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明——東夷非夷新釋

王啟明——東夷非夷新釋

王啟明——東夷非夷新釋

王啟明——東夷非夷新釋

(臺灣)汪啟明——"東夷非夷"新釋

【摘要】《禮記》以"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並舉,昔人又有所謂"夷夏之防、華夷之辨、夷變夏、夏變夷"等論題,以華夏為中心,以四方配四夷。這本是古人的附會,但被昔人層累誤傳,遂成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大公案。筆者已有《東夷非夷證詁》一文從字義、字形、字源、內涵、外延論及夷夏無別,尤其是春秋各主要華夏國均被稱為"夷",證其並無"夷"或"東夷"之少數民族(國家)。這裡再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被稱為夷,確證中華民族的祖先都曾為"夷","東夷"是華夏祖先之一。文獻使用的"東夷"有種種含義,並非僅僅是非華夏族群或國家含義;他更多地是一種文化概念而非族群概念。

壹 《東夷非夷證詁》撮要

筆者五年前曾發表有《東夷非夷證詁》一文,對文獻中的"東夷"做了初步研究。主要觀點臚列如次:

1、從古文字考量,"夷、人"一體,"東夷"就是"東人"。戰國前"夷"字並無貶意。"夷"在甲、金文中常見,如《甲》279、《粹》1187、《小臣》、《宗周鐘》、《兮甲盤》、《師西》《柳鼎》,等等。朱芳圃《文字編》卷十收《新寫》105片有形,李孝定《集釋》有釋。從甲骨文、金文看,"夷"字並沒有貶義,恰恰相反,它是一個褒義詞。《說文》:"夷,東方之人也。"段玉裁注:"……惟東夷從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從大,則與夏不殊。夏者,中國之人也。"可見,夷夏無別,夷就是夏,夏就是夷。

2、從字源學分析,章太炎認為,三代以上,夷、夏均為人之別稱,人、兒、屍、夷、仌、?為一字,"自禹而上,夷、夏並號曰人也"。"古特一字一音。及社會日進,而音義分為四、五" 。人、夷不二,夷、屍合一,東屍是東方人,而不是一個或者幾個民族、部落的稱謂,當然更不是什麼落後少數民族的稱謂。前溯,則不僅夷、人無別,夷、夏也是無別的,遑論"夷變夏"、"夏變夷"。

3、從內涵上看,先秦時期,夷、夏之別,是人為的動態觀念和文化之別,而非民族或國家之別。歸順周天子的就是"夏",否則就是"夷"。章太炎認為,惟有山東的居民才能稱為華,他們當然不應該是夷,這和傅斯年《夷夏東西說》夷商在東、夏周在西的夷夏大界有所不同。

4、從指稱對象上切入,先秦時期一般人認為正宗的"華夏" ,如夏、商、周及戰國諸雄均曾被稱為"夷",唯魯國例外。如秦國,《公羊傳?昭公元年》:"秦者,夷也。"齊國,《管子?輕重戊》:"齊者,萊夷之國也。"《春秋經?僖公元年》:"夫人姜氏薨於夷,齊人以歸。"《公羊傳》:"夷者何?齊地也。"楚國、吳國、越國,《史記?天官書》:"秦、楚、吳、越,夷狄也。"又《左傳?成公七年》和《定公七年》都稱吳越為"蠻夷"。《史記?天官書》:"秦、楚、吳、越,夷狄也,為強伯。"

5、從"東夷"概念隨時而變觀察,秦漢以前的"東夷"概念和漢代《東夷列傳》記載的東夷,並不是—回事。後代的"東夷"並非我國少數民族,均為國外之族屬。《後漢書·東夷傳》曾記載所謂"九夷"有 "畋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竹書紀年》也有相同的記載。其中並無東夷,這是意味深長的。司馬遷《史記》有《西南夷列傳》,同時還為匈奴、南越、東越、朝鮮、大宛立傳,沒有給東夷列傳。《漢書》的情況類似,增加了《西域傳》,也沒有《東夷傳》。晉陳壽《三國志》的《魏書》裡才第一次有《東夷傳》,劉宋範曄編纂《後漢書》時,繼承了陳壽的做法。這兩部書中《東夷傳》的內容,在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中,載於《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此後,正史中唐代初年所編《晉書》也有《東夷傳》,唐代杜佑作《通典》,《邊防》中列有《東夷傳》,從所涉及的內容看,"東夷"的範圍越來越大,族屬、種姓、名號越來越多。

6、文獻記載東夷語與漢語的面貌不同。除了地理位置之外,語言的記錄也可以為我們研究東夷問題提供—些線索。語言是民族認同的要素之一,是人類進化的活化石。班固《後漢書·東夷傳》記載:"挹婁,土地多山險,人形似夫餘,而言語各異……""東夷相傳以為夫餘別種,故言語法則多相同……""東沃沮,……言語、食飲、居處、衣服有似句驪…… ""挹婁人……其耆老言,……,又於岸際見—人乘破船,頂中複有面,與語不通,不食而死…… ""……耆舊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為徒,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為秦韓……""弁韓與辰韓雜居,城廓衣服皆同,言語風格有異……"在這些可貴的記載中,不難發現,東夷的語言多屬於朝鮮高句驪的語言,只有辰韓的語言大約與華夏族的秦人語言有關。

結語:先秦時期,與華夏相對的"東夷"和《後漢書·東夷列傳》的"東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東夷"是一個文化概念,更多地屬於觀念範疇而不是國家、民族、族群的範疇。商周時代的東夷,是方位名稱;戰國時代的東夷,有著文化觀念與禮制的含義。如果要使用"東夷"來指稱漢代以前的山東民族,那他就是華夏民族之一;漢以後"東夷"則指與今天中國範圍不同的其他國家。甲文中的夷,三代的夷,春秋戰國的夷,兩漢的夷,以及不同時期的"東夷",其內涵各各不同,應該歷史地分析,不能在一個平面上展開,即使是同一時期的"夷"、"東夷",也有不同的含義,必須深入研究,才能接近歷史的事實。

貳 東夷非夷的再思考

《東夷非夷證詁》刊出後,意猶未盡。這裡我們從傳說人物與文獻中"東夷"使用的實際情況出發做進一步的考論,以證東夷與華夏是同源共生的民族,有相同的文化傳統。是有此文。

