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广东美食自成一派的潮汕地区,有一种当地特有的甜食,形似葱段,通体雪白,故名糖葱.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据载史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完全用糖制作而成,吃的时候搭配薄饼。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是当地清明时节最传统的寒食。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揭阳普宁市,陈师傅家制作糖葱己至第五代,这是一种用料简单,但工艺复杂的小吃。原料只有白砂糖和麦芽糖。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按10:3的比例,一起熬煮成糖水。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期间还需不停搅拌,熬糖最紧要的是控制好浓稠。像陈师傅这样经验老道的制糖人。铁手铜锅快速下锅。捞一点糖浆出来过冷水。尝一下脆度,就能准确掌握好糖浆理想的软硬度。熬好的糖浆倒入一口刷过油的广口锅中。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然后放入冷水盆中降温。这个过程需要通过旋转锅体产生的离心力,将糖浆甩开的方式来散热。再将散开的糖浆推拢。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不停的转锅,翻糖。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直至糖浆凝结成糖块。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通过捶打,翻动排挤出糖块中的空气。等待糖浆完全固化。稍稍冷却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摔糖。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严格意义上不是摔,而是扯。最传统做法就是把糖浆挂在木桩上,借助木棒反复推送抽拉。棕黄色的糖浆会逐渐变为乳白色。不借助木桩的操作,则有点像拉面的手法.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通过不断的对折扯开。反复多次就可以扯出漂亮的糖膏。在进行合孔之前,糖膏还需在炭火上烤一下。使其达到理想的软硬度。否则太软,无法中空。太硬,不易成型。合孔就是让空气进入形成自然的中空。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这一步需要两人协力完成。像打太极一样,折叠拉伸12次。糖膏因为空气的入侵,很快就在内部形成了中空。最后一把,要拉伸至八九米长。摘除头尾。切分成两米长的糖葱条。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同时用扇子使其降温,加速成型。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成型的糖葱切成小块。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上下16个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个小孔。总共272孔。不多不少。这才是一块完美的糖葱。糖葱单吃甜度太高。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当地最家常的吃法都是要配上薄饼.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三张交叠,撒上芝麻。把三块糖葱一起包起来。

非常特别的小吃,16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16小孔,犹如精密计算

这就是潮汕人清明食俗中最传统的糖葱薄饼。从糖到糖葱,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代代相传。成就了美食之乡丰盛的味道。也成就了生活,不一般的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