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進化的原動力是什麼?


互聯網進化的原動力是什麼?


所謂技術,也就是引發這場變革的最為原始的起點,通訊技術的進步,帶來一次信息傳播效率的提升,並進而由一個小小的局域網,指數級爆發成為一個全球大網,讓一切都被逐步捲入到這個大網之中,開始了自由連接,萬物互聯的狀態。

這樣的技術進步,也讓互聯網本身就成為了最大的媒體,擁有了連接的通道和載體,也擁有了無數的內容,這些內容就包括有人,有信息,有情感,有商品,有萬物……

而且遵循摩爾定律的基本邏輯,這種連接,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硬成本和軟成本上都呈現著邊際成本遞減的效果,更是加速了這種技術進步帶來的互聯網世界的運行效率,也在更大範圍的擴大連接的波及面。

所謂思維,無非是基於這種技術進步帶來連接的實現,連接成本的降低,連接效率的提升,連接範圍的無所不包,進而引發人們認知升級,並固化為思維觀念的轉變。

諸如無界思維,各種跨界連接帶來的曾經現實世界中的邊界被打破,曾經靠信息不對稱造就的權威的中心地位被取代,中心化的節點被顛覆,世界變成了一個平的世界,網狀的世界。

所謂的改變,無非是這種技術進步,思維觀念改變的價值所在,也就是在應用層面,給人們帶來了真正的便利,生活的便利,工作效率的提升,商業價值的增量,一切滿足人性需求的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體驗,人們需求在更細節的層次上,更個性化的滿足上,更良好的體驗層面,實現了突破性的改變。

這就是互聯網帶給我們諸多東西的三個核心內容。

而伴隨這三大核心內容而生的,卻是另外的一片天地,一片真正改天換地的新景象。

這些早期的創業英雄,在互聯網技術變革帶來的紅利初現的第一時間,選擇投身到這場變革中,成為互聯網的弄潮兒,抓住了天變帶來的新機會。

也經歷大浪淘沙的物競天擇,最終成為勝者的英雄,成就了中國互聯網創業第一波浪潮的佼佼者,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頭部企業,這些企業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近乎於壟斷的地位,自建起了互聯網的生態體系,成為一個新的商業帝國。

這一切都來自於“技術賦權”的作用,技術變革帶來風口機會,一批勇敢的創業者抓住機會,成為引領變革的領袖和先鋒,並擁有了自己的商業帝國,成為權傾一時的商業權貴,所謂的“技術賦權”紅利。

而在另外一個層面,廣大民眾,也因為這些商業大佬的傑出貢獻,享受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福利和便利,擁有了更多的權利,擁有公平參與互聯網虛擬世界共建的權利,擁有了消費物美價廉商品的權利,擁有了享受個性化商業消費服務的權利,擁有了藉助互聯網技術平臺和手段創富的權利,擁有了平等享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切優秀進步成果的權利。

“技術賦權”也讓普通民眾真正擁有權力,享受權利。

然而這一切只是互聯網革命的第一階段。

天變的機會,帶來的是互聯網創業英雄的出現,壟斷商業帝國的形成,更帶來了民眾平等權利意識的崛起,在造就商業巨頭的同時,也給更多普通民眾提供了更多的創富和實現自我的機會。

藉助互聯網開放平臺帶來的平等參與機會,UGC的內容生產和參與共享機會,互聯網電商平臺C2C和B2C的銷售渠道變革的機會,一些平民百姓也擁有了自己的互聯網事業,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成果。

然而,曾經的互聯網商業巨頭,憑藉天然的壟斷地位和基礎設施的支撐,實現了自身能力邊界的再一次跨越,開始新一輪的蛻變。

這一輪的蛻變,以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為標誌,將那些留存在巨頭互聯網產品服務平臺上的行為數據,積累和沉澱,形成基於每一個用戶的全景、全時、多維度和活化的數據,讓每一個享受他們產品和服務的用戶都實現了大數據面前的透明存在。