一、問題的緣起。"東夷"一詞。權威工具書有釋。

1、《漢語大詞典》"夷"條下:"我國古代中原地區華夏族對東部各族的總稱。亦泛稱中原以外的各族。《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近代亦以稱外國。"(1)"夷人"條下:"夷人:指古代中國東部地區各部族之人。《書·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引申為對中國境內華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稱。《墨子·魯問》:"楚之南有啖人之國者……苟不用仁義,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尚書》《春秋》,聖人之史也……《趙宋》《遼》《金》,夷人之史也:舉其人,而史之得失,文之高下,瞭然也。'""對外國人的泛稱。宋·謝靈運《答法勖問》:'華民易於見理,難於受教……夷人易於受教,難於見理。'"(2冊,1495頁);(2)"夷言:古指黃河流域華夏族以外的各族語言。後亦泛指少數民族或外國的言語。《左傳·哀公十二年》:'太宰噽說,乃舍衛侯。衛侯歸,效夷言。'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青羌赤狄,同畀豺狼,胡服夷言,鹹為京觀。'《新唐書·崔漢衡傳》:'貞元三年,豫吐蕃盟平涼,被執,虜將殺之。因夷言謂之曰:'我善結贊,無殺我!'"(2冊,1496頁);(3)"夷音:古指外族語言。唐劉知幾《史通·言語》:'而彥鸞(崔鴻)修偽國諸史,收(魏收)弘(牛泓)《魏》《周》二書,必諱彼夷音,變成華語,等楊由之聽雀,如介葛之聞牛。斯亦可矣。[1]'"(2冊,1498頁);(4)"東夷"條下:"古代對我國中原以東各族的統稱。《禮記·曲禮下》:'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河北、山西的北部是所謂北狄,陝西的大部分是所謂西戎,黃河的下游是所謂東夷。[2]'"又"指三國吳,《文選·曹植<王仲宣誄>》:'嗟彼東夷,憑江阻湖,騷擾邊境,勞我師徒。'李善注:'東夷,謂吳。'""舊指我國東方日本、朝鮮等國家。"(4冊,828頁)

2、《辭源》"東夷"條:"古代華夏族對東方諸民族的稱呼。《孟子·離婁下》:'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嗚條,東夷之人也[3]。"

3、《辭海》新版"東夷"條說"見夷條";"夷"條下:"中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亦稱'東夷'。如夏至周朝有'九夷'之稱。郭璞《爾雅》注:'九夷在東。'亦泛指四方的少數民族。……舊時亦用以稱外國人[4]。"

4、《漢語大字典》未收"東夷"詞條,在"夷"下稱:"我國古代東部民族名。殷代分佈在今山東、江蘇一帶,後來泛指東方各族。"漢代鄭玄注《周禮·夏官·職方氏》中的"四夷"一詞時,明確地說"東方曰夷。"梁皇侃在解釋《論語·子罕》中"九夷"一詞時說:"九夷者,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麗,四滿飾,五鳧臾,六素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527頁)

5、《現代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都沒有收"東夷"一詞,但在"夷"下,《現代漢語詞典》:"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1360頁)《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我國古代對東部民族的稱呼。""古代對中原以外各民族的稱呼。"(1552頁)

這些權威工具書,均以"夷"為東夷。其釋"東夷",約略三義:一,境內少數民族泛稱;二,外族異類之稱;三,某個具體地方的族類稱謂。所稱均為他稱,表明是"我國"或"華夏族"與"東方民族"之異。工具書的解釋應該有權威性,但是以夷、夏對立,認為"夷"和"東夷"是異族,這樣的觀點還可以再討論。

二、"東夷"研究縱橫談

論述夷夏關係的學者不少,其觀點有"夷夏混居說""夷夏對立說""夷夏融合說"等,王寧曾做過論析[5]。近些年來,研究東夷的成果不少,專著如何光嶽《東夷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欒豐實《東夷考古》(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逄振鎬《山東古國與姓氏》(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重要論文如林祥庚《商非東夷說》(福建師大學報,1985年3期)、逄振鎬《東夷及史前文化試論》(歷史研究,1987年3期)、《論中國古文明的起源與東夷人的歷史貢獻》(中原文物,1991年1期)、《東夷土著民族論》(東嶽論叢,1995年2期)、丘菊賢、楊東晨《東夷的崛起及其三次大遷徙述評》(河南大學學報,1988年1期)、《東夷簡論》(中原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1期)、嚴文明《東夷文化的探索》(文物,1989年9期)、徐傑順《漢民族主源炎黃東夷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2期、3期)、程德祺《夏為東夷說》(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79年4期)、龔維英《東夷二昊和原始性崇拜》(學術月刊,1987年6期)《論東夷族團的分化及及皋陶族的南徙》(江漢考古,1989年1期)、王震中《史前東夷族的歷史地位》(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1988年6期)、李炳海《蓬萊、昆侖神話同源於東夷考》(東嶽論叢,1991年1期)、李德山《東北古民族源於東夷論》(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4期)、陳泰夏《漢字的起源與東夷族》(韓國學論文集,第7輯)、詹之慶《吳越文化與東夷文化的比較研究》(東北師大學報,1992年2期)、張富祥《商先與東夷的關係》(殷都學刊,1997年3期)、劉付靖《東夷、楚與南越文化的關係》(廣西民族研究,1999年1期)、楊銘《巴人源出東夷考》(歷史研究,1999年6期)、王寧《太昊、少昊與上古的東夷民族》(棗莊師專學報,2000年4期)、孫瑋、閆茂新《古帝王堯、舜、禹東夷考》(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3期)、張為民《黃帝族源東夷說》(東方論壇,2001年2期)、慄豐實《論"夷"和"東夷"》(中原文物,2002年1期)、任重《東夷文化的歷史沿革》(山東大學學報,2001年1期)、戈志強《試論夏的起源及其與東夷的關係》(蘇州大學學報,2002年2期)、羅驥、鞏紅玉《論漢族主體源於東夷》(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1期)、葉文憲《新夷夏東西說》(中國史研究,2002年3期)等。從前修論述和這些林林總總的成果出發,據我們歸納,大致有兩種代表性觀點。

(一)夷夏一體說。又可細分:

1、夷夏等同說(根據工具書的解釋,本文不細分"夷""東夷",二者相同)。如傅斯年先後發表《小東大東說》《夷夏東西說》等。把東夷歷史提高到同華夏歷史等同的高度。(《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北京,1935年),蒙文通把華族叫"泰族",認為"北方之九夷,即此泰族""齊魯為中國文化最古之發祥地"[6];程德祺認為"夷夏是同族,夏、楚、越之間也存在著一定親屬關係","夏族的活動區域是在東夷族的分佈範圍之內,兩者應是同一種族集團。"也就是說東夷人就是夏人[7];王寧《夷夏關係新論》:"在考古界確認北辛、大汶口、龍山、嶽石文化為東夷文化的同時,夏民族起源於東方說也一直存在,至今為古史界的一些學者所信從。""夷是夏王朝所屬諸部族的自稱或統稱,夏代沒有夷、夏之分,故亦無夷、夏交爭或融合之事[8]。"

