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解强强


要了解这个地方,先要了解一点,为什么帝国都喜欢往阿富汗凑。

英国人、苏联人、美国人,这个世界上曾经雄霸一时的国家,为什么都要往阿富汗去。

其实,了解了这个问题,就能了解另一个奇怪的历史问题,就是希特勒为什么打着英国跟法国,突然半途而废,非要跑去北方打苏联。

据说,希特勒是受到了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叫卡尔·豪斯霍费尔,他是德国地缘政治学家,专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地理关系,是希特勒背后的男人,纳粹的导师。他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就在地图上划了三个点,分别是柏林罗马跟东京,这就是后面的轴心三国。

除了这个,他对希特勒最大的影响就是,要跟英国跟争世界霸主,战场不在英国,而在欧亚的核心,这个地方以东欧为门户,一直沿伸到东亚地区。

所以,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跟俄国联盟,形成一个陆上最强的霸主,然后对抗英美的海上联盟。

当然,希特勒对这个建议只采纳了一半,一半就是他同意要想称霸世界,就必先称霸欧亚,没采纳的是,他没有跟苏联结盟,而是进攻苏联,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而卡尔·豪斯霍费尔本身也是有师傅的,他的师傅就是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

这个人也是专门研究世界地理政治的,他认为,世界上将有两个强大的存在,一个是欧亚地区,一个是海上地区。

所谓欧亚地区,就是欧洲亚洲非洲这三个联起来的地区,其中,又以欧洲跟亚洲为核心。

这些地区在过去有着数百上千个国家,不要说这个大地区了,在数千年前,中国这一块就有上千个国家。这是因为技术的不成熟,比如交通工具的限制,导致国家的疆域受到影响。到了成吉思汗,虽然有马蹄,也曾经一度横扫欧亚,但最终还是没有维持一个大的帝国。

到了今天,因为铁路飞机的发展,使得欧亚成为一体就变成可能。如果欧亚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接近于统一的国家或者联盟,那这个国家就是地球霸主。

海上地区,也就是澳大利亚以及美洲这些地方,他们可以成为一极,但永远不会是主流。

这些理论就是世界岛理论,这个理论在二战后得到了验证,在欧亚大陆出现了一极,苏联,在海上出现了另一极,英美联盟。

而世界岛最核心的理论,是三句话: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 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心脏地带最为重要,控制了这里,就能控制世界,那心脏地带在哪里呢?

从伏尔加河到长江,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北极的这一大片区域就是心脏地带。

而这一块心脏中的心脏地区,则是中亚,而中亚中最核心的地方就是阿富汗。

在中国汉朝时期,汉武帝为了征匈奴,曾经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准备同大月氏联合打匈奴,张骞用了十年,终于找到了大月氏,这个大月氏的移居地就在阿富汗。

阿富汗那时如同世外桃源,大月氏住在那里,连世仇也不想报了。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位处世界的中心,是离外围势力最远的地方,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他可以成为世外桃源。

但自从张骞通西域后,世界史开始书写,东西方文明开始交汇,交汇的点自然就是阿富汗这个中心。

这个世外桃源开始了另一段征途,一方面,因为文化的交汇,他迎来文明的暴发,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贵霜帝国。同时,因为十字路口式的地理,成为了四战之地,这些文明因战火尽数毁灭。阿米扬大佛就是这样被炸掉的。

好了,到了世界岛理论一出现,阿富汗再次倒霉,阿富汗就是世界岛的中心,控制了这里,才能控制世界,于是,英国人、苏联、美国三任世界霸主先后在这里登场。

其结果是,以前阿富汗是这样的。

现在阿富汗是这样的。

最后说一下,在世界岛理论中,美国因为不在世界岛上,所以他的强大有天花板,他虽然实力地球史上最强,但依然无法让世界最多数臣服,他使之臣服的数量可能还比不上当年骑马的成吉思汗,其原因就是成吉思汗是从世界岛中心出发的,而美国是地球三环。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阿富汗会成为帝国坟场,这跟阿富汗的历史有关,历史上,阿富汗跟历史上的强国都怒怼过。

第一个是贵霜帝国时期,那时候的阿富汗成为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强大到要跟汉朝结亲,娶汉朝的公主,可惜啊,当时的汉朝压根不知道这个贵霜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还以为是一个小汗国呢,所以果断傲骄的拒绝了,并因此还跟贵霜帝国打了一仗,汉朝胜利。但两者的交往并不多。