而隨著這些數據的積累,各種數據挖掘技術和算法的發明,數據和算法之間的化學作用,又讓數據智能成為互聯網巨頭的新資源,新武器,新能力。

另外一面,隨著互聯網巨頭帶動的,各自的商業生態體系的形成,各種資本收購和整合,帶動形成了互聯網壟斷巨頭旗下商業帝國的無界,被打破的邊界,無界帶來的多樣性帶來新的創新力量。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連接的普及和加強,更多的行業邊界,連接空白區域被打破,無數的跨界的競爭和商業行為也不斷的發生發展,多樣化的力量匯聚成為了一股“網絡效應”的急劇膨脹,帶來了商業世界裡價值增量的指數級增長。

“數據智能”與“網絡效應”同步系統,帶動的是面向未來“智能商業”的新趨勢,新動向,這一趨勢,也被阿里巴巴軍師曾鳴老師定義為“智能商業”新未來,而“數據智能”和“網絡效應”剛好是支撐這一未來智能商業的動力雙輪。

回望這場直接引發我們即將迎來的未來生活改變的技術變革浪潮,真正發揮作用的根本性力量在於“技術賦權”帶來的連鎖改變。

抓住天時機會的英雄,商業競爭的物競天擇之後的寡頭壟斷地位,基於大數據技術的積累,提升信息透明度帶來的,巨頭們對這個透明數字世界的全面瞭解,實現了虛擬世界中的每一個個體和組織存在,與現實世界中的我們的每一個存在的精準“匹配”和“鏡像”。

而“網絡效應”帶來的多樣性變化特徵,也同樣造就無數個不確定性的產出,隨著對這些多樣性存在的數據畫像和解構,我們又對這一“網絡效應”的真相有了更加精準的瞭解。

“網絡效應”帶來的跨界變化,與“數據智能”帶來的精準對象主體,實現了完美的匹配,產生了一股新的力量,所謂的“匹配力”,一個可以衡量這場變革進化速度的重要指標。

互聯網技術變革,對於我們生活的改變,通過藉助“技術賦權”的手段,普適化的賦權,完成了多元價值創造主體的自我賦能,英雄人物和普通百姓,共同推動了“數據智能”和“網絡效應”的疊加,創造出了一個新世界,開始了新一輪的進化。

而這一個過程的產物,正是從“技術賦權”的落地,到最終賦予一種稱為“匹配力”的神秘力量,在接續推動著這一場變革向更加深遠的方向進化。

“技術賦權”交棒“匹配力”,精準數字化,數據化我們這個社會,完成信息自由傳播互動基礎上的,需求、資本、資源、情感、信息、財富等等,一切的一切的精準可被數據量化,以及精準匹配的自由流動,實現著這個社會的進化和進步。

用一個公式量化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改變的底層邏輯,大概可以描述為。

匹配力=(數據智能*網絡效應)/技術賦能成本

作為“技術賦能”社會各個行業後,承載技術改變社會使命的匹配力,成為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最為核心的財富或者說遺產。

所謂的“匹配力”,是基於互聯網當下的發展階段,承載“技術賦權”對我們這個社會初步改變的延續,基於一個可以被數據化的,包含“數化數據”和“據化數據”世界,更加智能和高效實現連接和匹配,而產生的衡量指標體系。

“匹配力”值的高,意味著匹配效率的提高,意味著這個世界從供需雙方從無序的自由運動,產生大量的無序運動帶來的熵增,被最高效的實現了精準匹配,完成了逆熵增的過程,讓這個社會存在更加穩定和有序。

“匹配力”與熵值實現逆相關關係,成為互聯網對於我們這個世界產生影響和改變效果評價的核心參考指標。

“匹配力”的效率提升帶來的是有序穩定的秩序,在互聯網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種無處不在的存在後,“匹配力”或許也是互聯網這個曾經的新物種,帶給我們人類最大的財富,或者說是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