、化学、生物都是自然科学,属于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的学科;数学则不然,数学是纯粹逻辑思维的产物,是人类创造了数学,而非人类发现了数学。

关于这一点,可能有人不太理解,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首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会涉及进位,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十进制,如8+5=13。但其实,除了十进制还有八进制,十六进制,甚至可以使用任意进制。11+10=21,这是十进制,但如果采用二进制表示11+10=101。不同的进制无所谓对错,只有习惯不习惯之分,虽然平时我们大多采用十进制,但整个计算机内部系统则全部使用的二进制进行计算。这是因为计算机内部的门电路只有开、关两种状态。



再者,中学时代我们学习了欧式几何。整个欧式几何,都是基于五条公理,然后经过严密的逻辑推演建立起来的,这五条公理为:

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直线公理)

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

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圆公理)。

4.凡是直角都相等(角公理)。

5.在一平面內,过直线外一点,可作且只可作一直线跟已知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整个欧式几何中的任何一条定理,都可以从这五条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演得到。但问题来了,这五条公理是怎么来的呢?这五条公理不能由其他公理推演得到,它们是人们主观认定的,当然,这些主观认定的公理最初都来自于生活经验。

对于这五条公理,前四条和我们的直觉比较一致,但最后一条,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平行公理是否可以从前面四条推演得到呢?后来索性将第五条公理改了,重新设定公理并建立了一套几何学出来,这就是非欧几何。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数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是纯粹逻辑思维的产物,你既可以将其运用于自然科学,也可以将其应用于社会科学。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母亲,也是社会科学的父亲,他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却是人类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图画。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这个问题的确很有意思,提这个问题的人是一个爱思考的人。

个人认为数学是是人类发明的学科。比如说在引进对数的时候,2²=4,2³=8,那么2的多少次方等于26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引进了对数的概念。从而定义了一个log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上述问题的x用对数来进行表示,这样就求得了这个方程的解。

再比如说,初中生都知道的平面几何公理: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当然这是欧式几何公理。但是到了非欧几何里面这个结论就不再成立了。记得上次头条有人提问:二条平行的直线在无穷远处是否会相交?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认为它是相交的也可以认为永远不相交。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基于逻辑推理和假设的学科。而数学上的公理就是我们所做的假设,这些是无法被证明的。


脑子被驴踢了233


人类发现了数学体系。 这是个关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问题。

那座山上有颗树,只是你没看见,那么它就真的不存在吗?数学体系也一样,举例说就像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勾股定理等,这是本身就存在的规律,只是人类在实践需要中发现了他们罢了。

准确的说数学并不能用“创造”这个词汇,包括我们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就像牛顿并非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而是在思考加实践从而发现。化学家门捷列夫也并非创造元素周期表,而是在批判继承的工作态度下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综上可知并非,并非数学,还包括我们现在所称的“理科”等都不是凭空想象发明出来的,而是人们在生活经验、理性逻辑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推导等得到的,比如哪怕人类不去研究,直角三角形三边依然满足勾股定理。自然界所有事物所遵循的法则也依然存在,人类并没有创造出数学,而是发现找到认识发展数学。处于对自然界的理解和生活实际的需要人类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一步步加深,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到买菜算账的加减乘除再到如今各种高科技和工程实际的数学发展过程就是最好的证明。

总而言之,数学就在那,数学的道理蕴含在自然界之中,等着我们探索去发现,而驱动人们去研究这门学科的动力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的欲望。


江舟小翁


数学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

是人类创造了数学。数学规则是人定义的。

比如自然界中没有0,也没有1。

自然界中没有平面,没有平行。

数学运算规则都是人为规定的。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得到计算结果。

自然界中的事物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也会符合数学的一些内容。这是物理科学用数学进行分析计算。

就像人们用太阳这个词描绘我们身边的恒星一样。我们用数学描绘物体的物理过程。

数学定理都是建立在逻辑推理上的。这个推理体系的基本条件是人为的假设。我们用平面和平行建立一个欧几里得几何学,用平面和平行线相交建立了非欧几何学。


天明遥遥山海关


数学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如1十1=2,3×6=18,2的平方根是1、4142,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最短,圆内角360度,勾股定理;在直角二角形中,勾方+股方=弦方,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线,永远不相交,几何,代数,高数,各种公式,公理,定理,……,都是数学规律的必然存在。在当今被人们研究发现找到了这些规律,有的写成书,编成教材,记录下来,被人们去学习记忆应用。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1,说明还有一些数学规律我们还没有发现,研究空间还很大。

