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2019,元旦快乐!

透过黎明的晨光,我们迎来了2019年。在过去的一年,也许收获满满,但所有的都抵不过身体健康来的宝贵。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守护家人,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保持健康。

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们希望您新年新气象,从现在开始养成生活好习惯,拥有美好的人生。

说话不徐不疾,慢消耗才能“持满”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讲述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呼吸科主任 林琳

活在当下,说话快、走路快、吃饭快,思维跳跃,稍不注意就会掉队、落伍,因而常会让人精疲力竭。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呼吸科主任林琳说,我们每天都在消耗气血,就像点灯一样,燃掉的油是血,点出来的闪光的就是气,要持续地发光发热,就要懂得持满(养生语,保持精气充足饱满)。所谓持满,第一、不要消耗太多;第二、保证身体各机能正常,让食物能转化为气血。

“有些人说话又急又快,做事冲动没耐心,很快会感觉头晕、烦躁、没气,这就是消耗太多气血的缘故”。林琳说,“有生命就有消耗,但是关键在于消耗的快慢,小消耗易补,大而快的消耗难补,从而导致身体透支。所以,一个人做事气血平和、心情平静,就不会消耗太多,这是很重要、很长远的做法,有句话叫‘宁静致远’,就是这个意思。”

“凡事少一些激动,多一些平和。我自己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慢慢说话,不着急,每天面对那么多病人,说话多,有点累了或者觉得不舒服了,提示我消耗过度了。这时候我就会停下来喝口水,转移一下注意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下班后,不说话我还可以练气功入静,什么都不想,让真气勃勃生发,在这种状态下,心地光明。

其次,要持满,保持气血稳定,还要保持消耗和补充的平衡。我平时也会煲一些汤水,比如五指毛桃煲猪骨(瘦肉)、清蒸铁棍淮山、红枣花椒鱼肚羹等以弥补消耗的气血。第三,持满还应该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让每个细胞、器官保持活跃。一年365天,我每年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打太极,练气功,保持身体机能正常。”

美好一天,从合理营养早餐开始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讲述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 肖辉盛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起床后,我从来不会不吃早餐,而且还养成了吃营养早餐的习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肖辉盛说,“要知道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或慢性胆囊疾病。很多老人家喜欢去茶楼喝茶解决早餐,一盅两件,叉烧包、流沙包、布拉肠、马蹄糕和及第粥……觉得舒心又享受。

但他们忽略一点,这样早餐的营养结构却是极不合理,碳水化合物比重过大,蛋白质含量却少得可怜。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病友,喝早茶后一检测血糖经常会被吓一跳,疑惑自己的血糖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高啊?”

“作为一名内分泌医生,为保证自己平稳的血糖水平,我是尽可能不吃沙糖包、叉烧包生滚稀粥这些高碳水化合物的早餐。长期以来,我们对碳水化合物太过依赖和偏爱,无外乎它是相对比较便宜又容易获得的基本能量来源。一碗饭、一碗粥、一个馒头下去,浑身来劲了。但是长期吃白米白面,如果胰岛功能不够强大,身体可受不了了,血糖容易往上窜。

现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糖尿病大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而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更是为50.1%。因此,在早餐上要调整碳水化合物比重,尤其是要减少精制的沙糖包和稀粥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因为其升糖指数太高。”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肖辉盛说,“其实不吃包子、稀饭、拉肠等,我们还有很多更好的选择,比如燕麦、牛奶、坚果组合,它们富含有粗纤维、优质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营养结构合理,口感丰富,而且还很耐饿。现在流行的地中海饮食方式,就是要求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要不高于40%。”

在中晚餐,肖教授也是尽力减少碳水化合物比重。“中餐我在单位吃饭,也少吃一半的米饭。晚餐也是一小碗米饭,有时还会用紫薯代替米饭(紫薯含有白黎芦醇,具有减少心血管硬化和抗衰老作用)。总之我个人的饮食原则就是,碳水化合物只提供全天能量的30%-40%,可能与经典教科书或饮食指南不太一致。但从自己长期的体会来看,是切实可行的。结合平时每日持之以恒的适量运动,可以保持自己长期平稳的体重和良好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指标。”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多什么,去什么;需什么,添什么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讲述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市中医院前院长 罗永佳

