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前情提要:6月25日,微博名“華大基因漏查受害者”的用戶發佈微博稱,自己接受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顯示一切正常,但孩子出生後卻被發現13號染色體嚴重缺陷,導致孩子存在多種先天缺陷,但華大基因卻以“華大全基因測序無創DNA檢查像我家的13號染色體缺失問題是不能檢測出來的,並以此問題不在檢查範圍之內拒絕承擔任何責任。”

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正文:很遺憾,臨床工作中,我們跟患者強調過無數遍的事情,終於還是在現實中發生了。對此,我真的非常痛心。染色體異常新生兒的出生,不僅是對社會,對家庭,對患兒父母造成巨大壓力。對患兒自己來說,也是極大的痛苦。不管未來人們的道德精神層面能發展到哪一步,至少在現在的中國社會,對這些患兒的歧視,肯定是免不了的。而我認為,與肉體上的痛苦比起來,心靈上的創傷才是最傷害人的東西。

而更不幸的是,在此次事件中,基因公司的確有可能不存在任何差錯。而對患兒家庭的賠償,也有可能僅僅是人道主義層面的。

要弄明白這件事,首先得解釋一下臨床上是怎樣排查畸形兒的。

想必唐氏篩查風險稍高一點的產婦都有這樣一種經歷——產前診斷的醫生一看到你的21三體風險高於1/1000,就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隨後便跟你溝通胎兒染色體異常的可能性,害的你以為天都要塌下來了,立馬無創DNA分析和羊水穿刺都做了一遍才安心。最後發現屁事都沒有,只是虛驚一場。更可氣的是,你發現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這不是赤果果的“騙錢”嘛!

我得義正言辭的反駁一下你,還真不是在騙錢,華大基因的這個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在自然的狀態下,人類的畸變率只有5.6%左右。而這些畸形中還要囊括很多多基因遺傳病和很多染色體正常的結構畸形。因此,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畸形其實還是比較少的。但是一旦新生兒發生了染色體的異常,後果往往是很嚴重的,就像此次華大基因事件的主角一樣。而醫學上,通過無創手段檢測(唐氏篩查等)篩查胎兒畸形的方法又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提高畸形的檢出率,勢必就會在篩查中增加正常胎兒的誤判率,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假陽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問題的唐氏篩查那麼多,但最終發現的唐氏兒卻那麼少的原因了。

那下一步出現了唐氏篩查的異常怎麼辦?

在還沒有出現無創DNA時,我們產前診斷的醫生一般都會讓孕婦去做羊水穿刺。如果超過24周出現胎兒的軟指標異常,比如說腸管回聲明顯增強、或出現出生後可以被修復的結構畸形,比如說胎兒輕度先心病等,還會要求孕婦去做臍血穿刺。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羊水穿刺,還是臍血穿刺,都是有風險的,臍血穿刺的流產率在1%左右,羊水穿刺則好一些,但也有0.5%。這對孕婦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風險。隨著醫學的發展,無創DNA檢測應運而生。它雖然不能檢測所有染色體的非整倍體性,但卻可以排查畸變率最高的三對染色體,通過篩查這三對染色體的非整倍體性,可以排除絕大多數的染色體異常。雖然它的準確率沒有達到100%(95-99%),但跟特異性只有60-75%的唐氏篩查比起來,已經是質的飛躍了。因此,近年來,無創DNA也被部分作為唐氏篩查異常後所做的補充檢測手段。一些“專家”甚至做出了將無創DNA代替有創染色體檢查的展望。但是接下來問題就來了——

現階段,無創DNA可以完全代替有創染色體檢查(羊水穿刺和臍血穿刺)的地位嗎?

很明顯是不行的。無創DNA有一定的漏診率和誤診率,所有無創DNA檢查有異常的孕婦,以及無創檢測無異常但高度懷疑有染色體問題的孕婦,都需要再做一次有創染色體檢查,並最終以這個結果為準。有創的染色體檢查也被臨床稱為產前診斷的“金標準”。

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無創DNA檢測存在侷限性的原因在於,其應用的是DNA測序技術,簡單的說就是用應用基因芯片來計數每條染色體上基因的數量,如果數量符合,則是整倍體,如果數量不符,甚至出現倍數關係,就極有可能是非整倍體。所以,無創DNA技術在檢測尋常的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是最拿手的(這裡的“尋常”理解為:僅僅多一條染色體,而非出現複查的染色體易位)。對於染色體的某些微缺失、微重複以及一些染色體的結構異常(如嵌合體、平衡易位等),無創DNA是檢測不出的。

美國婦產科協會(ACOG)也不建議無創DNA檢測應用於雙胎及雙胎以上。而國際產前診斷學會(ISPD)僅在三胎或以上的多胎妊娠時才不建議應用無創。所以雙胎是否能使用無創DNA做產前診斷其實還存在爭議和風險

孕婦前期接受過異體輸血、移植手術、幹細胞治療時會引入外源DNA,會影響檢查結果。當然如果孕婦是染色體非整倍體者,或夫妻有一方有染色體結構異常的,同樣不適合做無創。

檢測胎兒組分需要滿足一定的量,如果檢測時間太早(12周以前)或孕婦肥胖,都會導致胎兒遊離DNA偏低,出現假陰性結果,所以檢測前需達到一定孕周,必要時需B超估計孕周大小。

無創不能代替唐氏篩查!不能代替唐氏篩查!不能代替唐氏篩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原因是無創不能評估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風險。所以對於未接受中孕期唐氏篩查而直接進行無創DNA檢測的孕婦,應該在孕 15~20+6週期間檢測甲胎蛋白(AFP)並進行超聲檢查。

說完了無創DNA檢測的侷限性,你們總該明白為什麼產前診斷的醫生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一定要你做羊水穿刺了吧?那些當年堅持做無創不做羊水穿刺的產婦,如今看著自己健康的寶寶,心裡會不會有一絲絲的後怕

害怕就對了,以後一定要記得聽醫生的話,醫生不會給你當上的。

當然,無創DNA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在某些情況下還是能大展拳腳的。有的時候,甚至要比有創的染色體檢查更適合孕婦。這些情況包括:

1、年齡在35-40歲的孕婦;

2、抗拒行有創染色體檢查者;

3、孕早、中期唐氏篩查臨界風險者(1/270-1/1000),以及NTB超輕度異常者。

4、有穿刺禁忌症的產婦(胎盤前置、先兆流產、乙肝病毒攜帶者、以及艾滋梅毒等血行傳染病患者及攜帶者)

特別是第4條,當無創DNA技術還沒被髮明的近代,這些產婦一旦出現唐氏篩查異常,如果不想冒胎兒畸形的風險,就只能忍痛流產,也因此扼殺了許多正常的胎兒,可以說是非常的殘忍了。無創DNA檢測手段的出現,無疑是給這部分產婦多一重產檢保障,在給予孕婦充分心理安慰的同時,也挽救了無數尚在腹中的新生命。無創DNA無疑是一把雙刃劍,相信只要我們應用得當,它一定能為人類的優生優育(主要是允許流產國家的優生優育和非信教人群)做出極大的貢獻!

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如何評價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查正常但導致染色體缺陷孩子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