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劉禪一查他的遺產,爲什麼會氣得直拍桌子?

羽評郡主


公元234年10月,蜀漢丞相在北伐的途中操勞過度,於五丈原魂歸天際,兌現了自己當年對劉備許下的承諾: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臨死前,曾託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為丞相。當時的劉禪雖為皇帝,但是劉禪不傻,知道自己才能有限,因此蜀國的大小事情,基本是諸葛亮一人說了算。

諸葛亮一心為了蜀國,為了能讓蜀國強大,什麼事情都是親力親為,也就是所謂的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諸葛亮雖然沒有二心,可劉禪畢竟為皇帝,對於諸葛亮的行為,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總歸是不痛快的!

諸葛亮死後,壓在劉禪頭上的這座大山終究是倒了。我想此時劉禪的心中應該是五味陳雜:

諸葛亮死了,那個總是為他遮風擋雨的巨人倒下了,再也沒有人為自己抵擋了;諸葛亮死了,自己終於擺脫了束縛,今後的事情就是自己說了算了!


在這樣的心情下,當諸葛亮死後,有人向劉禪舉報諸葛亮貪汙,劉禪立馬就信了,派人去查諸葛亮的家產。

諸葛亮臨死前,曾給劉禪寫過一封信,裡面詳細的介紹自己的家產:

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

堂堂蜀漢丞相,只有這麼點家產,劉禪自然是不信。但是問題劉禪派人去查了半天,發現諸葛亮家中竟然沒有任何多餘的財產,而當年劉禪賞賜給諸葛亮的錢財,都被諸葛亮賜給了將士們!

我想,這個時候的劉禪臉上一定是火辣辣的,他沒有想到諸葛亮竟然是如此的兩袖清風。此時的劉禪心裡一定很惱怒,惱怒自己聽信他言,去查諸葛亮的家產,結果還得自己自己被打臉,所以才忍不住氣得拍桌子!


通過此事,我們也確實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於蜀漢,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可惜,天命如此,才有了諸葛亮出身未捷身先死的悲情!


胡史亂翔


諸葛亮曾經給劉阿斗報告過自己的財產,說有桑樹八百顆,良田十五傾,衣食皆能自給自足,死後沒有財產留給子孫後代。劉阿斗對相父諸葛亮的財產申報不以為然,蜀漢丞相位高權重,國家大事悉數決於丞相,怎麼可能才那麼一點點“薄產”。劉阿斗雖然節儉,但是也有後宮佳麗三百,錦衣玉食豪宅住,古玩珍器犬馬玩,好不愜意。劉阿斗還經常給相父諸葛亮賞賜良田美宅,金銀珠寶,錢糧衣帛,以盡孝道,不可能只有那麼一點點遺產的。

諸葛亮死於北伐後,有人汙衊諸葛亮家有萬金,其財富可敵國,真是蜀漢第一大貪。劉阿斗對此嗤之以鼻,認為相父一生忠心為國,就算有一點遺產那也是國家對人臣功勳的賞賜,說諸葛亮是大貪一定是汙衊。不過謊言說一千遍就是真理了,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來給劉阿斗說前丞相貪汙腐敗,說得言之鑿鑿,描述得繪真繪色,聽多了劉阿斗就信以為真了。如果諸葛亮都貪汙的話,那麼他蜀漢政權還有誰可以信任,他劉阿斗將依靠誰呢?越想越生氣,劉阿斗對相父滿懷恨意,於是親自去追查諸葛亮的遺產數量。

劉阿斗到了前丞相府後,一翻仔細搜查下來後,發現相父沒有留下一點遺產,兄弟們都粗茶談飯,長輩們都穿著粗布衣服。劉阿斗十分不解,就算相父清廉沒有貪汙,那每年的俸祿、賞賜積贊下來也是一筆天文數字啊,至少可以過上富豪生活吧,何至於兄弟們只過著溫飽生活呢?劉阿斗問大娘何以清貧至此,俸祿、賞賜之錢糧安在?大娘說俸祿除了少部分留作家用外,其餘的跟賞賜一起都賞給傷殘將士們了。劉阿斗聽後當場痛哭不止,憤怒不已!

劉阿斗氣得拍桌子主要有三層含義:其一、對自己懷疑相父貪汙腐敗之事感到深深後悔,一定是有小人汙衊相父,而自己作為一個君主明顯不及父皇那般信任相父;其二、對朝中小人的憤怒,親賢人而遠小人是父皇死前留給自己的,很明顯他親了小人而遠了賢臣;其三、對自己沒有盡到孝道感到氣憤,相父去世了,自己卻沒有照顧好相父的家人,生為人子而不孝,可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真實寫照!


