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梁建章、黄文政

近期,美国和中国的贸易争端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同时,美国同欧洲达成了实施零关税自由贸易的意向。此外,美国还加大了对中国公司在美国高科技投资的限制,并将中国一些涉及国防工业的企业列入出口控制清单。这表明,美国的目的不仅是创造本国就业,而是遏制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创新竞争力。

正如我们在《人口创新力》一书所述,要提升创新力需要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内部交流量和外部交流量这四个要素入手。我们之前已经写了多篇文章论述人口对于创新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将着重论述人员和信息流动。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从人口数量来说,中国需要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创新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库和市场,这是中国的核心优势。但在未来几十年,超低的生育率和育龄妇女的快速减少,将使得孩子和未来年轻人的数量大幅下降,让中国的创新优势大打折扣。因此,中国能否继续繁荣,归根结底将取决于鼓励生育措施能否逆转年轻人快速减少的趋势。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从人口质量来说,首先需要加强对托儿所、幼儿园的投入,以减轻养育家庭的压力。此外,还应该缩短教育年限,并改革大学录取制度。让更多大学实施自主招生并采取多样化的录取方式,或许可以减少应试教育所造成的社会和家庭资源的浪费,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从人员的内部交流量来说,需要进一步促进国内人口的自由流动。

在这方面,人口向创新力旺盛的大城市流动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对创新具有强烈的催化效应。在大城市,上下游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提高沟通、交易和协作创新的效率;不同行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可以促进跨行业的合作和交流,使得新的科技如人工智能能更快地实现商业化。大城市的创业者也更能承受风险,因为创业者即使失败,也比较容易在本地找到另一个合适的工作。纵观全球,最前沿的创新型企业几乎都在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所以让大城市能够吸纳更多人口,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建议措施,包括开放户籍和加大大城市的土地供应等。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提升外部交流量也是促进创新的重要途径。外部交流有四个渠道:商品交流,资金交流,信息交流和人员交流。要进一步提示外部交流量,除了继续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外,还应进一步开放信息和人员的交流。

在人员交流方面,中国的入境人数远远少于出境人数。比如,美国入境人数每年7500万人左右,中国2017年外籍入境人数只有2917万人(港澳台除外)。签证不便利是入境中国的外国人人数偏少的重要原因。要促进国际交流和入境旅游,立竿见影的举措之一就是大幅提高签证的便利度。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中国难以吸引海外人才和游客的另一个痛点是上网太不方便。比如很多国外的主流网站都无法链接。诚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针对媒体和网络内容的管理责任。对于散布谣言,煽动暴力等危害社会的网络内容,政府有责任严格管制。比如说,中国在审查黄色和暴力内容上做得很好,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又比如,美国的社交网络媒体也被严格要求审查选举宣传的内容。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可见,网络审查是有必要的。但从执行细节上可以更细化,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近年来,高科技的智能过滤手段应该已经今非昔比,从前不能做到的精准审查屏蔽,现在应该可以做到了。因此是否可以调整把国际主流网站整站封锁的策略,用大数据、高科技进行精准屏蔽,使国际互联网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

继续隔离这些国际主流社交网络,除了影响入境旅游以外,还会造成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

隔离国际主流社交媒体,不利于中国的创新融入世界创新网络。这首先体现在,中国学者获取国外资讯变得非常不方便。再者,中国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也不方便和国外的同行建立密切的联系。比如,与国外同行不能用脸书交流,就像中国人之间不能用微信交流那样不方便。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对于国外主流的网络媒体不熟悉,也不利于中国公司在国外推广中国的科技产品。如果要把中国的商品尤其是复杂的高科技产品或者文化产品推销给外国人,那就要对他们的消费和流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中国的营销和创意人员难以接触到国际主流社交网络,将严重影响中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

其实在国内方便地使用这些外国网站,也有利于外界了解中国。很多中国年轻人的英文已经很好,他们可以在主流国际网站上充分发表自己的声音,让世界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减少很多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误解。

利用高科技高效审查互联网内容其实是大势所趋。世界互联网巨头如脸书最近也迫于政府和公众的压力,大幅度加强互联网上内容的控制和管理。希望这些国际互联网公司能够和中国政府一起探索一套适合中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办法。

综上所述,要提高创新力,除了鼓励生育等促进人口发展的政策外,还需进一步放开对外人员和网络信息交流的限制。更加开放的中国,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创新能力。

创新竞争需要加大开放国际交流

作者 梁建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