80多岁的罗永佳,每周二依然会回去出诊。采访他时,才知罗老有自己一套不一样的调理养生饮食。他根据中医食疗和现代营养学的理解,提出“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去什么”“需什么,添什么”的饮食观点。

罗老饮食上主张“全面、均衡、适量”。他解释说,“全面、均衡”饮食,就是说从各种食物中全面摄取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同时各营养素之间维持生理上的均衡。营养素摄取失衡,与高脂、高糖、贫血或低钙症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所以,罗老并不特别戒口,也不挑食、偏食。

他如何做到“多什么,去什么”“需什么,添什么”呢?比如因饮食不节,好食肥腻,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针对降脂、降糖、降压为目的,就要省糖、少盐、少脂肪成为食物选择之训条;为减少疾病提高营养,他根据植物化学素中抗氧化的特性,会选择富含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如大豆、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葡萄、苹果等。

在食物选择上,还要适应四季之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春季:省酸增甘、清补养肝;夏季:清热消暑、健脾利湿;秋季:清热润燥、滋阴润肺;冬季:保阳潜阴滋、养五脏等。食物的选择还有“因异制宜”的区别,因为人在不同的季节、时间、所处的地区对食物的接受、吸收、反应会有所不同,如夏天宜去湿,秋天宜清润;北方气候多寒凉,可多食湿补;南方温暖而潮湿,宜清热去湿。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炖、煮要比炸、烤好

除了“不时不食”外,罗老在烹饪方法上也有要求,他更多用蒸、炖、焖、煮、快炒,以保持食物的风味和营养,少用炸、熏烧、烤的制法,“用油多且维生素被破坏,又易产生致癌物质,少食为佳。”他说。

当了50多年中医,罗老从未服过人参、北芪等补药及保健品。除了“垃圾食品”慎食外,罗老什么都吃,但重点在于“适量”。中医有“生病起于过用”和“量腹”之说。大饥大饱、过寒过热、嗜食肥厚,均为“过用”;“量腹”是说食量要有限度,七八分饱即可,特别是老年人,不要因为怕浪费而强撑肚子,导致营养过剩。

一天的养生就从一杯菊花枸杞茶开始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讲述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 吴伟

每次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吴伟教授的办公室,都会看到他桌上放着好大一瓶枸杞菊花茶。虽然不是保温杯,但他的确是中年人。

这位中年医生说话从来是不温不火,不急不忙的。他说:“在湿热的岭南地区,熬夜族经常喝点菊花枸杞茶很是好,既清火润燥,又对现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吴伟很注重日常喝的水,除了菊花枸杞水外,还会泡龙井茶、西洋参、罗汉果、柠檬蜂蜜水……为此,他还专门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不同品种的柠檬树,有西柠檬、本地柠檬等,有人跟他聊起柠檬,他一定会告诉你两种果的不同,“本地柠檬的果是圆形的,西柠檬是尖的”。每到收获的季节,他的办公桌上又少不了一大瓶的柠檬水。他说,种植物,还可以怡养性情。

“多喝柠檬水,还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因为柠檬水能缓解钙离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所以可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死。”吴伟说,“泡柠檬水,不能用太烫的水来冲泡,一般为50℃-60℃左右,不然维生素C都被破坏了。”当然,有消化性溃疡及胃酸过多者不宜喝柠檬水。

元旦快乐!健康是好习惯积累所得,听听名专家们的养生小习惯

作为中医院的医生,他虽然推崇喝各种养生茶,但是他却很反对广式的“老火汤”。有一次过去采访他,他正好出专家门诊,对着围着他的一屋患者苦口婆心地劝说:“少点喝老火汤了,多喝生滚汤,比如瘦肉滚丝瓜汤、排骨煲芥菜汤……”

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说起“老火汤”之各种不好:老火汤虽然好喝,但是嘌呤多、油脂多、有害成分多,而且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少。摄入嘌呤过多,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导致痛风。油脂过多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尤其是对高血脂、冠心病、卒中等的患者危害更大。尤其对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尿酸及肾毒物质排泄减慢者,要酌减。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保温杯,一杯枸杞菊花水,一杯清茶,生活就如此“淡定”,一天的养生就从一杯水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