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心理學老師都會講到人性,人性到底是什麼?

趙洋髮型說


在心理學中很少有人講“人性”這個概念吧,因為“人性”這個概念並不是很普及,我國心理學家郭念鋒教授曾經提出過“人性心理學”的理論,但並沒有成為主流理論。

在1986年的時候,郭念鋒教授將“人類的本質”這一問題引入到了“臨床心理學”中,並開始使用,在1995年的時候將“人的本質”定義為“人性”,且提出來“人性心理學”理論,但並沒有普及開。

所謂“人性” 是指:人作為一個物種類別,其自身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質的規定性,就本質而言,人性是人的三種基本屬性的統一辯證體,其中三種基本屬性如下:

一、被精神屬性和社會屬性制約的生物屬性,體現在:人作為生物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或者說新陳代謝的過程。

二、以生物屬性為前提、社會屬性為內容的精神屬性。主要體現在為生存發展而對外界環境進行的探究反射,是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的過程。

三、以生物屬性為基礎、以精神屬性為表現形式的社會屬性。是個體對群體的依附本能,主要體現在個體與群體間的利益交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情況。

之所以提出“人性”這個概念,是因為,郭念鋒教授認為:只有從“人的本質屬性”出發,才能擺脫“各執一詞”的侷限,但並沒有稱為主流。

在心理學提出“人性”的概念,只是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人性是什麼?”,而不是“人性是什麼樣的?”


心理學充電時間


人性可以說的很複雜,又可以講的很簡單。

複雜的說,可能關於生理構造,生物進化,基因記憶,或傳承變更。

簡單的說,或許只從邏輯思維一個方面,就能探出它的究竟。


我曾讀過查理·芒格對人類屬性的探討,覺得受益匪淺。

瞭解人性,其實就是這些方面的博弈。

關於芒格同學的幾個關鍵詞:

  •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

  • 超級投資者

  • 只憑智慧獲取成功

  • 其“誤判心理學”主題演講內容風靡

人性到底是什麼?

每一個在社會上生存的人,全部擁有怎樣的共性?

好像生老病死那樣。


與自己博弈:

  • 人們對於某些失敗容忍度超低,例如下棋時候,走錯一步,可能產生很大影響,假如穩紮穩打慢慢下,後邊翻盤機會還在,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絕大多數按捺不住,要向前衝,甚至有“賭”的衝動,使結果比較惋惜。

  • 倘若現實生活中某些事情令自己非常痛苦,人們的思維傾向不相信這件事。

  • 人們不喜歡模稜兩可,猶豫不決,那樣的局面令人煩躁。


與他人博弈:

  • 本能的對他人的給予產生感激之情。

  • 喜歡比較,尤其是與自己親密的朋友,親人,同事等,越是起始背景相對等,倘若慢慢出現差距,較弱一方越容易產生嫉妒心理。

  • 人們渴望給予愛和收穫愛。愛,有時會讓人迷惑,失去理智思考,無法看清現實。有時又會讓人飛速發展,達到人生最高巔峰。


與本能博弈:

  • 人們喜愛被鼓勵,這是來自身體的信號,永遠不要低估激勵的力量,它可是開啟身體宇宙小馬達的超級法寶。

  • 人們渴求並且終身奔在尋找認同感的路上。

  • 人們習慣性的服從權威。


  • 人們充滿好奇心,想要知道很多事情的理由。只要給一個理由,哪怕這理由都不那麼真,對人們情緒上的慰籍都有作用。


關於人性,您有怎樣的理解?洗耳恭聽!

