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飛龍在天9783


通過六祖慧能,說說虛妄。無不敬之意,只是有感而發,有不對的地方請批評,不接受無理謾罵。

我們皆知,佛儒道修的都是“世界大同”“眾生平等”,修的都是“萬象虛妄”,可實際上呢?這些操控人心法門的聖潔存在,一旦染指權勢,那就是另一種形象了。釋道儒的本意沒有錯,錯在修行人,和以此為工具的某些階層的人身上。真正通透的人有,但是參不透的卻是絕大多數人。這一點在佛門之中也不能免俗。


六祖慧能在《六祖壇經》中敘述了自己的出身,據此推測慧能俗世也是范陽名門望族盧氏後裔,但是後人又從與慧能幾乎同時期的大詩人王維處尋到蛛絲馬跡,這慧能並非出身名門。當然所謂的“自述”也極有可能是後來修飾過的,政治之下的佛門,當然不會真的宣揚所謂的“佛性人人本具”,即使開化如大唐,也是要講究門第階層的。政權之下,慧能只能“出生名門望族”。

事實上,慧能家境貧寒,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慧能與母親相依為命,靠砍柴為生。他的師傅五祖弘忍也戲稱慧能是“獦獠”,也就是野蠻人的意思,惠能也自稱“語音不正”,這也暗示了慧能的真正出身。慧能皈依佛門也是極有機緣的。相傳有一次慧能賣柴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在詠誦《金剛經》,頓悟開慧只在剎那之間,慧能由此決定皈依佛門。

故事到這裡,再之後就是慧能如何做出“何處惹塵埃”的著名偈語,又是如何繼承六祖光大佛門……六祖確實智慧超群,與佛有緣,是華夏文明中閃耀的存在。可是話再說回來,慧能一聽梵語即遁入空門,長燈古佛,但是慧能的母親呢?那位中年喪偶,人到老年又失去兒子的窮苦婦人,她可能並沒有寬廣的胸襟去接受這個事實。

中國人好講一個大義,後來的這種關心,即使在現在說來也是不足輕重的,一個婦人而已,又豈能阻止歷史的潮流?是,她阻止不了,她連自己的兒子都阻止不了,更何況歷史的車輪呢。

關於歷史,也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慧能的這些記載傳說,我們也已經辨別不出來了。我們只看這則故事,不去看“六祖慧能”這個名號,只以“小人之心”單純的看看這則故事,有沒有感覺到一個兒子的狠心,和一個母親的絕望?我們再貫上六祖的名號,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我們回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慧能一定在聽到《金剛經》的時候就已經參透了其中的奧義,不然也不會剎那放下俗世所有束縛,一心向佛,因為一切皆虛妄,何必自擾之。“母親”則是這諸多虛妄之一。

佛門常勸解人,放下執念,凡人領悟不到,因為我們生在虛妄之中,參不透諸般相,還被諸相纏繞,已經領悟到的已經不再是凡人了。在佛門之上,又何嘗不是多了一些無情和冷漠呢?

可見,我一生也參不透佛門一絲一毫的真知灼見,可惜了了。


魚者佩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出自金剛經,理解一句話的意義要聯繫上下文,金剛經的內容是佛與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的對話。

金剛經的前面是須菩提問佛的話,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因住,云何降服其心?

後面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這個問題的,金剛經可以說是一本佛學的總綱,內容看似淺顯實則非常晦澀難懂,可以說你的思想層次沒有達到,說了你也不會懂。

這句話我的看法表面說不管什麼象,都不是真實的,再深層點研究,為什麼是虛的不是真實的?佛到底想表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因為佛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質,這個本質是變化的,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所以後面一句接著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也就是你能悟到事物的變化本質,就可以看到真如本體,得道成佛。當然這個只是我淺顯的看法,學佛的人從古至今也沒有幾個達到這個境界倒是真的,所以我覺得佛經是讓人開悟的,不是咬文嚼字的,知道意義你懂了嗎?估計你還是不懂,不是意義不懂,是境界達不到而已