2、夷生華夏說。王獻唐先生認為甲骨文中"人方"即"夷方""人夷一字","凡人字皆書為夷,古義人夷不分,後以音歧為二,一為本音之夷,一為轉音之人。""故夷人二字,愈古癒合,愈晚愈分。若非契文金文出土,得以同字之故,疏通證明,則人之得音,安從識其本義。然此人夷之稱,皆出黃族。字音之轉,亦出黃族[9]。"他又說過:" 人民之'人'字,究其結構、音讀、意義屬文字學;若進而探討,則直接上稽中國古代民族,人由夷起,初為一字同音,後演為異體兩音。中國古代民族之文化主要來自夷方[10]。"

3、華夏生夷說。以範文瀾先生為代表。他認為,在肯定"黃帝是華族的史祖"的前提下,"黃帝後裔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少昊族可能是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居後,接收了太昊族的文化,因此稱為少昊,成為夷族文化的繼承者[11]。"也就是說,東夷及其文化,發端於黃帝族。

(二)獨立東夷說。又有不同:

1、東夷為夷之一部說。郭沫若認為,從黃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東夷和淮夷活動的地方,共有九部,合稱九夷。傳說太昊是風姓,應該同九夷中的風夷有更直接的關係。風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於首要地位。因而,太昊又是所有夷人部落的祖先。少昊後裔,主要活動在山東半島上[12]。在他關於甲骨文的著作中,他又說:"屍方當即東夷也。徵屍方所至之地在淮河流域者,則殷代之屍方,乃合山東之島夷與淮夷而言[13]。"

2、東夷為山東眾多部落融合形成說。李白風先生認為,東夷與黃帝族無關。"我認為,黃河流域的下,,原來居住著一些散居的民族,他們被來自西方的的羌族打退到東方去,這些退居到山東—帶的民族,本來是許多不同的部落,像萊夷的 族、東夷的夷族和黽族、徐夷的虎族","但東夷不應該包括淮夷[14]。"

逄振鎬《東夷古國史論》曾整理出一個夷夏關係的"大事表",並將1949年至1987年研究東夷問題的學術成果總為"建國以來東夷古國史論著與資料目錄",分"綜述、東夷史前文化、東夷研究、山東古國"等部分,可資參證[15]。

三、"夷、夏"再解

1、釋"夷、四夷、九夷"。《東夷非證詁》已經從字形構造上說明"夷、人"無別,"夷"字就是"人"字。《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發紋身,有不火食者也。"《大戴禮·千乘》:"東闢之民曰夷。"這時只叫"夷",並無"東夷"之稱。這裡從前人的文獻使用情況考察,除以夷為少數民族、外族、文化觀念外,還有其他的意義,如:

(1)夷。除工具書所釋三義外,尚有:①古代人名。《世本·作篇》:"夷作鼓。"張澍補注:"夷即黃帝次妃彤魚氏之子夷鼓,其名鼓,以其作鼓。"②古代國名。《左傳·隱公元年》:"紀人伐夷,夷不告故不書。"杜注:"夷國在城陽壯武縣。"③地理概念。《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鄭玄注:"服,服事天子也。"等等。

(2)"九夷"。《管子》、《墨子》、《戰國策》、《楚辭》、《韓非子》、《鶡冠子》、《淮南子》、《鹽鐵論》、《史記》、《論衡》、《爾雅》等文獻有"九夷"之稱,如《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後漢書·東夷傳》所謂"東方曰夷,夷有九種","九夷"是"畋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竹書紀年》也有"(帝芬)三年,九夷來禦,曰畋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國語·魯語》:"昔武王商,通道於九夷、百蠻。"三國韋昭注:"九夷,東夷九國也。"

按:"九夷"並非僅有九種,文獻中還有淮夷、藍夷、嵎夷、萊夷、鳥夷(一作島夷)、淮夷、徐夷等。《史記·周本紀》:"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魯周公世家》:"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寧淮夷東土。"

(3)"四夷"。《尚書》《周禮》又有"四夷"之語,如《尚書·畢命》有"四夷左衽,罔不鹹賴";《大禹謨》有"無怠無荒,四夷來王";《旅獒》:"惟克商,遂道通於九夷、八蠻"及"明王慎德,四夷鹹賓"等;《周禮·夏官·職方氏》:"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按:夷並無固定的方位。春秋以前,雖有中國之說,但夷、蠻、戎、狄的方位並無定稱,如東方也可稱戎,西方、南方也可稱夷,只有到了戰國時期,才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之說。《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慾不同。"又如《公羊傳·隱公元年》:"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何注:"因地不接京師,故以中國正之。中國者,禮義之國也。"於是中國與夷、蠻、戎、狄配以東、南、西、北,"五方之民"共為"天下",形成同居"四海"的統一格局。

小結:"四夷""九夷"之稱後起,"四夷"不是四方之夷,"九夷"也不是夷有九種;這兩個合成詞中的"夷"不是被釋為"人"之夷,也不是"東夷"之夷,而且"四""九"按古文慣例,當系定數代不定數,強指為"九"或"四",膠柱鼓瑟,指虛為實,不可取信。

2、釋"華""夏""華夏"。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有學者研究過這幾個詞。如顧實《華夏考原》以為 "胥、疋、雅、夏"古今通。"華胥"即"華夏",上古知母而不知父,伏羲之母曰華胥氏,"華胥"特為"華夏",遂為吾種族之名[16]。任繼昉《"華夏"考源》則從考古發現、文字考辨、語源闡釋考據了"華""夏"[17],其他較著者如詹鄞鑫《華夏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9期)、張富祥《華夏考》(東方論壇,2003年4期)、劉宗迪《華夏名義考》(民族研究,2000年5期)等。

華、夏初義。"華"本義為花,引申為文彩、文明;"夏"字的甲文初義為"象人而突出手舞足蹈的形象,其造字本義正是樂舞的意思",後為地名,約略在豫西和晉南[18],再為人名,國名、族名,引申而具有大的含義均當後起。"華夏"作為族稱見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是指先聖王的後代,即遠古社會的貴族。這是初始的、狹義的內涵,而並非後來的"華夏"。

表示後來"華夏"的意義最初為"諸夏",齊桓公二十五年,"狄人伐邢",管仲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齊桓公四十一年,"楚人伐徐,徐即事諸夏故也"。春秋中期,齊桓公所宣導的 "攘夷"事業,《詩經·魯頌·閟宮》說是:"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左傳·閔公元年》:"諸夏親暱,不可棄也。"。楚共王三十一年,楚共王死後議定諡號,說"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徵南海,以屬諸夏",不僅是對楚共王的評價,實際上楚國"撫有蠻夷,以屬諸夏"。

