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和生活在三線城市的人眼光和心理上差別在哪裡?

小生意賺大錢


就我所接觸到的人來說,真的是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別說是一線城市,即便是像寧波這樣的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很多人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我本人在寧波工作,但是不是寧波人。過年回家的時候,跟家裡的很多親戚在閒聊。我的一個哥哥剛剛遇到了創業失敗,所以他特別憋屈,講了很多東西。後面說到大城市的時候,我跟他就產生了不小的分歧。在我看來,人還是要趁著年輕多去大城市闖蕩一下;而他的觀點,則是大城市競爭太激烈了,何必活得這麼累,跟別人去搶,在小城市舒舒服服地過不好嗎。

而且像我哥哥這樣的心態的人,在我家鄉這樣的三線城市還是很多的。過年的時候我還遇到了一個小時候的玩伴,他是學都沒怎麼上,最後是跟著他家裡開的餛飩店來工作,現在算是一個小店主了。那個時候跟他聊,他對於現在自己的工作還是非常滿意的,雖然賺的不多,但是穩定。

相比之下,這樣的觀點我是完全不能認同的。對於我們90後來說,人生也就過了三分之一,卻早早地將自己給限制死了,實在是沒有意思。而在我工作的寧波人,還是有不少人認同我這樣的想法的,但是在我家鄉能有這樣想法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西門町在寧波


在北上廣深這樣匯聚全國的人才,享受全國最先進、最優質城市配套,每天談論的是最新的政策、最尖端的科技和最時尚的資訊,自然而然眼光要比三四線城市要前衛、要深遠、要前面的多。除了北上廣深這幾個超一線城市還有一種叫做“國家中心城市”,他們都是各區域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像是引擎一樣帶動各區域的發展,同時他們也像是吸水泵一樣抽取著周邊三四線城市、鄉鎮的新鮮血液,年輕人、大學生、有素質、有理想的人紛紛湧入,而原來的周邊小城市、小城鎮像是失血過多的病人,逐漸衰弱、空心化。

可以想象,你生活在一線大城市,你的周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你身處三四線城市,你的身邊都是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弱勢群體,久而久之你的思想、包袱、眼光能一樣嘛?

不說別的,就從小學生進行比較,我在北京時有一次在一個比較高端披薩店請朋友吃飯,隔壁桌是一桌的小學生在慶祝某個人的生日,注意,全是小朋友沒有大人的哦!也就是說這個局是小朋友們自己組織的,他們每個人拿著當時最時尚的IPAD,談論的是最流行的遊戲、最新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最時尚的玩具,甚至我聽他們話題裡還包括了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這些好像我們大人接觸起來都覺得複雜、前衛的東西。這個場景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給我很強烈的衝擊。相比我老家城鎮上的小學生,還停留在撒尿和泥、打架鬥毆的階段,不知道等他們長大了之後眼界的差距有多大!

你可以會說現在互聯網時代,所以信息都是共享的,都是實時的,都是公開透明的,那麼你太天真了。我們獲取資訊的主要方式還是周邊環境、朋友談論這些渠道!互聯網只是工具,如果你沒有這個環境、氛圍,互聯網也幫不上你。不信你看我們的爸媽,拿著微信看到全都是養生、保健、心靈雞湯等等,沒辦法,他們的環境、他們的朋友圈就是這樣的。

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的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居民,生活狀態、眼光、心理差距將越來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國家、城市發展過程中必然的現象。


夜半聊閒


2. 互聯網時代,信息資訊的高速傳播與發展。一般前沿科技、時尚潮流、時政要聞、新奇趣事等,只要有發佈,幾乎有網絡的地方,很快都會在互聯網上看到。

3. 老百姓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老百姓文化素質水平廣泛的提高,同樣會縮短三四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的差異。具體表現在“溝通有無障礙”、“價值觀導向”、“學識同質化”等等。


4. 外出打工人員陸續的返鄉工作或者創業,帶回去的“新技術”、“新思維”、“新方向”。這幾個“新”,恰恰就是城市之間大融合的一種臨界點,加之內地地區政府的扶持,很快就會成長為新的“浪潮”、“思潮”、“新產業”等。

