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体质易得癌?我真的忍你很久了!

近几年,“酸/碱性体质”、“酸/碱性食品”的概念基本霸屏了各条渠道——无论淘宝、京东还是微博、抖音,以及微商云集的朋友圈无一幸免。大家感受一下:

酸性体质易得癌?我真的忍你很久了!

其中风靡最广的两个领域——一个是“备孕”,一个是“抗癌”:据说碱性体质能生男孩,据说碱性体质能防癌……

首先,生男孩与碱性体质有没有关系咱不知道(其实基本也是个忽悠);其次,关于是否能抗癌,作为有正义感的科普公号,得好好说道说道。

“酸/碱体质”的概念是怎么兴起的?

小编认真的用各大引擎搜了一遍,发现鼓吹“酸性体质”的砖家们并没有谁能真正给一个明确的界定,但不约而同的都会告诉你可怕后果: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而且还喜欢引用都是文言文(其实就是欺负咱看不明白)的中医药典来加以证实。

负责任的说,中医里并没有“酸/碱体质”这一概念。

酸性体质易得癌?我真的忍你很久了!


这个概念的源起,很可能与健康人血液偏碱性(pH值在7.35-7.45之间)有关。砖家们依此推定,“非健康人”的血液pH值偏酸性了吧?

这结论太有迷惑性了,因为第一句话是对的,但反向这么推定却是可笑的。可这观点太吓人,老百姓们一听酸性体质危害这么大,基本囊括了所有耳熟能详的常见病,疑难病,那有没有办法能给调整过来呀?

Bingo!终于问到了砖家们期待已久的“点子”上了——所以各种碱性矿泉水呀、碱性保健品呀、排酸肉呀、碱性保温杯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肆宣传了。

不得不承认,这些“医学砖家”首先是个优秀的“营销专家”!

吃“碱性食物”能调节“酸性体质”吗?

我们先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定义碱性食物的:

大家看到了吗?燃烧后!也就是要定义一个食物

是不是“碱性”,得先烧成灰化于水才能知道,与食物经过人体“消化”的产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小编曾经还在朋友圈里看到碱性食物的拥趸者们出来纠正大家,说尝起来是酸味儿的不一定是酸性食品,比如柠檬……也是呵呵了。总之,酸/碱食物的定义越复杂、越不清晰,就越方便迷惑人。 既然,“碱性食物”的定义与我们想象差十万八千里,那么“酸性体质”呢?

酸性体质易得癌?我真的忍你很久了!


百度百科直接将其定位在了“伪科学”上。因为你不知道它的“酸”到底是指什么“酸”?

是血液的pH值吗?事实上,不论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耄耋老人,血液的pH值基本都是一致的弱碱性,要想调成酸性还挺难。

人体有3套系统来保证血液pH值是7.4的弱碱性:呼吸系统、肾脏尿液排泄和体液系统。如果身体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将会在几分钟之内就反应,加速或减缓排除二氧化碳(酸性),从而在几分钟制备就把pH调节回去;肾脏系统的反应会慢一些,但是也会在几天内慢慢增加或者减少酸性物质进入尿液。人的尿液pH正常范围是4.6到8.0,也就是说酸性和碱性都正常,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平衡系统。体液调节pH主要靠里面的各种蛋白质和缓冲离子。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既有酸性也有碱性,可以吸收或者释放酸性氢离子,所以蛋白质是超强大的pH缓冲系统(缓冲系统一般就指pH值不容易受外界改变的液体环境)。

在这3套强大酸碱调节系统的监管下,人体的血液pH值基本保持稳定才能维持各器官的正常运转。

而且血液pH还没有降到酸性,仅仅到了中性(pH=7.0),人就已经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