"華夏"連言指稱所有中國人已經非常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此處"華夏"是指楚國原來的領地。《辭海》"華夏"條:"中國古稱華夏。《左傳·定公十年》(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疏:'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 這兩處注者均在唐。"中華"一詞,首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其源可溯自"中國諸華",見於漢高誘注《呂氏春秋·簡選》。

華指稱族,本在東,後才逐漸西移。蒙文通先生根據《爾雅·釋地》以岱嶽為中,《釋山》以嵩嶽為中,提出"上世華族聚居偏在東北,故泰山為中","中國之中心,前後有三,以次自東北而西南","以五嶽帝都考漢語自東而西之跡,其事已彰","是上古之日益西進,而又以大國先之,則漢族之自東而繁榮於西,其事審矣"[19]。故東夷非"夷",其事審。

3、釋夷、夏之防。傅斯年《夷夏東西說》:夏地,"據以上各書所記夏地,可知夏之區域,包括今山西省南半,即汾水流域,今河南省之西部中部,即伊洛嵩高一帶,東不過平漢線,西有陝西一部分,即渭水下流。東方界線,則其盛時曾有濟水七流,至於商邱,此便是與夷人相爭之線。"(206頁)夷地,"凡在殷商西周以前,或與殷商西周同時所有今山東全省境中,及河南省之東部,江蘇之北部,安徽之東北角,或兼及河北省之渤海岸,並跨海而括遼東朝鮮的兩岸,一切地方,其中不是一個民族,見於經典者,有太暤、少暤、有濟、徐方諸部,風盈偃諸姓,全叫做夷。《論語》有九夷之稱,明其非一類。夏後一代的大事正是和這些夷人鬥爭。"(206頁)"湯放桀,等於夷滅夏。商人雖非夷,然曾撫有夷方之人,並用其文化,憑此人民以伐夏而滅之,實際上亦可說夷人勝夏。商人被周人呼為夷,有經典可證。"(213頁)"夷之地域,"其區域所包括,西至今河南之中心,東盡東海,北達濟水,南則所謂淮夷徐舒者皆是。這個分佈在東南的一大片部族,和分佈在偏於西方的,一大片部族名諸夏者,恰恰成對峙的形勢[20]。"(225頁)

從傅斯年先生所論,禹分天下為九州,而東夷故地獨佔其三:青州,兗州,徐州,可見其地廣。如此廣大的地域均為"夷"據,則華僅限以今天河南為中心的一小塊,這是不可想像的。

4、釋夏、夷之變。夷夏之變當為異質文化的衝突與交融。孔子作《春秋》"用夏變(於)夷者夷之,夷而進至中國則中國之"孔子本人雖感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無)也",同時還"欲居九夷",他主張"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即對夷狄要用文德使之歸服,歸服了,就要使他們安定,樂於歸順。孟子進一步提出以"用夏變夷"而反對"變於夷"。孔孟之言反映了儒家的我族文化中心主義的一面,但又認為夷狄只要接受華夏的文化禮俗,即可視為兄弟。誠如章太炎所言:

"中國"雲者,以"中""外"別地域之遠近也。"中華"雲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則"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義,無論同姓之魯、衛,異姓之齊、宋,非種之楚、越,中國可以退為夷狄,夷狄可以進為中國,專以禮教為標準,而無有親疏之別。其後經數千年,混雜數千百人種,而其稱"中華"如故。以此推知,"華"之所以為"華",以文化言,可決知也[21]。

叄、華夏源於東夷論

討論東夷起源的問題十分重要。因為他對於我們華夏民族起源、形成及發展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在典籍記載比較混亂、自相矛盾、往往不能自圓其說的情況下,不妨另外換一個角度討論這個問題。在《東夷非夷證詁》中,我們已經論證過夏、商、週三代和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的華夏諸侯國都曾為文獻稱"夷",這裡我們再換一個維度來討論這一問題。

傳說是層累的古史,從中可以窺見歷史的發展線索。徐旭生謂:"很古時代的傳說總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核心,並不是向壁虛造的。"(20頁)"在早期發展的各民族(用這一詞的廣義)中,它們最初的歷史總是用'口耳相傳'的方法流傳下來的。又經過數千百年,文字逐漸增多,才能用它們記錄當日經過的重要事情。"徐先生將盤庚遷殷前的時代,稱為傳說時代[22]。(19頁)

傳說時代,華夏民族的首領有三皇五帝之說,起於戰國。前人對此研究不少。遠之,唐劉知幾的《史通》、宋劉恕以至清人崔述,近之,顧頡剛、郭沫若、範文瀾、周穀城、呂振羽、翦伯贊均有所論述。"三皇"又作"三王","三皇說"始見《莊子》,"五帝說"始見《孫子》[23],"五帝"說有四:(1)前期五帝說。此說五帝為黃帝、顓頊、嚳、堯、舜,見於《大戴禮記·五帝德》、《帝系》、《呂氏春秋·古樂》、《尊師》、《史記》等。(2)後期五帝說。為伏犧、神農、黃帝、堯、舜。見於《戰國策·趙策》、《易·系辭》、《莊子·繕性》、《淮南子·俶真》、《三統曆》。(3)戰國末五帝說。此說五帝為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見《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淮南子·天文》、《時則》。(4)漢、晉編定五帝說。此說五帝為少昊、顓頊、嚳、堯、舜。今見於《世經》、偽《孔安國古文尚書序》,自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至有清一代,相沿承用此五帝說[24]。而《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按孔安國《尚書序》、皇甫謐《帝王世紀》、孫氏注《世本》列出三皇五帝,謂三皇為伏羲、神農、黃帝,五帝為少昊、顓頊、高辛、唐、虞[25],我們就從這個世系來考察他們與東夷的關係。對於當代人討論的一元、多元、上限與下限、人話與神話、地域與融合等,這裡不做深入的討論。秦照芬《近百年來中國上古史研究的概況》中有《中國上古史研究大事表》可資參考[26]。