说是帝国坟场,那还是近代的事情。第一个栽跟头的是大英帝国。

19世纪初的时期,英国入侵阿富汗,原因很简单,拿下了阿富汗,他在非洲跟南亚的殖民地就连成一片了,而且北上就可以控制中亚,然后直捣俄国的后庭花。

1839年,英国派了两万人进攻阿富汗,一开始很顺势,把阿富汗的王族赶到了俄国,然后英国留下了八千人驻守阿富汗。

这八千人就此碰到人生的恶梦,阿富汗的各部落发起反击,利用游击战,将英国打得落花流水,英国包括家属在内的一万多人全部仆街,哦,还有一个军医逃了出来去报信。这个就太牛啦,当时鸦片战争,英国只死了不到百人就成功了。

此后,英国又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阿富汗战争,每次都是旗开得胜,然后被阿富汗反仆,最终不得不承认失败。

第二个在这里栽跟头的是苏联,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失败,可以说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第三个是美国在阿富汗打的反恐战争,这个还没有结束。

为什么阿富汗这么难打呢?原因很简单,阿富汗是一个山地国家,也是一个部落国家,兵力分散,举一个例子,曹操打马超,听说马超的兵马缓缓不断的来,曹操很高兴。下面就问,马超的兵马越来越多,曹总怎么还高兴啊。曹操说,就是要马超一次来集了,我好全部消灭,不然留着以后,必定还有后患。

阿富汗就是这样的情况,你要武力征服人家,人家一下鸟散了,等你以为成功时,又会有数不清的部落武装冒出来。

所以, 这是一个纯武力可以战胜,但永远无法征服的国家。


脑洞历史观


这个三千多字的回答,将会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阿富汗为什么会成为各个时代大帝国的噩梦!

公允的说,阿富汗确实是个“帝国坟场”,而且属于那种“刀下不死无名之鬼”的类型。

1838年~1842年、1879~1881年、1919年~1921年三次让大英帝国秃头灰脸;

1979~1989又用了十年时间,拖垮了红色苏联;

2001~2014不可一世的美国也黯然收场。

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牛逼的存在,但这三个大帝国不约而同的来到阿富汗,又走出了几乎完全相似曲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阿富汗为什么会被列强觊觎,是因为资源丰富吗?

阿富汗是个极有意思的国家,西边的伊朗、北边的中亚五国、甚至就连南边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唯独面积接近65万平方公里的阿富汗是个黑洞一样的土地。

曾经有个笑话,一个基督徒、一个佛教徒、一个穆斯林在一起讨论谁的神最慷慨。最终,三人一致认为是安拉,因为祂赐予子民们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时上天传来一个声音:“你们不知道,我还安排了阿富汗吗?”

但这么一块贫瘠的土地,为什么三大列强会纷至沓来呢?这就得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解释了。

和世界上每个人的头上都贴着标签儿一样,这世界上每个国家的脑袋上也都分别贴着不同的标签儿。

阿富汗是属于脑袋上比较多的国家之一,它既是个

南亚国家、也是个西亚国家、还是个中亚国家。

一个国家脑袋上同时贴着三个地区标签,是不是看起来有点霸气侧漏?!

但可惜,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说到西亚问题的时候,没有阿富汗什么事;说到南亚问题的时候,也没有阿富汗什么事;说到中亚问题,同样没有阿富汗的戏份。

这就是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他是一个繁忙三岔路口上的隐身人。

充满高山深谷的阿富汗地形

虽然脑袋上贴着三个地区的标签儿,但是因为距离这三个地区的政治核心太过遥远,当讨论这些地区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阿富汗的存在。

但再穷的三岔路口,也是三岔路口。虽然阿富汗是一个长期被遗忘的隐身人,但是他毕竟是在三岔路口上,而且是在分别通向三个重要地区的三岔路口。

这就是列强觊觎阿富汗的唯一原因,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扩张的大帝国来说,阿富汗都是最好的前进基地和踏脚石。

其实,在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三个大帝国之前,敢于踏足阿富汗的,没有一个不是威名赫赫的强者。

波斯的居鲁士大帝、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然后是巴克特里亚王朝(中国称大夏、吐火罗)、大月氏、贵霜王国、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这些名字对于熟悉历史的朋友来说,随便捏一个出来都是“能止儿啼”的狠人。

这些狠人带给阿富汗的,不光是千年以降的战火,还把生活在这个地方各部族民众,锻造的骁勇善战、桀骜不驯。

杜兰尼王朝疆域

1747年,阿富汗普什图人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第一次建立了属于阿富汗国家——杜兰尼王朝。

杜兰尼王朝出现后,就开始爆锤西边的波斯和东边莫卧儿帝国。当英国人到达印度次大陆时,杜兰尼王朝已经吞并了西北印度大片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名城白沙瓦(巴基斯坦西北边省省会)。

当英国人开始经营印度次大陆的时候,曾经强悍一时的莫尔王朝已经成了一捆儿废柴。它成为废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锤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英国帝国应该感谢阿富汗人。