紫玄修行


《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因為凡夫就是在顛倒妄想中執著,把有形有相,生住異滅的一切萬法,視為真實。

所以佛就講了一個空性,講了一個真如。來告訴你這個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的空性,才是你的真心。當你刻骨銘心的認識到這一點,你就是見到了自性佛。你就以這種不生不滅的根性,破除了生滅之法,當下了脫生死。成就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後面又接著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就是你能從生住異滅,有形有相的萬法,見到它當下就是那個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的空性,你當下就是見到了如來,見到了佛。當然,這個真心還不是最真的真,這也只是個過渡!

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佛最後用了一個如來藏的法理,來闡述明瞭的。就是告訴你, 有形有相的萬法與無形無相的真心,當下就是一個心,這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心。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沒有哪一法不是心!所以佛在《法華經》裡講了:“凡所有相,皆是實相。”這個實相,就是指萬法皆我,沒有哪一法不是我。佛在開示《華嚴經》時,就已經講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眾生就是代表無量的萬法。隨手拈來一法,皆是諸佛法身真常,皆是“我”,皆是心,皆是佛。這才是真正的見佛,是以心見佛,以心做佛,即心即佛。明白這個道理,當下了脫生死,肉團身瓦解,不會再落六道輪迴。

現在我們再來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經文吧!這裡講的〖虛妄〗,你不能很隨便地就用世間法的邏輯思維或語言風格來推理測度的!如果那樣的話,就不叫佛法了!就成了世間法了。

什麼叫〖虛妄〗啊?

什麼叫「虛」呀?一切的萬法,無所從來,沒有什麼根源,不是什麼東西生出來的,在十法界當中你查不到它的來處,叫虛。

什麼叫「妄」呀?雖然查不到它的來處,但是呢,它當下現前,你時時刻刻能感受到它存在,這叫妄。

‘虛’也可以觀照為「空如來藏」;‘妄’觀照為「不空如來藏」;‘虛妄’放在一起是「空不空如來藏」;所以,[虛妄]這兩個字就是三身佛說法!哪三身啊?用「如來藏」法理來作觀照,「如」表法身功德;「來」表化身功德;「如來」表報身功德;這個「藏」可以觀照為大光明藏,你明理的當下就已入了大光明藏了!「如來藏」就是一個本體。既然是一個本體,那麼你要不要再去執著這是我的、那是你的或是他的?根本就不需要,你心裡明白就可以了!在法界當中沒有哪一法不是另外哪一法。所以來講,〖如來藏〗裡的‘如’是不是就是‘來’啊,‘來’是不是就是‘如’啊,‘如來’是不是就是‘藏’啊?‘藏’是不是就是‘如來’啊?都是啊!沒有哪一個不是另外哪一個。[如來藏]與[虛妄]法理是同等的,沒有誰非誰,‘虛’就是‘妄’啊,反過來講‘妄’是不是就是‘虛’啊,都是一個本體啊,有形有相的萬法,當下就是無形無相的空性,就是一個本體。我們的真心它既可以現‘有’,也可以現‘空’。所以說圓頓大法不漏一人,不缺一法,這叫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整個法界皆是自己,既然整個法界都是自己,那麼,哪裡還有這個小我呀?是不是就沒我了,這叫無我!

講到這裡,我們再延伸一下《楞嚴經》的經典,再進一步拓展咱們的心量,接著來看〖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本覺妙明。〗什麼叫‘發塵’啊?本體就是這一個如來藏性,就是我們的真心,因一念的無明,而妄現出你眼前的一切有形有相的山河大地呀,風雲雨霧啊等等,這一切的境界相,這一切都是虛妄的塵相,這叫發塵。也就是造成這種客觀現實、客觀存在,觀照為‘發塵’。

〖塵銷智圓〗

什麼叫塵銷智圓呢?