既然傳說中的華夏祖先以三皇五帝為主線,我們的考察就沿此進行。

1、伏羲與東夷。伏羲即為太昊。《漢書·古今人表》:" 太昊帝,宓羲氏 。" 顏師古注引張晏曰:" 太昊,有天下號也。作罔罟田漁以備犧牲,故曰宓羲氏。"昊又作"皥"。《荀子·正論》:"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 楊倞注:"太皞,伏羲也。燧人,太皞前帝王。" 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太皥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 羅惇曧《文學源流》:"況倉頡以前,文字未立,太皞之世,未見椎輪。" 太昊之跡遍於齊魯。元朝於欽《齊乘》:"鳧山……古有伏羲廟。"鳧山在今山東鄒城。宋《元豐九域志》:"兗、單皆伏羲陵。"兗、單指今兗州、單縣。唐司馬貞《三皇本紀》引皇甫謐雲:"伏羲葬南郡,或曰塚在山陽高平西也。"山陽高平即今山東金鄉縣。《史記·封禪書》和《漢書·郊祀志》都說"泰帝興,神鼎—。"顔注《漢書》以泰帝為太昊伏羲,《淮南子·天文》:"東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呂氏春秋·孟春紀》;"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太平寰宇記》卷十四:"任城縣東七十五里,舊七鄉古之任國,太皥之後,風姓。也漢縣屬東平國。《左氏》謂任、宿、須句,皆風姓也。實司太皥與有濟之祀故也。" 宋黃震《黃氏日抄》卷五十四:"威烈王八年,越滅郯。郯,今海州。方春秋時,太皥之後,有任、宿、須句、顓臾四國,少皥之後。有莒、郯二國,至於戰國,獨任國。"此二說均源於《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太昊之子為少昊,《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杜預注:"少皞,金天氏,黃帝之子,己姓之祖也。"其地,則《帝王世紀》說少昊氏"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窮桑在今曲阜北。《左傳·昭公二十年》:"昔爽鳴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晏子春秋·外篇》卷七所載同。爽鳩氏是少昊的司寇官,可見五帝之伏羲及其後裔出於東夷。

2、神農與東夷。傳說華夏發端於炎、黃二帝。《國語·晉語》:"少典娶有嬌氏女,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神農即為炎帝,始教民為耒耜,務農業,故稱。又傳他曾嘗百草,發現藥材,教人治病。《易·繫辭下》:"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淮南子·主術》:"昔者,神農之治天下也,神不馳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懷其仁誠之心,甘雨時降,五穀蕃植。"《世本》:"炎帝,姜姓。"馬驌《繹史卷四》引《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神農氏……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也到了東方。《水經注·渭水篇》:"大巒水注之,水出西北大道川,東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又屈逕周城南……又歷周原下,北則中水鄉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盜食穆公馬處也。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是故,炎帝遷居中陳,後到魯。這說明炎帝也是東夷。

3、黃帝與東夷。黃帝是華夏各民族認同的正宗祖先,五帝之首。《易·系辭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孔穎達疏:"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裴駰集解:"號有熊。"司馬貞索隱:"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猶神農火德王而稱炎帝然也。"《史紀·五帝本紀》正義引《輿地誌》:"涿鹿本名彭城,黃帝初都,遷有熊也。"《五帝本紀》索隱引皇甫謐:"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黃帝,有熊國君,少典國君之子,號有熊氏,又稱縉雲氏、帝鴻氏、帝軒轅氏。傳說黃帝生於壽丘。壽丘在魯東門之北,今在兗州曲阜縣東北六里,壽丘,在魯故城東門北,今曲阜市東北八里,彭城在今江蘇徐州,涿鹿在今河南新鄭,徐州是古青徐之地,新鄭靠近齊魯。可見黃帝與東夷也有相當的瓜葛。《太平御覽》卷十五引《黃帝玄女戰法》:"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泰山,三日三夜霧冥,有—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不敢起。婦人曰:'吾元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遂得戰法焉。"泰山亦為東夷之地。這說明,華夏的祖先黃帝也是地地道道的"夷"。

黃帝既生壽丘,其生長之地不會離壽丘太遠。《史記·周本紀》:"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集解:"應劭曰:'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正義:《帝王世紀》雲:'炎帝自陳營都於魯曲阜,黃帝自窮桑登帝位,後徙曲阜。少昊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顓頊始都窮桑,徙商丘。'窮桑在魯北,或雲窮桑即曲阜也。……皇甫謐雲:'黃帝生於夀丘,在魯城東門之北,居軒轅之丘。'"窮桑、壽丘皆在齊魯。黃帝與炎帝、蚩尤大戰的戰場如阪泉、涿鹿、窮桑、青丘、中冀等,都在東齊故地[27]。炎帝、黃帝都封禪過泰山。《史記·封禪書》載:管仲和孔子皆雲三代以前古帝王封禪泰山者七十餘家,其中"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亭亭、云云和泰山皆在齊魯。故說黃帝為東夷當無問題。

4、少昊與東夷。少昊,昊又作"皞、皓、顥",又稱青陽氏、金天氏、窮桑氏、雲陽氏,或稱朱宣。《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少昊既是地名,又是人名。傳說是黃帝之子,蚩尤曾居少昊。高誘《戰國策?秦策》注和《經典釋文?呂刑篇》都說蚩尤是九黎的君名《逸周書?嘗麥篇》:"昔天之初,□□作二後,乃設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於宇少昊,以臨四方,司□□上天以未成之慶。"赤帝,炎帝;馬驌《繹史》卷五注:"此説炎帝命蚩尤居少昊,而蚩尤攻逐炎帝,黃帝乃執蚩尤殺之。復別命少昊也。"蚩尤宇於少昊之地,或相鄰,或相治,其活動範圍約當山東曲阜。蚩尤是東夷,"別命"的少昊也是東夷。少昊是鳳鳥圖騰崇拜,從首領到各部官吏都以鳥名官。《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曆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鴡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謠者也。"無論從族屬、居地、還是形貌看,他是東夷,都可以成立。

5、顓頊與東夷。《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顓頊帝也,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址,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 顓頊,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其父昌意,二十歲即帝位,初國高陽,建都於高陽古城,故又稱其為高陽氏。史載"高陽,古頊帝墟,歷代沿革",《帝王世紀》:"顓頊氏自窮桑徙商邱,於周為衛,在《禹貢》冀州太行之東北,逾常山,及兗州桑土之野,營室東壁之分,豕韋之次[28]。"其地望在冀東齊魯之間。

6、高辛與東夷。帝嚳高辛氏,黃帝之後。《史記·五帝本紀》曰:"高辛氏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高陽之末,帝嚳代之。今本《竹書紀年》注稱:"初封辛侯,代高陽氏王天下。"《國語·周語下》雲:"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顓頊之所建也,帝嚳受之。"帝嚳之都,史載為亳。今本《竹書紀年》雲:"元年,帝即位,居亳。"《史記·殷本紀》雲:"湯始居亳,從先王居。"《集解》引孔安國曰:"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亳之所在即在山東。《左傳·哀公十四年》宋景公曰:"薄,宗邑也。"薄即亳,宋既為商裔,因封雲先王所在之亳邑附近。《後漢書·孝明八王列傳》李賢注:"薄故城在今曹州考城縣東北,"即在今曹縣南24裡,正與宋近。《左傳·昭公四年》曰:"湯有景亳之命。"景即景山,在成武縣境,距亳不遠。又《孟子·滕文公下》曰:"湯居亳,與葛為鄰。……湯始徵,自葛始。"葛,據《漢書·地理志上》陳留郡寧陵縣條引孟康曰:"故葛伯國,今葛鄉是。"《春秋·桓公十五年》曰:"邾人、牟人、葛人來朝。"杜預注:"葛國在梁國甯陵縣東北。"寧陵縣在今河南省,正與山東省曹縣為鄰。又帝嚳有妃名簡狄,生商祖契。簡狄為有娀氏女,有娀氏族即在曹縣境內。《讀史方輿紀要》卷33曹州曹縣莘城條附:"又有戎城,在濟陽東南",而濟陽即在曹縣西南70裡。可見有娀氏族正在亳地附近。帝嚳娶有娀氏女,則居地自不會遠。

