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健在横渡海峡的时候选择自由泳?

清风摇曳V


那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游蛙泳游起来比较轻松,游自由泳反而觉得很累,这主要是还没有掌握游自由泳技巧的缘故,当真正掌握自由泳的动作技巧之后就会明白自由泳游起来是多么的轻松,有效率了。


舶来的世界TI游泳


提问者自己也说了自由泳效率更高,但是蛙泳更省力这个说法还是有待商榷的,毕竟蛙泳是四种泳姿中最慢的泳姿,因为蛙泳阻力大效率低。蛙泳的翻脚和换气阶段都不可避免的增加阻力,对职业选手来说都很难减阻,更何况作为业余家的我们。我在教蛙泳的时候喜欢用两把伞的比喻,划手抬头换气是前面的一把伞,收腿翻脚是后面的一把伞,两把伞一定不要同时打开,那样的刹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前面一把伞收起来,后面的一把伞才能打开。所以高手会尽量缩短打开伞的时间,尽快收伞。

蛙泳另外一个原因不能长游是因为蛙泳特别是平蛙的翻脚在发力的一瞬间,双膝和胫骨压力大,造成半月板损伤和韧带拉伤,甚至会造成滑膜炎关节炎等炎症,所以蛙泳比赛都没有长游项目,因为运动员的瞬间爆发力量太大,长距离长时间容易受伤。当然不否认一些游泳爱好者特别是大妈也能蛙泳横渡琼州海峡,只能说她们的发力比较轻柔,所以不易受伤,代价就是速度太慢,基本游在10多个小时,所以横渡可以证明毅力和体能,证明不了技术。

张健是超长距离游泳的大神级人物,即便是在国际上也是赫赫有名,他的自由泳节奏不快但是恒定,这就是长距离自由泳所需要的条件,慢频放松游就和在陆地走路一样,只要能量持续供给,理论上可以不停地走,累了可以仰漂休息。

说点题外话,关于游泳如走路,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谈自由泳的锚定理论,再发挥下,陆地上人是靠脚支撑,手臂摆动帮助平衡。水里正好相反,手臂抱水作为支撑向前移动身躯,双腿交替打水维持平衡。


重新构建自由泳


长距离个人感觉侧泳最轻松。30岁那年自学游泳,第一次学会蛙泳,第三次学会踩水,第四次学会侧泳,第五次和同事打赌一口气游了1000米。侧泳最适合野外,两边都会侧泳,头在水面,呼吸不用考虑换气,可以时刻观察四周情况,绝对是开放水域求生第一泳姿。



听说张先生早逝,遗憾!


鲁大爷24445751


为啥我自由泳 不到一百米 两个胳膊就累的动不了了


kevin102949956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蛙泳更省力呢,明明自由泳长距离更省力好不好。


街健达人


只有泳最省力,有的最快


浮生若梦A8


长距离游泳,自由泳最适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