大秦鐵鷹劍士


和珅死後,嘉慶皇帝查其遺產氣得大拍桌子,怒不可遏;當年蜀漢權臣諸葛亮死後,劉禪同樣也查了他的遺產,結果也是氣得直拍桌子,心理久久不能平靜。只不過嘉慶是在憎惡和珅,而劉禪卻是在反思自己,為何劉禪在查看丞相諸葛亮遺產後會如此動怒呢?下面我們便一探這背後隱藏的真相!

諸葛亮的簡樸人生

諸葛亮之所以備受後人崇敬,不僅僅因為他的忠貞之心和非凡才智,其節儉樸素之風也是一大亮點,諸葛亮到底有多節儉呢?在《亮自表後主》中有著這樣兩段記載:

1:“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2:“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這是諸葛亮向劉禪的自述,第一段清楚的交代了他自己的財產,僅僅有八百棵桑樹和十五頃農田而已,作為一個丞相,國家重臣,所有的家產還不及當時的一個小地主,不得不令人詫異。第二段更是將諸葛亮憂國憂民之心體現得淋漓盡致,他這是在以身作則,“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古今幾人能說出這樣的話語?而諸葛亮不僅說了,他更做到了。

如此丞相,如此薄葬!

公元234年,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伐,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為興復漢室耗盡了自己最後一口氣。作為蜀國丞相,一生又勞苦功高,按禮制,諸葛亮的屍身本應運回成都風光大葬,不過尊重這位丞相生前的遺囑,他的葬禮辦的極其簡單。軍士們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將他葬在了葬在了漢中定軍山腰,依山勢修建了一個不起眼的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陪葬物品依照諸葛亮生前囑咐,只將其平時所穿衣物入殮,連其他陪葬的普通器物都不要。如此薄葬,古今將相中,唯諸葛一人。

劉禪的慚愧與懊悔

諸葛亮死後,劉禪命人料理諸葛亮後事的同時,無意之間也查看了一下當年這位簡樸相父的餘財,而這一查的結果卻是大大出乎了劉禪的意料,本來之前劉禪還認為諸葛亮上表自述的遺產只是謙遜之詞,畢竟是位高權重的丞相,家產不止那麼一點吧!沒想到一查,結果還沒有之前諸葛亮所說的那麼多,諸葛亮家人甚至連換洗的衣物都沒有,記得諸葛亮曾給李嚴的心中寫過這樣一句話:

“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

這讓劉禪十分震驚,震驚的同時也是自責,他不禁懷念起昔日諸葛亮的悉心輔佐,又想到了諸葛亮一生為國操勞,鞠躬盡瘁,最後都是病死在了復興漢室,北伐中原的途中,更是悲由心生。自己雖事之如父,但何曾盡到過一絲為人子的孝道?看到相父家中竟是如此清貧,連妻子衣物都沒有多餘可以換洗的,不禁深深自責,氣得直拍桌子,懊悔不已。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都說劉禪是扶不上牆的阿斗,但人家劉禪才是真影帝,那演技槓槓的!

223年6月10日,劉備病危,臨死之前,劉備指著自己的兒子阿斗,對諸葛亮說:丞相,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就交給你了!阿斗要是幹不好,你就廢了他,自己當皇帝!

諸葛亮痛哭流涕道: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萬死不辭!

先主告訴阿斗說:你對待丞相,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

事實證明,劉備沒有看錯人,諸葛亮為了輔佐阿斗,殫精竭慮,但他事必躬親,結果積勞成疾,最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34年10月8日,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去世,死在軍中,遺體被葬在定軍山。

諸葛亮死訊傳來,舉國悲痛,阿斗的表現尤其強烈,他不但下令全國哀悼三日,自己也換上白色喪服,給“相父”披麻戴孝,以表哀悼。

這時,一個叫李邈的官員上書,把諸葛亮比喻成輔政的呂后、霍光,而把諸葛亮曾舉薦的官員比喻成呂后的侄子呂祿,霍光的兒子霍禹等人,建議阿斗趁機剪除諸葛亮的黨羽。

阿斗收到奏摺,二話不說,就把李邈殺了。看起來,阿斗對諸葛亮是真心信任,實意哀悼。

但阿斗幹了另外兩件事,就很耐人尋味了。

第一件事是諸葛亮屍骨未寒,劉禪就下令調查他的遺產。

諸葛亮在死前曾留下一篇奏章《自表後主》,可以視作是他的遺書。

在這封奏摺裡,諸葛亮自稱“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身在外,別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也即是說,諸葛亮自從追隨劉備,衣食用度都有公家買單,自己不需要操心生計的事情,只是在成都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足夠子孫豐衣足食,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