7、唐堯與東夷。關於堯。《易·繫辭下》:" 神農氏沒, 黃帝、堯、舜氏作。"《史記·五帝本紀》:"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 。" 《史記·五帝本紀》索隱:"堯,諡也。放勳,名。帝嚳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謐雲'堯出生時其母居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長孺之家,故從母所居為姓也。'"這是說堯是黃帝曾孫帝嚳之子。堯母慶都氏是東夷人。《竹書紀年》卷二"帝堯陶唐氏"下沈約注:"母曰慶都,生於鬥維之野"。鬥維之野是古代占星術的用語,是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中鬥宿區劃所對應的地面區域。這個鬥維之野指的就是今天的吳地,包括揚州、高郵這一帶。說堯母生於鬥維之野,等於說慶都是東夷人(甚至是揚州人)。

8、虞舜與東夷。關於舜。《孟子·離婁下》:"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趙注:"生始卒終,記終始也。諸馮、負夏、鳴條,皆地名也。負,海也,在東方夷服之地,故曰東夷之人也。"孫疏:"孟子言舜帝,其始生於諸馮之地,其後遷居扵負夏之地,其卒死於鳴條之野,是東夷之人也。以其地在東方,故曰東夷之人。" 諸馮、負夏均在今山東, 鳴條乃今河南封丘,近齊。《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所述這幾處,地望均在海岱。《水經注》卷四"又南過蒲坂縣西"下:"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陽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廟……郡南有歷山,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有舜井,媯、汭二水出焉。南曰媯水,北曰汭水。西逕歷山下,上有舜廟。周處《風土記》曰:'舊説舜葬上虞。'又《記》雲:'耕於歷山。'"今山東濟南尚有此名、此廟。周處《風土記》:"舜,東夷之人,生姚丘(又稱姚墟)。"《括地誌》:"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黃宗羲《<孟子>師説捲上》:"《會稽舊》記雲:'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周處《風土記》雲:'舜,東夷之人,生姚丘。" 如果說"東方之人"即為"夷",那麼舜為東夷人無疑。此外,堯、舜、禹所用之大臣如後羿、羲和、重黎、倉頡、臬陶、伯夷、伯益等都出自東夷。所以,劉起釪《古史續辯》一書中認為,堯和舜都是"東方夷族的代表[29]"。

小結:《帝王世紀》:"伏羲氏……都陳……故位在東方主春。"(2頁)"炎帝自陳營都於魯曲阜。黃帝自竅桑登帝位,後徙曲阜。顓頊始都窮桑,徙商丘。窮桑在魯北,或雲窮桑即曲阜也。又為大庭氏之故國,又是商奄之地。黃帝生於壽丘,在魯城東門之北。居軒轅之丘。"(9頁)"少昊帝……降居若水,有聖德,邑於窮桑,以登帝位[30]"(10頁) "神農都陳,徙曲阜;黃帝都自窮桑登帝位,後徙魯曲阜;少昊邑於窮桑以登帝,都於曲阜;於周為魯。窮桑在魯北,顓頊始都窮桑,後徙帝邱;於周為衛。"

王國維有一個大膽的推論:"自上古以來,帝王之都皆在東方:太皥之虛在陳,大庭氏之庫在魯,黃帝邑於涿鹿之阿,少皥與顓頊之墟皆在魯、衛,帝嚳居亳……堯號陶唐氏,而塚在定陶之成陽,舜號有虞氏,而子孫封於梁國之虞縣,孟子稱舜生卒之地皆在東夷。蓋洪水之滅,兗州當其下游,一是或有遷都之事,非定居於西土也。禹時都邑雖無可考,然夏至太康以後以迄後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見於經典者,率在東土,與商人錯處河濟間蓋數百歲。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後五遷,不出邦畿千里之內。故自五帝以來,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東方。……自五帝以來,都邑之自東方而移於西方,蓋自周始。故以族類言之,虞夏皆顓頊後,殷周皆帝嚳後,宜殷周為親。以地理言之,則虞夏商皆居東土,周獨起於西方[31]。"

結合《帝王世紀》和王國維的論述,可以推知中華民族傳說中的祖先都源於東方,也都把那裡作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只有周人才不是東方民族,但姜人源羌,又有族源關係。既然華夏民族的祖先都是東夷,我們有什麼理由認為"東夷"是與華夏民族相對的少數民族集團的稱謂呢?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1)傳說時代文獻多自相矛盾,前修時賢的研究也大相徑庭。(2)記載傳說人物這些證據還可分為原生與再生兩個類別[32],尚須結合出土文獻磨勘。

肆、文獻"東夷"小詮

按照文獻使用的從古原則,我們尋檢了先秦時期21種主要典籍使用"東夷"一語的情況。《晏子春秋》、《周禮》、《周易》、《儀禮》、《荀子》、《莊子》、《墨子》《老子》《穀梁傳》、《爾雅》、《論語》、《孫子兵法》《詩經》等13種未見用例,這些典籍的作者遍及齊、魯、宋、趙、吳、楚各地,這在一定程度表明,先秦時期"東夷"一詞並不是華夏民族公認的少數民族稱謂。使用過"東夷"一語的則有《左傳》、《公羊》、《國語》、《孟子》、《管子》、《禮記》、《呂氏春秋》、《戰國策》8種,共22見。其中前六種當為齊人所著[33],呂不韋,衛人,《戰國策》作者紛歧,不能確認。《左傳》11見為最多。所用意義轤列如次:

一、認為東夷是華族邊緣地帶的眾多非華民族泛稱

(1)《左傳·文公五年》:"初,鄀叛楚即秦,又貳於楚。夏,秦人入鄀。六人叛楚,即東夷。秋,楚成大心、仲歸帥師滅六。"明湛若水《春秋正傳》卷十七:"六小國在夀州安豐縣。"