当然了,英国殖民者也表示了他们对阿富汗的谢意,这种谢意的表达方式是,1839年2.1万英军侵入并占领坎大哈,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4个月后,喀布尔沦陷,英国人举杯欢庆,以为女皇皇冠又多了一颗叫喀布尔的明珠。

但英国人很快就发现,阿富汗可不是三哥这种祖传菜瓜,他们很快就陷入了,阿富汗人游击战的汪洋大海之中。

3年零8个月以后,损兵折将3万余众的英印军队自阿富汗全部撤退。此后80年,英国人又尝试了两次,但最终,都淹没在阿富汗人的游击战术里。

第一次英阿之战

公允的说,英国人不论是军队数量还是装备的质量都呈现碾压性的优势,但却始终不能在阿富汗行使有效的统治,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英国人希望达成的是一个有限的目标。

英国人入侵阿富汗的目的,是在自己的英属印度和中亚俄国势力范畴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能建起来当然最好,如果建不起来影响也不大,因此英国人不会倾其所有的进行战争投入。

另外,既然英俄缓冲区。阿富汗获得毛子的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毛子对盟友历来都有口惠实不至的传统,英国人真的打过来时,毛子军队都跑的没影了,但支持点武器还是能做到的。

1879年第二次英阿战争期间,英印军炮兵部队驻扎在喀布尔老城以南的巴拉·希萨尔高地堡垒周边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富汗国内的部落山头。

阿富汗政权的基础,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国王不过是国内众多部落山头中势力最大的一个。

英国人打过来搞倒了国王,并不意味着搞垮了国家,其他部落的老大还没答应呢。国内山头林立,各自为政,是阿富汗能够拖垮大帝国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不过,英国人在阿富汗也不是一无所获。三次英阿战争最大的收获便是,1893年英国殖民者强迫阿富汗政府签署了“杜兰线”协定。

这条由英属印度外务秘书杜兰在地图上设定的边境线,

将阿富汗东部的一大块领土划入了英属印度,而印巴分治时这部分领土又进入巴基斯坦的版图。

这块领土就是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西北边省的名称换过好几次,现在它叫“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而它最初的名字是叫“阿富汗尼亚”

我曾在《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乱?》的回答中提到,巴基斯坦西北边省和阿富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俾路支省的俾路支人闹分裂时,西北边省的普什图人也跟着凑热闹。

苏军入侵阿富汗时,西北边省是阿富汗游击队的补给基地,美军入侵阿富汗时,西北边省是塔利班游击队的藏身地。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种族都是普什图人,甚至可能曾经是一个部族。

要知道,你问一个阿富汗人,他会先说自己是哪个族、哪个部落的人,然后才是阿富汗人,这就是他们对国家和族群的排序方式。

“杜兰线”的另外一个副产品是“瓦罕走廊”。

有意思的是当时阿富汗政府,对这根长300公里,最窄处15公里,最宽处75公里的细线根本就不想要,因为它对阿富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

这块领土既不属于英属印度,也不属于阿富汗,而是在清政府的疆域内。

但不要不行,英国按着阿富汗的脑袋接受了这个狭长地带。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上文说的,英国的目的是用阿富汗作为缓冲区,隔开自己和俄国的势力范围。

之后,1979年的苏联和2001年美国踏足阿富汗,不过是帝国扩张谋求在中亚、西亚展现影响力的体现,其在阿富汗的经历堪称英国人的翻版,甚至战争曲线都一模一样。

千万不要,把美国入侵阿富汗简单看做是为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想想2003年开始的中亚“颜色革命”,你就是能看出美国踏足阿富汗的效果了,这大概是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唯一的收获。

那这些牛逼掉渣的大帝国,为什么就始终弄不服小小的阿富汗呢?

原因就是三个字“不划算”,我们之前说过,阿富汗本身并没有多少资源,其国内的基础设施也聊胜于无。所以,不管谁来都实现不了以战养战,只能是无限度的持续投入。

北约后勤车遇袭

美军打击塔利班时,后勤补给只能海运物资到巴基斯坦的港口卡拉奇,然后用重型卡车组成车队,穿越两千公里,经过巴基斯坦的西北边省运到坎大哈喀布尔

虽然美国每年都给巴基斯坦上百亿美元的“买路钱”,但西北边省的部落民和塔利班可是本家,袭击后勤车队可是家常便饭,甚至曾彻底截断补给线数周,让驻阿美军饿肚子。

所以,从2001年开始,持续了17年的阿富汗战争,成了美国财政的黑洞。据五角大楼统计,阿富汗战争花费了七千多亿美元,同时每年对阿富汗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还需要450亿美元,而这个金额已经达到了阿富汗每年GDP的两倍。

美驻阿军队数量图

十几万大军打了十七年,结果怎样呢?就是下面这张图!

