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讀繪本很簡單嗎?繪本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在這裡!

最近,悟空問答和群裡很多家長問,讀繪本時需要注意什麼,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聽我讀,孩子反覆要求讀一個繪本怎麼辦等等。

其實,優質繪本里有無窮無盡的寶藏,同樣一個繪本,不同的家庭,給予孩子的內容、價值觀、延伸閱讀量等等差異會非常大。

今天我們就以《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為例,說一說正確的親子閱讀方式。

選合適的繪本

父母讀繪本之前,要先做功課。至少要讀一遍,瞭解繪本的內容,給孩子讀的時候才能瞭然於心,聲情並茂。這個過程也是篩選繪本的過程,比如,遇到打折,我們可能會囤一些經典繪本,但這些繪本不一定都適合孩子現在的年齡。比如,《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是一套非常好看的繪本,暢銷全球100多年,但這套繪本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可能就太深奧了,如果孩子不喜歡聽,極有可能是故事的內容寶寶無法理解,或者故事長,孩子的專注力時間有限等。這種情況下,可以先收起繪本,等孩子大一些,再拿出來,也可以在孩子睡前,讓寶寶聽這個繪本,磨耳朵。

給孩子讀繪本很簡單嗎?繪本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在這裡!

除了無字書和少字書以外,要按照繪本的文字內容讀給孩子

無字繪本和少字繪本是需要根據圖畫,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進行再創作的,有點類似於看圖說話,這種情況下, 可以有自由的發揮空間。

對於多字繪本,建議按照原文讀給孩子聽。因為家長讀的過程中,孩子是在一邊聽故事,一邊看圖話,一邊看文字的。

可能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個繪本,孩子要求讀幾十遍,連續讀幾個月,讀到後來,每一頁多讀了幾個字或者少讀了幾個字,孩子都聽得出來。而到了5歲左右,即使沒有教孩子認字,讀繪本的過程中,孩子也能認識很多字。

如果家長每次讀同一個繪本都隨意發揮,一方面,可能家長的語言功底不如翻譯者,給孩子的不是最恰當的文字內容;另一方面,也會破壞故事的完整性,同時,由於有的家長還會隨機添加些情節,會造成孩子對每一頁故事內容的理解混亂。

給孩子讀繪本很簡單嗎?繪本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在這裡!

不要把繪本變成課外教材

曾經有個媽媽說,我給孩子讀完《小兔彼得的故事》後,問兒子,小兔彼得做了什麼事情呀?你覺得小兔彼得做得對嗎?結果孩子說不上來。是不是孩子的理解力有問題?

其實,給孩子讀繪本,不用煞費苦心地測試孩子的理解力。因為繪本不是教材,不需要知道中心思想、藝術特色、人物形象塑造等等。

隨著孩子對一個繪本越來越痴迷,就說明孩子理解了這個繪本,也喜歡上了繪本中的人物、情節等等,在讀的過程中,孩子會在關鍵處接下半句,也可能在生活中,突然用上繪本里的語言。

有一次,我和女兒去公園,有幾隻兔子在一片圍欄裡,女兒指著一隻淡黃色的兔子說:“媽媽,小兔彼得的藍衣服可能還在樹上,我們去找找吧。”我們倆會心地笑了。

再舉個《小兔彼得的故事》中的例子。有一段是這樣的:“彼得害怕極了,像只沒頭蒼蠅似的滿園子

跑,因為他嚇得連菜園的門在哪兒都忘記啦!跑著跑著,他的一隻鞋丟在了捲心菜地裡。”

喜歡這個故事的孩子馬上就會接過來說:“他的另一隻鞋也丟在了土豆田裡。”

這樣的親子閱讀多麼有趣!

給孩子讀繪本很簡單嗎?繪本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在這裡!

延伸閱讀,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探求事物本質的能力

優質繪本內容中,往往留了很多“扣”,這些“扣”挖掘出來非常有意思,比如,《兩隻壞老鼠的故事》中,最後講到湯姆索姆在壁爐下面找到了一個六便士的硬幣,聖誕節那天晚上,他和妻子把這枚硬幣放在了兩個娃娃的長筒襪裡,作為聖誕禮物送給他們。

這裡,聖誕長筒襪是怎麼回事?六便士在作者所在的英國代表什麼?這些內容,家長都可以講給寶寶聽,等寶寶再大一些的時候,還可以和寶寶一起查閱資料,進行更深入的延伸閱讀。

大紅媽媽為孩子們錄製了《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全集,一共23個故事,共40集,點擊下面鏈接,開始收聽吧~


給孩子讀繪本很簡單嗎?繪本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