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化管理互聯網留存篇

文章內容條理性不足,為了避免給大家造成誤導,這裡首先理一理日活、存留、復購、流失這幾個概念。

日活:每天活躍的用戶量,這個相對好理解,但有一些公司不會關注活躍數量,只關注訂單量分佈以及下單用戶量分佈。

存留:註冊後在一定時間內有登錄行為,存留更關注的的是產品行為,對存留的影響一般是產品的體驗、質量、核心功能等,對存留的分析的目的一般也是落地在產品上。通過對產品功能的調整、優化,來提高存留率。

復購:在一定時間內再次購買行為,復購更關注的是消費行為,對復購的影響一般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售後體驗、用戶消費滿意度等,對復購的分析也會落地到商品或服務上。

流失:根據公司關注的內容不同,對流失的定義也不同,關注存留的將一定時間內沒有登陸行為的定義為流失,關注復購的將一定時間內沒有消費的定位為流失。通過對存留情況的分析,也能從一定的角度反映流失情況,但是可以對流失進行更細緻的分析。

有的公司只關注存留(不銷售商品或服務的),有的只關注復購,也有同時關注兩者的,兩者的分析方法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下面先介紹日活和存留。

日活/存留

在互聯網行業,通過各個渠道或者活動把用戶吸引過來,但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有用戶流失走掉,當然也會有一部分用戶留下來,留下來這部分用戶就叫做存留用戶。互聯網行業的拉新成本現在都很高,要投入廣告、投入時間,這些都是成本。如果用戶還沒有產生什麼價值就流失了,那一定是虧了。相反,拉過來的用戶,存留的時間越長,產生的價值也就越大,也才能彌補其他流失用戶所產生的損失。因此,提高用戶的存留時間,也是提高公司收入,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的重要一環。

有些公司只關注用戶日活量(每天的活躍用戶量),有時雖然看著也不少,但其中可能也隱藏著問題,日活用戶包括新用戶和存留的老用戶,如果存留的老用戶越來越少,由拉新過來的用戶來掩蓋了存留的問題,是公司成本的巨大浪費。短期來看,如果存留正常,這麼好的拉新效果,本可以給公司帶來更高的日活量;往長期看,拉新的難度係數和成本會隨著時間而上漲的,如果沒有好的存留,僅僅靠拉新難以長期維持一個健康的日活量,存留率的健康也是公司發展的根本要素之一。

分析目標:通過分析用戶的日活/存留,來幫助運營人員發現問題、監控數據,為調整策略提供數據支持,達到提高日活/存留的效果。

分析角度:

1.日活監控,觀察用戶活躍數據,分析日活健康度

2.觀察存留規律,定位存留階段,輔助市場活動、市場策略定位等

3.對比不同用戶、產品功能的存留情況,分析產品價值、輔助產品調整

分析方法:

1.日活監控,觀察用戶活躍數據,分析日活健康度

這裡說日活有些片面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關注的都是日活,根據公司產品定位的不同,關注的活躍週期也會不同,遊戲、知乎、叫車等可能會重點關注日活,但是例如旅遊、租車、家裝這種訂單密集度不高的,會根據自身的情況關注周活或者月活。儘管分析的活躍週期不同,但是分析方法類似,下面就僅以日活來舉例。

活躍用戶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數據化管理互聯網留存篇

有些公司可能不太關注迴流(一定時間內沒有登陸的用戶再次登陸)這部分用戶,我將它列出來,是認為了解迴流用戶的日活情況在一些場合中是有價值的,例如活動期間、發優惠券測試,是否會對流失用戶的迴流產生了作用。

數據化管理互聯網留存篇

上圖中採用堆積面積圖,其面積大小為各類型用戶數,堆積總高度為總活躍用戶數。對於日活數據來說,相對理想的情況是老用戶佔比較高,為活躍用戶主力,並且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代表產品對新用戶的粘性較好,總體拉新存留大於流失用戶。否則,要麼是新用戶的存留率過低,要麼是老用戶的流失率過高,都需要進行調整。(尤其是新用戶活躍數量相對較高的情況,提升空間相對比較大)

上圖中,可以看出在5月19日之前的日活平穩,老用戶數佔比也比較平穩,在19日之後老用戶佔比逐步升高,並且可以注意到在5月19日之後的幾天內,迴流用戶是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的。我們可以想象為,該產品在5月19日到22日之間舉辦了一些活動,或者是產品上進行了調整,拉動了流失用戶的迴流,並且提升了產品的粘性。

2.觀察存留規律,定位存留階段,輔助市場活動、市場策略定位等

存留規律分析應該分開對待,一部分高頻小額訂單(例如外賣)這種互聯網公司,其分析模式類似於遊戲、知乎、SasS平臺,會以日為單位來分析存留。

數據化管理互聯網留存篇

如上圖所示,這種用戶登錄頻率較高的應用,可以通過上圖分成三個階段,過濾期、試探期、平穩期。剛開始接觸一個應用的用戶中,有大量的用戶是質量不高的用戶,不可避免的要經歷一個存留率大幅下降的階段,但這一階段週期一般較短(我認為這一階段可能更多的是應用篩選用戶)。在這一階段過去之後,用戶會對應用進行詳細的試探,是否讓自己滿意,這段期間也會有部分用戶流失。最後留下的就是相對穩定的用戶了。

可以通過對產品的調整,來提升各階段的存留率,上圖中5月3日的存留情況相比於4月13日的已經大幅好轉。這種對比圖有助於觀察跟蹤產品的調整效果。

一些以訂單為盈利模式的互聯網公司,如果也關注存留率的話,一般會將存留分析的時間週期拉大到周或者月,要讓用戶每天登陸花錢下單,是難為用戶了。

數據化管理互聯網留存篇

圖可稱之為手槍圖,該圖可以看出用戶存留的整體情況,存留率有沒有越來越高,產品粘性是否做的夠好,通過上圖可以看出一定的問題來。但要像日存留那樣,找出用戶存留的三個階段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用戶是否存留下來更多的取決於消費體驗,並且消費體驗週期過長,很難判斷用戶是否會再次消費。所以對於這種以訂單為盈利模式的產品來說,從復購的角度分析更為合理。(下一篇進行介紹)

上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在日存留,與日存留的折線圖結合使用。

3.對比不同用戶、產品功能的存留情況,分析產品價值、輔助產品調整

數據化管理互聯網留存篇

如上圖所示,通過對比,發現使用了分享功能和收藏功能的用戶的存留率相對較高。得到這樣一個信息後,可以通過產品上的調整,來鼓勵用戶使用分享、收藏等功能,以此來提高用戶的存留率。

這種對比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將功能選擇換成用戶分類、用戶來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問題。例如,如果發現男性用戶的存留率比女性用戶低,那麼一是可以提醒反思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或者是可以調整產品推廣渠道,以吸引女用戶主。

存留率是互聯網公司非常關注的指標之一,而很多公司會對存留率進行非常深入的挖掘。上文提供幾種存留率常用的展現形式,為分析存留率提供一定的參考。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