2017年初阿富汗领土政府控制地区(红色)

大片红色政府控制区里面夹杂着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这些白色区域依旧在塔利班手里。更搞笑的是,

在美军泰山压顶之势的帮助下,卡尔扎伊的政府军控制区域反而日渐减少,美国政府真是要一口老血吐在地上了。

这是阿富汗政府军控制区域的比例

其实阿富汗反抗军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战术,阿富汗也从来没有爆发过可歌可泣的大决战,不论是美国、苏联还是英国都没有。反抗军的战术就一条“拖死你”

,胖子拖瘦了,瘦子托病了,病的拖死了。

早晚有一天算经济账,您会感觉“不划算”,自然会退出阿富汗。您要是不怕花钱,咱就耗着,比穷阿富汗怕过谁?!

归根结底,阿富汗会成为“帝国坟场”,就是这三个标签,“三岔路口”、“太边缘”和“不划算”。

第一个是勾引帝国来坟场的原因,后两个是埋了帝国的原因。

但历史上的喀布尔,可不是今天这副断壁残垣的模样,她是丝绸之路上从长安出发最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和枢纽。波斯人塔布利兹·赛义伯曾在长诗《喀布尔》中,充满感情的描写她:

“喀布尔的每条街道都令人神往,

埃及来的客商穿过座座市场,

数不清她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她早上的笑声快乐得如鲜花一般荡漾,

她的夜晚闪烁着丝发的光亮……”

这是1960年喀布尔的照片,你敢相信吗?繁华程度远超咱们,抚今追昔,感慨实多!

不知何时,喀布尔能重复往日“灿烂千阳”的荣光?!

看在辛苦码字的份儿上,各位看官赏个关注呗!也不花您钱!是不是呀!



藏地读行


阿富汗是地球上最贫穷、最闭塞的内陆国。但是这个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从亚历山大大帝到成吉思汗,从大英帝国到美国。阿富汗几乎经历了历史上所有大国的入侵,但是仍旧屹立不倒,但是所有的国家都证明的一点,就是一旦败走阿富汗那就会迎来帝国的衰落,所以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又或者是“帝国的折翅之鹰”。可能你不知道什么概念,我们来一张图说明一下。

首先太远的我们无法考究,因为当时的王朝打来打去一些珍贵的书籍资料都没有流传下来,这点我们的史圣司马迁就做的很好,写出了一部完整的史记。不过当时的外国人好像都没有过这样的书籍,所以外国的一些历史也都七零八落的,所以我们就从英国入侵开始说。

19世纪和20世纪的时候,阿富汗遭遇了英国的入侵,当时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当时英国国王一直吹嘘说:“在我的领土上,太阳永远不会落下。”实际上当时的英国除了南极洲没有殖民地,其他的各个大洲都有他的殖民地,并且还击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从此英国开创了一段空前绝后的帝国时代。

当时英国在印度站稳跟脚后开始了对外扩张,第一步就是对阿富汗,但是当时的沙俄也对阿富汗垂涎以久,英国和沙俄那是为了抢夺对中亚的控制权,那是三番五次的出兵,在1839年到1919年连续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英国输了。而且当时因为陷于阿富汗这个泥潭,而当时的德国又发动了一战,华盛顿宣布美国独立,也导致英国错过了黄金时期,之后日不落帝国一去不复返。

然后就是苏联折戟阿富汗,当时阿富汗企图发动政变以摆脱苏联的控制,但是当时的苏联正处于历史的巅峰,战斗民族也不虚什么直接出兵阿富汗,并且以钢铁洪流占领了阿富汗,但是阿富汗又展开了游击队,苏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之后苏联在长久的战争中竟然有了一丝颓势,当时美国、西欧、也包含中国开始痛打落水狗,导致了苏联被迫折戟阿富汗。这也就成了苏联最后解体的原因之一,但最多的还是树敌太多,阶级矛盾压不住才爆发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直到普京大帝才将俄罗斯从低迷中慢慢走出来,但是这个昔日伟大的国家再也不复存在了。

美国的911发生之后,本拉登发动恐怖袭击,一时间全球震动。之后美国就大举进行阿富汗战争,当时阿富汗在美国面前那就是不值一提,可想而知美国大兵长驱直入横扫阿富汗,但是就这样美国虽然占领了阿富汗但是并没有消灭其政权,反而在这个泥潭里陷入了十年之久,最后手忙脚乱的撤兵。美国的折戟导致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开始出现,美国对阿富汗的影响力也日益衰弱,无疑这是失败的决定。

