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其实已经灭亡了,刘秀建立的东汉和刘邦的汉朝有关系吗?

江河明月心


通观我国封建王朝的强盛超不过200年,朝代更迭不超过300年。这一奇怪现象困扰了史学家,也困扰着史学爱好者。神秘吗?不神秘。



一、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是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与自耕农一起构成了封建时代的经济基础。这里自耕农与租种土地的农民的差别是自耕农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土地,二者的抗风险能力都很弱。


1、新朝代建立之初,由于大量田地荒芜无主,朝廷都会大迁民,均田地,比较有名气的有汉朝和唐朝的均田政策,而且效果显著。

2、中兴与变法

整个封建历史中兴的朝代以东汉的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中兴”最有名气,唐朝的”开元盛世”也算是唐朝的中兴,其余的就是改革(改制)主要有汉末的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中兴是成功的,特别是光武中兴取得了极大成功,改制基本都是失败的。为什么?

二、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经济周期,一般是10年左右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而且周而复始。难道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也会爆发经济危机?答案是会的。



1、经过均田制,社会的生产资料——土地得到了平均,但农民的经营条件、技术能力是千差万别的,加上贵族,功臣,皇亲国戚优越的经济条件,占据了竞争的很大优势,起点不在同一条线上。风调雨顺的年月,除非自耕农遭遇婚丧嫁娶病等特殊事件,算是人祸,依靠种田维持生活还是可以的。即使有破产是小范围的,可以不予考虑。每逢大的天灾,自耕农就过得比较吃力,如果与人祸叠加在一起,会有一部分人卖掉田地,转化为租地农民,同时因技术较差,经营不善自耕农也会破产一批,变为租地农民,甚至雇农。遇到特大自然灾害,自耕农转变为租地农民的比例就会进一步加大,政府的税基会萎缩一些。经过数次自然灾害,土地的兼并日益严重,大量自耕农破产,政府收入下降。有的朝代开始时是禁止土地买卖的,但面对在自然灾害中遇到困境的农民,由于生产力和财政收入的限制,又无能为力,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地下买卖兴盛。经过数次大的自然灾害,不会超过200年,土地高度集中,自耕农基本上都转化为租地农民,大地主转嫁灾害,政府的财政恶化,调节能力进一步下降,只要有一次更大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实属必然。

2、土地的兼并使政治统治集团与经济统治者融合,利益固化,政治被利益绑架,改革改制无法推行,阻力重重,大多以失败告终。只有通过农民起义进行大洗牌,重新开始这一条路。虽然政权更迭比较滞后,一般在经济基础崩溃后苟延残喘几十年后,或内部崩溃,或外部推翻,改朝换代实现,一个轮回结束,下一个轮回开始。这也是光武中兴成功和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说光武中兴就是新轮回的开始,只是人们受宗法观念和正统思想影响,把两个朝代,硬是合并在一起。200年的宿命并未改变。618年建立的李氏唐朝,到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755年安史之乱并没有真正动摇社会的经济基础,经过后期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到878年黄巢起义,封建社会最强盛的唐朝的经济基础才真正崩溃,勉强维持到907年朱温夺权后彻底覆灭,没有超过300年。960年五代十国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从建立之初就与战争为伴,1125年北宋被金灭掉,建立南宋,1279年又被元灭掉。辽宋夏金元是外部矛盾大于内部矛盾时期,外部的推动是国家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南宋与北宋分别存在150多年,但土地的兼并也很严重。明朝从1368年建立,至清朝1644年入关,统治近280年。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前期吏治比较好,中期没有发生大的农民起义,但不代表土地兼并、农民破产不严重,自然灾害只是李自成起义的导火索,不过明朝的统治总体还是可圈可点的。清朝1644年入关到1799年乾隆皇帝去世155年,开始由盛转衰,其后的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是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1840年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轮番侵略,再加上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1911年清朝最终覆亡,存在270多年,客观地说,不是外族入侵,清朝还可能苟延残喘数十年。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工业化的产物,无限扩大再生产催生的经济危机具有间隔短的特征,商品生产与交换十分快速灵活全面,加上金融市场的推波助澜,造富运动异常快捷,贫富的金字塔结构形成很快,通过一次次经济危机,微调结构,继续强化贫富分化和财富的金字塔结构。