‘塵銷’其實就是銷而不銷,在法界當中,沒有一個東西能夠真正的滅掉,這也是物質不滅定理。這裡所說的‘銷’,你明白的當下,知妄即真,我們的真心可以隨緣顯現為妄,也可以隨緣顯現為真,真和妄當下都是我們自己,這叫知妄即真啊!我們的真心,非‘真’非‘妄’,可以現真現妄,非‘空’非‘有’,可以現空現有,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叫‘塵銷智圓’。「性」和「相」當下為一個本體,是一個東西。

〖本覺妙明〗

什麼叫本覺妙明?

你可以觀照為一心三藏,是指本來就明,不從外來,自來就明。

現在,大家也可以來體悟一下自己的觀念!比方說吧,在《六祖壇經》裡,有句偈言,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六祖初入道時,他悟到的禪宗通教的境界。

現在你一看就知道了,這是典型的通教菩薩境界,因為他在強調要破有形有相一切的萬法,只見一個空性,非要破相去見空性。

如果你沒有聽聞過‘如來藏’法理,你知不知道,這句偈,是通教禪宗境界啊?所以說,聽經聞法非常重要!

那如果不懂正法的人呢,他卻在照葫蘆畫瓢,似是而非,就把這句偈,當作口頭禪來展示,以此來顯示自己有能耐,還自以為佛法講的就是一個空相。

你如果去問問他,既然講‘本來無一物’,那麼這個「物」也包括你身上穿的衣服呀,那你何必衣遮體啊?那你能不能一絲不掛,在大街上走兩步瞧瞧嗎?是不是很愚痴啊!所以啊,佛經不是隨便用凡情去依文解字測度的,否則就會鬧出笑話了。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現有的見地足以超越過去的認識!那麼,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不是有些彆扭啊,正因為你的境界已經提升了,所以就有這種彆扭的感覺。那如果你用剛剛學過的[虛妄]二字,再去理解空性的話,你的境界層次不知要提升多少倍。你看‘本來無一物’的「物」,這個‘物’本來就是妄現的,所以,這裡的‘物’你用心調一下,把‘物’改為‘妄’來觀照,這樣話,你看「本來無一妄,何處惹塵埃’啊?」

這是不是當下就心開意解了呀?

你當下轉識成智!

你看啊,‘本來無一妄,何處惹塵埃’啊?正因為這些塵埃都是幻法是妄現的,它們都是乍現的,是空中華,所以你不便去破妄了,只要停止向外攀緣,不去打妄想就可以,這叫歇即菩提。如果你非要破妄見真的話,你就是在障礙自己的智慧德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用「拳頭」打比方吧,拳頭表空性,把‘拳相’視為‘真’,拳頭它能現手掌,對吧,那麼,所現出的‘掌相’就是塵相,視為‘妄’;如果你非要把這個妄相(手掌)給破掉,砍了它,那是不是你的那個真(拳頭)也同時不存在了,因為拳和掌就是一個本體啊,你砍掉了手掌,哪裡還有拳頭啊?所以說,真心與妄心是一顆心,你怎麼能破掉呢?根本就不需要破!只有在你明理的當下,在相見性,就已經破了,

這叫帶妄顯真!

在這裡呢,我再來打個比方幫助你理解,什麼叫妄現?

例如有人遇到非常著急的事,就會焦頭爛額呀!

比方說你心裡非常著急,額頭上急出了汗,這個汗是怎麼來的呀?汗是心變現出來的,急是怎麼來的呀?急是妄想生出來的,「汗水」是妄想妄現的。還有啊,有的人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憋氣窩火啊,所以臉也隨之發熱發紅,氣是怎麼來的?氣是妄想生出來的,火呢?是心變現出來的,這個「火氣」同樣是妄想妄現的。

由妄想擴展到盡虛空遍法界,無非都是妄想生滅!一切的境界相都是我們心現識變而已。

所以說〖虛空無二〗

虛空也不例外,虛空也是我們的妄想變現出來的。〖佛國本同〗佛國也是這樣啊!佛國也是虛妄的,基本的原材料都一樣,就是地水火風這四樣東西,隨著我們怎麼樣用心,隨著這個妄想生滅,心可以現出莊嚴的佛土,五顏六色的;也可以現出糟糕相;糟糕相是不是也是佛土啊?同樣是佛土!一切的有形有相一切的境界相都是妄現,都是妄想。