为什么阿富汗能成为帝国坟场,我们分析了这几个原因,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可以补正。首先就是地理位置,阿富汗是连接欧亚和中东的要冲,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附近大国林立,也使这里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互相牵制谁也灭不了。

而且阿富汗是多民族国家,民风彪悍,从来没有说有哪次和平能超过五十年的,基本上都是在打仗,战争史绝对远超和平史。对他们来说白天打仗就和我们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差不多,清早起来就扛枪去阵地,晚上回去就包扎伤口。


书香茗


阿富汗又被誉为“帝国的折翅之鹰”,在苏联和美国入侵阿富汗之前,阿富汗还曾经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遭到过英帝国的入侵。英阿之间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战役,第一次英阿战争发生于1839-1842年,在印度站稳脚跟的英国意欲染指阿富汗,最后铩羽而归,阿富汗也因此保持了此后30多年的独立;第二次英阿战争发生于1879-1881年,战争结果以阿富汗沦为英国的附属国而告终,双方签定了《甘达马克条约》;第三次英阿战争发生于1919年-1921年,全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给予了阿富汗民众极大的信心,最终在印阿边境少数民族起义军的支持下,战胜了英军,并于1921年宣布独立,摆脱了英国的外交控制。

1979年9月,阿富汗的阿明发动政变,试图摆脱苏联的控制,正处于历史巅峰的苏联立即出兵阿富汗,挽回对阿富汗的控制。苏军虽然很快以钢铁洪流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却很快陷入了以阿富汗游击队为主要对手的阿富汗人民战争中去了。阿富汗多山,非常适合游击队的活动。苏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被动之中,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88年苏联戈尔巴乔夫当局在新思维的影响下,宣布接受日内瓦会议的决议,陆续撤出在阿富汗的苏军。苏军入侵阿富汗,不仅消耗了苏联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大大降低了苏联的国际形象,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原因之一。苏联撤出阿富汗后,阿富汗国内政治与社会持续动荡,这也直接导致了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兴起。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美军随后在阿富汗也积极组建新政权,但美军和阿富汗新政府一直被暴力恐怖袭击笼罩着,反恐变成“越反越恐”,在多年军事行动没有收到预期成效且美军付出了近万亿美元的军费和数千人伤亡的情况下,美国奥巴马政府决定自2014年开始撤出驻阿美军。美国忽略了从根本上消除阿富汗恐怖主义之源,最好的方法应是促进阿富汗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因而美军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注定是要无果而终的。


青年史学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阿富汗被波斯人统治了长达几百年。波斯算不算帝国,显然算。

那么这算帝国的坟墓吗?

其次,占领阿富汗的国家通常不会使用太多力量。

客观来说,阿富汗除了有一些军事战略意义以外,几乎毫无价值。

这个国家没有资源,人口众多,人民愚昧,直到今天也是最不发达的国家。

所以,无论是苏联人还是美国人,还有英国人,多是只是形式上控制阿富汗而已,没人想真正彻底吞并阿富汗。

以苏军为例,在阿富汗始终保持10万人规模。

谁都知道,阿富汗有接近2000万人口,全国到处都是山地,10万部队就算维持基本治安也是不行的。

所以,苏联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彻底陷入阿富汗。

在10年的战争中,苏军死亡1万多人,最后因为苏联就要解体被迫撤退。

但你能说是阿富汗人赢了吗?

苏联本人也只是扶持阿富汗亲苏政府而已,最终只是扶持失败,撤退而已。

阿富汗为此付出了死亡100万人的巨大代价,死亡人数是苏军的近一百倍。

还有600万人成为难民。

苏军撤退以后,阿富汗军阀继续混战,持续了几十年。

苏军如果真的想占领阿富汗,彻底控制阿富汗,使用几十万兵力,彻底进入,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但有什么意义呢?这1000多万人口(现在3000万)的贫穷烂摊子,谁来维持?


萨沙


阿富汗之所以被称为“帝国坟场”,得从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它是帝国争夺的要地。尽管阿富汗只是南亚次大陆西北端的内陆之地,但其东南经南亚次大陆可下印度洋;西北邻中亚和西亚,能抵地中海。全国五分之四的面积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兴都库什山脉横陈境内,是中亚与南亚间的重大障碍。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为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民阿富汗的悲剧所在,”我在马扎里沙里夫(巴尔赫省省会)与副省长对话的时候他告诉我:“任何要在亚洲和印度洋称霸的帝国,都一定会试图征服阿富汗,进而控制南亚次大陆,最终夺取印度洋。这一战略地理位置让阿富汗无可避免地成为帝国兴亡的牺牲品。要不是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富汗金属矿产和石油资源的阿富汗早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蒙古帝国、大英帝国、前苏联和美国都试图征服阿富汗,而共同的因素就是看上它的战略位置。