我是西西,心理諮詢師,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願同您一起學習探究。

期待關注,用心原創,思想深邃,簡簡單單。


西西健康探究


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感情。

所有的一切情感,均是基於人性的基礎上的。任何感情都以人性為根本、為基礎。那麼人性究竟是什麼呢?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但是同樣也讓很多人都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從本質上來講,人類本能地渴求生存的衍生品,自然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人類社會也是如此。

形形色色的人選擇著自己的人生,過著自己的生活,有的人採取各種方式渴求獲得更多的資源;有的人自暴自棄沉浸在虛幻的世界難以自拔;有的人安安穩穩只求一家和樂。於是,善與惡開始走向越來越遠的極端。人性就是對自己有利,需要潛在心裡的良知約束,良知是我們社會長久發展形成,在我們成長過程潛移默化形成的。

所以人性是無所謂善惡的,如果你一定要用現在的道德標準看待人性的問題, 只能得到結論,人性是善也是惡,因為善和惡的行為都是人作出來的,是人性的表現。其實,從根本上來講,所謂人性,是立足在人類社會之上,是與動物相區別的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

它源於對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又在人類思想逐步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傳承著。這也從另一方面啟示我們:人性,需要美德加以學習與規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你會問這個問題,非常好。

簡單來說,我認為:

人性就是理性。

更進一步說,人的高級認知功能,才能稱得上“人性”。

因為目前所知,只有人類具有高度抽象思維能力以及語言,也只有人類擁有理性。


能夠調節自己情緒、做出計劃實現目標、持續不斷的學習思考;

會超越自己,會超越自己的懶惰、貪婪、恐懼等生物性侷限

或者說,至少有這些潛能

——這才是人性。


並不是“人具有的就是人性”。為什麼必須是人特有的,才能稱之為“人性”呢?

就像可樂是液體,雪碧也是液體,王老吉也是液體,紅茶也是液體——它們都會流動,都可以喝。那麼我們能不能說“可樂性就是流動性、可以喝”?

這顯然是不對的。因為這麼說,無法準確定義可樂。有太有可以喝的可以流動的其他東西了。

為什麼理性是人特有的,而不說感情是人特有的呢?

所謂烏鴉反哺、虎毒不食子……其實這些成語都在告訴我們:其他物種,也很可能有感情。

至少大多數哺乳類動物和鳥類是會有的。

養過寵物的人,都會有體會,同樣品種的狗,會有很不一樣的性格。你看,性格這種東西,狗也有。如果你打狗,它會害怕或者生氣,會攻擊你或者拋開。所以狗也是有情緒的。

腦的進化史

我們來看這張圖——

發現了嗎?隨著演化,越晚出現的生物,越複雜的生物,它的

大腦是越來越大的。

負責情緒的部分,是比較早就在進化中出現的。所以很多生物也有情緒反應。而建立在情緒之上的情感,也是比較晚出現的。

比如:恐懼害怕的情緒,和“杏仁核”有關,這個結構不僅僅人有,很多高級哺乳類都有類似的結構。——所以很多心理學實驗,可以通過研究動物的腦,來了解一些基本情緒和情感的腦機制。

人的情感和情緒,肯定是比其他動物要複雜得多的。但是本質上沒有差異。

人獨有的是巨大的‘前額葉’部分。這是其他動物沒有的(或者有但很薄)。看上面的圖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人類的腦和猿類的腦,很相似,但是人類的腦的前面上面部分要厚得多。

前額葉的腦區,主要負責注意力、自控力、計劃執行、語言……等複雜的功能。如果這個部分受損傷,人會變得狂躁混亂沒有做計劃的能力、幾乎無法控制自己。

人的特有能力

如果要用更加具體的角度分析,那你看看那些事情人能夠做,那些事情其他生物做不到

很明顯,從來沒有動物會使用人類的語言文字和符號。也沒有動物能夠寫文學作品。也沒有動物能夠使用符號去計算。

雖然國外有科學家試著教黑猩猩使用英語(黑猩猩還是不能說話,所以科學教他們打字),但是,黑猩猩能夠使用的英語還是很有限,而打出來的句子裡的詞語順序錯亂。勉強可以讓人看懂,不過依舊無法表達複雜的事情。最多隻是表達一些類似於“我吃香蕉”的具體事情。沒辦法表達複雜的事情。

