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历史上的北伐,只有两次成功?

淡定来了


翻看历史,会发现分裂存在着很长的时间,为了一统,很多政权会展开一系列的征战,比如北伐。盘点历代北伐,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多数的北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都走向失败,莫不是有什么宿命所在?

先来看一下有哪些著名的北伐。说起这个词,大家最为熟悉的估计就是蜀汉的北伐了。建兴六年(228年)开始,诸葛亮动用接近10万的大军,历时6年,北伐次数达5次,最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5次北伐皆无功而返,以失败告终。此后,姜维继承了事业,继续九次北伐,同样的走向失败,还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两宋时期,也有过北伐。一次是雍熙北伐,此次战争的结果就是宋军一路溃退,杨业被俘,他的儿子则战死,宋朝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结束了。另一次则是岳飞率领军队北伐。在过程中,取得了郾城、朱仙镇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就在“直捣黄龙”之际,却被宋廷召回,无奈,这一次北伐只能草草的结束了。

除了这两次北伐之外,东晋时期也有过好几次的北伐。比如祖逖、桓温、刘裕等人都进行过北伐。

祖逖,可谓是教科书的常客了,他曾私募军队组成了2000人左右,一路北进,不幸的是,他有着高超的军事才能,却因缺乏粮草,朝廷内部不稳,最终失败,自己也病逝在途中。祖逖之后,又有了桓温的北伐。和其他的北伐一样,也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次也最终没能取得胜利。

说了几次北伐,难道古代就没有成功过的北伐吗?有,那就是刘裕的北伐和明朝对元朝的北伐。不过,后人对刘裕的北伐是否成功有过争议,我们暂且认为是胜利的吧。为何,只有这两次北伐才是成功而其他的几次北伐都是失败的呢?

其实可从外部和内部来看。外部方面,这两次北伐都是因为北方地区混乱,大家都相互斗争。其次,内部矛盾都已得到解决或者没有内部矛盾,再一个就是正确的策略。

这两次北伐能够成功都是因为很好地利用了历史背景,简单来说就是北方的不稳定。其他北伐的失败无非就是内部不稳定,北方局势也相对稳定。

总体来说,北伐的失败是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造成的。从历史来看,中国历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北方能拥有更好的基础,直到宋朝时期经济局面才有所改变。从地理方面来看,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这更利于训练士兵;其次,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寒冷,物质资源较为差,他们的御寒能力非常强,每到物质缺乏的时候,便南下掠夺农耕政权,这也锻炼了他们的军事能力,所以,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南方地区天然条件比较好,水草丰美,粮草充足,不必为生存问题而像北方人一样从小就要懂得战争。另外,南方深入北方,北方人不断后退,南方的补给线就要拉长,就会出现补给不足的问题,诸葛亮北伐中就吃了好几次这样的亏,基本上每次都是因为粮草不足而退兵。南方人深入北方,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一旦天气变冷,战斗力就会下降,太平天国的北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以上就是一些拙见,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观点,欢迎一起交流。


协虎战争史


宋武帝刘裕可以说是在曹操以后、杨坚以前军事成就最高的汉族皇帝。他所领导的东晋北伐成为后世文人口口相传的盛事。辛弃疾赞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了不起,洪武北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自南向北完成的大一统,更改变了五代以来汉族在面对游牧民族进攻时展现出的萎靡不振的状态,证明了农耕文明同样可以战胜强悍的蒙古铁骑。

中国历史上的北伐多如牛毛,比较出名的有东晋的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南朝的元嘉(宋文帝)北伐、陈庆之北伐、太建(陈宣帝)北伐等等不可胜数。为什么数千年来,仅有刘裕北伐和洪武(明太祖)北伐才得以成功呢?


刘裕为什么能够北伐成功?

第一、北方的局势混乱不堪,没有凝聚足够力量抵御东晋。(当时的北魏、南燕、北燕、后凉、西秦各自为政,相互倾轧)。

第二、东晋的进攻井然有序,得益于刘裕的军事能力。他尽量巧妙避开强敌,采用各个击破(南燕、后秦)的策略。

第三、刘裕镇压了东晋内部的叛乱以后,东晋的军事力量达到巅峰时期,北伐的合适时机到来。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北伐成功?