其次,阿富汗确实是“坟场”。英国殖民者出于与沙俄争夺对中亚控制权的战略需要,企图将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不断对阿进行间谍活动。沙俄也加紧对阿渗透,并骗取了阿统治者的信任,使阿倒向了沙俄。英随即以“俄国威胁”为幌子,加紧进行战争准备,决心出兵阿富汗,推翻阿亲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权。1839年4月,英军3万多人经长途跋涉,先后到达奎达,而后越过霍贾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军另一路强行穿越开伯尔山口,配合英军主力作战。阿军仅有1.5万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远不及英军。英军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和加兹尼省,兵临喀布尔城下。阿富汗统治者向俄求援遭拒,只好逃到布哈拉避难,英国随在喀布尔建立傀儡政权。为回击英国侵略军,阿富汗民众集体展开抗英游击战争。各地游击队依托有利地形,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袭击英军哨所,切断敌交通补给线,收复重要城镇。英军在阿游击队沉重打击下,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各地游击队举行联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尔市民手执各种原始武器冲向预定目标。起义军英勇作战,势不可当,当晚就占领了喀布尔全城。第二天起义军向城外的英军据点进攻,英殖民军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战至9日,起义军攻占了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间的全部据点,后又击毙英国公使,英军被迫同意从喀布尔撤军。英军残部及随行人员和家属1.6万人在向边境撤退途中多次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我在阿富汗喀布尔采访期间,当地民众除了人人都会讲述其祖辈如何打败英军的故事外,还有就是被带到喀布尔的英军墓地,展示他们祖辈的“战果”。

至于苏军在阿富汗作战十年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众所周知的。行进在阿富汗国家1号公路沿途,特别是在兴都库什山脚下,不时能看到翻在河边谷地里的苏军坦克战车的残骸。喀布尔市区高山顶上苏军的战车残骸成为孩子们玩乐的场所,而在帕尔旺省,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兴都库什巍巍的群山背景下,数以千计的苏军坦克、运兵车、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形成两个巨大的“坦克战车坟场”,而这两处坟场正是“帝国坟场”的最好写照!

那么,强大的帝国为何在阿富汗屡战屡败呢?

首先,阿富汗普什图、塔吉克、乌兹别克各主要民族之间尽管很不团结,内部纷争让阿富汗常年处于内战之中,但只要有任何外来的势力入侵,他们便出奇团结地与外来势力战斗,而且意志十分坚定。我采访过阿富汗一个省的塔利班“省军区司令”。这位大叔告诉我说:“比武器,比技术,比人数,比手段,我们可能都不如以前的俄罗斯人,现在的美国人,但我们有的是时间。我打不过美国人,我儿子继续,我儿子打不过,我孙子还会继续。时间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这位塔利班司令的心态可谓阿富汗民众的代表心理,也是他们面对外来入侵力量时的必胜信心基础。

其次,阿富汗的地势极其险峻,险峻到令先代化的先进武器都失去作用,以至于最终只能短兵相接与阿富汗抵抗力量拼近战。我曾随同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在坎大哈地区清剿塔利班。这支前身是“兄弟连”的302野战炮兵营营长告诉我说:“苏军当年的重装甲部队为何失利?因为他们作战前没有仔细研究过阿富汗的地形地势,以至于当阿富汗游击队在山边伏击车队时,苏军才发现他们的机枪和火炮的仰角无法对山上的游击队发起攻击 。这血的教训是苏军教我们的,所以我们很少用重装甲去对付塔利班,也改进了装甲战车的车载武器仰角。”在帕尔旺省采访时,一位当年的反苏游击队长告诉我:“我们会故意放苏军的坦克分队进入山谷,把头和最后一辆车一打,它整支部队就进退两难,然后坐等夜间气温骤降,冷得受不了的苏军就会钻出坦克生火取暖,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容地将他们一个个放倒!”

第三,人民战争令外来军事力量无以适从。我在塔大哈阿根达布河谷参战美军清剿行动一个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你不知道谁是塔利班谁是普通民众,因为一个普通的大叔早晨下地割草时,他筐里背的可能就是一枚土制炸弹。拿起武器是塔利班,放下武器是普通百姓,这样的人民战争战术让任何的帝国武装都无力战胜。

美国在阿富汗的战略是保持军事存在,从而威慑印度巴基斯坦,威胁中国西部战略腹地,剑指中亚俄罗斯的后院。因此,他只需以最小的代价保持这样的战略存在就不算失败。这也是美国吸取此前帝国的失败后采取的新战略。