擴展

每個問題都隱含一些信息。也可以說是潛臺詞。

問題本身固然重要,問題如何成為問題更為重要。

“人性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被提出的時候,就意味著‘——對於什麼是人性,我們尚未有完全一致的共識。

“每個心理學老師都會講人性”——這句話告訴我們的,其實是:提問者(你)知道的心理老師都在講人性。

因為事實上,如果你去搜索心理學學術論文,很少會看到“人性”這個詞。原因很簡單,這個概念太大,單個研究是不可能研究它的。至少得寫一整套書。沒錯,一整套書,不是一本書。因為光是“自我”這個話題,就已經能夠寫一本書了。

會講“人性”的心理老師,多半是臨床心理學或者心理諮詢的方向。而且哪怕是他們,也幾乎不會在學術論文裡討論這個。


照見


心理學就是研究人性VS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規律的

其實我以前上課時我也經常講,我說:“心理學就是研究人性的”,但是也有的人說:“心理學不是研究人性的,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規律的”。

其實心理學從框架設計上講,從上往下推理,我們可以這樣推理,首先我們人的心理分成心理的形式和心理的內容,比如說我我們大多數的心理學院校,大學的心理學專業課,一般研究的都是心理形式。

什麼叫心理形式?

人的心理的基本規律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形式,但是大多數的大學,都不研究心裡內容,為什麼?人的心理內容是被認為人的思想,人的價值觀,而這些東西每個人都千差萬別,所以很難總結出規律來。

我在上研究生的時候,我學的就是心理的內容和包括心理的形式,心理內容其實就涉及到你如何去改造人的思想,改造人的三觀,對他的價值觀進行塑造,而心裡形式研究的就是,個人在抑鬱症、強迫症、心理有什麼基本規律等,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似乎人們研究心理學並不是研究人性的,那為什麼我會在講課中心理學又是研究人性的?其實是對人性這個詞語的概念,大家的定義是不盡相同的,我對心理學的理解是,所以與人有關的一系列的現象,包括外在的行為,內在的心理,還有大腦裡面的想法,我認為都可以作為是泛心理學研究的對象。

其實心理學是各種學科的交叉

我以前上學的時候,學心理學的時候,也覺得心理學的書不太好懂,時候你看的字面意思你懂了,但是真正在應用起來千差萬別,而且心理學最大的特點是,理論眾多而且互相之間矛盾,所以你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定律,去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當然真是因為如此,心理學特別難學,也正是因為如此心理學變成一個交叉學科,心理學在我看來也是離玄學最近的學科,心理學不僅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也不僅是醫學的一個分支,甚至心理學不僅僅和政治思想工作也有關係。其實心理學可以認為,是各種學科的交叉。

比如說在心理學科裡面的心理戰,就上去研究如何改造人的價值關,改造你的思想,對人的心裡內容進行研究,因為我們要研究人的心理,但人的心理又在大腦裡面看不見,我們很難研究,於是由心理學衍生了很多分支學科,比如說我們通過外顯的行為,來推測人內在心理變化,而這個東西就是這幾年最流行的行為分析,但是大家切記,如果你想研究行為分析,你單單的是從外在研究內在是不夠的,你一定要對內在的人的心理所以規律瞭解清楚,而且你還要搞明白人的心理內容有些什麼東西,在這種情況下你才可以從外在的情況下推測內在的心理,比如說信仰,本來是人的心理內容,實際上你不去研究人的心理內容,人多的信仰是對人的心理規律,產生非常強烈的影響的,就像當年很多的烈士,他們在接受敵人殘酷的審訊的時候,由於他們擁有很高的信仰,所以他們可以用信仰抵禦神經上的痛苦。心理學僅僅限於研究一個小的分支,再由一個小的分支推測全部的心理,一定是痴心妄想,而且最終的結論一定是錯誤的。

