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鐵甲雄風,美國謝爾曼坦克解密

陸軍是最早的軍種,坦克又是陸戰之王,自然要排在首位的首位。

美軍歷來有用名人命名兵器的習慣,“謝爾曼”坦克之名出自美國南北戰爭名將威廉▪特庫賽▪謝爾曼,有資料說是英國人先叫的這個名字,可不問問美國人答應麼?M-4“謝爾曼”中型坦克是美國有史以來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共製造了49234輛,是二戰期間世界產量第二大的坦克,僅次於蘇聯T-34型坦克。

二戰鐵甲雄風,美國謝爾曼坦克解密

M-4謝爾曼坦克除了是美軍的主戰裝備外,美國還援助了22030輛給英聯邦國家、蘇聯、中國、自由法國、波蘭流亡政府等盟國軍隊使用,所以M-4坦克轉戰在全球各個戰場,其身影經常出現在媒體和公眾的視線中,世界知名度也由此而來。

M-4型坦克定型於1941年9月,戰鬥全重33.65噸,裝備1門75/76毫米火炮、2挺7.62毫米機槍、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發動機功率400/500馬力,最大公路時速46公里,最大爬坡31度,裝甲厚38—89毫米,成員5人。這些數據在近80年前已相當不錯了,千萬別拿現代主戰坦克與之比較。

單從M-4謝爾曼坦克設計指標和實戰對抗看,其要遜色於德國、蘇聯最好的中型坦克,主要問題是火力偏弱、車體過高,被戲稱為“謝饅頭”。但這並不能動搖M-4是二戰最優秀坦克之一的地位,因為M-4型坦克具有的獨特優勢不可超越,這讓德蘇兩國望塵莫及:

二戰鐵甲雄風,美國謝爾曼坦克解密

一是質量上乘,性能可靠,故障極少,出勤率高。這一點素以機械加工精細著稱的德國都自嘆不如,更別提粗製濫造的蘇聯了,從出勤率來說美國的一輛M-4坦克頂德蘇的兩輛坦克一點不為過。

二是技術先進,性能不俗。比如炮塔旋轉速度最快,越野速度最快,發動機噪聲最小,率先裝備火炮垂直穩定儀,這些性能極大提高了M-4坦克的機動能力和對抗能力,在作戰中具有先發優勢。

三是以雄厚國力為基礎的大批量生產能力。美國著名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十家公司投入M-4的生產,用造汽車的辦法造坦克,各公司執行統一標準和流程,以生產標準化零部件與快速組裝流水線相結合,確保M-4坦克的質量與產量,展現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二戰德國共生產坦克27314輛,不及美國坦克產量82514輛的三分之一)。

四是改進型號眾多,性能不斷提升。M-4謝爾曼坦克經過實戰使用,優劣信息不斷反饋,設計人員則不斷改進,重點是加強火力和裝甲,主要有M-4A1、M-4A2、M-4A3、M-4A4、M-4A6這5種型號的改進型車,但每種改進型號又有多種變形,以適用不同的戰場環境和需求,比如M-4A3型又有E2、E8等,總計多達50多個型號。

二戰鐵甲雄風,美國謝爾曼坦克解密

M-4謝爾曼坦克型號中有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動力有提升到500馬力的,火炮口徑有加大到105毫米的,還有噴火坦克、掃雷坦克、兩棲坦克……M-4坦克的改進終極版(M-4A3E8)與初始版已不可同日而語,性能上足可與最優秀的德國、蘇聯的中型坦克抗衡。

由於美軍具有強大的空中優勢,認為改進型的M-4坦克與德軍的重型坦克也能叮噹一陣,故沒有像德蘇兩國那樣搞了多型重型坦克,基本靠M-4老少通吃,打滿全場。

M-4謝爾曼坦克憑藉優秀的性能和龐大的數量,在二戰各個戰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屢屢將德、意、日軍的坦克、步兵、火力點轟上西天,成為美軍及盟軍地面作戰的中堅力量,深受步兵的愛戴甚至是依賴,惜命的美國大兵在地面戰鬥中常常是等不來M-4坦克發起進攻。

蘇軍自有王牌T-34坦克在手,自然對M-4坦克的防護和火力不甚感冒,但又對其可靠性、速度、彈藥等讚賞有加,關鍵是在蘇軍自身坦克損失最為慘重的困難時期,美國援助的4063輛M-4A2坦克(柴油發動機)確實起到了雪中送炭和穩定戰局的作用。

二戰鐵甲雄風,美國謝爾曼坦克解密

日落西山的英國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是M-4坦克除美軍之外最大的受益者,因為英國自產的坦克無論質量還是數量根本無法與德意抗衡。1942年10月,剛剛裝備M-4坦克的英國第8集團軍參加北非阿拉曼戰役,M-4坦克一出場就大出風頭。當時德軍非洲軍團裝備的主要是3號坦克,以及少量長身管型的4號坦克。3號坦克只能在500米以內擊穿M-4坦克的裝甲,而M-4坦克則可以在1000米距離輕鬆擊穿3號坦克,因此M-4坦克在北非戰場上擁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僅僅12天就摧毀了德軍200多輛坦克,讓曾經所向披靡的德軍非洲軍團裝甲部隊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

戰鬥中一個班的美軍手持M-1“加蘭德”步槍、勃朗寧自動步槍緊跟著M-4坦克前進,可見美國大兵打仗時多麼依賴這個“鐵饅頭”。可這麼多人緊貼著M-4,難道就不怕德國兵用“鐵拳”反坦克火箭彈轟M-4時連你們一起捎帶著?