第一、元朝末年,南方的人口比例和经济水平已经超越北方。(宋代以前,仅有刘裕北伐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南北的力量对比悬殊,刘裕也是趁北方内乱的机会出兵)

第二、元朝内部的蒙古贵族相互斗争,朱元璋利用北军的相互牵制实行了北伐。(掌兵的李思齐、王保保、纳哈出等人相互不和)

第三、明朝正确的北伐策略。(朱元璋晚年回忆说自己能够成功,在于先取山东,后平川陕,于是诸路皆平)

第四、元末的农民大暴动摧毁了元朝的国本,而朱元璋坐观群雄斗争,巧妙地保存了自身的实力。(高筑墙、广积粮、缓称帝)


历史的荒野


天气饮食吧,

北方人到南方,只不是太热的天,影响不是太大,毕竟夏天高温时,北方也怪热的。温度太高,南方人一样受不了。但是南方人一想到北方零下十几二十度天气,想着就害怕,这让人咋活。

南方人跑到北方,粮食要从南方运到北方,如果本地征集,或买或抢,也只有面食,我是从南方跑到北方,头几个月啃大馍实在咽不下去,只能开水泡大馍。菜汤泡馍,吃着就头晕。别说打仗了,还在乎吃啥,常言道,吃饱了不想家,吃的不爽,想着老婆儿子热坑头,那个时代的人没啥祖国统一的政治觉悟的,北方跑南方,吃南方的米饭也不舒服,或者多加点水,煮烂一点,或者肠胃不大舒服,不管怎么说,都还能咽到肚子去是吧。


书剑漂零




首先,政治、经济中心决定了政权的实力。秦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就是现在陕西等地,后来东汉定都洛阳,政治中心有向东的趋势,但到隋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次回到西部,长安成为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宋朝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始真正的东移。南宋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过度到南方。南宋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依旧在北方,但是经济中心已经完全为南方所占据。

所以,掌握了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的北方政权将更加强大,更有实力战胜盘踞在南方的政权。



如果单纯的从地理的角度讲,北方天险更多,可攻可守,北侧有山西高原,西侧有关陇平原,东侧有山东丘陵,南侧和南方政权共享江淮天堑;而对于南方来说,只有一道长江天险可以凭借组织防御。北方主动进攻南方,可以多路出击,翻越秦岭进攻巴蜀,占据长江上游,南出南阳经襄樊进攻长江中游,直接由淮河南下,横渡长江占领长江下游,几千里的大江要求南方不仅要处处分兵,面对北方的骑兵部队,还要将防线北移之淮河沿线。而在中国的历史上,长江下游江面从秦汉时的四十里宽到明清之际的八里宽,早已经失去的“天堑”的作用。

反观南方进攻北方的历次“北伐”,北上渡过长江后,面对的是一马平川的江淮平原,因为南方政权丧失了关陇地区的军马产地,南方的步兵很难战胜北方冲击力极大的骑兵部队。只能攻城苦战,而北方往往会进行战略收缩,凭借函谷关,井陉关等从容组织防守,等到南方占据了整个江淮平原,不仅师老兵疲,北方的骑兵军团无论是从山西高原、还是从关陇地区,都能对其尽情冲击,如同摧枯拉朽,在北方没有内乱的情况下,南方很难取胜。


夏商周三朝基本都活动于现在的黄河流域,都属于北方,当时南方还属于蛮慌之地,直到周朝后才分封了几个南方的国家:楚国、吴国、越国等。而且中国真正的统一应当是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

1、 秦始皇统一天下,西北方向的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一举统一中国,典型的北方统一南方。

2、 秦末农民战争,风烟起于南方,但最后的胜利者刘邦却是从北方开始征战的。刘邦,沛县人,也就上一现在的徐州人士,徐州,地处淮河以北,地地道道的北方。说实话,这一次统一进程有一点混乱,不好说究竟是南方政权统一北方,还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这一问题不是很明确,我们把他做为一个特例!

3、 汉朝灭亡后,三分天下,最终,北方政权内乱之后,西晋取代魏,西晋先灭蜀再灭吴,没有争议,北方统一南方。

4、 西晋短暂统一后,中国陷入了最长时间的分裂,但最终,北方的隋朝灭掉南方的陈,中国再度统一,依然是北方统一南方。唐取代隋也是先在北方夺取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逐步取得全国政权的。


5、 五代十国,宋取代后周后,依然是从北方开始逐步消灭了盘踞在南方的诸多政权,最后完成国家统一的。


6、 北宋被来自北方的金国所灭,南宋则被依然来自北方的元所灭,北方的元再次统一了中国。

7、 接下来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况,盘踞于南方的明政权,经过长年的准备后,只用了十个月就推翻了北方的元,这是一次典型的南方统一北方。

8、 明朝被来自北方的清所灭,清由北向南扫清了统一道路上所有的障碍!

