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青花瓷

虚极子按:东方三博士献给耶稣的不仅有乳香、没药和黄金,还有明代的青花瓷。

波提切利的《春》是那种既有乍见之欢,又能久处不厌的画作。虽然画中人欢愉得如此克制,却丝毫不能阻挡画家用画笔斩破任何枯寂者内心冰封的大海。

耶稣青花瓷

▲ [意]桑德罗·波提切利《春》,1482年,蛋彩画,203 x 314 cm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博物馆藏

《春》是美第奇家族掌门人洛伦佐一世送给堂弟的结婚礼物。通过另一位画家戈佐利早于《春》二十年创作的大型壁画《僧侣的行列》,我们可以遥想当年富可敌国的美第奇家族迎娶新妇时的奢靡排场该有何等壮观!

耶稣青花瓷

▲ [意]贝诺佐·戈佐利《僧侣的行列》,1459-1464年,壁画,405 x 516 cm

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里卡迪藏

这幅壁画设色绚烂,装饰风格浓烈,人物刻画却略显草率,一干人等都被繁缛的仪仗和喧嚣的场面淹没。这等气派的队伍中哪里有一丝一毫参拜基督诞生的朝圣意味?!分明是一个处于鼎盛期的豪门巨族正在借助一场奢华无比的婚礼炫耀他们的金山银海和炽天势焰。然而在这场铺张无度的婚礼上,我们极有可能会瞥见珍贵的中国青花瓷,那是洛伦佐一世馈赠给新郎的异邦礼品。

耶稣青花瓷

▲ 明永乐(1403-1424)青花缠枝莲纹碗

湖南省博物馆藏

十五世纪以前,几经辗转才来到欧洲的中国瓷器对西方人而言尚属稀罕之重宝,以致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在绘制神话-宗教题材的作品时,总会不由自主地用中国瓷器的形象来烘托画作的崇高感和神圣性。安德烈·曼特尼亚所画的《东方三博士的膜拜》(亦称《三王来朝》)中就有关于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人所能见到的中国青花瓷的具体形象。

耶稣青花瓷

▲ [意]安德里亚·曼特尼亚《东方三博士的膜拜》,1495-1505年,木板油画,46.8 x 65.6 cm

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藏

画家运用古罗马浮雕的技法,将多个人物压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和约瑟夫皆衣着朴素、头戴光环;画面后方留有深色胡须的是梅尔基奥(Melchior),他手里举着一个橙红色的土耳其香炉,炉内燃着撩人的乳香;右侧是摩尔人巴尔退则(Balthasar),他拿着的是一个绿色的玛瑙盖杯,里面装着功效神奇的没药;画面最前端神态虔敬的长须老者是三博士中的长者嘉士伯(Caspar),他献给耶稣基督的是满满一碗金币,而承载金币的竟然是一只精致素雅的明代青花仰钟式杯!

耶稣青花瓷

这种撇口、弧壁、深腹、带有矮圈足的仰钟式杯(亦称金钟杯、铃铛杯、磬式杯)在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开始流行起来。下图中这件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嘉靖仰钟式杯的流畅器型和油画中嘉士伯手中撮着的杯子一模一样。

耶稣青花瓷

▲ 明嘉靖(1522-1566)青花三阳开泰纹仰钟式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5、16世纪之交的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已经停顿了六十余年,出于维护朝贡体系目的的外销瓷贸易规模日益萎缩。那么,出现在美第奇家族婚宴上的中国瓷器以及同时期油画里的青花仰钟杯,它们究竟是如何辗转到欧洲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