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第六篇:古希臘簡史

目錄:

  1. 克里特島文明:愛琴海和米諾牛
  2. 邁錫尼文明:奧德修斯和特洛伊之戰
  3. 城邦時代:小國寡民
  4. 雅典的民主改革:公民大會和400人會議
  5. 斯巴達的軍國主義:全民皆兵和三十人元老會
  6. 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和薩拉米灣海戰
  7. 伯羅奔尼撒戰爭:提洛同盟和伯羅奔尼撒同盟

一.克里特島文明:愛琴海和米諾牛

公元前2000年開始,首先在愛情海中最大的島嶼克里特島出現了文明。

傳說克里特島的國王叫米諾斯,米諾斯得罪了海神波寒冬,波寒冬讓米諾斯的王后和一頭牛生下了牛頭人身米諾牛。

米諾斯修建了一個宮殿,囚禁了米諾牛,並且讓雅典每年供奉七對童男童女給米諾牛享用。

雅典國王愛琴時期,王子假扮童男,殺死了米諾牛,在返航的時候,王子忘記了和父親愛琴約定的勝利白帆失敗黑帆,黑帆返航,老國王跳海而亡,愛琴海由此而來。

米諾牛的傳說是希臘半島和克里特島文明的鬥爭的體現。

考古發現,公元前1400年左右,克里特島文明在邁錫尼文明和火山的雙重影響下,文明消失,文明轉向了希臘半島的邁錫尼。

二.邁錫尼文明:奧德修斯和特洛伊之戰

邁錫尼位於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國王是阿伽門儂。

阿伽門儂的弟弟娶了斯巴達的公主,後來繼承了王位。

但是特洛伊(在小亞細亞)的王子偷跑了斯巴達公主,阿迦門濃和斯巴達聯合進攻特洛伊,在大將阿喀琉斯的帶領下,特洛伊節節敗退,但是阿喀琉斯的弱點是腳後跟,被特洛伊的王子射中腳後跟去世,這就是阿喀琉斯之踵的由來,此後,聯軍始終無法攻破特洛伊。

軍師奧德修斯提出木馬計,裡應外合攻破了特洛伊,殺死了王子。

這就是特洛伊的木馬的由來。

公元前1200年左右,邁錫尼文明在北方的多利亞人南侵的過程中毀滅。

持續了八百多年的克里特島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統稱為愛琴海文明,是希臘文明的源頭。

此後300年,希臘世界陷入沉寂,被稱為古希臘的“黑暗時代”。

三.城邦時代:小國寡民

公元前800年左右,在黑暗時代之後,希臘半島進入邦國時代。

由於希臘特殊的地理環境,山很多,每個地方和另外的地方是隔絕的,所以興起了數百個城邦,大的城邦幾十萬人,小的城邦幾千人。

城邦中以雅典和斯巴達是最為強盛的典型。

雅典在希臘中部的阿提卡半島上,三面環山,一面靠海,面積兩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萬,公民三四萬。

斯巴達在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面積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四十萬,公民八千左右。

四.雅典的民主改革:公民大會和400人會議

雅典和斯巴達剛開始都實行的貴族統治,執政官從貴族選舉。

後來兩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雅典在公元前632年,階級矛盾嚴重,貴族基隆企圖利用矛盾奪取政權,但是失敗了。公元前621年,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德古拉立法,將習慣法變成成文法,但是從貴族角度出發,矛盾並沒有解決。

公元前594年,平民和貴族雙方選擇了梭倫,企圖緩和雙方矛盾。

梭倫首先廢除了債務奴隸制度,使得平民不會因為債務成為奴隸,同時廢除了德古拉立法中嚴苛的部分,緩和了階級矛盾。最主要的是恢復了公民大會和新設了公民大會常務機構400人會議,奠定了直接和間接民主的基礎。

梭倫的親戚特拉圖時期,地主階級和貿易階級鬧得不可開交,特拉圖組建了農民階級聯盟,奪取了政權,建立獨裁統治,增強了小農經濟地位,客觀打擊了貴族勢力。

公元前508年,為了防止獨裁的出現,克利斯提尼發明了陶片放逐法,對於有獨裁傾向的,罪大惡極的人,經過公民大會,可以放逐,十年不得返回雅典。

經過梭倫改革,奠定了直接和間接民主,緩和了德古拉固化的階級矛盾,經過特拉圖對貴族打擊和對小農的扶持,雖然本身是獨裁,但是客觀上縮小了階級差距。克利斯提尼在此基礎上陶片放逐法,保證了民主的不被破壞。