邱永峥


首先我来回答一下为什么大国都想控制阿富汗,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可遏制俄罗斯,南可直接印度洋,西面是石油王国中东,东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谁占领了阿富汗,谁就可以控制整个亚欧大陆的中心,进而控制整个亚欧大陆。所以任何一个像称霸世界的国家都必须控制阿富汗。

但是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个大国,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不论谁控制了阿富汗对自己都是多多少少有危害的。所以当一个大国想控制阿富汗的时候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明里暗里的反对,而这些反对的国家就会明里暗里的支持阿富汗的战斗组织,这是阿富汗为什么能打的外部原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阿富汗的本身的优势也很明显。阿富汗这个国家多山而且土地贫瘠,从而导致不论是英国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红衫军,苏联八天推平整个欧洲的钢铁洪流还是美国人的信息化部队在阿富汗都没法有效的施展,再加上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所以个个大国在阿富汗折戟就很容易理解了。


孤独的暴雪玩家


说阿富汗是帝国坟场,其实是对他有点过誉了。从古至今,阿富汗只是一个大国纷争的棋子,但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经常会成为大国之间争夺的焦点,这样一来,恍恍惚惚之间失败的一方,好像是被阿富汗埋葬的一样,其实并不是如此。

阿富汗在中国西部,也是中国的一个邻国,这个国家人口大约3500万。国土面积大约为65.2万平方公里。如果把它放到世界上来比较的话,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了。由于处在亚洲的中部地区,对超级大国来讲控制亚洲,阿富汗是必须拿下的一个国家。但对其他强国来说,一定要防止阿富汗落入对方手中!

所以,任何一个强国在侵略阿富汗的时候,都会遭到其他强国的阻挠,而这种阻挠会使侵略者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虽然在1个月时间就基本控制了阿富汗全境。但在此后的10年之内,由于其他势力的支持,阿富汗民间武装不断与侵略者战斗,虽然伤亡上百万,但是让侵略者付出了5万人的伤亡和450亿卢布的代价,却被迫撤军。假如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这 是不可能的,最起码武器来源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总不能拿着烧火棍去打仗吧。

最近的就是美国01年入侵阿富汗,10万大军,上万亿美元的军费,十几年的时间,并没有征服这个几乎处在石器时代的国家。要说阿富汗是凭一己之力完成的,就太魔幻了。

以上也说明,阿富汗除了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之外,并没有经济方面的利益作为补偿。可以说,对阿富汗的侵略和占领,是一件需要花费极大成本又得不到现实收益的工作,和古代中原王朝北上攻打草原民族类似,不打还好,打完不管赢了还是输了,都不划算。


从根本原因上来说,历史上各大强国对阿富汗的侵略带有浓重的自私自利的色彩,是不尊重阿富汗人民的一种表现,也势必会引来当地人的反抗,而这种反抗则会被其他强国所利用。

所以,准确的说,阿富汗不是帝国坟场,而是帝国战场!


历史风暴


我们都知道,从1979年开始,苏联就出兵阿富汗进行兵力干预,而截止到1989年,苏联已经累计派遣150万士兵抵达阿富汗战场作战,长达10年的战争生涯肯定会带给苏联一定的损失,但是很多人认为陷入阿富汗战争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也因此有人认为,明明知道会被拖垮,苏联为什么还要死磕阿富汗?

然而事实是,虽然苏联曾陷入阿富汗战争长达十年,但是对于苏联来说,这些战争带来的损失是比较小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国力影响不大的,损失最大的是国家声誉。

据资料显示,在这十年中,苏联花费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资金为450亿卢布,死伤人数大约5万人左右,而其中包括1.5万人不幸牺牲,除此之外,苏联军队共计损失了飞机450架,坦克以及装甲车上千辆。

这个数字看起来也是惊心动魄的,然而要知道的是,这是十年战争的共计损失,那么如果平均到一年的话,那么不足45亿卢布的花费只不过占苏联GDP的万分之一不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那些军事装备而言,以当时苏联的工业水平,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几个月内弥补上这些损失。

所以说,苏联之所以死磕阿富汗那么多年,主要是因为损失不大,而且从一开始,苏联就是抱着平息阿富汗国内的政变的目的出兵的。而至于为什么苏联和美国都很难征服阿富汗,主要还是因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毕竟山地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兵团作战,所以两个大国也很难占得优势。


利刃军事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南部,是亚洲各个文明进行交流的交通要道,从这里出发,向东可以到远东文明区,达向西可以到达波斯文明区,向南可以到达印度文明区,向北可以到达中亚文明区,正是因为拥有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历史上的许多强大帝国都将阿富汗地区定为扩张的目标。占据了阿富汗,便相当于打通了进军整个亚洲大陆的一个坚实基础。