妄想「生」,可以對照為真心是不變隨緣的;妄想「滅」呢?可以對照為真心是隨緣不變的。

〖合十方佛傳一妙心〗

這就是讓你觀照到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情眾生,以及無情眾生,傳[一妙心]啊,就是指共一個心,一個本體,那一定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他才能與十方佛傳一妙心的。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能接受「一心三藏」法理的,至少是別教初地位以上的菩薩(別教初地位的菩薩,相當於圓教初住位的菩薩。)

[淨穢]的‘淨‘可以觀照為四聖法界;‘穢’可以觀照為六凡法界。淨穢在一起就是代表十法界。

大家再回首這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時此刻,你現有的境界與過去的知見,是不是完全截然不同啊?

所以說: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啊。

願諸位吉祥 如意 !

阿彌陀佛!


如來藏4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出自《金剛經》,表面的意思是“人世間所有的相,即世界萬物都是虛的。”

我的理解是:凡事我們都不要太執著。比如對金錢、名譽、地位的苦苦追求,以及對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的執著,都告訴我們,其實有些時候往往我們苦苦追尋,苦苦執著的到最後的一些東西,其實都是虛妄的。古語講:“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也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佛法要從無相里認識實相,執著就是假相,不執著就是無相,也就是實相。

我們只有不住於相,運用“般若”的大智慧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我們才知道它的真實來源,真實樣子,才能認識它的根本,也就是他的本來面目。這樣才會少生煩惱,脫苦離難,找到本心。

佛法博大精深,每個人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此文僅是個人的一些想法!

阿彌陀佛





王大毛是美女


心念自在答題,歡迎朋友們關注、點評。

《金剛經》第五品:“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第一個問題:怎麼拜佛

佛是不可以以外貌形相來見的,如果拿形相來見佛,這是錯的。為什麼呢?很多廟裡有佛的形相,人們去拜,拜的是誰?既然佛自己說不可以以身相見如來,那為什麼要拜佛?答案是:“因我禮汝”,因為佛的形相存在,你起恭敬的心拜佛,那個佛像只是佛的身相而已。佛的本意是不要拜佛的形相,不要搞偶像崇拜,就是這麼簡單,首先必須拜自己的心,你的心,一顆誠敬之心。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著相

如果把佛當做偶像來崇拜,這就是著相。《楞嚴經》中阿難就犯過偶像崇拜的毛病,佛問阿難:你為什麼跟我出家學佛?阿難說我看你老人家相貌好,又放光。佛就罵他:你這個笨人,你這是著相。所以佛說不能以身相見如來。什麼叫相,就是你看到的,你感知的,你言說,都叫相。反正你能感知的一切存在,都是相,都是概念,都是空,都是不存在。

第三個問題:所有相為什麼是虛妄

看完前面兩個問題,到這裡已經好理解了,凡所有相指的就是外在的一切表相,所以一切的外相、表相都是虛妄,不可能永恆存在,只是過眼煙雲而已。只要不去執著它,就會產生智慧,所以我們要做到無所住,不要住在相上。


心念自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的意思從字面講,很簡單:凡是有形、有影、看到的東西都是虛無的。

這是講的佛性。也如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同出一源。

相是虛妄的,乃是言"空"。但不是說這個東西不存在視而不見,只是說任何事物都都不是一成不變,暫時的形象只是一種假象,因為要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最後消失。
晩年的白居易對佛教信仰至深,他的名句:花非花、霧非霧、不但詞句飄渺優美,而且充滿佛理即,眼中的花,並非你看見的花,它是什麼呢?看你的修為、悟性了。