5. 內地很多城市目前的“搶人政策”,正吸引著很多高校畢業生在三四線城市去落戶與工作、創業。人才是一個城市的未來,只要高素質人才不斷地湧入,那麼,這個城市就不會衰退,相反,他們與一線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編輯:騰飛之龍。


騰飛之龍


其實說起來,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差別,除了教育資源和質量上的差異,就是生活上的差異。

生活和教育的優異會影響到一個人眼界的高度。你見過多廣闊的世界,眼界就會有多廣。而且這種是很難刻意去培養的,一般來說都會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

所以每年有很多人才湧入上海啊,他們不光是尋找就業機會,跟著上海發展的勢頭努力紮根,也同樣是為了拓寬自己的眼界。而已經在一線城市生活過的人,也會想往國外繼續發展,為的就是能夠打開自己的思路。

二三線城市的人,比較安逸,所以看中的是眼前生活的穩定。而一線城市的就比較傾向於闖拼,往更加廣闊的天地走,這也是一個圍繞眼前一個會放眼全國的原因。

其實我覺得這兩種心態都沒什麼毛病,因為也不乏二三線城市的朋友有雄心壯志,也不缺一線城市的人專注眼前過平淡的日子,所以還是更根據人的性格。環境對人的影響雖然大,但還是要遵循人的選擇。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一線城市高樓林立,各種配套設施都完善。

教育:相對來說更完善,起點更高一些,得到的教育也更廣泛一些。

醫療:生活在大城市醫療方面更先進一些,很多人生病了以後都會趕往大城市看病,社保、養老、保險、醫療報銷等系統更便捷更完整。

交通:包括地鐵、航空、高鐵等更方便便捷。

一線城市所接觸的更廣泛一些,高速的科技發展令人眼光更寬闊一些。

三四線城市,雖然發展沒有那麼完善,但它的生活壓力更小一些,生活節奏更慢一些。

在小城市生活,雖然水平較低,但可以和家人多待一些時間,共享天倫之樂。

生活節奏和壓力比較低,在寧靜的小城市裡,每天的心情也是比較愉悅的。

一線城市更繁華、更寬廣、更能接軌國際化,也會更累、壓力更大、生活節奏不穩定,長時間煩躁不安。

三四線小城市,生活節奏更慢一些,生活環境更好一些,生活壓力更少一些,但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信息不夠全面,空間不夠廣闊。


意甲尤文圖斯


世間萬事還是相對平衡的,也就是說:“得到” 的同時也總會伴隨著“失去”。就像汪峰《北京北京》裡唱的”我們在這裡活著,也在這裡死去;我們在這裡尋找,也在這裡失去“。


年輕的人們用青春和精力在一線城市換取機會和財富,但都市的快節奏讓人們失去了時間和溫情脈脈。所以,有很多人湧入北上廣需求機會,也有人要走到鄉村,甚至去西藏洗滌心靈。所以,在一線城市與在三線城市的差別不是眼光,格局,而是我們要什麼。我不覺得追求物質和權利的慾望,就比追求閒適安逸要格局大,眼光高。你想從商從政,那就去大城市吧,可是如果你想從事文學,藝術這些需要更多時間深度思考的,就找個安靜的地方,世界各地的“畫家村”,“藝術村”就是這麼形成的。


我想問題主:如果你覺得上海銷售員放眼全國比家鄉人侷限縣城要格局大,眼光高,那為什麼國人還總是吹捧日本德國的“工匠精神”? 北歐的瑞典,挪威,丹麥等國都是世界上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那的人就是很安逸,就是“不思進取”,”低慾望“,為什麼這些國家的創新能力還是世界前茅?