(2)《左傳·昭公四年》:"楚子示諸侯侈,椒舉曰:'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諸侯禮也,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周幽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以示諸侯汰也,諸侯所由棄命也。今君以汰,無乃不濟乎?'王弗聽。"杜注:"黎,東夷國名。"明王道焜《左傳杜林合注》卷三十四:"黎,東夷國名。"惠棟《春秋左傳補注》卷五:"韓非子曰:'紂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宋章衝《春秋左傳事類始末》卷三、馬驌《驛史》卷七十六、《左傳事緯》卷八、程廷祚《春秋識小録》卷四等均作"東夷"。"黎"為東夷之一,可見"東夷"一語為泛稱。蒙文通先生認為"仍即風姓之任國,則泰族與東夷同支,進化或為先耳……泰族、九夷,要之蓋一族也[34]。"

(3)《左傳·昭公五年》:"冬十月,楚子以諸侯及東夷伐吳,以報棘、櫟、麻之役。薳射以繁揚之師,會於夏汭。越大夫常壽過帥師會楚子於瑣。聞吳師出,薳啟強帥師従之,遽不設備,吳人敗諸鵲岸。"此"諸侯"、"諸夏"與"東夷"成文,故泛指。

(4)《國語·魯語下》:"若得楚師以伐魯,魯既不違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若楚之克魯,諸既不獲窺焉,而況君乎?彼無亦置其同類以服東夷,而大攘諸夏,將天下是王,而何德於君,其予君也?"韋注:"無亦亦也。同類,同姓也。攘,卻也。言楚亦將自置其同姓於魯以取天下,不予君也。"

(5)《戰國策·魏策二》:"黃帝戰於涿鹿之嶽,而西戎之兵不至;禹攻三苗,而東夷之民不起。以燕伐秦,黃帝之所難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齊兵矣。"王念孫曾對此作釋:"鮑改'起'為'赴',念孫按:'鮑改非也。不起者,謂不起兵以應禹也。下文曰:燕伐秦,黃帝之所難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齊兵矣。即其證。'"宋鮑彪注、元吳師道補正《戰國策校注》卷六、明馮琦、馮瑗《經濟類編》卷六十七、馬驌《繹史》卷一三四引略同。此西戎與東夷並舉,故泛稱。

二、以東夷為某(些)具體的少數民族(國)

(6)《左傳·僖公四年》:陳轅濤塗謂鄭申侯曰:"師出於陳、鄭之間,國必甚病。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歸,其可也。"杜注:"東夷:郯、莒、徐夷也。觀兵,示威。"

(7)《左傳·僖公十九年》:"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睢之社,欲以屬東夷。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杜注:"睢水受汴東,經陳留梁譙沛彭城縣入泗。此水次有妖神,東夷皆社祠之,蓋殺人而用祭。"孔疏:"屬訓聚也。殺鄫子以懼東夷,使東夷聚來歸已也。"

(8)《左傳·文公五年》:"初,鄀叛楚即秦,又貳於楚。夏,秦人入鄀。六人叛楚,即東夷。秋,楚成大心、仲歸帥師滅六。"明湛若水《春秋正傳》卷十七:"六小國在夀州安豐縣。""東夷"與"六小國"成文,所投當為國。

(9)《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若非侵小,將何所取?武、獻以下,兼國多矣,誰得治之?杞,夏餘也,而即東夷。魯,周公之後也,而睦於晉。"明朱朝瑛《讀春秋畧記》卷四:"《左傳》以為書子杞夷也,是時宋楚爭伯,杞處其間不能自立,葢遷於夷矣。故襄二十九年晉女叔侯曰:'杞,夏餘也,而即東夷。時王貶之,殆以此耳。杞桓公之來朝於僖二十七年,稱子,於文十二年,則稱伯,杞文公之會盟於襄二十四年尚稱伯,二十九年即稱子,至昭六年卒復稱伯,左氏又以為杞用夷禮,故曰子。豈一人之身,忽夷忽夏乎?大抵杞為先代之後,天子所以備三恪者,故其降而再復,其他則一降而不復也。"

(10)《左傳·昭公十一年》:韓宣子問於叔向曰:"楚其克乎 ?"對曰 :"克哉!蔡侯獲罪於其君,而不能其民,天將假手於楚以斃之,何故不克?然肸聞之,不信以幸,不可再也。楚王奉孫吳以討於陳,曰:'將定而國。'陳人聽命,而遂縣之。今又誘蔡而殺其君,以圍其國,雖幸而克,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緡以喪其國,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楚小位下,而亟暴於二王,能無咎乎?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兇惡而降之罰也。且譬之如天,其有五材而將用之,力盡而敝之,是以無拯,大可沒振。"宋真徳秀《文章正宗》巻四:"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故伐而克之。"明王道焜、趙如源《左傳杜林合注》卷三十七略同。

(11)《左傳·哀公十一年》:"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誤吳也。夏,楚公子慶、公孫寬追越師,至冥,不及,乃還。秋,楚沈諸梁伐東夷,三夷男女及楚師盟於敖。"杜注:"報越","從越之夷三種"。越為東夷之一,此東夷為具體之民族。

(12)《公羊傳·僖公四年》:"齊人執陳袁濤塗。濤塗之罪何?闢軍之道也。其闢軍之道奈何?濤塗謂桓公曰:'君既服南夷矣,何不還師濱海而東,服東夷且歸 ……東夷,吳也。'"

(13)《國語·晉語六》:"厲公六年,伐鄭,且使苦成叔及欒?興齊、魯之師。楚恭王帥東夷救鄭。楚半陣,公使擊之。"韋注:"東夷,楚東之夷也。"

三、以東夷為"東方之人"

(14)《孟子·離婁下》: "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裡;世之相後也,夭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舜為中華民族傳說中的祖先,現在卻被孟子稱為"東夷之人",這說明,"東夷"就是《說文》所說的"東方之人",而不是少數民族或與華夏族對立的民族。

四、以東夷為域外民族

(15)《尚書·周書·周官》:"成王既伐東夷,肅慎來賀。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孔傳:"海東諸夷駒麗、扶餘、馯貊之屬,武王克商,皆通道焉。成王即政而叛,王伐而服之,故肅慎氏來賀。"陸德明《經典釋文》:"肅慎,馬本作息慎,北夷也。"孔穎達疏:"成王伐淮夷、滅徐奄,指言其國之名。此傳言東夷,非徒淮水之上夷也。故以為海東諸夷駒麗、扶餘、馯貊之屬,此皆於孔君之時有此名也。"可見,連孔穎達也認為以"海東諸夷"釋"東夷",並以為漢時始有此稱。朱彝尊《古文尚書辨》認為:"考《周書·王會》篇,北有稷愼東則濊良而已,此時未必即有駒驪、扶餘之名,且駒驪主朱蒙以漢元帝建昭二年始建國號,載《東國史略》,安國承詔作《書》傳時,恐駒驪扶余尚未通於上國,況武王克商之日乎。"(四庫全書·集部·卷五十八·曝書亭集)《漢書·武帝紀》(元封三年):"朝鮮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郡。"《漢書·地理志》記"武帝元封四年"設(開)玄菟郡,下屬三縣有高句驪縣。縣名由高句驪族而來,也就是說族名更要早於縣名。可見此文所指實的"東夷",亦當漢代人觀念,而並非與華夏民族對稱的少數民族集團。

