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与工资挂钩会给义务教育带来怎样的正面影响?

熊忠万冷眼看世界


设计职称制度的初衷,是给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分级,按等级确定薪酬高低。水平越高,工资越多,这符合价值规律,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从而整体上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但在实践中,因为职称评审制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评审过程中,无法准确量化的人为主观因素过多,致使职评的结果往往有失公平,同时一些评分规则不科学,容易使人钻空子,因而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特别是在一线教师群体中,要求取消职称制度,或取消职称等级与工资挂钩的呼声很高。

取消职称制度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讨论。先讨论如果职称等级不再与工资挂钩,有什么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肯定是有的。不需要为了评职称去买论文版面,不需要去参加各种无意义的评奖活动,不需要四处请托拉关系,同事间不再为争职称指标勾心斗角,不再为年度考核评优吵得面红耳赤……最重要的是,不因职称拉大收入鸿沟而导致教师心理失衡。

不过,如果职称等级不与工资挂钩,则职称制度就基本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劳动应遵循优质优酬原则,那么,这方面将如何界定呢?

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工资应主要与工龄挂钩。毫无疑问,工龄工资应该在教师工资构成中占据重要比例,这既能鼓励教师终身从教,亦是对教师的长期工作贡献的一种肯定。但若主要按教龄发工资也有很大弊病,会养懒人,助长混资历、不思进取的风气。

一种观点认为应以岗位定教师工资。教师在哪个岗位,就拿哪个岗位的工资。岗位工资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而且岗位工资还可以按绩效表现(教学成绩)调整,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但是,教育教学工作有其特殊性,有些隐性的东西,如德育与文化浸润,是无法量化考核的,与教师的师德、教学方法、文化底蕴、经验都有关系。单纯按岗位和绩效确定教师工资,也有失偏颇。

最重要的是,如果教师职称没有了意义,教师的职业发展就失去了方向。本来教师职称仅初、中、高三个等级已经太少,而且高级又遥不可及,很多教师评上中级后就已失去了工作热情,得过且过。这样一来,教师更不会主动去追求专业成长。一名教师若不能终身学习,靠吃老本是撑不了多久的。

所以,教师职称等级与工资挂钩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要改革职称的评审制度,应朝着应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

比如,参照公务员职务系列,增加职称的层级;缩短职称晋级的年限,两年或三年有机会晋级一次;组织全国统一的职称考试,原则上通过了考试者,师德考核合格便可顺利晋级。

同时,因为职称层级增加,相邻职称等级间的工资差别就相对缩小了,教师不易产生心理落差。而且,因为“总有前途可奔赴”,教师的人生有奔头,生活有盼头,工作就会有劲头。


毫米


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确实存在弊端,已经严重抑制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中小学职称制度导向偏离了教育本意,一切向钱看。

由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是与工资挂钩的,所以大家挖空心思想着评职称。以期望通过职称评比来达到提升工资的目的。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工资要比中级职称的老师多1000多元。

其次,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同样的工作,甚至比高级教师做的还多、好。但工资却相差一千多元,同工不同酬,造成了不公平。也给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环节多,容易滋生腐败!

评选过高级教师的老师都有共同的感受:累!

关卡一关接一关,每一关都需要打通。都要付出代价,等到打了通关,早已遍体鳞伤,都没了喜悦感!甚至有老师吐槽,每个关卡还明码标价了!可悲可恨!

第四,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严重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失去了教育的本来追求。

当大家整天为了公开课、课题、论文、荣誉等而活的时候。教育的本来功能、追求反而没了。直接本末倒置了。

第五,中小学职称评定制度,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这制度不但牵扯教师的精力,还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且不说为了“打通关”而“打点”的花费。教师光为了“发表”而付出的代价就非常大!据说按照文章发表的级别不同,花费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教师发表一篇文章,少则1000多,多则几千!笔者曾经接过“代写”的活,一篇评特级用的文章,稿酬5000 元。

当然,废除了职称制度后,给教师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期待吧!


姑苏讲堂


教师职称就是个笑话!无论你多能干,多优秀,多敬业,多无私奉献,因为没有空岗,你无法晋级,因为没有评职称的材料,你业绩再好,也不够格!因为没有县级以上讲座,你条件不够!因为你没有辅导学生获得大奖,你不够格!最无耻的是,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些东西弄齐了,然后告诉你,没空岗了,你没机会了!


活着才是王道13


职评不合理不公平说的已不少了,这次已不再多说。既然职评很难公正,不如取消。有人会说,没有了职称,老师们工作不积极,那就错了。今年我校校长已宣布不再发奖金,按道理说,老师该不积极了,可是,大家干劲仍然依如过去。上午第一节8:00上课,而实际上我校第一节都是7:30开始,晚自习本来6:20开始,但我校老师都是6:00开始。没奖金工作的积极性不也很高吗?同样,取消职称,大家照样努力工作,不信试试。


石子782


不应该挂钩,往往没评上职称的拼命干,评上的退二线,公平何在?


丑卜楞


职称可以不取消!工资不能全按职称分配。职称每级只能差距180元,每挡只能差距60元,有教龄工资,课时工资,绩效工资(工作成绩)。学校分两个工作部,教育教学工作部,后勤保障工作部。教育教学人员按公务员待遇,后勤保障部按企业人员待遇。让精英执教,振兴教育,强我中华。根治学校中层干部终身制,校长每届5年,中层每届3年一聘任。


光一二


为晋升职称真是乱象丛生,乌烟瘴气,有个别老师加班加点,抢课占课,打乱正常教学秩序,虽然教育局学校明令禁止,仍我行我素,目的只有一个晋上级多拿钱。这就造成学生偏科不能均衡发展,没有希望晋级的老师那只好……,还有不择……,为晋级,老师之间也不那么和睦……为晋级花钱买论文……等。校园本来应充满阳光,朝气,和谐,积极向上,老师应该向学生传播正能量的场所,而现实是,在某些学校变成了名利场。最令人悲哀的是个别人的师魂受到名利的污染了。


易水潇潇957


你说的是全国教育的普遍现象,职称取酬弊端太大,职称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应寿终正寝。


用户9972750599293


挖空心思评职称,使得在教育事业辛苦工作36年的老教师,培养出优秀学生数不胜数,现在年岁大了,超高还是定不上,因为找不着办事的人,花不起办事的钱!!职称坑人不浅!!


爱生活151123506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会出现管理层闲死,一线教师累死现象。有的老师职称只要评上就立马退出教学一线。职称所带来的教师工资水平差距太大,造成教师心理不平衡,只会教书的人自然没有动力。让教师回归教学,不用溜须拍马走后门,买奖状,买论文,增加教师寿命。

教师工资应该主要以教龄、所带课时数、地区偏远程度等挂钩,或者到工龄自动晋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