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人和不開車的人思維有什麼區別?

1,沒開車的時候,總覺得司機對車輛左右跟障礙物乃至行人的距離都是有很精準的把控的,開了車以後才知道,大多數人只是對左側的障礙物距離把控相對精準,在時速超過30以後,想要做到兩邊的把控都很到位,大概需要駕駛同一輛車半年以上。

2,沒開車的時候覺得自己橫穿馬路的時候,對車輛行駛速度的預估非常準確,每次都能安全通過,開了車才知道,那是因為司機踩了剎車。

3,沒開過凌晨的高速的時候,以為大車司機都是超人,跑了一趟才知道,大車司機也是人,該困也困,無數輛大卡車都會在高速上畫龍。。。

4,在雪天開過後驅車才知道,雪天開後驅車有多危險,即使換了雪地胎,車尾也會非常活潑,冰雪路面請珍愛生命,遠離後驅車。

5,開了車才知道,大多數公交車並道是幾乎不會照顧到側向的小車的,應該儘量避免行駛在公交車車站附近的右數第二條車道。

6,沒開過超跑的時候覺得跑車一定是舒適裝逼動力無敵的完美存在,開過以後才知道,方向盤幾乎沒有助力,踩油門就躥車,倒車全憑感覺,駕駛坐姿像牙科醫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開車的人和不開車的人思維有什麼區別?

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