由于生产力发达,政府的财力,物力,资源比封建社会强大好多倍,即使发生经济危机,也不会造成生存灾难。所以,工人罢工游行常有,武装起义夺政权的鲜有。

每一位总统换届就相当于一个封建帝王,平均十多年换届一次,大改革一次,也可以说是变法或改制,至今天,最长的英国已经达到300多年,法国有200多年,后起的德国美国日本时间较短。其余国家更短。

四、封建社会的经济金字塔经济结构的形成,由于受限于农业生产方式,没有灾难一般不买卖土地,所以比较缓慢,微调与强化也比较缓慢,一旦形成贫富分化的牢固的金字塔结构,就意味着利益的固化。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政府的调控能力很弱,一旦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或对外战争,农民起义不可避免,改朝换代顺理成章。而资本主义社会,虽然金字塔结构形成很快,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平时劳动者和小生产者,农民获得的收入有一定结余,国家有大量储备粮食,物资等,同时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即使歉收,还可以别国进口,不至于饿殍遍野。至多推动中央政府换届,调整经济政策。


五、奴隶制周朝和商朝为啥统治超过400多年呢?其实,并不违背规律 。因为当时的社会细胞是奴隶主控制下的奴隶制,生产单位不是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即使发生自然灾害,奴隶主也很少破产,加上井田制的国有性质,所谓的土地的和平买卖基本上不可能。天子拥有庞大的武力,奴隶受奴隶主控制,没有能力造反,奴隶主一般不会有生存危机,也不会主动造反。由于金字塔结构无法形成,层级不明确。所以奴隶制社会虽然不人道,却十分漫长。

其实,这是万物诞生之初的共性,小树不可摇根,新鸟不可拔羽。万物诞生之初是脆弱的,经不起折腾。人类社会岂能例外?于是,神化帝王,专制,世袭,宗法,礼教,男权等都是手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而不是拿今天的观念去裁量历史。


一叶扁舟l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是西汉与东汉两个王朝的合称(西汉在前,东汉在后)。西汉王朝是指刘邦在公元前3世纪末时建立的汉朝;东汉则是指刘秀在公元1世纪时建立的汉朝。

这个两个汉朝都是统一王朝,一共享国400余年,合称为“两汉”。其中,西汉和东汉是有联系的。东汉的建立者刘秀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只不过不是直系后裔,而是旁支后裔。

秦朝末年,农民出身的刘邦扫灭了项羽和群雄,开创了西汉的根基。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在位时期,西汉的国力强盛。先有汉武帝讨伐匈奴,后有汉宣帝平定西域(新疆)的事迹。一时间万国来朝,汉朝威名远扬。

公元8年,西汉的外戚权臣王莽篡位,废除少帝孺子婴,建立了新朝(新莽)政权,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公元8)就这样灭亡了。自新莽以来,群雄并起,诸侯称霸,这就是西汉末年以来的分裂时期,而结束了分裂的人就是后来的荆州人刘秀,史称“光武中兴”。

荆州南阳人刘秀是西汉舀陵侯刘买的“五世孙”,是正规的的皇室后裔。不过,他这一支南阳刘氏距离西汉皇室的嫡亲血统已经比较遥远了。他虽是刘邦的后人,但充其量只是西汉皇室的远支,这就是他和西汉王朝的关系。

光武帝刘秀崛起于河北,依靠世族的力量统一了中国北方,并逐步南下消灭了南方的诸多割据政权,再次统一中国,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历史上将刘秀建立的汉称为“东汉”。因他是西汉皇室后裔,所以认为他复兴了汉朝,而把他建立的东汉与其祖先刘邦所建立的西汉合称为汉朝。


历史的荒野


当然是有关系的,不但有关系,而且从这种关系上还反映出世事无常的偶然性。光武帝刘秀的先人出自汉景帝。

汉景帝有一次喝醉了,就想临幸一位姓程的妃子,可是程妃因为来了例假,身子不方便,而又不便于推脱。就把自己宫里的宫女唐儿打扮成自己的模样送入汉景帝的寝宫,汉景帝在不清醒的时候,临幸了唐儿,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临幸错了,不过得知情况后,也没有追究。可唐儿仅有的一次临幸竟然怀孕了,后来就生了儿子。因为唐儿被临幸是被汉景帝第二天发现的,所以汉景帝就给这个儿子起名叫“发”。因为刘发的母亲出身低微,别的皇子都被封到繁华富裕的地方,而刘发却被封到当时偏远落后的长沙。



