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提升市場需求適配能力 推動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

李東榮:提升市場需求適配能力 推動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 |財富管理週報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發表演講)

11月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出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李東榮表示,當前財富管理行業仍然面臨著經濟轉型攻關,金融開放深化,科技驅動加速等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存量資產處置,增量業務開發,新增機構定位等一系列改革轉型的新挑戰。在此背景下,財富管理行業健康發展<strong>一要著力提升市場需求適配能力,二要著力提升金融風險管控能力,三要著力提升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四是要著力提升金融消費者保護能力。

李東榮表示,財富管理機構應該站在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需求的高度,以需求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把自身的發展放到經濟金融發展的全局中去統籌考量,併發揮貼近市場機制靈活、專業細分程度高等優勢,科學地、合理地把握資產配置和資金投向,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精準的金融支持。在此過程中加快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積極穩妥地推動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的數字技術,在客戶營銷、投顧、投研,估值定價、風險管理、產品淨值化管理等關鍵業務環節的探索應用,提升財富管理業務的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

“建立負責任金融是我們積極倡導和推動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建立負責任金融的重要體現,是如何保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金融消費者的自身保護能力。”李東榮表示,應該注重通過從財富管理市場的供需兩側開展工作,在完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體系的同時,提高金融消費者的自身保護能力。

以下為李東榮會長演講全文(未經本人審核):

首先感謝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給我這麼一個與大家一起學習交流的機會!

今年年會的主題是金融改革開放與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話題。在剛剛結束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為我們財富管理行業服務好、保證好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要求。

下面,我結合財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談幾點認識。

去年以來,在國家《資管新規》的總體框架下,銀行理財新規證券私募資管新規等政策文件陸續發佈,我國的理財產品過去所存在的多層相套,剛性兌付等行為,在持續減少。資金體系內循環和脫實向虛的現象得到明顯遏制,監管套利、影子銀行等風險,也在逐步地緩釋。財富管理行業正在朝著迴歸本源,統一歸置,防控風險的既定政策方向轉型,呈現出逐漸向好的發展態勢。

當前財富管理行業仍然面臨著經濟轉型攻關,金融開放深化,科技驅動加速等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存量資產處置,增量業務開發,新增機構定位等一系列改革轉型的新挑戰。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如何去提升能力,加速轉型,應對挑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確實是我們財富管理行業需要深入思考,並妥善應對的重要課題。

這裡有幾點思考建議:

一是要著力提升市場需求適配能力。財富管理行業一端連接著人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另一端連接著實體經濟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具有很強的資金撬動效應和資源配置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資理念的逐步形成,對財富產品服務的需求也在顯著增加。因此,財富管理機構應該站在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需求的高度,以需求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把自身的發展放到經濟金融發展的全局中去統籌考量,併發揮貼近市場機制靈活、專業細分程度高等優勢,科學地、合理地把握資產配置和資金投向。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精準的金融支持。要努力做到,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有效地配置財富資源,在謀求財富保值增值的同時,也促進了財富管理行業的穩健發展。

二是著力提升金融風險管控能力。財富管理作為金融服務的重要領域,其發展的過程始終要貫徹風險防控的原則,因此,要注意有效地完善風險管理、合規管理、應急處置、內部控制等業務管理制度。做到風險管控能力與理財業務發展相匹配。

當前,要積極地發展和應用監管科技,夯實數據統計和風險監測基礎設施,著力提升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行為監管的科技應用水平。關於監管方面的,就不再講了,剛才尚主席已經做了很好的闡述。他特別列舉了前些年改革開放前期,70年代、80年代的一些非法集資的案例,這些案例跟今天的很多金融亂象相比,聯繫起來看,它的本質都沒有改變,只是表現的形式有變化,這對我們還是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我們希望對財富管理產品的發行銷售、投資、兌付等運作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精準的動態監管,特別是向上能夠識別產品的最終投資者,向下能夠識別產品的底層資產,真正實現財富管理業務的穿透式監管。

三是要著力提升金融科技應用能力。

在全球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形勢下,我們應該鼓勵各類財富管理機構適應數字化浪潮的到來,加快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積極穩妥地推動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的數字技術,在客戶營銷、投顧、投研,估值定價、風險管理、產品淨值化管理等關鍵業務環節的探索應用,提升財富管理業務的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

四是著力提升金融消費者保護能力。大家知道,建立負責任金融是我們積極倡導和推動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建立負責任金融的重要體現,是如何保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金融消費者的自身保護能力。財富管理機構應該切實將金融消費者保護融入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和經營發展戰略中去,嚴格地執行好信息披露、產品登記、風險提示等方面的監管要求和治理標準,增強財富管理機構和理財服務全流程的透明度,並且優化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和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體系。剛才尚主席就這方面也做了很好的闡述。我們要努力做到,將合適的理財產品賣給適當的金融消費者,同時,針對高淨值客戶、長尾客戶等不同的客群,分類地開展金融知識的普及和理財教育,引導其樹立收益自享,風險自擔的正確理念,打破剛性兌付不合理預期,營造更加誠信、健康的金融生態環境。總之,應該注重通過從財富管理市場的供需兩側開展工作,在完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體系的同時,提高金融消費者的自身保護能力。

各位嘉賓,朋友們,財富管理是關係國家經濟金融發展的大事,也是關係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實事。如何把這件事辦實、辦好,需要政府、市場、社會共同的智慧和努力。我相信在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政策指導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推動下,我國的財富管理行業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一定會在服務經濟高質量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財富50人論壇年會速記整理。經財富管理50人論壇授權發佈。本文編輯:王蕾

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李东荣:提升市场需求适配能力 推动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财富管理周报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