有的時候人這個動物太複雜,所以未來研究認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研究人性,不得不我們先簡化,先把人性簡化為基本的生理特性研究清楚,但並不代表人性就僅限於動物性。我最早的是時候研究人性,我就去看動物世界,從動物世界裡面看到人的基本的本性,也包括從動物世界裡面看到,人社會中的基本本性,人的社會性同樣和動物很多地方也是類似的,所以我們從動物性來推測人性,也是一種方法,但是動物性並不能完全囊括人性的全部內容。

我們僅僅通過心理學對人格的研究、對性格的研究,就想去推測一個人的人性,也會出現錯誤,就像是,前段時間出來一本書,他通過人們在三歲的時候自大的狀態,然後推測中國人是“巨嬰”,然後就推測中國是巨嬰國,那就錯誤了。為什麼是錯誤的?原因非常簡單,

人性的變量非常多,什麼叫做人性的變量非常多?就是能夠影響人性的因素非常多,所謂三歲兒童的一個自大的狀態,還只是影響人性的其中一個方面。人性還包括我們會類化父母的性格、類化老師、會有同伴之間的互相認同、我們人的社會性、某個地域的文化屬性;人性還包括人在不同的職業、職場、不同的社會情境下產生不同的情境人格;人性還包括每個人基本的動物屬性;人性還包括當我們擁有最高級的信仰的時候,信仰對我們人的基本特徵巨大影響,所以記得那句話,人性一定是複雜的,千萬不要用一個單一的理論去妄想推測人性,特別是妄想推測一過國家的人性。

大家記住,越具有社會適應性的一個群體,或者是,一個能在各個國家的競爭中,一個始終生存下來的群體,他一定是靈活多變的人性,他絕不可能是你簡單的巨嬰兩個字能概括他的全部屬性,如果任何一個民族能夠用簡單的幾個字概括屬性,那麼這個民族一定早就滅亡,比如說當我們試圖去形容日本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說的任何一個詞都只能代表日本人性格中的一個維度,所以當年美國的著名人類學家在二戰的時候,對日本人的分析是菊花和刀,這也是兩種分裂性格的混雜物,其實他還不僅僅是這些東西,日本人尚且如此,其實每個國家的人性都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和單一,特別是當他改變了他的駐地,來到一個新的文化,在一個新的社會情境中的時候,人格、性格還會有更多其他的變化,那些所謂的性格不能夠變化的始終如一的,往往有一部分是和一個人格的障礙是有關係的,換句話說,有時候越有人格障礙的時候,他們的性格反而在社會不同的情景下缺少靈活性,於是他們就會被我們很容易的看出,他們的性格里面有一種始終存在的模式。

對於社會中的絕大多數而言,我們的性格都是依據不同的情景而發生著變化的,而且隨著人的年齡,性格也會有變化,這就是心理學複雜難學的原因,就是為什麼人們說心理學入門很容易,但是想學懂,特別難,入門容易的原因是,你隨便看一本心裡書她就會教你兩個原理,然後你試圖用兩個原理推測人的時候,錯誤就開始產生了。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趙小明心理團隊


人性究竟是什麼,用通俗易懂的的解釋就是人品素質,善良與罪惡。人的知覺感受,人的動機意識,行為準則,仁義禮智。倘若一個人沒有人性,麻木不仁,等於是畜生,豬狗不如。

為什麼說人的心靈通人性,也就是說人性是人的知覺,心領神會,有意識,所作所為都是人性的本質表現,人性的人的性質,它的本質形成在於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文化素質教養,社會環境,為人處 境而溫壤形成。人性好與壞,取決於本身對世界觀的態度,對社會核心價值的理念以否,對本人價值觀念認識態度,如何選擇人生道路,等等的潛在意識形態。決定於人性的質量好壞。