非但如此,諸葛亮死前還吩咐不要厚葬,只要挖個洞,放下自己的棺材就行,自己也不需要什麼貴重的陪葬品,給自己穿上平時的普通衣服就行,可以說是艱苦樸素到了家。

但阿斗不這麼認為:堂堂蜀國丞相,能只有這一點財產?我不信!來人,給我查!

幾天後,有人回報:丞相所言,句句屬實,家無餘財。

阿斗這才相信,諸葛亮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是阿斗拍著桌子痛哭,仰天長嘆道:“我的相父!如果百官都像您一樣清正廉潔,何愁天下不平,漢室不興!”

阿斗這是在自我譴責對諸葛亮的不信任嗎?非也。他只是在演戲而已。

如果真的發現諸葛亮有大量財產,阿斗就有了搞臭諸葛亮的把柄,可以把他從神壇上拉下來,讓這個巨大的偶像徹底垮塌,徹底擺脫這個陰影的籠罩。

張居正之所以被萬曆搞臭,就是因為他自己不乾淨;

王安石之所以沒被保守派搞臭,是因為他像諸葛亮一樣乾淨,根本抓不著把柄。

但阿斗真的沒有抓到任何把柄,所以只好就坡下毛驢,演一把戲。

阿斗做的第二件事是廢除了丞相一職。

很多人認為,這是阿斗念及諸葛亮的貢獻,覺得別人不配當宰相,以此表示對諸葛亮的悼念和肯定,這無疑是相當幼稚的。

多少年來,就是這個丞相讓自己當了傀儡,現在丞相死了,阿斗也搞不臭諸葛亮,但自己決不允許以後再有一個像諸葛亮的丞相,自己不是小孩子,更不是傻子,自己是皇帝!


多少年來,我們沒有誤讀諸葛亮,他確實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丞相,卻誤讀了阿斗,劉禪是擅長忍術的大師,他是自知之明的智者,他確實不是開疆拓土的雄主,卻是合格的守成之君,不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阿斗這個泥菩薩都有三分土性!諸葛亮高低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讓溫良恭儉讓的阿斗生這麼大的氣?

劉禪與諸葛亮,名為君臣卻恩同師徒,更是情同父子。劉備死的時候,劉禪才14歲,諸葛亮42歲。

劉備死後,劉禪年紀小,事事以諸葛亮的意見為最高指示,經過11年堅持不懈的折騰,諸葛亮把自己累死了,也把蜀國折騰的只剩下半條命了!

劉禪的14歲到25歲,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時期,要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在皇宮裡當囚徒。諸葛亮一死,劉禪就去視察了蜀國最關鍵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你以為劉禪真的傻嗎?劉禪只是心善而已!劉禪在諸葛亮活著時,對諸葛亮從善如流,從惡也如流,反正相父你那麼帥,你說什麼都對了!

諸葛亮死後,還在控制劉禪!諸葛亮死後,給劉禪準備了很多“人才”,諸如姜維、楊儀等人,反而最有水平的魏延和王平要靠邊站甚至被處死。

你以為劉禪就是一個任人擺佈的染坊嗎?不!他要君臨天下!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丞相職位,蔣琬,董允和費禕雖然名為丞相,卻沒有了“錄尚書事”的權力,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相權被削弱的同時,必然會有人攻擊前任丞相,從而為削弱相權的改革提供合法性!於是核查諸葛亮遺產的事情,就成了劉禪關係的事!

諸葛亮晚年,曾專門做過一次“財產公示”,叫做《自表後主》全文如下

伏念臣 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 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願陛下清心寡慾, 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君,存仁心於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俗。臣初奉先帝, 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 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身在外,別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在這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遺囑”中,諸葛亮自稱只有800顆桑樹,15頃耕地,劉禪作為長在深宮之中的公子哥,斷斷不會相信手握蜀國命運的宰相居然只有這一點點財產,於是命人前去核查。

結果是,就是隻有這麼多!

諸葛亮在智商上面堪憂,情商卻高的厲害!

