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我國的金融發展正在從金融電子化到數字化金融化轉變

李东荣:我国的金融发展正在从金融电子化到数字化金融化转变

一部人類金融發展史,也是一部不斷伴隨著科技進步的歷史。基於共同的數字基因,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創新一直是人類金融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和典型特徵。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在科技創新應用方面既是積極推動者,也是直接受益者。隨著全球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國金融業已先後經歷金融電子化、金融信息化的階段,正向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的更高階段邁進,行業總體科技水平和應用創新能力已居國際先進行列。重溫這段激盪人心、成就斐然的歷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科技在金融業改革發展中的作用,以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於國家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具適應性和有效性的金融服務。

改革開放初期的金融電子化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20世紀末,我國金融業在核算工廠、聯行業務等早期技術應用探索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了金融業務電子化和自動化。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民銀行牽頭成立了金融系統電子化領導小組,確立了“六五”做準備、“七五”打基礎、“八五”上規模、“九五”基本實現電子化的總體目標。1993年,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快金融電子化建設的戰略任務,要求加快人民銀行衛星通訊網絡的建設,推廣計算機的運用和開發,實現聯行清算、信貸儲蓄、信息統計、業務處理和辦公的自動化。1994年,人民銀行召開首次科技工作會議,確立了在更大範圍採用信息技術的任務目標。可以看到,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是在國家統一部署和統籌引導下,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和實施。在這個階段,金融業主要依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科技手段,提升傳統金融業務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一是操作電子化。早期的計算機設備價格昂貴,處理能力有限,內存空間較小,但在重複性強的記賬、算數等業務處理方面,較手工操作具有明顯的效率優勢。因此,上世紀80年代,金融業作為民用領域較早應用計算機技術的行業,開始聚焦於用敲打“鍵盤”的電子化操作替代撥弄“算盤”的手工操作。1993年,人民銀行開始推廣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電子化,銀行業嘗試使用386型計算機進行業務處理。此後,部分銀行建立了“以賬務為中心”的第一代核心業務系統,探索實現“集中處理、統一核算、綜合網點、綜合櫃員”的業務目標。除了銀行業之外,證券、保險等行業也加快了電子化建設步伐。1993年,全國電子證券交易系統(NET系統)開通,實現了異地直接報盤、衛星雙向通訊傳輸、電腦自動撮合等業務功能。1996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完成從承保到理賠的系列電腦軟件開發,並開通貨運險電子信箱系統。

二是系統聯網化。隨著電子化系統的開發和應用,金融機構通過人工進行跨機構和跨地域數據傳輸、信息交換、業務流轉的傳統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業務需求,逐漸成為阻礙業務效率進一步提升的短板。實踐操作中甚至出現了“天上三秒,地上三天”的現象(即人民銀行通過衛星通訊網絡很快就處理完的業務,卻因為與商業銀行依舊採用手工銜接,一筆款項需要幾天後才能到賬)。因此,改善信息通道、推動系統聯網成為金融電子化建設的緊迫需求。1989年,人民銀行啟動全國電子聯行項目,利用VSAT衛星通訊技術建立專用衛星通訊網,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全國大集中的處理系統。1993年,人民銀行組織研發的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在全國推廣,逐步代替了電子聯行系統。現代化支付系統與商業銀行系統聯網交易,每筆業務完成只需十幾秒,極大地加快了異地支付和處理的速度。從處理規模、效率和成本上看,該系統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此外,人民銀行還建立了金融城域網、第一代會計核算系統等金融公共基礎設施,構築了金融電子化網絡框架。