一個人的人性,就是人品素質,人生造化,內涵修善,仁義禮智,為人之作,善良與邪惡之分,人性好壞就看他有沒有道徳良善存在,有沒有邪心罪惡潛在。(人之初,性本善),人性邪念是後天形成,人性導向重在於教養 ,引導,素質教育,家教家風傳遞。之所以人性關糸到一個人的走向與命運,心理學老師才如此著重在人性教育,心靈通人性。


14說4


因為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科學,探討人的行為與內在心理過程的關係。所以它的底層哲學觀念是我們如何看待人、理解人,就是所謂的人性觀。

而人性觀是任何一個心理諮詢流派都具有的哲學基礎。那什麼是人性觀呢?

人性觀爭論三個主題:

1,生性 VS 習性

生性和習性之爭。

習性的觀點,源自英國經驗主義哲學,以洛克為代表,提出的“白板論”,即認為人出生就是一個“白板”什麼都沒有,你可以在上面任意繪畫,也就是說人的任何性格習慣、行為方式都是後天習得的。

這個觀念有一定的案例證實,例如古今中外曾出現過不少狼孩出現。孩子一出生就落入了狼群,跟著狼群長大之後,形成了狼的習慣。當它重返人類社會後,幾乎永遠無法學會人類的語言與生活方式。這說明了,似乎不存在一個“先天的人性”,人要落入狼群,就會獲得“狼性”。


生性觀則持完全相反的觀點。人一出生便具有一些本質的特點。例如,中國傳統儒家哲學家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則有“性惡論”。這都是一種生性觀,即認為人一出生,就有一個本質的性質,是無需靠後天學習的。

再例如,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生來具有自我實現的趨向。這也是一種生性觀。

而行為主義心理學則相反,華生曾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嬰兒,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律師、醫生、小偷、強盜……”這說明,在華生看來,人沒有本性,所有性質都是後天培養。


2, 性善 VS 性惡

人性觀爭論的第二點是,性善還是性惡,抑或無善無惡(習性觀),還是亦善亦惡?

前面已經敘述過,在儒家思想中,哪怕是年代相差不遠的兩位思想家孟子和荀子,對於性善、性惡都持有截然相反的態度。

例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曾說:“人性是建設性的,親社會的。”這種說法即一種“無善無惡”的人性觀,建設性和親社會並不是絕對善惡的標準,但是又偏向是一種積極的人性觀。

相對而言,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人性觀就相對消極一些,他認為:人性中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的一面,例如性本能、死本能(攻擊本能)。


3,決定論 VS 自由意志

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人是被外部意義,或內部物質所決定的嗎?

這也是一個人性中的根本哲學議題。其實參考去年很火的《未來簡史》大家也能看到對於決定論和自由意志之爭的一個觀念。


這就是人性觀,也是為什麼學心理學要思考人性觀。


曾旻


我不是心裡學家,那些彎彎繞繞的哲學思維我不懂,我們只能按常理推測什麼是人性。所謂的人性,只是我們區別於獸性的釋義,因為人是具有高級思想的動物,而畜牲沒有,人有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而畜牲只有乾嚎或者聞屁股磨鼻子表達它們的的意思。這就是人性的原來。

但人性有善惡之分,那是原罪,本來人類跟獸類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動物,只是人類進化得比較快,才有人畜之分,惡是原動力,是任何動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人類經過不斷的變化,發明各種先進的東西來維護生存,文化的發展帶動文明的到來,人才有了人樣。

善惡總是伴隨人類,說得不好聽一點,“人”只是善惡的一幅門簾,透過“人”字背後看到的,我們都活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之中。