試想一下,如果劉禪發現諸葛亮有萬貫家財,有鉅額不明來源的財產。諸葛亮必然會有挫骨揚灰的命運,諸葛亮的兒子孫子,也難以善終。

1000多年後,明朝的萬曆皇帝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張居正,當了10年的大明首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萬曆皇帝在他死後給予最高國葬禮儀。但是僅僅兩年後,有官員彈劾張居正貪贓枉法,萬曆下令核查,件件實錘。萬曆大怒之下,剝奪了張居正的一切榮譽,他的兒孫們要麼被餓死在家中,要麼是流放到邊關。

當劉禪知道諸葛亮真的家無餘財的時候,不能快意恩仇報復這個“監獄守衛”而是隻能大耳瓜子扇自己——

“阿斗啊阿斗!你枉做小人!相父何曾負你,你竟懷疑相父的人格!”

智商不足,情商來補!諸葛亮給我上了一堂很好的情商課!


歷史知事


三國出權臣,魏國司馬懿,吳國孫子遠,漢(蜀)國諸葛亮。西元234年10月8日,神一樣的諸葛亮駕鶴西去成了鬼。這邊諸葛亮剛剛去世,那邊漢仁宗劉禪就查諸葛亮的老賬,這速度只能解釋三個個字——佷恨狠!佷通很,違背,不順從也。你猜怎麼地,劉禪一查諸葛亮的賬後,拍案而起,怒不可遏,這是為什麼呢?且聽福垊慢慢為您道來。

臥龍哥在《自表後主》裡向劉禪申報財產:叔在成都有片小樹林,都是些桑樹,共有八百株。還有薄田1500畝,家人吃穿不及大戶地主。叔百年後,家沒細軟,外無阿堵物(錢)。

劉禪當時心想:叔你就可勁裝吧。你堂堂一國之相,高工資高福利,俺跟俺爹沒少賞賜你。你活著的時候,我不得不聽你的,等你死了,再好好查你的賬。諸葛亮死後,劉禪一查。哎呀,我去。孔明叔的家境比寫的還可憐,這到底腫麼了?李嚴說:雖然曾賞賜他糧食八十萬斛,但臥龍哥還是窮窮窮。孔明兄不是方孔兄,你嬸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這,孔明兄都給我說過,他還讓我保密。

於是劉禪在朝堂上開始了他的表演,拍案而起!先自責自己對丞相關心不夠。再批評有司沒有重視丞相生活。繼而謳歌了諸葛亮的一生,然後只好說諸葛亮裸捐了。於是一咬牙一跺腳,對丞相家人狠狠地賞賜了一把,而心中卻是非常的鬱悶和煩躁的。這時李邈說諸葛亮專權,又說後主怕諸葛亮,劉禪的臉掉到了地上,李邈很快就成了李鬼了。

關鍵是李邈的話,實在太誅心了,讓劉禪尷尬而心痛。這就使劉禪想起,諸葛亮不把他當皇帝看待。《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像訓兒子一樣。後來諸葛亮和李嚴的對話,諸葛亮說加九錫都不足以賞其功,就是十錫也不過分。九錫就是曹操魏王的那種,十錫就是曹丕取代漢獻帝的那種。劉禪聽說,真是又害怕又生氣,當時卻又不能不屈服於諸葛亮,不然自己不僅不是位不保,就連命也得丟掉。《三國志.鄧芝傳》更是把諸葛亮和孫權相其並論。諸葛亮死後,文武大臣要求在成都給諸葛亮立廟,被劉禪推三阻四,最後勉強同意在沔陽給他立廟。

劉禪回到寢宮,拍案而起,對親信和寵妃說:別的不說,想當初攻破成都,俺爹可是獎賞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每人五百斤金子,一千斤銀子,五千萬銅錢,一千匹錦緞。這資產基本相當於未來的馬雲、王健林了。怎麼俺嬸會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俺叔家人只顧個吃穿。那麼多錢都哪裡去了?這諸葛亮生前把我當木偶,死後又埋汰俺們父子。要多少賞賜是多啊?諸葛亮這樣做,分明是想讓自己在外人眼中就成了罪人,真是毒辣可恨!

謝謝大家。


福垊


扶不起的阿斗竟然還會發脾氣?究竟是什麼事能讓阿斗拍桌子?