2,现在己经发现了的,并记录下来的,数学规律可能还不全面,不准确,还有质疑改进提高的空间。(如丌的值)3、1415926……。

3,数学知识,书籍等同其他事物一样,都只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发现,记录,总结和归纳。

所以说不是人类创造了数学体系,而仅仅是发现了数学体系,并学以致用罢了!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实际。

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是我们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学习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的科学太度。


实言守真


我的数学成绩并不好,对数学的认识也没有这些专业人士这么深,我只是一个懂一点数学的普通人,所以我会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数学体系。

首先和物理化学生物不同,物理化学生物是人类在对自然界原有事物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而自然界没有数学这个东西的存在,数学的发展是人类几千年的成果积累。

数学的产生是从人类发明数字开始的,最开始原始人为了对猎物进行计数开始产生数的概念。一手抓一只猎物,两手各抓一只猎物,但是人只有两只手,于是发明了用结绳的方式记数。

后面才逐渐产生了数字的概念,有了数字才逐渐发展出了计算的方法,最终形成了数学这门科学!

可以说数学其实是人类最伟大的一项发明,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如果没有数字的发明和数学的形成,人类大概和野兽也没有多大区别!

数字这种概念性的东西的出现其实才是人类真正脱离兽类行列的标志!在这之前人类和野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江1590639898492


人类所有的创造和发现其实都只是在未知的世界里面变成已知,数学也不列外,陈景润还是哪位大师曾说过数学可以表达整个宇宙,所以数学本质意义上来说依然属于发现学科,数学的终极使命依旧是表达,真正的创造是我们的语言和人文逻辑,我们用我们的语言创造了认知与信息交互更创造了思辨,人文逻辑帮助我们建立即有规则。这可能算得上是个哲学问题,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读读维特根斯坦的。



这名字有点儿


大笨new认为是人类创造了数学表达语言体系,而发现了数学自然体系。

或者说人类用创造的数学语言体系去描述自然存在的数学体系。

若非自然存在,那么人类创造的体系会被不断的修正,不断的补充条件,非自然存在的体系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是发展的,会出现不适应。

如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等级制度),这个就虽生产力在变化的,是要不断被修正的。

而数学体系从结绳记事开始,算法就没有别推翻过。

当然结绳记事是不便的,于是于是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用多项式和三角函数来刻画足够光滑的函数,这本身本身是存在的,泰勒、傅里叶、麦克劳林和皮亚诺发现了相应的函数。

但是对于误差的表达又不同。

这种误差表达就是人类发明的数学表达形式。

后来欧拉发现了复变函数——欧拉公式,可以用泰勒级数展开式的表达形式来验证。

这些都是数学界自然存在的体系,但是人类发明了表达形式体系。


大笨new易数学


当然是人类创造了数学体系啊,就拿圆周率来说,在人类创造数学体系之前,圆是不存在的,圆都不存在,哪来的圆周率?再或者为什么每个月不都是31天或者是30天?而是有28天有30天?所以说在人类创造数学体系之前,自然规律是没有规律的,更是没有意义的,所有我们看到的所谓自然规律都是我们利用我们所创造的数学体系来通过不断修正总结出来的!你见过自然界有勾股定理?你见过自然界有平行线?没有,如果真的数学体系是原本存在的,那陨石为什么会撞像地球?难道它不应该永远固定在一个轨道?是人类把所有没有规律没有意义的事物用我们的数学体系来给它重新定义,给它存在的意义!


中国80后大叔


都没说到点子上啊,数学是发明的工具,其揭示的不一定都是宇宙运行的规律,究其原因是因为数学中很多分支是基于假设而推导出来的。这一点与物理不同,物理是基于现象归纳总结的。

比如平面几何,是基于最初人们的认知,从而得到两条公理,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平行线。

再看曲面几何和黎曼几何,改变了平行线公理的假设,变成过直线外一点没有平行线或者过直线外一点有无数条平行线。

再看数域,最早人们只有正整数,后来发现负数,发现小数,再后来发现无理数,之后逐渐又拓展出虚数,乃至于四维的数,甚至更高维度的数。

物理弦理论中利用到了10维和11维的数学空间描述,还有24维的描述,但是那些其他维度的就有没用谁知道呢?或许有用或许没用。

黎曼几何最初发明出来也是没用的,到了相对论才被发现适合描述宇宙。同样的,很多数学分支发明出来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其符合其他学科研究,而是数学家拓展出来的,能够被应用也是其他学科发现此数学模型适合描述这些现象,因果关系如此。而且世界上还有很多数学分支是没有被应用的,依然有数学家在研究。

所以说,数学不是被发现的,而是发明的,数学本就是一种工具,用来研究逻辑关系的一种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