正因为如此,刘发这一支才没有卷入汉末皇权之争中,再加上后代繁盛,到汉末时候,各个支派遍布南方数郡,刘秀这一支就是几经迁移到南阳郡的,汉末竟然成为了南阳郡的豪族。借着汉末绿林农民起义,这些刘氏家族顺势而起,掌握了起义的领导权,而刘秀脱颖而出,竟然平定天下,重建汉朝,使大汉王朝又得以延续。
如果汉景帝在天有灵,知道自己的江山社稷竟然被自己最看不上的儿子后代所延续,该如何感叹呢?历史的发展,有时候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古鼎烹茶


当然有关系。

看到很多人说刘秀和皇室血统远……其实经历王莽之世,西汉后期君主就没有子嗣了。刘秀作为景帝子孙已经不错了。再者,刘秀觉得自己是中兴汉室,并不是开创新的王朝。

先说一下西汉后期的皇位传承,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皇纲不振。成帝、哀帝、平帝都没有留下子嗣。当然这是有原因的,成帝子孙或者夭折,或者为赵飞燕等害死;之后,哀帝好男宠,再之后王莽当政。

无论如何,一定要按照宗法制度来选继承人的话,只能从汉元帝、汉宣帝子孙中找。这一点,既然我们都知道了,王莽要篡汉时,早就意识到了。所以宣帝的几支,“王莽时绝。”元帝也绝嗣了。所以《汉书·宣元六王传》最后说:“孝元之后,遍有天下,然而世绝于孙,岂非天哉!”

这样一来,离开皇室血统最近的,也要去元帝以前找。海昏侯自己被废了,都不算皇帝。汉昭帝自己没有子嗣,这样才轮到海昏侯。这样说来,经过王莽之世,离开皇室血脉最近的,就是汉武帝的后裔。

我们知道,刘秀是汉景帝的后裔……也汉景帝是汉武帝的爹。

总之,经历王莽之乱以后,论资排辈刘秀也挺有竞争力的。


在野武將


其实并无关系,刘秀虽然姓刘,但跟刘邦家族一点关系也没有,更非刘邦后裔,其出身一个刘姓地主家庭里,只不过恰好和前朝皇帝同姓而已。

我们知道刘邦是先封了汉王,后建立了汉朝,是沿用了封号成国名。而刘秀没当过官,更没当过王根本不可能有封号,我们知道取国号也是要有出处的,是不能乱取的。刘秀很聪明,他知道大汉虽然已经灭亡,天下经历大乱,天下人又开始思恋灭亡不久的大汉国,如能打出恢复大汉国的旗号,必然得到天下人支持,最难得的是自己也恰好姓刘,天下人很容易把他想成高祖后人,刘姓人坐大汉江山顺理成章。

因此,刘秀夺取江山虽然也经历了一些大磨难,但总体来说算是比较顺利的了,夺取天下后也是天下很快就实现了安定,这说明天下人是比较认同这个政权的。


时光工坊


可以准确的无疑的说东汉是西汉的延续。

东汉的建立者刘秀是刘邦的后裔,根据《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

只不过此时刘秀家已经根据“推恩令”的原则,到自己父亲刘钦时只不过是南顿县令,其叔父刘良也只是萧县的县令,不过这些汉室的宗亲还是能领到朝廷分发的微薄禄米,生活也算得上无忧。等到王莽篡汉,这些个南阳宗室一下子从皇室米虫变成了一介布衣平民,刘秀年轻的时候也比较善事陇亩,其兄长刘縯经常取笑他,将他比做刘邦的兄弟刘喜。

不过后来跟随兄长起兵反莽,打着的口号“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光武帝刘秀绝对是一个厉害指挥的的人物。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虽然宛城起兵遭受重创,但是指挥昆阳之战,以三千人干掉了王莽的42万大军,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是位面之子。

不过此时刘秀的领导是自己的族兄更始帝刘玄

,他们同出于刘发之后,刘玄此人并无大才,但是猜忌心重,还杀害了刘秀的兄长刘縯,而刘秀却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一直隐忍甘愿做刘玄的部下。

不过刘玄依旧对其不放心,将其派往河北去征伐势力较强的自称汉成帝之子的邯郸王郎(自称刘子舆),刘秀以个人的能力和魅力抚平河北,以河北之地为根基,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或后汉。

后又经过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开创了195年的东汉王朝。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以轻松有趣的方法,带你畅读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问:汉朝其实已经灭亡了,刘秀建立的东汉和刘邦建立的汉朝有关系吗?