劉備白帝城託孤,將所有事物都交給了諸葛亮,諸葛亮也不負所托,安蜀國、收蠻夷,緊接著又是親自北伐,最後卻病逝五丈原,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禪心血來潮,決定看看相父究竟有沒有騙自己,於是查看諸葛亮的遺產。

△劉禪劇照

這一查,劉禪看到諸葛亮的遺產清單,頓時無地自容,羞愧難當,氣的直拍桌子。可想而知,劉禪氣憤的是因為相父諸葛亮太過清廉。

劉禪陷入了深深地內疚當中……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為蜀國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回想諸葛亮的一生,諸葛亮初出茅廬,之後取荊州、舌戰群儒、赤壁之戰、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哪一件事不是為了蜀國大業?


如果說劉禪要是知道自己老爸託孤的時候,老爸和諸葛亮的對話,怕是現在更是要氣出病來,劉備建議諸葛亮:“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夜輔,如不行便可自取。”



老爸都放出這樣的話來,按理來說,劉禪自己碌碌無為,換做他人說不定早已經取代自己了,可是相父諸葛亮並沒有。

接著又想起相父諸葛亮去世之前的多次叮囑,要求自己的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即可,並不需要陪葬品,有這些陪葬品可以獎賞給士兵,當作軍餉。而相父諸葛亮生前也曾對自己說:“自己沒有多餘財產,只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

然而自己卻不信,因為相父就算清正廉明,但是丞相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怎麼可能會沒有絲毫家產?帶著懷疑的態度去查相父的家產,如今的確如相父生前所言,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怎麼能不生氣?劉禪氣自己的昏庸、氣自己的猜忌、更氣當朝的官員沒有一個比得上相父。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羽評郡主


權臣的悲哀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託孤重臣,被後主劉嬋尊稱為亞父,不客氣的說,諸葛亮後期在蜀國是說一不二的,成為名副其實的權臣。權臣幾乎是每一個文臣武將的夢想,但似乎也伴隨著深深的詛咒,因為在中國歷史上,你會發現權臣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讓我們來數一數:

商鞅

秦孝公死後被誣陷謀反,最後被車裂而死。

霍光

霍光去世 。兩年後,霍家因謀反被族誅

張居正

死後被下令抄家,本人也險遭開棺鞭屍。長子上吊而亡,家屬或餓死或流放。

諸葛亮也不會例外

權臣之所以能夠一言九鼎,不是因為沒有反對的人,而是這些反對的人懼怕權威而都憋在了心底。物極必反,但權臣失勢或去世,權威不再,曾經被壓抑的反對者自然會跳出來加倍奉還。在諸葛亮去世後的蜀漢也不例外。

更何況,皇帝也是普通人好不好,一個普通人從小到大被壓抑著,怎麼可能沒有逆反心理,皇帝的些許傾向,自然有無數臣子揣摩聖意!所以諸葛亮死後劉禪一查他的遺產,為什麼會氣得直拍桌子?,一點也不意外。

諸葛家有錢,那是貪!

諸葛家沒錢,那是沽名釣譽,毀壞皇上名譽!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自古如此】


瓦爾登的船伕


劉禪拍桌子完全是因為諸葛亮在臨死之前寫的肺腑之言《自表後主》一文與事實嚴重不符,諸葛亮的虛報事實情一事在當時著實讓後主劉禪大動肝火,這個看似“樂不思蜀”稀裡糊塗的劉後主雖然治國無方,但待“相父”一直不錯,沒想到諸葛亮竟這樣做。



那麼,事情的原尾究竟是怎麼回事?這裡面大有文章。

漢哀帝劉欣是漢朝的第十三位皇帝,雖有治國之志但無治國之才,早年勤學苦讀但晚年貪色縱情,更是公然違背限田令,本來制定的諸侯王、列侯、吏民佔田不得超過30傾,而劉欣竟一次賞賜給對朝廷沒什麼貢獻的董賢2000頃土地,讓當時的臣民氣憤不已。

無獨有偶,光武帝劉秀賞給妻舅家良田4700餘頃,就連沒什麼貢獻的濟南王劉康都有私田800頃。

看到這裡,一般人可能對那些數字沒有什麼概念,也不會對賞賜的多少有什麼其他的想法,然而等你看到《自表後主》中記載,你就會驚訝的發現,諸葛亮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自表後主》中記載:諸葛亮根據當時形勢,北伐不順,劉禪稚嫩,各方面都不及魏國吳國,在勸勉後主劉禪清心寡慾、約己愛民的同時,也順便用事實表白自己忠於朝廷。其中,諸葛亮更是把自己的悉數家庭財產清單上報給了劉禪,劉禪起初並不願意相信一代名相諸葛亮怎麼會有如此可憐的家產。