三是標準統一化。電子化和聯網化顯著促進了金融業升級換代,但囿於缺少統一標準,各類系統和機具設備仍存在各自為戰、聯而不通的情況,客觀上造成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1988年,為統一規劃、管理和協調金融電子化建設,制定金融電子化統一政策和標準,人民銀行成立了中國金融電腦公司(1990年更名為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1991年,人民銀行在全國銀行行長會議明確提出,金融電子化建設必須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協調。同年,第一屆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負責金融業標準歸口管理。銀行卡就是標準統一的成功案例。早在1985年中國銀行在珠海首發了國內第一張信用卡“中銀卡”。隨後各銀行相繼推出借記卡產品,但各行發行的卡片只能在本行受理終端上使用,一卡一機、一櫃多機的情況普遍存在。1993年,為避免資源重複投入和浪費,國務院啟動了金卡工程,推動銀行卡互聯互通,建立統一的業務規範和技術標準,在髮卡銀行之間實現資源共享、通存通兌。隨著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金卡工程成效彰顯,銀行卡用卡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用卡的積極性和便利性不斷增強,“一卡在手,走遍神州”成為現實。

綜上所述,受益於改革開放和技術進步,我國金融業銳意改革,攻堅克難,深入探索金融電子化建設之路,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手工到電子、從單機到聯網”的歷史性突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九五”期末,銀行電子化營業網點的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櫃員業務全部實現了自動化處理,各類銀行卡超過1.8億張,交易量突破2萬億元,證券、保險等行業電子化水平顯著提升,為下一階段金融業信息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世紀金融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

進入21世紀,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特別是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日益深入,金融業進入了金融信息化新階段。這一階段,金融業主要依託信息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科技手段,推動業務數據逐步整合集中,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2002年,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戰略任務。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均強調了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的任務目標。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下,金融信息化建設由此邁入快車道。

一是數據集中化。在金融電子化階段和信息化階段初期,各金融機構以便利業務操作和客戶交易為主要目標,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的普遍做法是分別開發、獨立運行、分散管理,導致系統聯通性和業務集中性存在一定欠缺。特別是隨著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的金融交易大幅增加,不同系統間交易數據不同步的“單邊賬”情況日益增多。在這種背景下,自20世紀末,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開始數據大集中的進程,探索推動系統集中部署、客戶集中管理、網點集中聯網、賬務集中處理。受限於當時計算機設備發展水平,多數金融機構早期主要是推進部分集中或以省分行為主的省域集中。2002年,工商銀行完成了全國數據大集中“9991工程”,將全國各分行、中心、地區行、營業網點核心業務的處理存儲整合到北京和上海兩大數據中心。此外,多數證券公司統一了業務運營系統、業務支撐系統及管理支撐系統的數據接口規範,緩解了因業務快速發展而長期積累的數據孤島問題。保險業通過數據大集中,加強了對分支機構和業務風險的統籌管理能力。

二是渠道網絡化。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金融業不斷探索開拓客戶服務新渠道,並逐步從郵件、電話向互聯網發展。21世紀初,各銀行的網上銀行建設開始起步,早期主要提供賬戶查詢類服務。隨著網絡環境優化和客戶接受度提高,轉賬匯款、基金、外匯、理財、繳費等各種業務紛紛“觸網”,實現了我國銀行服務水平的一次革命性飛躍。與此同時,證券、保險等行業也在加快網絡渠道建設。2000年,證監會印發《網上證券委託暫行管理辦法》,20多家證券公司當年獲准開展網上證券委託業務。同年,全國主要保險公司全部開通互聯網主頁,實現客戶投保、諮詢、報案和理賠查詢等服務在線化,提升了保險服務能力和客戶輻射面。繼互聯網技術之後,移動互聯網技術蓬勃興起,“無移動、不金融”成為金融業創新發展的又一重要特徵。2011年,人民銀行順應國際銀行卡和移動金融發展趨勢,在全國範圍內啟動銀行卡芯片化遷移工作,注重金融IC卡與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工具的結合,加強移動金融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了金融服務渠道多樣化。