五、以東夷為地域名稱

(16)《左傳·文公九年》:"秋,楚公子朱自東夷伐陳,陳人敗之,獲公子伐。陳懼,乃及楚平。"

(17)《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絳彭城而歸諸宋,以魚石歸。楚失東夷,子辛死之,則雍子之為也。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子靈奔晉。"

(18)《呂氏春秋·仲夏紀》:"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踐伐之。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乃為《三象》,以嘉其德。故樂之所由來者尚矣,非獨為一世之所造也。"此文的"東夷",《漢書·司馬相如傳》顏注無"東"字:"張揖曰:《象》,周公樂也。南人服象,為虐於夷,成王命周公以兵追之。"王利器注《呂氏春秋》從宋翔鳳說,"商人"應該為"南人","如《論語》'南人有言',謂南蠻之人也。秦象郡在南,蓋取此。則此文'商人'當為'南人','江南'當作'海南'",如此,這裡的"東夷"與一般所謂的"東夷族"毫無關係[35]。

此例(17)有"自",例(18)有"失",例(19)有"於",稱地愜當。

六、以"東夷"為文化概念代稱

(19)《禮記·曲禮》:"於外,曰侯。於其國,曰君。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於內,自稱曰不穀。於外,自稱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國,曰某人。於外,曰子。自稱曰孤。"本段所言,是指尊卑貴賤的稱呼,當然是文化的而非民族的觀念。

(20)《禮記·明堂位》:"昧。東夷之樂也。任。南蠻之樂也。納夷蠻之樂於大廟。言廣魯於天下也。"

(21)《禮記·雜記》:"君子不奪人之喪,亦不可奪喪也。孔子曰:……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東夷之子也。三年之喪。言而不語。對而不問。"鄭注:"言其生於夷狄而知禮也。"

(22)《管子·小匡》: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中國諸侯,莫不賓服"。

這些文獻的"東夷"用例,其義各別,但多出於戰國。從年代學看,文獻作者、年代可疑者不少。如偽古文《尚書》成書時代當為魏晉;《禮記》最後成書於西漢;《管子》是戰國人假託管仲所作;《左傳》是用"東夷"一詞最多的文獻,但其注釋已為晉人。而杜預注《左傳》,鄭玄注《三禮》多用他們後來的觀念去理解前代的文獻。戰國後人,難免有時以今律古。如果文獻"足徵",這些問題還比較好解決;反之,則不太容易說得令人信服。正如王國維所說:

漢人注經,不獨以漢制說古制,亦以今語釋古語。杜子春、鄭大夫、鄭司農說《周禮》已用其法,後鄭司農注三《禮》,複推而廣之[36]。 誠哉是言!

伍、結語

指"夷"為"東夷",再將史前山東人冠以"夷"或"東夷"名,本身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偽命題;再指"東夷"為某個或某些與華夏相對的民族或國家,是偽上加偽。華夏與"東夷"、"夷"相對而稱,是戰國以後人"中原文化中心論"的產物,並非一定與某個民族、某個國家、某個地區對應。

(1)應將"夷"和"東夷"分開討論。"夷"是文化概念,"東夷"只是東方之人,即便用作民族概念,亦當是華夏之一或前身。從詞彙學角度來觀察,"東夷"一語又是一個發展的概念,較早文獻並無"東夷"一詞,他最初只叫"夷"。"東夷"與南、西、北四方民族相配,當出於戰國,但此時"東夷"一詞結合不是很緊密。到漢代,"東夷"凝固為一個詞,詞義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即主要向國外之族屬轉移。如不指國外之族屬,則指落後的文化與族屬。

(2)遠古傳說帝王的屬夷,足見遠古時期,華夷無別;從文獻看,戰國之後,華夷劃然,"夷"義轉貶;但 "四夷"並沒有固定的方位配置,"九夷",也不是九種,四、九均為以實指虛。

(3)夷、夏並非二族,"東夷"是後人歸納的結果,而並非傳說時代有一個與華夏民族、中原集團相對的東夷集團、少數民族集團。夷夏之間的"變"與"化"也不是民族之間的融合。這與徐旭生、蒙文通認為傳說時代有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的主張不完全一致。(作者汪啟明,發表於臺灣《經學研究集刊》2013年第14輯)

主要參考文獻:

蒙文通 《古史甄微》 巴蜀書社 1999年

徐旭生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王獻唐 《人與夷》 《中華文史論叢》1982年第1期

王獻唐 《山東古國考》 齊魯書社 1981年

李白鳳 《東夷雜考》 齊魯書社 1981年

逄振鎬 《東夷古國史論》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出版社 1989年

黃 松 《齊魯文化》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溫玉春 《少昊、高陽、高辛、陶唐、有虞諸氏族原居今山東考》,《管子學刊》1997年第4期

付廣華:黎族檳榔文化述論(下)

付廣華:黎族檳榔文化述論(中)

付廣華:黎族檳榔文化述論(上)

付廣華:環太平洋梯田文化圈論(上)

付廣華:環太平洋梯田文化圈論(中)

付廣華:環太平洋梯田文化圈論(下)

中國古代朝貢關係之於經濟人類學的…

中國古代朝貢關係之於經濟人類學的…

中國古代朝貢關係之於經濟人類學的…

中國古代朝貢關係之於經濟人類學的…

中國古代朝貢關係之於經濟人類學的…

大洋州民族

盤古與漢民族的起源

何新:華夏人種起源

東南亞民族的來源和分佈

民國時期西南民族的識別與分類

中國南方民族史研究的逆向思考

中西之間的西南視野:西南民族誌

世界人種的大致分類和黃種人的遷徙

關於越、徐關係及文化交流的考古資料

環中國海海洋族群的歷史發展 -豆丁網

西南民族學院20世紀50年代民族調查概述

侗臺語民族、百越及南島語民族關係芻論

南島語民族與中國古代越人和濮人的關係

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壯泰族群的基本文化特徵

中國西南與東南亞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認同

南島語民族的起源及其與中國南方民族的歷史關係

從語系到語海:夷夏先後說之語言人類學論證

從石器到青銅——夷夏先後說之考古人類學論證(上)

從石器到青銅——夷夏先後說之考古人類學論證 (下)

東南亞的黑色人種及其與中國南方民族的歷史關係_何平

東南亞的黑色人種及其在中國和東南亞民族史上的地位-何平

"環中國海"海洋文化的土著生成與漢人傳承論綱——吳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