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人,除了塑料袋你還用啥打過啤酒?

青島人,除了塑料袋你還用啥打過啤酒?

暖水瓶有了發揮餘熱的陣地

在青島,喝啤酒究竟用什麼樣的器皿,打啤酒又該用什麼器皿是頗有些意思的,青島人喝啤酒也沒有什麼固定的酒杯,而是不同的場合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器皿,盛酒、打酒、喝酒都是如此。

青島演員黃渤有一次在青島電視臺春節晚會上的一段臺詞被廣泛傳播,一句“哈起來吧”,成了青島話的代表,也成了青島人喝酒的時候必說的臺詞。不過,這“哈起來吧”卻並沒有說是喝一杯呢還是喝一瓶。

其實不僅是喝啤酒的時候,買啤酒的時候也是一樣。所以在很多酒店或者啤酒屋,我們會看到有青島人進得門來,跟老闆說一聲“來兩個酒!”因為不知道是哪種容器打酒,自然這量詞也就不知道該用什麼,於是就用一個最普通,最通用的“個”來帶過。無論你這店是論斤賣的還是論扎賣的,甚至是論碗,一概如此。青島素有四大怪的說法,啤酒裝進塑料袋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和之前的眾多打酒容器相比,這塑料袋雖是一怪,卻並不是最大的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散裝啤酒開始在青島上市的時候,街面上其實用什麼容器打酒的都有。

青島人,除了塑料袋你還用啥打過啤酒?

“高中畢業那年,一群高中同學聚會,那次大概二十個人吧,喝了幾十瓶瓶裝的嶗啤,散啤大概喝了一百多斤。去打酒的時候記得是用的家裡打水用的‘水筲’,一個水筲應該能裝四十斤酒,兩個水筲八十斤,還動用了扁擔去商店裡挑回來的。大家從中午一直喝到下午三四點鐘,兩大桶酒不夠了,又下去拎了一大桶。”今年已經五十多歲的老李說起三十幾年前的這一幕還頗有場景感——一群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第一次放開酒量喝酒或許就是那一天吧,所以不知道每個人究竟能喝多少,只知道多多益善,於是一條扁擔兩個大桶,把平日裡擔水變成了去擔酒。

“我在這個市場上賣了三十年的散啤,說起打酒這個事兒,確實挺花哨的。最初很多人都是用燒水的‘燎壺’,那一壺大概是五六斤吧,回去剛好灌滿兩個兩磅半的暖水瓶。家如果離得近,回去直接灌到暖瓶裡,喝著方便,還可以保溫。那是最熨帖的。當然,也有乾脆直接拎著暖瓶來打酒的,啤酒從大罐裡直接接到暖瓶裡,啤酒的溫度保持的更好。”的確,最初很多人用暖水瓶來打酒,考慮的不僅僅是盛酒方便的問題,還有保鮮。不鏽鋼啤酒罐裡的鮮啤酒溫度大概在零度左右,在那個用冰箱都要考慮電費的年代,暖水瓶既然是家家必備,用來打啤酒既方便又有效。

青島人,除了塑料袋你還用啥打過啤酒?

其實,即便是今天大部分人都用塑料袋打酒的時候,依舊有些老青島人把酒打回家之後會灌到暖水瓶裡,不僅是為了喝著方便,還是為了保溫。

或許這已經是現在家庭裡暖水瓶發揮餘熱的唯一去處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