如果格局裡只有物質和權利,眼中只看到物質和權利,而沒有精神追求,自我實現仍然要靠金錢或者職位這些看得見的標準來衡量,那只是“眼前的苟且”,而不是“詩和遠方的田野”。希望題主能在上海得到想要的,而不是像許多北上廣的年輕人一樣,被一線城市榨乾後卻留不下又回不去。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滕光傑


的確是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對於商業界的朋友。早年間我在廣州做茶葉,那格局和思路是俯視全國市場進行規劃,而位置的優越性也是顯而易見的,你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源頭優勢。而後來轉移到西安後,雖然也是一線城市,但是源頭優勢顯然不復存在。格局和市場規劃只能是省內各縣市,雖然也可以向平級一線城市發展,但是那個位置優勢是沒有的。

可想而知,常年生活在一線城市,各種信息流量還是多很多,思想意識和眼光要明顯高於三四線城市。我常年久居西安這樣的大城市,儘管沒有大事業,但是每當回到老家的縣城,和老家本地的朋友聊天,他們的各種信息量加起來,有百分之八十是本地方的新聞和見聞。一些認識相對要落後點。眼光也是侷限在本地縣城。而我帶來給他們的信息,總是要大和廣,沒有刻意的去做什麼,只不過是地域生活下產生的區別。


老碗哥說事兒


不必長他人志氣 滅自己威風。在一二三線和小城市裡的眼光肯定有差別,但相對而言卻都苟同。大城市裡接受著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掌握著第一手資源,所面對的和小城市肯定不同,一線有一線的樣子,好比一個人的門面,既要對外還要樹立形象,而略居三線外自然壓力要小,城市承載力度不同,人生活的負擔和壓力就不同,眼光差距固然是有,但是在一個城市裡有一種現象,大多數普通人的想法都是比較趨同,大城市的人都那樣想,小城市人都這樣想,無可厚非,在一個地方長久生活就會產生階層固化,如果你偏離了一個群體的普遍認知就回被群體所拋棄,並會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無論一二三線,當你進入到那個階層就會產生適合那個群體的思想。好比我們上學一般,上大專、三本、二本、一本,思想的差距固然存在,但是多數時候我們受環境因素限制,專科生永遠不知道在一本學校上課是怎樣,因為沒有去過,永遠是道聽途說。

無論哪種,不能說誰對誰錯,只有是否適合當下的生活環境,不論你的思想飛的多高,終歸還是要回到地平線上,一步步走出去。

人活在世就有差距,有差距就有對比,有對比更有傷害,心裡的落差是固然的,自慚形穢到沒必要,道不同不相為謀。大城市不必認為就有更多的優越感,要知道這種優越感不是他自己的光環,而是一個城市的核載。三線外的成長未必不如一二線的快,在一二線生活最多的是工作壓力和生活幸福指數關係,別的或許不如你一二線的條件好,但是幸福指數卻很高,壓力不大,心理承載力更強更有韌性。大多數問題的產生都是源於心理因素,只是簡單的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未加思考辯證去分析,就茫然若失自怨自哀。人都是感情動物,就會好面子無論男女,在外的表現上多體現出光鮮亮麗的一面,說話時候也是,總會說自己喜好的愛聽的,我們聽了一就以為是全部,看到一面就認為整個如此。永遠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五個手指頭各有所長,單個論誰都不如誰。

生活的環境不一樣,面對的問題和對象就不同,說話溝通工作的方式就有區別,但是不能因為開寶馬和雅閣就區別對待,你的眼光可以長遠,但收回眼底後,還需要腳踏實地的去實現。現實中見過太多的人每天唱著高調,做著不貼合實際的事,最後埋怨別人。要跟人不一樣,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必然要跨圈,從一個圈走入另一個圈,當你網上爬的時候,周圍總有人不但不幫你還會把你拉下來,讓你和他處在一樣的階層中,心理上給你壓力。人要想平凡很簡單,但要想過的有思想有意義卻不容易,不但社會環境會阻隔,親人朋友也會成為最大的阻力,有人在此中放棄掙扎,也有人默默前行,鑄就自己獨特的人生。


執劍縱酒白鹿青崖


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一線城市見多識廣,凡事都有在全國前列。

文明程度也是全國前列。

就比如杭州2009年就實現了全城車讓人,而其他城市在2018年才開始實行。

支付寶的全城應用更是超過其他城市幾年的時光。

比如深圳,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港澳臺幾十萬人常年生活在深圳。所以,在深圳就會見多識廣,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迎頭趕上!久而久之就超過了全國大部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