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話題回到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刻,有讀者問到一個問題,即——

“大明王朝的最後時刻,崇禎皇帝向大臣們請資出力,為什麼大臣們一個個一毛不拔?是真的沒有還是不想給?”

不得不承認崇禎這個為了帝國最後的風雨飄搖而兢兢業業的皇帝,曾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後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軍餉,但結果皇親國戚一毛不拔,滿朝文武裝瘋賣傻。

大明王朝儼然是敗了,但實際上是被這些大明王朝自己培養起來的官員拋棄了。


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那麼作為既得利益群體,權貴們應該明白自己與大明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為什麼卻做另一番選擇?

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太監首富王之心捐了1萬兩。帝國最高官員只拿出區區500兩,估計崇禎自己哭笑不得。崇禎的意思是“以三萬為上等”,但沒有一筆達到此數,最高一筆只2萬,大多數“不過幾百幾十而已”,純屬敷衍。

更多的權貴在哭窮、耍賴、逃避,一時間什麼奇葩事都出來了:有的把自家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練攤,有的在豪宅門上貼出“此房急售”,這一切都是在告訴皇帝:大明王朝的死活與我們沒有關係。


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於是崇禎想樹個榜樣,想來想去想到了自己的岳父周奎。他知道作為國杖的周奎有錢,也以為大難臨頭,他身為國丈,與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慼與共。於是他派太監徐高上門拜訪周奎,先不提錢的事,一上門就給周奎封侯,然後說:皇上希望你捐10萬兩銀子,給大家帶個頭。

而周奎馬上哭得死去活來的,說:“我怎麼會有那麼多錢啊?”他還試圖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勤儉節約的清廉官員,舉例說家裡窮得只能買發黴的米吃。但一分不給也不合適,為了面子他堅定地給皇帝女婿的計劃打了個一折,捐了1萬兩。

這時是3月10日,距離京城陷落、崇禎自殺還有8天。

崇禎礙於面子也不好逼國丈太緊,於是把數額從10萬兩變成2萬兩。周奎眼看自己女婿真較起這個真,於是進宮去找女兒周皇后求援。周皇后要求父親也要深明大義為權貴們作出表率,為此周皇后拿出自己的5千兩銀子給父親。

但孰知他的父親扭頭捐出3千兩,另外2千兩落入自己腰包。最後他總計捐出1萬3千兩。


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在這次皇帝哀求權貴們捐款救國的運動中總計募捐得到20萬兩。勸京城權貴們捐款的同時,崇禎還同時讓每一個大臣從自己故鄉舉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

只有南直隸和浙江各舉一人,“餘省未及舉也”。

其實早在崇禎八年,江南武生李璡就上了一個籌措軍餉的奏疏,痛陳天下大亂的根源是土地兼併嚴重,貧富過於懸殊。大戶兼併土地,經營商業,只知錦衣玉食,競相奢侈,全不以國家的困難為念。

小民即使在豐收年景,還不免啼飢號寒;一遇荒歉,軟弱的只好輾轉餓死路旁,強壯的就起來造反。他在疏中要求皇上毅然下詔,責令江南大戶自動報出產業,認捐兵餉,倘有違抗的,就把他的家產充公,一點也不要姑息。

明朝沒有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崇禎明明知道這些制度上的潛規則為這些官員在不停地創收,他也屢屢以國家民族大義來曉喻他們,但一旦當制度已經爛到骨子裡,即使貴為天子,他也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一點崇禎和嘉慶是一對隔空的難兄難弟。


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對於崇禎自己來說,雖然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他確實很窮。他上任後接了一個爛攤子,自己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宮女不夠用了,也不敢擴招,他甚至把宮裡的金銀器皿、甚至大殿裡的銅壺都當掉了,充作軍餉。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在皇宮裡發現崇禎除了龍袍只有粗布衣,把零碎什麼的都折價算上,內庫也只有數萬兩銀子。

但是像崇禎這樣低聲下氣找下臣要錢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而明末這幫絲毫不給皇帝面子的權貴們,同樣在中國歷史上也極其少見。

對於這些大臣來說一下子捐出幾十上百萬兩,不是相當於告訴崇禎,自己就是鉅貪嗎?這些人之所以不給錢,尤其是皇帝已經求上門的情況下,就是要把自己“清廉”形象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他們同時也明白大明大勢已去,與其把這些錢捐給崇禎,還不如留下本錢,把殷勤獻給改朝換代的新主人。

但他們錯誤地估計了形勢,也錯誤地分析了“新的主人”。

他們等來的是佔山為王打家劫舍的闖王李自成,而不是志在入土中原的順治。

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那個勉強捐了500兩銀子的魏藻德想投降,結果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指責其身為首輔而誤國。

魏藻德為自己辯解:“我本是書生一個,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禎無道,所以才亡了國。”劉宗敏聽了大怒說:“你從一介書生到狀元,不到3年就做了首輔,崇禎哪點對不起你,你竟詆譭他。”

他被劉宗敏抓捕入獄,在被夾棍夾斷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銀數萬兩,然而劉宗敏絕不相信一個內閣首輔僅有幾萬兩白銀,繼續用刑,五天五夜的酷刑後,魏藻德因腦裂死於獄中。他的兒子魏追徵又被逮捕,魏追徵說:“家已罄盡。父在,猶可丐諸門生故舊。今已死,復何所貸?”旋即被斬首。

另一個直接拒絕崇禎的大明重臣陳演,被劉宗敏囚禁後,主動交出4萬兩白銀“助餉”而獲得自由,被劉宗敏釋放。李自成出京攻打吳三桂,因害怕明朝舊臣趁機在北京作亂,決定殺掉一批明朝舊臣,陳演僅獲四天自由便被捉回斬首。


大明王朝的滅亡僅僅是因為崇禎嗎?原來是因為一毛不拔的他們!


那些在崇禎面前哭窮的鐵公雞們,在闖軍的酷刑前紛紛交出了驚人的財富。北京城內四處響起明朝官員的慘嚎之聲。

那個國丈周奎,當初哭著喊著只肯掏1萬兩銀子的守財奴,禁不住嚴刑拷打,被闖軍抄出了無數奇珍異寶,拉了幾十車,光是現銀就足足有53萬兩之多。而他的女兒周皇后,毅然決然地隨同崇禎一起殉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沒了,錢有何用呢?

偏偏有人就那麼糊塗。

然而歷史卻是出奇的公平,該你掏的錢,你早晚也得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