雅典,經過了一百多年政治改革,確定和保證了雅典的奴隸民主制度,不過這種民主是排除了奴隸和女性的,只限於男性有公民權的人。

五.斯巴達的軍國主義:全民皆兵和三十人元老會

斯巴達人是南侵滅亡邁錫尼文明的多利亞人的一支。

斯巴達剛開始是王政,國王統治斯巴達,公元前800年左右,王族來庫古進行了改革,設立三十人貴族會議,裡面包含兩位國王,實行貴族寡頭統治。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730年,斯巴達人征服了拉哥尼亞地區,被征服者為平民,一部分不屈服者為奴隸。

公元前730年左右,斯巴達人侵入另外的多利亞人部落,把被征服者變成了奴隸。

就這樣,斯巴達統治了大部分伯羅奔尼撒,並且內部分為公民,平民,奴隸。

斯巴達公民七歲前父母撫養,七歲後軍事化管理。經商等平民負責,奴隸受到壓迫。

六.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和薩拉米灣海戰

在希臘崛起的時候,波斯在居魯士大帝時期建立了以伊朗為核心的波斯帝國。

國王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勢力擴張到小亞細亞和色雷斯,希臘在小亞細亞的城邦都被征服,包括米利都等,是古代世界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公元前499年,米利都發動了反抗波斯統治的起義,希臘各城邦積極參與(斯巴達沒有參與),燒燬了波斯小亞細亞行省首都,不過被大流士一世鎮壓。

大流士一世以此為理由,準備進攻希臘。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兵從海路和色雷斯進攻希臘,但是遭遇了暴風雨,海軍覆沒,陸軍也被色雷斯人打敗,第一次希波戰爭沒怎麼交手波斯就失敗了。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第二次派遣大軍西征,雙方在馬拉松平原會戰,雅典的重裝步兵以少勝多打敗波斯,第二次希波戰爭以波斯戰敗結束。

此後雙方積極備戰,希臘方面以陸軍為主的斯巴達加入聯盟,波斯方面,大流士去世,兒子薛西斯繼位。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親征,陸軍25萬,海軍1000艘,號稱百萬大軍。主要從黑海海峽和色雷斯入侵希臘。

第三次希波戰爭中希臘方面,以斯巴達為陸軍主力,以雅典為海軍主力。

薛西斯大軍首先在希臘北部和阿提卡半島的重要關口溫泉關和斯巴達國王三百衛士戰鬥,斯巴達國王和三百衛士戰死,但是為希臘海軍的準備贏得了時間。

而雅典也全部撤出了雅典城,薛西斯火燒了空城雅典,被希臘聯軍引入薩拉米海灣,雙方展開決戰,但是波斯船大,海灣比較小,適合雅典小船,戰鬥以波斯慘敗告終,薛西斯逃回波斯,留在陸軍在希臘北部準備再次進攻希臘。

而留下的陸軍後來也被斯巴達殲滅,希臘聯邦轉入反攻,多次打敗波斯軍隊,迫使波斯議和,希臘聯邦取得愛琴海霸權,並且波斯承認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獨立告終。

七.伯羅奔尼撒戰爭:提洛同盟和伯羅奔尼撒同盟

希波戰爭後期,解放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過程中,斯巴達沒有參與。放棄了整個希臘聯盟盟主(提洛同盟)的身份。

雅典成為盟主,和波斯議和,控制黑海海峽和稱霸愛琴海霸權的果實被雅典取得。

於此同時,雅典在伯利克里的帶領下,剝奪了元老貴族政治權利,將權利賦予公民大會和500人會議,使得雅典的民主進一步發展。

對外方面,伯利克里企圖將提洛同盟變成雅典帝國,將同盟金庫從提洛搬到雅典,而且同盟會也不再定期召開,由雅典直接發號施令,這是雅典最輝煌的時期。

但是斯巴達不服雅典的霸權,斯巴達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雙方爆發戰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

剛開始雙方不分勝負,雙方議和,但是在和平時期,雅典遠征了斯巴達的西西里盟友敘古拉,遠征失敗,雅典受到重挫,海上霸權丟失。

斯巴達聯合波斯打敗了雅典,在雅典建立三十暨主傀儡政權,斯巴達在希臘實行高壓政策,在各個民主城邦廣泛實行寡頭統治和斯巴達人擔任各邦統帥。

受到希臘城邦的反抗,但是斯巴達出賣了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利益,獲得了波斯支持,鎮壓了起義。

但是持續的戰爭使得斯巴達和雅典都遭受重創,底比斯崛起,打敗斯巴達成為新的希臘霸主,但是霸主很短,被雅典和斯巴達聯合打敗。

從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持續了三十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給希臘世界帶來了重大創傷,最後誰也沒有得到好處。

唯一的好處是被希臘人視為蠻夷的馬其頓王國。

這在下一篇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