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不等于失眠!

三分之一人群有睡眠障碍

最新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有大约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比如北京市居民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7.6小时,睡眠不足和可能不足的居民约占24.9%。从性别看,18到25岁的女性高于男性,但是65岁以上男性高于女性,成年人中,郊区居民睡眠时间高于城区。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在睡眠上面的。睡眠的质量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还对我们的一生有着内在深刻的影响。但是在这个节奏紧张、压力山大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遇见睡眠方面的障碍问题。

说到睡眠这个话题,很多人可能都有一番苦要诉。最近,北京卫计委发布消息,失眠、打鼾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还有“周期性嗜睡综合征”,统称为睡眠障碍。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

睡眠障碍不等于失眠!

睡眠障碍的类型

应注意的是,很多人觉得睡眠出现了问题就是失眠这种想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临床研究发现,睡眠方面的障碍问题不只是失眠,还有其他几种情况。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睡眠障碍的类型:

失眠:入睡困难通常指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

白天过度困倦:在白天总是昏昏欲睡,头脑不清醒,甚至打盹

昼夜节律紊乱:24小时的生物钟节律发生变化,包括非24小时的睡眠-觉醒周期、睡眠-觉醒周期片段化、加深的睡眠相、延迟的睡眠相等。

睡眠片段化:

很容易在入睡一段时间后突然醒来,整晚都如此反复睡醒,以至于无法获得完整连续的睡眠。

多动腿综合征:小腿深部在休息时出现难以忍受的且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在夜间睡眠时更为明显。

睡眠障碍不等于失眠!

与精神疾病的联系

睡眠障碍是精神病疾病的高危因素。精神病患者在发作期和缓解期都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多梦等,入睡困难是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并且,精神病可以放大或加重睡眠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常伴有睡眠紊乱,最常见的是失眠

精神病的病理过程破坏睡眠质量:对于部分伴有躁狂、情绪高涨、易激惹等阳性症状的患者也可引发睡眠紊乱,致使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需要减少。

如何处理

失眠症基本囊括了睡眠障碍的各种表现形式。失眠症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重度失眠症更是会大大增加心脏病、抑郁症、脑血栓等高危疾病的发病率。天津圣安医院周大勇医生说道,如果睡眠障碍持续发作需要到相关医疗机构的睡眠障碍门诊就诊,专科门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多学科分析,诊断评估,必要时可以接受住院睡眠监测和系统的治疗,采取精神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以及行为干预治疗调整改善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