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感冒,為什麼別人吃藥管用,自己越吃越嚴重?

由於近來寒風愈加凜冽,廣東的溫度也都越來越低,感冒的患者越來越多,不少患者選擇使用中成藥對抗感冒。但為什麼有些中成藥,明明治好了別人的感冒,到你這兒就“失靈”了呢?

“很可能因為你的感冒類型跟別人不一樣。選擇感冒藥物你得清楚自己該驅寒還是清熱?” 中醫認為感冒是人體受了“外邪”,中醫所講的外邪是“風、寒、暑、溼、燥、火”。接下來,北京天壇醫院中醫科李康寧告訴大家怎樣從中醫的角度區分感冒類型。

風寒感冒

舉個例子,颳風是正常的,但如果風特別大,體弱的人、老人和孩子就很容易感冒、咳嗽,這時候風寒就成了主要的病因。

惡寒、發熱、頭痛、身體痠痛、流清鼻涕、打噴嚏,但一般發熱比較輕、怕冷比較明顯,而且嗓子一般不疼、不紅腫,汗不多或者無汗,看看舌頭,舌苔是偏白色的——出現這些感冒症狀,那麼基本可以確定是風寒感冒。

感冒清熱沖劑、風寒感冒顆粒、感冒軟膠囊等可以派上用場了。

風熱感冒

有風寒,就會有風熱。夏天天氣比較熱,經常會出現發熱、咽痛、口乾、不怕冷或者輕微怕冷、出汗多、流黃鼻涕,這時候往往嗓子也是紅腫的,舌苔發黃,小便也是黃的,這些都是典型的風熱感冒症狀。

推薦服用金花清感顆粒、銀翹解毒片、金蓮清熱顆粒、藍芩口服液、清熱解毒軟膠囊、金蓮花膠囊等。

胃腸型感冒

還有一類感冒,我們習慣叫做胃腸型感冒,多半發生在夏季,天氣炎熱、溼氣很重,吹空調又受了風寒,既有風寒來襲,又有溼邪作怪。

溼邪有它獨特的症狀,比如身體沉重,頭昏沉,流濁涕,口中黏膩,噁心,食慾差,大便稀或者黏滯不爽,舌苔是膩的。

有了這些症狀,藿香正氣水是最佳的選擇。

以上就是中醫角度最常見的三種感冒,抓住主要症狀很容易分辨。

當然了,臨床上感冒變化很快,一開始是風寒,有可能過了幾天就變成了風熱,那麼用藥就要隨之變化。

對於普通人來說,學習一點簡單的辨證、掌握最基本的用藥常識就夠了。

最後,李康寧推薦了一款由普通食材製作的發汗湯:風寒感冒了,切幾片生薑外加一根蔥白煮水,喝上一碗發發汗,沒準兒第二天就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