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與時俱進地發展監管科技 用科技武裝金融監管

12月17日,以“金融科技助力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為主題的2019第三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暨《中國互聯網金融年報2019》發佈儀式在北京召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出席活動並發表致辭。

李東榮:與時俱進地發展監管科技 用科技武裝金融監管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

李東榮認為,金融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增強現代金融體系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同時,也會使金融業務邊界變得模糊、金融風險傳導更加迅速、金融風險結構更趨複雜,從而給金融安全和金融治理帶來新的挑戰。因此,有必要按照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與時俱進地發展監管科技,用科技武裝金融監管,不斷提升金融監管的實時性、精準性和穿透性。同時,注重監管科技與監管制度雙輪驅動、兩翼齊飛,在改進傳統金融監管模式的基礎上,重點推進宏觀審慎管理、功能監管、行為監管等領域制度建設,切實強化監管紅線和底線的剛性約束力,防止出現“破窗效應”,為更廣範圍、更深程度地應用監管科技奠定製度基礎。

以下為現場發言實錄: 

尊敬的肖鋼主席、殷勇副市長、顧朝曦副部長、王兆星副主席、李禮輝行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大家再次相聚在一年一度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對出席本次論壇的國內外嘉賓和媒體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家知道,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金融科技作為數字化時代科技驅動的金融創新,既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的關鍵驅動力量。本次論壇以“金融科技助力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為主題,正是基於這一認識和判斷。相信通過大家的積極參與和深入交流,今天的論壇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圍繞今天論壇主題,我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談幾點思考意見和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是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著力提升金融供給適應性。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也是發展金融科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但同時也指出,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應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在資源配置精準化、服務渠道全時化、業務流程自動化、風險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優勢,切實改進在先進製造、新興產業、數字經濟、民生建設、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短板,積極落實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農村信用社改革深化、保險公司迴歸保障功能等政策要求,有效增強金融供給對實體經濟多層次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二是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著力增強金融系統競爭力。金融科技作為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產物,已成為數字化時代全球金融創新和金融競爭的制高點。當前,中國金融科技在市場規模、應用創新等方面處於全球前列,但同時也面臨著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相對不足、核心技術特別是底層技術研發存在短板、領軍型專家和複合型人才較為短缺、全鏈條專業配套服務有待加強等現實挑戰。鑑於此,應加強財政、金融、社會資本等多層次資源投入,積極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聯合建立金融科技實驗室,加強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金融應用基礎研究,抓緊建設安全可控的金融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和開源社區,建立完善產學研有機協同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認證體系,著力培育法律諮詢、知識產權、風險投資、創業孵化等專業配套服務體系。同時,按照國家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部署安排,積極加強金融科技領域人才、技術、標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國際雙向交流和資源對接。通過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加快建立一個有活力、更規範、可持續、國際化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為增強我國金融系統競爭力提供全方位支撐。

三是充分發揮科技驅動優勢,著力加強金融服務普惠性。國內外實踐表明,發展金融科技的重點在普惠金融,難點也在普惠金融。近年來,我國在依託金融科技手段、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形成了一些典型模式。比如,在傳統徵信數據不充分的情況下,運用稅務、社保、交易、供應鏈等方面的替代性數據,打通小微客戶首次獲得貸款的“最先一公里”;依託智能移動終端以及近場通信、生物識別等技術,為客戶提供便捷、隨身的移動支付服務,打通基礎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重點應從擴面、增量向提質、降本轉變,更加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倡導負責任創新、商業可持續等共識原則,更加註重普惠金融客戶的金融素養和數字能力建設。

四是積極建設監管科技體系,著力推進金融治理現代化。金融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增強現代金融體系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同時,也會使金融業務邊界變得模糊、金融風險傳導更加迅速、金融風險結構更趨複雜,從而給金融安全和金融治理帶來新的挑戰。因此,有必要按照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與時俱進地發展監管科技,用科技武裝金融監管,不斷提升金融監管的實時性、精準性和穿透性。同時,注重監管科技與監管制度雙輪驅動、兩翼齊飛,在改進傳統金融監管模式的基礎上,重點推進宏觀審慎管理、功能監管、行為監管等領域制度建設,切實強化監管紅線和底線的剛性約束力,防止出現“破窗效應”,為更廣範圍、更深程度地應用監管科技奠定製度基礎。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建設現代金融體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金融科技在其中大有可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作為國家級行業自律組織,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發展工作。當前,協會正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有序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移動金融客戶端軟件備案管理等重點工作,期盼廣大從業機構和金融消費者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共同促進中國金融科技規範健康發展,為推動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最後,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