但在諸葛亮死後,劉禪派人查他的遺產之後,氣的直拍桌子。“成都有桑八百株,良田十五頃”,這一點確實與諸葛亮上報的一致,而“子孫衣食,自有餘饒”實際上是“虛報”,並不是說他報的少,而實際上諸葛亮的家裡人窮的連換洗的衣物都沒有。


劉禪想到諸葛亮一生“收二川,排八陣,六出祁山;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的功勞,並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有諸葛亮的存在,才有三國局面的形成,才有劉備的蜀國。再看一下諸葛亮留下的遺產,不僅僅是憤怒,更是心疼。

劉禪憤怒的是自己無能,連累了相父,更憤怒的是蜀國已再無能人可用,剩下的人不及丞相才能的十分之一。並且當年父親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曾明確提出: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麼多年過去了,相父依舊是鞠躬盡瘁從無怨言,劉禪更多的是心疼。


有鑑於此,諸葛亮死後劉禪查他遺產,氣的直拍桌子,這裡的氣更多的是對諸葛亮一生“悲慘遭遇的氣”。諸葛亮的境界自然很高,不會在財產方面輕易就範,觀其少年時代何其瀟灑,作為一介布衣又是晚輩卻讓劉備三顧茅廬。沙場之上,智計迭出,壓根就不是冬烘腐儒之輩。而劉備對其也是真心信任,才使得諸葛亮甘願逆天以酬知己,二人之間的拳拳之情已經超越君臣。劉禪生氣,也有一部分是愧對自己的父親。



小小嬴政




諸葛亮是蜀國後期重要的政治家,諸葛亮治蜀也被傳為一時佳話。到現在去成都旅遊,還可以去武侯祠看一看。這足以證明諸葛亮在四川人心目中的印象還是比較好的,說明他當年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比較得人心的。

諸葛亮的晚年都是在做一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那就是光復漢室,興復中原。六出祁山耗盡了他的心血,不久就病死在了五丈原。

在諸葛亮死前,他曾給後主阿斗上了一份奏摺,也相當於是立遺囑。

在這封奏摺中,他這樣寫道: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諸葛亮的意思就是說,自己家裡有桑樹800棵,地15頃,夠自己一家人消費了。



諸葛亮上這份奏摺的目的,相當於現在的財產公示和申報,向阿斗表示自己的忠心。

諸葛亮這麼做的根本目的是,因為在劉備死後,蜀國內部政治鬥爭非常激烈。像李嚴這樣的政治對手,打諸葛亮的小報告是非常正常的。

他們會說諸葛亮政治路線錯誤,是一個偽君子,貪汙腐化,無惡不作,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正人君子。

諸葛亮就是最後一次向阿斗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壞事,更不要說貪汙腐化,所有這一些都是有跡可查的。

當然諸葛亮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後主能夠節約開支,大力發展經濟,為蜀國統一天下準備條件。因此他寫這份奏摺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後主阿斗能夠像自己一樣勤儉節約。



阿斗這個人並不像歷史上說的那樣笨,要不然他也不會在諸葛亮死後還能維持蜀國的統治幾十年。

阿斗對於諸葛亮的心情非常複雜。一方面他知道諸葛亮是一個勤於治國的政治家,代替他做了不少事。另一方面,他又非常痛恨諸葛亮獨斷專行,架空了他自己。


在諸葛亮死後,很多人都建議在成都為諸葛亮建立廟堂,都被阿斗拒絕了。阿斗甚至拒絕在蜀國設立丞相這個職務,可見諸葛亮在他的心中陰影有多大。

從內心深處,阿斗是不相信諸葛亮會這麼清廉的,他非常希望借這個機會打擊一下諸葛亮的勢力。



於是阿斗派出了很多人,去調查諸葛亮的經濟問題。卻發現劉備和阿斗上次給諸葛亮的很多東西,都被他送給了自己的部下和有功之士,甚至還包括那些陣亡將士。

到了這個時候,阿斗靈機一動,把諸葛亮樹成了官員們的楷模。他在官員上朝的時候,把這件事給說出來,然後嚎啕大哭,對官員們講了諸葛亮的表現,希望他們向諸葛亮學習。

為了把這場戲表演得更真實,阿斗當時猛拍桌案,大聲的說:難以置信啊難以置信。想不到相國靠這麼一點家產,來養活那麼一大家人。如果朝中大臣都能像相國這樣,何愁國不興盛,不能夠統一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