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2018年12月20日,广东省博物馆“尼罗河畔的回响——古埃及文明特展”揭开了神秘面纱,144件(组)、共计238件来自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精心甄选的古埃及文物正式亮相。展览为大众重现了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并希望在不同文明之间,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分为众神庇佑、探寻永生、尼罗河畔三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古埃及文明。

第一部分“众神庇佑”聚焦古埃及人的神灵信仰。古埃及在历史上一直是个信仰多神的国家,沿着尼罗河从南至北,不同地区供奉着不同的神祗,而上至国王、下至百姓的各阶层都虔诚祭拜。不仅有官方建造的大量神庙,用于祭祀国家崇拜的主神,普通人也通过向神庙进献供品来祈神赐福。在“众神庇佑”展区中,体量颇为巨大的狮头人身像(塞克荷迈特女神像)和狮身羊面头像(阿蒙神化身)与众多小型的青铜神像共同营造了古埃及庄严肃穆的信仰世界。

展览第二部分“探寻永生”,丰富的文物与场景还原设计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古埃及人独特的丧葬习俗。对于公众而言,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等可谓家喻户晓。此次特展,作为古埃及文明标志性的文物木乃伊、亡灵书以及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都将首次降临广州。古埃及人不畏死亡,因为他们相信还有来世,死亡不过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于是他们精心地打造墓室、保存好逝者的躯体、准备各种陪葬品,以期帮助逝者顺利通过层层障碍,安然前往他们心目中的永恒世界——“芦苇之野”。本次展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彩绘丰富的人形棺、保存完好的木乃伊以及众多独具趣味的葬礼用品,还为观众呈现了一组完整而清晰的古埃及墓室壁画。

展览第三部分“尼罗河畔”,目前所发现的古埃及文物多与丧葬、宗教相关,使得人们往往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古埃及人完全沉浸于来世和神灵世界。实际上,古埃及人非常热爱生活,从农业耕作到“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从日常用具到对独特审美的追求,本次展览的特别之处,是有意识地为观众构建一个立体且鲜活的古埃及文明,观众可以欣赏到古埃及人的头枕、凉鞋,还可欣赏到他们精美的饰品及服饰。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此次特展的全部展品均来自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作为埃及本土之外,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收藏机构,都灵埃及博物馆以藏品数量巨大和品类丰富多样而著称。此次展览,是近距离接触这些珍贵古埃及文物的难得机会。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据悉,展览截止至2019年3月20日。

展览期间埃及展学术讲座

1. 古埃及密码:从阿布考石碑说起

主讲人:李晓东教授

地点:学术报告厅

2. 由埃及艺术看宗教信仰

主讲人:蒲慕州教授

地点:学术报告厅

3. 古埃及人如何“艺术”他们的生活

主讲人:黄咨玄教授

地点:学术报告厅

4. 《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

主讲人:颜海英教授

时间:3月2日(周六)下午14:30

地点:学术报告厅

精品文物欣赏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亡灵书局部

亡灵书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出现的一种为墓葬仪式提供指导的文件,上面写着各种歌颂神明的颂歌、降魔的咒语以及祈福的祷文,以帮助逝者在冥界跨越所有障碍。由于体积小,同时为了能够通过“奥西里斯的审判”,当时具备经济条件的古埃及人都会在墓葬中配置一份。数千年过去,亡灵书图文所展现的永生幻想,仍被后人所观瞻和研究。

本次展出的展品长3米,还原了30章节的内容,以象形文字竖列书写,从右往左阅读(至今已发现《亡灵书》约190个章节。)从右往左分别是:在奥西里斯神的见证下一位死者由阿努比斯神指引着;一位逝者在“芦苇之野”向神灵表示崇敬;奥西里斯在审判庭决定每位逝者的命运。由于署名的地方空白,因此逝者身份无从得知。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塞克荷迈特女神像

塞克荷迈特是一位拥有狮头和女性躯体的女神。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被认为是战争之神和摧毁之神。对于古埃及人来说,当女神的力量控制不住时,就会对整个人类造成威胁。因此,在古埃及,有不少节日和祭祀仪式都是为了平息这位女神的愤怒,并希望由此能得到她的护佑。

蹲坐在矮椅背宝座上的塞克荷迈特狮身女神身着十分贴身的紧身长衣,胸前佩戴乌瑟克项圈,三分式浓密发套均匀地分布在经过精细雕刻的狮鬃后面。发套之上本应有一个王冠或一顶较为特别的帽子,而如今只剩下一个相应的连接头饰的底座。右边的塞克荷迈特狮身女神像的右臂贴于身侧,左臂则弯曲于前腹,手中紧握形似纸莎草的权杖。她身着紧身长衣,带有圣蛇标志的日轮位于三分式发套之上。

古埃及国王阿蒙霍特三世(Amenhotep Ⅲ)在位期间,曾制作了大量塞克荷迈特女神的立像和坐像,分布在首都底比斯城、尼罗河西岸国王的陵殿内以及东岸的穆特(Mut)女神殿内。都灵埃及博物馆收藏了21尊塞克荷迈特女神雕像,皆来自底比斯地区的卡纳克的穆特女神庙。此次展出的两尊雕像就是21尊中的两尊。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猫棺和猫木乃伊

这副经过粉刷彩绘的小型木棺,内部放置了一具猫木乃伊。这曾是凯姆赫普献给巴斯特女神的祈愿献礼。拱形棺盖四角处各有一根柱子支撑。木棺上绘画所使用的颜色极为鲜艳:在短边的一面上绘制了两只带有黑色斑点的黄猫,它们面对面位于奈法尔符号的两侧,猫的两侧分别绘有一只荷鲁斯之眼。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短边的另一面重复,两个长边上绘制有几何图形。这具猫棺内存放着一具猫木乃伊。唯一的文字写在棺盖顶部中心,大致内容是:向巴斯特女神祈求凯姆赫普得到生命、力量、长寿和幸福。

在古埃及,用防腐香料保存动物尸体的方法一直受人欢迎,这些被制成木乃伊的动物可以用于祈愿、祭礼以及宗教葬礼。这一做法在古埃及末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而正是由于用于祈愿的这一因素,众多信徒把动物做成木乃作为祈愿用的奉献物献给神庙。

-END-

藏拍·展讯丨前往神秘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特展广东博物馆开幕

资料/广东省博物馆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