裝備M-4謝爾曼坦克的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歐洲戰場及北非戰場縱橫馳騁,打遍天下,雖說作戰中M-4容易起火,但架不住從美國生產線下來的M-4源源不斷,美軍還有強大的後勤保障和維修能力,最終是以數量取勝。

因為M-4坦克與德軍裝備88毫米火炮的“虎”式重型坦克單獨PK確實吃虧,如在突尼斯凱瑟林山口戰鬥中,美軍一輛M-4坦克在2700米距離上被德軍“虎”式坦克一炮擊毀!“虎”式坦克好是好,無奈德軍只有區區1355輛,同樣可吊打M-4謝爾曼的德國“黑豹”中型坦克也不過6042輛,“虎豹”加起來還不及M-4坦克的零頭,德軍還不只是和美軍作戰。美軍從西線攻入德國就投入了16個裝備M-4的裝甲師,面對蜂擁而來的M-4,德軍的坦克再好也是猛虎難敵群狼。

美軍在二戰中就重視聯合作戰、體系作戰,M-4坦克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美軍具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坦克對決中M-4的短板得到很大程度地彌補。因為美軍的作戰思想很明確,能用威力巨大的攻擊機幹德軍坦克,就不讓M-4去硬扛。所以“二戰十大王牌坦克手”只有美軍的兩席,美軍最好戰績是第4裝甲師的克賴頓·艾布拉姆斯(後官至陸軍上將,美軍現役M-1主戰坦克以他命名),以戰損7輛M-4(這夥計命也夠大的)擊毀德軍80輛坦克;而德軍最好戰績是王牌坦克手奧托·卡爾尤斯(主要使用“虎”式坦克)擊毀178輛坦克,但這一差距更多體現的是作戰思想和樣式不同,其次才是坦克性能、軍人素質等方面的差距。

對日軍來講M-4坦克就是的噩夢再現,美軍在太平洋戰場諸多奪島戰役中,M-4可以說是所向無敵,因為小日本的坦克“皮薄餡少”實在是拿不出手,勉強出手也只有被殺戮的份。M-4坦克更多地是承擔攻堅抵近射擊的任務,像敲牛皮糖似地將日軍火力點、工事逐一炸上天,就是躲在深洞中的日軍,也逃不過M-4噴火坦克的“美式燒烤”。絕望的日軍最後只能祭出自殺式攻擊的招數,用身綁炸藥的“肉彈勇士”去炸美軍坦克的履帶或發動機。

1943年——1944年,中國遠征軍得到美國援助的35輛M-4A4型坦克,編入戰車第1營參加了緬北戰區對日軍的反攻作戰,1944年3月在孟拱河谷戰役與日軍首次發生坦克戰,日軍第14坦克聯隊裝備的都是輕型坦克,與M-4對抗沾不到一點便宜,日軍步兵更是成了M-4的“盤中餐”,M-4讓日軍吃盡苦頭,以致後來日軍步兵見到M-4大多掉頭就逃。

1945年2月18日,中國遠征軍戰車第1營1連的M-4坦克掩護步兵進攻新維,遭到日軍8輛坦克的攻擊,但日軍坦克37毫米火炮對M-4坦克的裝甲毫無作用,M-4立即還擊,擊毀日軍5輛九五式輕型坦克和1輛九七改式坦克,另外2輛日軍坦克立即逃竄,這是中日坦克部隊的最後一戰。

二戰鐵甲雄風,美國謝爾曼坦克解密

中國遠征軍裝備的M-4坦克,車身上寫著“突擊”、“先鋒”等鼓舞士氣。二戰美國一共援助中國M-4中型坦克就幾十輛,戰後根據《租借法案》還要回去了。老美要回去也好,省得老蔣用這些坦克打內戰。

M-4坦克最牛戰績是歪打正著擊沉一艘德軍的U型潛艇,大致經過是在1940年10月,德軍103號潛艇用魚雷攻擊英軍一艘運輸船,運輸船爆炸將裝載的一輛M-4謝爾曼坦克拋上天,落下來時正巧砸中並擊沉了上浮看熱鬧的德軍潛艇。可惜這件匪夷所思的事已經被證實是誤傳誤導,且不說這30多噸的鐵疙瘩能被炸飛多遠?潛艇上浮敢距爆炸船隻有多近?有據可查的是德軍103號潛艇在1945年才被加拿大轟炸機擊沉,而M-4坦克定型的時間則是1941年9月,這就是好事者玩穿越杜撰的一出惡作劇,偏偏還廣為流傳弄假成真,算是給“大饅頭”玩了一把黑色幽默。

總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M-4謝爾曼坦克是英美盟軍裝甲部隊作戰的主力,被視為最能代表英美裝甲部隊的坦克型號,也為盟軍贏得地面作戰勝利立下赫赫戰功,理應載入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