9、 清的灭亡,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只是一次爆发于武昌的起义点燃了这个帝国灭亡的导火索,这个帝国随即就像被蛀空的大树一样轰然倒地了。

10、 清灭亡后,事实上中国又进入了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只到北阀战争,以及后来的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南方开始向北推进,最终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这也可以勉强算做一次南方统一北方吧。


猫眼历史


真要说这个事情,跟中国历史上的国家传统结构关系很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心都在北方,所以历朝历代的国都也大多在北方。南方建都的地方相对较少,纬度最低的都城恐怕要算杭州了,还只有吴越(五代十国)、南宋两个王朝,都是同北方强国并立的。

因此,历史上中国国家的重心就在北方,所以北方征服南方相对容易,南方北伐相对困难。在唐朝以前,北方的人口一直多于南方,综合实力也一直远强于南方,南方北伐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北方政局不稳,各种政权林立。刘裕北伐的历史背景就是这样。当时北方再淝水之战结束后,先后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多个割据政权,刘裕北伐的目标,是其中距离南方较近的两个:南燕(在今山东省)和后秦(在今陕西关中平原、河南一部分和山西西南部)。当时南方地区基本统一(割据四川的谯纵在公元411年被刘裕灭亡),东晋国力强大,而且是西晋灭亡后的正统政权,有条件从事北伐大业。刘裕灭南燕在公元409年,灭后秦在公元418年,前后时间相隔较久,而且都是乘这两个政权内外交困之际出兵北伐,阻力相对较小。当时后秦在北方国力较强,而且与割据今河北、山西的北魏政权联姻,刘裕进军关中其实有不小的风险。但是,刘裕做好了同时打败后秦、北魏两国的军事准备,乘后秦皇帝姚兴病死的机会,出兵北伐,短短一年就击败两国,俘虏了年仅二十岁的后秦新任皇帝姚泓,成功占领了关中!可惜后来因为心腹刘穆之突然死去,刘裕在半年之内便匆匆撤出关中回到建康,北伐功亏一篑!

唐朝以后,南方的人口、经济渐渐超过北方,但是传统的中心并没有变,还是在北方。五代时期,地处北方黄河中下游的割据政权就被认为是“中原正统”,得到南方很多割据势力的臣服,而南方的政权始终缺乏强有力的正统地位,没有大规模北伐的理论基础。最强大的南唐政权在五代末年被周世宗柴荣打垮,南方也就失去了北伐的机会。其实南唐全盛时期的国力,比起北方的中原政权也不差得太远,后汉极盛时期只据有 88 个州,很多州的人口也非常少,而南唐极盛时期占有的州达到 50 个,总人口不会比后汉差得太多。可惜当时南唐没有像周世宗那样雄才大略的明君,又在福建、湖南的地方战争中被绊住,最后失去了北伐的机会!

至于历史上的第二次北伐,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这是唯一一次以南方为大本营而统一全国的北伐。这次北伐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个人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北方长期以来被少数民族割据,北方人民也心向汉族正统政权!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几十年的腐败统治之后彻底失去了民心,朱元璋又有着一个伟大君主的雄才大略,起兵后十余年南征北战,威孚天下,最后一统南方,北伐中原,直取大都,再统一全国!这次北伐的成功,创建了长达277年的大明王朝,是中国近古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建都于南京,也是历史上统一政权定都于南方的唯一一次,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以南方统治北方绝无仅有的例子了。

综上所述,历史上中国的传统中心一直在北方,所以南方政权北伐缺少理论基础、实力支持,很难真正成功。成功的两次也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北方政权内部问题严重,给了南方政权北伐成功的重大历史时机。说到底还是历史背景的问题。


同饮江水19177759415


古代的时候,北方经济强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玩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孙权虽然占领南方很大面积的地盘,但是实力远不及曹操,这就是最大影响因素。原来的南方不像现在,是非常不适合生存的,因为古代水稻还没有大规模种植,很多地方都没有开垦下来,经济及其落后,完全没有实力支撑一个强大的政权。魏晋以后,开始衣冠南渡,隋唐开始发展,到宋朝以后南方的经济才真正强大起来。

所以后来便有了朱元璋统一了南方便能够大败元朝。因为经济实力已经发生了改变了。

古代北方强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北方能够产马,可以量产强大的骑兵,这在军事中有着重大意义,所以一直有茶马交易。


历史是什么


既然没有统一全国的刘裕北伐在题主看来都算成功。

那么,按照题主的标准,古代成功的北伐并不止两次,还有:

吴王夫差北上击败齐国,与晋国争霸于黄池;

项羽、刘邦北伐灭秦;

绿林军北伐灭王莽


雨夜一灯明


古代历史上,北方出现更多的政权。

作为政权的建立,北方比南方更合适建立一个政权。

南方一般比较富庶,大部分人小富即安,没有太大的进取心。

而北方古代多游牧民族,他们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就必须南征,所以历史上南征远远多于北伐,而且成功率上,南征也远远高于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