只是阿富汗全境多为高原山区,地势险要而环境恶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也以强悍尚武而著称,所以历史上占领了阿富汗的帝国似乎都没有好下场,从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到20世纪80年代的前苏联,2000年间数个帝国与征服者都在阿富汗遭受了挫折,并从此走向衰落乃至灭亡,阿富汗似乎对大国的战略计划施加了“魔咒”:只要觊觎阿富汗,就会引火烧身,最终导致自身走向衰亡。这一属性让阿富汗获得一了响亮的外号:帝国坟场。

等一等,现在就说阿富汗是“帝国坟场”为时尚早了。在阿富汗的旁边就长期存在一个世界级帝国——波斯帝国。可能有不少人以为波斯帝国只有阿契美尼德王朝,实际历史上波斯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帝国、萨珊王朝、萨曼王朝、萨法维王朝等,期间虽也有几次亡国,然而据最保守估计,仍断断续续延续了1000多年吧。作为阿富汗的友(qiang)好(da)邻居,伊朗波斯不仅是第一个占领阿富汗的世界级帝国,同时还是占领阿富汗时间最长的大国。

在波斯人的语言中,阿富汗的意思是“山里人”、“山民”,这一概念充分透露了两大信息:第一,波斯对阿富汗很是了解,不仅对阿富汗寒冷、荒凉、多山的特性了然于心,而且还对阿富汗土著的风俗习惯心知肚明;第二,波斯对阿富汗土著持贬低看法,毕竟相较于建立庞大帝国的波斯人而言,多数时间只会在山上放羊、打猎的阿富汗人太落后了,虽说你阿富汗人和我波斯人也有远亲关系(都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雅利安人的后裔),不过我现在是家大业大,而你的成就也太差了吧。

秉持着对自己的百万雄师、钢铁强军信心满满的态度,怀揣着对这些“蛮夷”鄙视贬低、不屑一顾的看法,波斯历代统治着都将阿富汗划入自己的“战略议程”,将阿富汗选定为自己预留的战略缓冲地。我们来看一看历史时间表吧:

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时代(前550-前330年),居鲁士大帝首先率军占领今阿富汗地区,并在此设立了巴克特里亚省、阿拉科西亚省等省份,直至阿朝灭亡。

阿赫马尼德王朝

波斯萨珊王朝时代(220-651年),沙普尔大帝率军占领阿富汗地区,直到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摧毁之前,帝国的疆域都是将阿富汗囊括在内。并且在萨珊波斯时代,阿富汗的西北方永久性成为了伊朗“大呼罗珊地区”的一部分。

萨珊王朝

后伊斯兰时代的伊朗波斯各王朝: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古尔王朝,花剌子模王朝等,也纷纷占领过阿富汗地区。塔希尔王朝兴起于呼罗珊,牢牢控制阿富汗这块土地;萨曼王朝兴起于大呼罗珊-河中布哈拉地区,也严密管理着阿富汗地区;萨法尔王朝、伽色尼王朝与古尔王朝直接在阿富汗境内立国;花剌子模王朝在灭亡前也占领了阿富汗。这段时间里,阿富汗也是在波斯的版图之内。

萨曼王朝

直到世界近代历史时期,波斯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牢牢控制着阿富汗。波斯萨菲王朝时代(1501-1736),伊斯迈尔大帝,塔赫马思普大帝,阿巴斯大帝都率军占领了阿富汗地区,阿富汗的坎大哈省还是萨菲波斯与印度莫卧尔争夺的焦点。波斯阿夫沙尔王朝时代(1736-1796),纳迪尔沙大帝再一次率军征服了阿富汗全境,并以阿富汗为基地,在1739年攻陷了印度德里。

萨法维王朝

阿夫沙尔王朝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了波斯帝国数十个世纪的高压统治后,剽悍的阿富汗民众们终于觉醒了(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代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普什图人形成了),在1720年以后的萨法维王朝末年,阿富汗军阀揭竿而起,向波斯中央发起了挑战,虽然这次起义被波斯实权人物—纳迪尔沙镇压了下去,但阿富汗人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顽强抵抗,坚持斗争。终于在1747年,阿富汗本土民族的现代国家开端——杜兰尼王朝宣告成立,此后的几十年里,杜兰尼王朝一度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尽管此后阿富汗的历史发展不再延续着“被波斯统治”的老套剧情,但是毕竟波斯此前已经占据了阿富汗那么多个世纪,据相关资料估计,在近代阿富汗地区建立普什图国家之前,阿富汗约有90%的时间属于伊朗波斯。占领了如此长的时间,波斯对阿富汗各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阿富汗文化里的波斯因素相当浓厚,达里语(现代波斯语)直到现在仍是阿富汗的第二大语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