倚夢閒話63233292


心理學關於人性的爭辯實在太多了,每一個學派或者不同研究方向的人都會佔在某種立場來看待人性,也許就是在這種吵吵鬧鬧中,拼湊出了人性的面貌。

先天論Vs. 後天論。這是兩個幾乎無解的人性觀點。前者認為,人性,也就是我們的所言所行所思,甚至人格,都是受到基因及其他生物學因素影響的,當然更極端的觀點,就是基因決定論。後天論,則認為人的能力都是後天環境學習而來的,極端的觀點,就是環境決定論。但更多是一種折中的觀點,比如一個人內向還是外向,可能出生就帶有某種遺傳素質,一個怕生或者不怕生的嬰兒,一個好動或者安靜乖巧的嬰兒,攜帶了某種特質的人,在他的成長髮展過程中,也就會尋找和這種特質匹配的環境,就好像內向的人大多不會選擇需要交際應酬,拋頭露臉的專業和工作。所以內向的基因會促使這個人傾向選擇內向的環境,從而維持他的內向性格。從這個維度上說,人性似乎就是基因和環境的囚徒。所以還有下一種維度的爭辯。

決定論 VS. 自由意志論。前者會認為,我們的人性大多由某種因素決定。比如生物學派的心理學家就會將人的心理,甚至是善惡,歸結某些大腦活動的模式。甚至有極端的觀點認為,自由意志是虛幻的,大腦的指令讓我們產生自由意志的幻覺。又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也多少帶有決定論的色彩,成年後的人格也受到童年經歷的影響。而另一方面,諸如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則完全注重人自身的成長和決定,人不僅是自由意志的,還可以自我決定和發展。

關於人性到底是什麼,是腦的附帶現象?是基因和環境和產物?是自我實現和發展的潛能?或許有多少個心理學家就會有多少看法,喋喋不休的爭論也一定會繼續。


鵜鶘心理陳小康


題主所說的“每個心理學老師”不知道是哪些,是不是經常在媒體上露面的“心理大師”?或者經常出書的“心理專家”?正規院校心理學專業教師幾乎不使用這個概念。只有上世紀末中國心理學家郭念鋒等人使用過,但未成為心理學主流。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並不是人性,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心理規律,其中有很多是人獸共通的,比如各種感知運動能力,基礎情緒等等。

心理學家經常把動物實驗的結果推演到人類,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是這方面的代表。要檢驗他們提出的刺激反應,獎勵懲罰等概念,用人來作實驗成本奇高,當年他們主要用狗、兔、猴等動物作實驗,但把結論推廣到了人類。說明他們認為自己在研究人與動物共同的屬性。

心理學家也研究只有人類才有的心理規律,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集中和注意轉移兩項。它們是人類自我剋制的基礎,由大腦前部的眶額皮層來實現。這部分皮層是整個大腦皮層裡面最晚進化出來的部分,能夠抑制其它部分的神經衝動,使人類個體擺脫衝動的控制,根據環境變化來完成較長時間才能取得成果的活動。而動物幾乎無一例外都受神經衝動控制,不能實施長遠計劃。這是人類最終成為萬物之靈的基礎。

其次是人類具有使用符號交流的能力,約十萬年前產生語言,一萬年前產生文字。這種信息交換能力不僅使人類戰勝了動物,也使我們這一支智人戰勝了其他智人,如尼安德特人。

“人性”則是哲學和宗教術語,其一指人有別於其它動物的特殊屬性,其二是所有人類共同的屬性,而非階層或民族的屬性。但它是前科學術語,具有模糊、空泛、不可操作、不可測量的缺點。基本沒有心理學家使用它。

“心理規律”和“人性”兩個概念之間也有共同點,就是它們都為全人類所有。心理學家一般不研究人的民族或階層心理特點,認為那是社會學內容。心理學家看待個體的角度類似於醫生,將人視為無身份的個體。

另外,心理學家作為科學家的一部分,主要靠觀察、測量、實驗手段獲得結論。哲學家和宗教家主要靠閱讀和思考得出結論,兩者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哲學家和宗教家雖然討論人性,但多從個人經驗出發,所得出的結論往往限於個人經歷與個人視野,不象科學結論有可複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