三是管理信息化。以數據大集中為契機,我國金融業改變了機構內各部門各層級間條塊分割的局面,使經營管理方式由傳統粗放式管理向科學化、集約化、精細化管理發展。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開始積極探索內部管理信息化建設。2001年,人民銀行、證監會等金融管理部門完成辦公自動化系統建設,在國家部委中較早實現了公文無紙化傳輸。各金融機構也相繼研發了辦公自動化、後勤管理、資產管理等信息系統。此外,金融管理部門還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改進金融管理流程和水平。2000年以來,人民銀行組織建設了金融統計監測管理信息系統、貨幣金銀管理信息系統、結算賬戶管理系統、反洗錢監測分析系統等業務系統,不斷提升金融宏觀調控和金融管理信息化水平。各金融監管部門也開發上線了針對不同行業領域的監管信息系統、信息登記系統和檢查分析系統,構建了涵蓋銀行業務、資本市場、保險業務的信息化監管體系,有效提高了金融監管效能。此外,貨物貿易、資本項目、服務貿易、個人外匯、跨境資金流動監測等外匯業務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外匯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四是安防綜合化。隨著金融業信息化程度和數據集中度不斷提高,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組織性更強、破壞性更大,單一性防禦系統逐漸難以滿足全面安全防控的複雜要求。相應地,金融業網絡信息安全防控範圍持續擴大,逐步涵蓋數據存儲安全、傳輸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等領域。為此,人民銀行積極會同金融監管部門,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為目標,通過制定規範、加強檢查、完善協調機制、落實等級保護等措施,建立健全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的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以銀行業災備體系建設為例,2006年,人民銀行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信息安全保障的指導意見》,對銀行業災備建設模式和策略、核心業務系統災備級別、災備演練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2013年,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發佈《關於調整銀行業金融機構災難備份中心整體佈局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對銀行業災難備份建設的政策指導。

經過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多年的共同努力,金融信息化階段實現了“從分散到集中、從業務信息化到管理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截至“十二五”期末,金融統計、大小額支付、會計核算、國庫、徵信、反洗錢等關係到國家經濟運行、宏觀調控、金融監管、金融服務的金融公共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金融標準化戰略深入實施,共制定金融國家標準53項、行業標準126項。主要銀行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賬戶數達21.6億戶,主要電子交易筆數替代率平均達到72.1%。深證通金融數據交換平臺等證券期貨業服務平臺陸續建成,網上交易站點數超過5000個。全國車險信息公共平臺建成,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上線,採集登記約3.83億張有效保單信息。

面向未來的數字化金融前景廣闊

歷史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的辯證統一。近年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數字經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新活力、新動能。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32.9%。在金融信息化繼續深入發展的基礎上,以移動金融、互聯網金融、智能金融等為代表的金融新業態、新應用、新模式正蓬勃興起,我國金融業開始步入一個與信息社會和數字經濟相對應的數字化新時代,呈現出更加廣闊的前景。

一是科技驅動更加明顯。從金融電子化、金融信息化到數字化金融,科技在金融業的作用不斷提升,由最初的輔助、支撐作用,逐步轉變為驅動、引領作用。隨著數據資源的積累、理論算法的演進和計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與金融業緊密融合,金融功能的實現形式、金融市場的組織模式和金融服務的供給方式也相應發生深刻變化。

二是需求引領更加突出。數字化金融注重圍繞實體經濟需求特別是普惠金融需求,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資源配置精準化、業務流程自動化、風險管理實時化、決策支持智能化等方面的優勢,促進業務與場景的廣泛結合、技術與流程的有機整合,有效提升金融服務供給規模、效率和質量,增強數字化金融供給對多層次實體經濟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三是行業生態更加開放。在公平、開放、聯動、共享的數字化時代,封閉式、割據式的經營發展思路將難以適應時代要求。在數字化金融階段,金融業分工日趨專業化、精細化,金融產業鏈和價值鏈被拉伸,各類從業機構注重結合自身特點,找準市場定位,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建設兼具包容性和競爭性的金融生態圈。

四是風險治理更加重要。數字化金融不會改變金融功能屬性和風險屬性。由於數字化時代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數字化金融領域更容易產生業務、技術、網絡、數據等多重風險的疊加效應,風險發生的隱蔽性、突發性和擴散性將更為突出,對金融監管和社會穩定將提出更多新的挑戰。因此,更迫切需要建立包括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在內的多層次治理體系,實現風險防控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