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為手動步槍,日本陸軍於日俄戰爭後1907年正式採用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法西斯陸、海軍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日本戰敗),用了整整40年。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被俗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

三八式步槍重3.73千克,加上30年式刺刀為4.1千克。槍身全長127.6釐米,再加上30式單刃刺刀後就可達166.3釐米,該槍一大特徵就是它的長度。

三八式步槍的機匣製作公差小,表面經過防腐處理,槍機在機匣內運行順暢,機匣上面有兩個排氣小孔,保證射擊時的安全,槍機上方是截面為隨著槍機前後滑動的“n”型的防塵蓋,防塵蓋上有開口供直式拉機柄伸出,槍機尾部有圓帽型的轉動保險裝置。

槍機組件的設計也有傑出之處,極大簡化,其部件數量比毛瑟槍還少3個零件,僅有5個零件,是當年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中結構最簡單的,提高可靠性和減低維護保障難度,不過零件外形複雜增加了加工難度。

三八式步槍的彈倉鑲嵌在槍身內,容量5發子彈,三八式步槍的彈倉還有空倉提示功能,當彈倉內最後一發槍彈射出後,槍機後拉到位時託彈板就會頂住槍機頭無法向前運動提醒射手裝彈。

三八式步槍的槍托加工方式與一般步槍的槍托用一整塊木料切削而成不同,是用兩塊木料拼接而成的,此種方式雖然日久容易開裂但可節省木材。

研製歷程

三八式步槍的原型是三十年式步槍和三五式海軍步槍。三十年式步槍仿造自德國毛瑟步槍,設計師是有坂成章大佐,以取代從甲午戰爭以來,以法國M1874步槍仿造但是不可靠也打不準的村田槍。有坂在設計三十年式步槍時起初設定了三種口徑作為研發方向:6毫米、6.5毫米以及7 毫米。6毫米口徑對於當時的日本工藝技術上還是一個很大的困難;7毫米口徑的反衝對於瘦小的日本人來說又太強;6.5毫米口徑剛剛好,因此獲得採用。三十年式步槍(三十年式歩兵銃)於1897年進行制式化生產,並於1903年完成日本全軍更換整裝。

至於日本陸軍換髮三十年式步槍後,日本海軍陸戰隊也跟著換槍,有坂成章將設計案轉將給部屬南部麒次郎上尉負責進行改進。南部麒次郎只進行了小改良,將表尺改為直立式,並且加上槍機蓋,並命名為三五式海軍步槍(三十五年式海軍銃)。

三十年式步槍在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戰爭下受到最嚴格的挑戰。日軍在中國東北戰場上使用三十年式步槍的表現暴露出問題,三十年式的槍機部設計可以說是相當精良,但是也可以反過來說複雜度相當高,日軍官兵在面對日復一日沙塵入侵的同時,往往必須將步槍分解到更細緻的程度才能有效清除塵土汙垢,也因此在步槍分解與組裝上發生許多嚴重的故障,最糟糕的包括三十年式步槍有根很容易折斷的撞針。

上述的情形在日俄戰爭後被提出討論與進行改善,這時候已經升任小石川炮兵工廠研究所所長的南部麒次郎因此將槍機重新進行簡化,同時在槍機表面增加了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然而增加防塵蓋的立意雖然良好,不過卻又為操作時增加了獨特的金屬噪音。其他改進包括在準星兩側增加護翼,三八式步槍機械瞄準具早期採用V型缺口照門,後期採用覘孔式照門。南部很快地完成三十式步槍的改良後,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5月開始制式化在東京小石川炮兵工廠進行生產。雖然正式的制式化量產從1907年開始,不過南部麒次郎將新改良開發的步槍仍然以明治天皇年號第三十八年(1905年)命名;明治41年3月開始,新式的三八式歩槍逐漸成為部隊的標準配備;到了明治43年(1910年),部隊中的三十年式步槍就全面被三八式步槍取代了。

型號演變

  • 三八式卡賓槍
  • 又稱為三八式騎槍(三八式騎銃),是三八式步槍中短槍管的型號。它不僅用於當時的騎兵,也同樣用於工兵、炮兵、輜重運輸部隊、通信、航空隊的基地警備部隊等二線部隊。三八式卡賓槍的全長縮短了 306 毫米,槍管短了 310 毫米。很特別的是就因為當初設計給騎兵使用,因此假定騎兵必須衝鋒肉搏時,沒有辦法一邊衝鋒一邊把刺刀從腰際抽出來再從巔簸的馬背上“喀”的一聲裝上槍。因此又研製了帶摺疊式刺刀的卡賓槍,稱為四四式卡賓槍又稱為四四式騎槍(四四式騎銃,機匣上刻有“四四式”字樣),三稜形刺刀是折收於槍管下護木凹槽中,要捅人的時候再從後向前轉推出來。槍管縮短 315 毫米,長度減到95.5釐米,含刺刀長130.9 釐米,三八式卡賓槍並沒有特別輕,重3,965 克;槍口初速直只有708m/sec,詭異的是有效射程還有500 米。
  • 三八式狙擊步槍
  • 當九七式狙擊步槍還沒生産的時候,欠缺以及需要狙擊步槍的部隊只好以提升三八式步槍的精度方式來進行改造,從三八式步槍中挑選精度比較高的加裝尼康公司生產的2.5倍光學瞄準鏡。如此改造的確很難讓人分別三八式狙擊步槍與九七式狙擊步槍的差別,除非裝有單腳架以及改成下彎式拉機柄才會知道那是九七式狙擊步槍;如果沒有裝單腳架,只看槍機上直式拉機柄伸出以及槍身上是否有“三八式”的刻印了。
  • 九七式狙擊步槍
  • 以三八式步槍為基礎於1937年研製成,為了避免槍手操作不便,三八式的直式拉機柄改為下彎式,避免射擊時拉機柄操作被瞄準鏡干擾,瞄準鏡基座裝在機匣左側,最初為2.5倍瞄準鏡,後期改裝4倍瞄準鏡。減輕全槍重量,槍身上機械瞄準具予以保留。套住槍身的第二個箍上裝有一個鋼絲制支架,射擊時作為穩定用腳架,平時向前摺疊。
  • 九九式步槍
  • 為了加大殺傷力,併兼顧到對器材車輛的破壞效果。加大口徑是最直接的手段,就在訴求於大口徑彈藥與統一後勤作業的規劃下,九九式步槍就此登場。比起三八式步槍,九九式步槍較三八式步槍除了威力加強之外還有下列的特點:提升命中率與彈道精準度,準星與照門也與以改良,增加對空射擊表尺;由於反衝増加,單腳架變成標準配備;藉由縮短槍身減輕總重量,日軍認為步兵的機動性也提升了;由於九九式步槍與九二式重機槍的子彈能共用,補給的效率也因此提升;日軍部隊一向倚賴山炮作為近接支援火力,不過九九式步槍具有槍榴彈發射器(小銃擲弾),同時提升了步兵班的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