有关系,因为刘秀是刘邦的第九世孙,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七世孙。只是在武帝刘彻和长沙王刘发这一辈分的枝,西汉是延着武帝刘彻这一枝延续到孺子婴被王莽取代的。

东汉是长沙王刘发这一枝五世孙刘秀接续的。

我们这里有一棵四百年的老槐树,据说这棵老槐树枯死了三次,每次都是从根部又生出一棵树杈而长大的。直到如今这棵树还在,只是换了三次树干,能说这棵槐树不是原来的那棵树的延续吗?

两汉也是一样,刘发一枝顶替了刘彻那一枝的主干。

如果后汉刘备成事的话,那么中山王刘胜这一枝树杈的后代继续延续刘邦的大汉,就和那棵槐树一样。

这正如戏文里所唱的,他们是:景帝玄孙一脉流。






金苹果老楊


对于这个问题,转换个角度,可以这么看:

刘邦的西汉,刘秀的东汉,刘备的蜀汉,是同一个朝代吗?

从刘秀、刘备自己观念来说——老子是刘邦的后代,怎么不是汉朝?肯定是刘邦的汉朝了。刘备还加个了句:虽然我没有实现统一,但这是暂时的,统一之梦还是要有的。

有些人肯定说,刘秀、刘备都不是刘邦的嫡系血脉,更和西汉灭亡时的皇帝不接近,根本就没有资格即位。

可西汉历史中,所谓嫡子即位,其实并不是那么严肃:

刘邦若不是因为吕后势力过于强大,早就废了刘盈的太子之位,而立刘如意为太子;

作为嫡子的刘盈,儿子都被西汉功臣给杀了;即位的是庶子的刘桓;

霍光废海昏侯刘贺而立汉宣帝刘询,让汉昭帝后裔成为了庶子;

汉成帝没有儿子,继任皇位的人选只能从汉元帝的孙子中找出汉哀帝和汉平帝二人来继承皇位。

最后一个西汉皇太子,就要找到汉宣帝的玄孙孺子。

纵观西汉皇位继承,庶子即位是常事。汉文帝就是第一个;汉宣帝也是一个;汉成帝之后,就不得不寻找汉元帝和汉宣帝后裔来继位。刘秀做为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的七世孙,虽然和孺子等人,没有那么亲近嫡子,但继承刘氏皇位也说得过去。

再说,刘秀又不是从西汉皇帝手中夺走皇位,而是从同是汉景帝后代、自己的族兄更始帝刘玄手中夺取帝位。

小结:从血缘上,刘秀自认是西汉的延续,并没有错!刘邦也不认为皇帝就得嫡子来做,要不刘邦也不会一心想要废嫡子刘盈,立庶子刘如意。地下有知,刘邦还是认刘秀这个有能力的庶子孙的,就如同刘邦觉得侄子刘濞类己一样。


东汉基本继承西汉制度,这也是东汉是西汉延续的理由

法令、官制、军事、思想等等,东汉和西汉区别不大,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体。除了继承西汉体制,东汉还在西汉的经验教训上做出修正:

1、东汉将汉武帝时所设置的十三刺史部从原来的监察区变为行政区,确定了州这个行政区域,划分天下为14州。

2、14州的刺史,可以不经过三公,直接上书给皇帝,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3、针对西汉时的功臣(诸吕之乱中功臣对于皇帝的威胁)、宗室(七国之乱对于皇帝的威胁)、外戚(霍光时废海昏侯对于皇帝的威胁)的三大威胁,东汉限制他们参与治理,只给他们优厚的待遇。

4、对于朝中大臣,东汉加强对他们的督责,补给他们偷懒的空间;

5、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削弱三公权力,让尚书台成为皇帝的执行机构;

6、废除郡国都尉,取消地方的军队,地方只维持少量的治安兵力;

7、确立军事体制:两伍一什,五什一队,两队一屯,两屯一曲,曲由军候率领。部下设曲,部由部校尉和军司马率领。

8、东汉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五德始终的中国传统帝国,后世王朝基本上都是以东汉为样板构建: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五德始终。