因此,事物在不斷變化,沒有任何東西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可以稱為"空"的。所以金錢、權利、地位、事業等一切看似真實的東西,最終還是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真個是:茫茫大地一片白。


良人執戟2


完整的話是這樣說的,《經剛經》如理實見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既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那麼,我們要如何來理解這段話呢?白話文一點,可以嘗試這麼翻譯,如下段文字。

世尊問須菩提:你怎麼認為呢?可以認為見到長的像如來的,就是見到如來嗎?沒有看到如來的樣子,就認為沒見到如來嗎?須菩提回答:不是的,世尊,不可以以如來形象標準來看待。為什麼呢?因為如來說過,這個人的形象,不是真的本性形象。佛這時候又對須菩提說:一些的形象外在,都是虛妄不真實的,都不是本來面目。真的認識到這一點,才真能見到如來,而且是即刻可見。

這大概是世尊說,不僅他自己能幻化出這個如來的樣子,其他人也有可能長的像如來,或者一些魔子魔孫也能變化出如來的樣子來。因此,不是見到如來樣子,就是見到佛。佛也可以變化出種種樣子來,只是人們不知道而已。而真能看清楚任何形象,都是虛妄不真的,也看到真正的本性,那麼就是當下見如來。

看到問題標籤帶著文化,我於是進來回答了一下,關於“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段話,若是解釋有錯誤,還請大家批評指正。【悟空問答命理師陳一宏,歡迎關注交流】


命理師陳一宏


我的開悟來自《楞嚴經》裡的其中一句:

“無相則無,非無則相。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怎麼理解呢?也就是說要實事求是,該唯物就唯物,不能都唯心。

這個道理世尊用了很多比喻向阿難說法:比方說,白天有太陽,太陽是真實存在的,肉眼可見的;白天沒有太陽,厚厚的雲蓋起來,肉眼不見,太陽也是存在的,雲開日出,我們又重見天日了;夜晚月照當空,月亮肉眼可見,太陽還是存在的,因為月亮反映太陽的光,看到月光就必有向它反射光源的太陽。所以我們不應執著於肉眼所見的真相,而是要不斷刷新認知,接受不斷變化的真相。如果我們堅持見不到太陽就是沒有太陽,這不叫無相,是我們強辭奪理的“無相”,是以“無”入相的。

《金剛經》裡著名的理論:“一切法無我,唯忍則成。”還是同樣的道理,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刷新認知,才是真正的真相。這個“忍”字通“認”字,是“認知”的意思。

“相”的有無,是隨時變化的,時有時無,不可執著於有或無。《道德經》裡“有無相生”是同樣的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青蔥光明草


真佛無相,真經也不在紙上。所有示現的佛菩薩或者金光普照的“祥瑞”都是妖魔鬼怪弄的,糊弄人的,為了讓人膜拜,供養,真正的佛菩薩不屑於這些,而且天規地律很嚴格,神有神格,也不會示現這些。


很多人容易著相,容易迷戀各種神通(其實是鬼通,妖通),這是很危險的,因為你的好奇心會給無形界十八度空間的妖魔鬼怪一個訊息,他們會找到你,對你示現你喜歡的一切,迷惑你,你會一步步走入他們設的陷進,直至被他們吸乾精氣神,萬劫不復。

所以孔老夫子的一句話說的很對,敬鬼神而遠之。不要那麼多好奇心,不要關注這些玄學的東西,生而為人,把人的本分事做好了就行,人道成而後佛道成。



孫妙彤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出自《金剛經》。《金剛經》是一本宣講空性的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指我們感官看到、聽到、認識到的都只是一種顯現,一種現象,不是本質。

就像我們那段時間觀察“血月”,攝影師把每一張圖片按時間排列,然後放在一個平面內,你看到的是在天上一串一步步變化的月亮。哪一個是月亮?每一個都是,卻每一個又不全是,都只是月亮的一個照面。

這句佛經下面,接下來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你明白了每一個你看到的現象,只是本質的一種顯現,卻又不是恆常不變的本質的話,你就明白了“如來”的真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