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疏草21 马克思告诉你当代为什么不能再出一个金庸?

(紧接上文)

资本论疏草21 马克思告诉你当代为什么不能再出一个金庸?

[注:“经济学家们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案:非常奇怪。这四个字是马克思的总体看法。下面的话是解释为什么是非常奇怪。当然我们现在长期浸润西方经济学,而多不指出其问题所在,当代人已经极少发生其奇怪之处了。】。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案:注意这个分法,天然的,人为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案,这是马克思活着的时候的人们的看法,当然现在还要加上共产主义,西方经济学也会认为这是人为的,就是强行编造出来的,不合情理的。】。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很象那些把宗教也分为两类的神学家【案,经济学家和神学的联系。马克思这里虽然用的是“很像”,仿佛是类比推理,其实二者是有关系的。这点从马克思对新教的看法可以看出来。而马马克思是非常重视资产阶级和宗教的关系的。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和基督教的关系,马克思的研究是较早的,比那个马克斯韦伯要早的多。】。一切异教都是人们臆造的,而他们自己的教则是神的启示。——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

案:马克思的这句话就是当代西方的提出历史终结的福山的意思。这里不是显得他们更加狂妄不是吗?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别人是历史的延续,他们则是历史的终结者。这与把自己比作太阳的尼采有何区别?这不能不让人想起,上帝让谁灭亡,就先让谁发狂的西方老话来。另外宗教的思想也是如此的,只有自己的才是神的启示,才代表了神,而其他的都不对。到处宣扬所谓博爱的宗教,一旦遇到了其他的宗教就立刻小心眼了,就立刻视作杀父仇人一般,不共戴天了。中国传统有三教合一,但是这也只是一面,三教背后的斗争也还是少不了的。这些几乎算不上是宗教教义的教义却是最真实的教义,最能触动宗教徒灵魂的教义,因为这个教义直接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论述西方经济学非常奇怪的看法,到此算是一个小节,这里是从基本看法方面指出的。马克思的这个“非常奇怪”的看法,是对西方经济学和神学的根本看法。不过是说他们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下面则是具体来谈些意见。】。”(卡尔·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1847年版第113页[44])巴师夏先生认为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专靠掠夺为生,这真是滑稽可笑【案:巴师夏的看法。这与暴力创造世界的看法是一致的。
】。如果人们几百年来都靠掠夺为生,那就得经常有可供掠夺的东西,或者说,被掠夺的对象应当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案:这是很多 重视暴力,认为暴力是第一位的人所不愿意正视的观点,他们忽略了生产的问题,忽略了经济问题。这点也是后代认为暴力很可怕的来源。他们没有看到暴力不是第一位的。】。可见,希腊人和罗马人看来也要有某种生产过程,从而有某种经济,这种经济构成他们的世界的物质基础,就象资产阶级经济构成现今世界的物质基础一样【案:这就是在说暴力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以当今美国为例,美国的军事力量是基于其经济基础。】。也许巴师夏的意思是说,建立在奴隶劳动上的生产方式是以某种掠夺制度为基础吧?如果是这样,他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案:提到奴隶劳动。】。既然象亚里士多德那样的思想巨人在评价奴隶劳动时都难免发生错误,那末,象巴师夏这样的经济学侏儒在评价雇佣劳动时怎么会正确无误呢?

资本论疏草21 马克思告诉你当代为什么不能再出一个金庸?

——借这个机会,我要简短地回答一下美国一家德文报纸在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时(1859年)对我的指责。在那本书中我曾经说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简言之,“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5]【案:这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引文的加粗是我加的。】。可是据上述报纸说,这一切提法固然适用于物质利益占统治地位的现今世界,但却不适用于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也不适用于政治占统治地位的雅典和罗马【案:其实就是三个基本的世界观:经济利益作为基础的社会,宗教神学占基础地位的世界和政治占基础的世界。当然这是马克思总结他要批判的那一方面的看法。这三种看法在今天也都有。】。首先,居然有人以为这些关于中世纪和古代世界的人所共知的老生常谈还会有人不知道,这真是令人惊奇。很明白,中世纪不能靠天主教生活,古代世界不能靠政治生活。相反,这两个时代谋生的方式和方法表明,为什么在古代世界政治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中世纪天主教起着主要作用【

案:马克思强调的是谋生的方式方法。马克思不是在反对政治在古罗马其政治作用,而神学宗教在中世界起作用,而是要回答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例如只要对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稍微有点了解,就会知道,地产的历史构成罗马共和国的秘史【案:马克思对研究罗马历史的重大指导。比如我们知道,马略改革,不过是引文罗马共和国原来的小农经济破产了。】。而从另一方面说,唐·吉诃德误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案:我们当代的玄幻小说和电视剧就是这个思路,但是实际上却是做不到的,不过是让穿着长袍大袖的人说着当代人的话罢了。人们悼念金庸,也不过是从反面认可了堂吉诃德的思想:游侠生活可以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因为这些人都在懊悔为什么武侠小说不能在21世纪的中国存在?我们只能说金庸小说是和商品经济——商品交换不发达的状况——和小农经济——中国土地承包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淳朴的感情,简单的思维,真实的世界,现实主义的描绘手法,刚刚具有的那么一点自由度:行动的自由和恋爱的自由。而当中国农村全面附属于城市,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化,绝大部分人口都进入工厂,成为雇佣劳动者的时候(官方统计是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民营企业里面劳动),他们发现这些追求的突然都消失了。如西游记唐僧师徒到西天最后如来佛居然不给佛经,还要贿赂一样。神圣的,美好的,超越世俗的,全都不见了,结果是赤裸裸的利益,是黄金的交易。人们拥有了出卖自己劳动的自由——发达的就业市场和各种的就业网站,大量的工厂在吸食大批的年轻人的肌体——他们的血液创造的产品的结果却是供私营企业主去塞班岛输掉一百亿人民币!拥有了自由才发现自由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但是却无论如何也不能退货了。爱情的梦想破灭了 ,网络上大量流行的书写的都是得不到的,或者是无可奈何的爱情,像残花一样,美丽但是却要在风雨中被欺凌。到工厂去,到公司去,发现这里有着远比之前更严格,简直是残酷的劳动纪律。人们之间的利益是赤裸裸的,温情,爱情,亲情,都不见了。同时还要忍受着蜗居,失业等等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世界反倒是被套上一张新的大网。科技在进步着,社会财富在涌出,但是这些都跟你没有关系。你是一个无人在意的小人物,可悲的是你却坐上了泰坦尼克号!因此,在金庸的小说——还可以创造完美人物,突出性格的作品就不再有接受的社会基础。人们读起来就会显得隔膜了。这个时候玄幻类的文艺出现了。首先是玄幻的形式本身就显出创作者所代表的阶层的软弱——不论幻象的多么美好,首先却是幻想,是无根据的相像。因此不是现实的。这不过是对现实的否定,是对自己世界的悲歌而已。且不论里面的人物多能通关,多么逍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虚幻的,不存在的,不可能的。他们填充了宗教的功能。反过来玄幻文艺中对天才的歌颂和崇拜,对力量的崇拜,对知识的崇拜,在现实中都是极少数人才拥有的。这不过是 对不公平的一种合理性的歌颂而已。如果我们看看证券市场对亿万富豪的创造能力,那么玄幻文艺的歌颂的现实性就有了。在证券市场可以瞬间创造亿万富豪的时代,金庸小说中的田园诗般的格调,怎么能继续存在呢?】

资本论疏草21 马克思告诉你当代为什么不能再出一个金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