综述

从血缘上看,刘秀不是第一个从疏远宗室中即位的刘姓,汉哀帝和汉平帝、太子孺子都是疏远宗室——虽然没有刘秀那么疏远,但也是疏远。因此以刘秀血缘疏远来反驳东汉不是西汉的延续,是难以成立的。

从制度沿袭上,东汉基本上就是西汉的翻版。当然东汉也在吸取西汉教训上进行了总结,有了一些自己的特色。

从五德始终来看,东汉是新建立的王朝,和西汉无关。王莽以五德始终指导,将西汉改为新,是五德始终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刘秀建立东汉,要继承西汉,就必须要从王莽手中夺取天命,即刘秀必须要用五德始终来证明自己的东汉是天命所在。这就是刘秀为什么要定都洛阳而非长安的原因:

1、汉承周德。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卷一:自上即位,案图谶,推五运,汉为火德。周苍汉赤,水生火,赤代苍,故上都雒阳。

2、汉高祖刘邦就曾想定都洛阳,但被娄敬以德不如周而放弃。“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後世骄奢以虐民也。”

结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实现汉高祖刘邦都洛阳继承周德的遗愿。

定都洛阳,其实就是刘秀承认自己是疏远宗室,于是他就抬出刘邦想要定都洛阳这个事情来确定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我实现高祖刘邦的遗愿,是大孝!

如此一来,刘秀就将自己的东汉和汉惠帝之后的西汉进行并列:定都长安的西汉、定都长安的东汉,都是汉高祖刘邦的汉。截然并列且平等的两个汉,就意味着东汉不是西汉。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西汉东汉合称两汉,很多时候位于两汉之间立国十余年的“新朝”反而被人们忽略了,两汉政权确实不同于两晋或者两宋,因为两汉出现了断代。

刘秀和刘邦的关系

刘秀和刘邦当然有关系,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出自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发的太爷爷才是刘邦,从刘发到刘秀又延续了五代,实际上刘秀和刘邦的亲缘关系已经非常远了。

老百姓常说不出五服都是亲,但是刘秀和刘邦差了二百多年,在普通人家早就形同陌路了。刘秀虽然是皇亲,但是到了刘秀父亲刘钦这一代,只能在济阳县当一个小小的县令,和真正的贵族已经相去甚远了。

两汉的分割点,新朝

公元八年,西汉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新朝短短十几年,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朝有着许多开创性的举措,比如王田制,币制改革等,但是由于新朝王莽的篡权行为为后世统治者所不容,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新朝是不被历史承认的。

刘秀为什么要称汉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赤眉、绿林等起义军极大的动摇了王莽的统治,刘秀看清形势于是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起兵,但是刘秀根基太浅,实力太小,刚起兵的时候连战马都没有,只能骑着牛上阵杀敌。

为了能在乱世生存下去,刘秀不得不依附绿林军,成为更始政权的太常偏将军,而更始政权打出的也是大汉的旗号,攻破长安,灭亡新朝恢复汉室的正是“更始政权”,而刘秀则是为更始政权立下大功。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刘秀实力壮大后引来了更始帝刘玄的猜测,刘秀和更始政权公开决裂,并在河北鄗城(今邢台辖区)称帝,建元建武,国号依旧为“汉”。

刘秀作为远支皇族,自身实力有限,当时汉朝灭亡不久,王莽又不得人心,刘秀借助“复兴汉室”的口号可以笼络更多人心,依附于更始政权时,又攻陷长安诛杀了王莽恢复汉室,得到天下的认可,所以沿用了汉朝的国号。

但是若按照亲缘关系以及政权延续性,其实两汉关联并不大。


一点点历史


历史上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部分共四百余年。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定都长安故称西汉。东汉(公元25年一公元220年,是光武帝刘秀建立的,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是汉皇族直糸血脉。国家制度是西汉的传承。所以东汉是西汉的延续。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是汉文化的奠基者。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文帝,景帝,武帝到刘病己时期国力空前强盛。公元8年外戚王莽从儒子婴手里禅让得到皇位建立新朝。王莽通过改制失败天下群雄并起。绿林和赤眉军发动起义。公元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打败王莽军队主力名声鹊起。更始皇帝刘玄继位后,刘秀经略河北靠云台二十八将平定各地割据势力于公元25年恢复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休养生息,精简官制,倡导儒学是封建社会文才最高休养最好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