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講話稿該怎麼寫

領導講話稿該怎麼寫

領導講話稿該怎麼寫

講話稿是指把有一定身份的人在一定場合的發言事先寫出來的一種文字材料。領導講話稿是指領導同志以領導身份在各種場合講話的文稿,包括工作會議報告、講話、總結等。

領導講話稿的特點:

一是有特定的作者。領導講話稿的法定作者是領導本人,而不是別的什麼人。不論是領導者自己起草,還是秘書人員代為起草,都是領導者意志的反映。有的領導講話受到批評,便解釋說是秘書寫的,似乎可以不負責任。其實,讓秘書代勞已經不高明,講錯了再讓秘書替自己負責就是更大的悲哀。

二是有特定的代表性。領導講話或代表一級組織,或某種程度上代表一級組織。如果領導講話僅僅代表個人,同講話人的領導職務沒有關係,那就不能稱其為領導講話,充其量不過是個人發言。一位市委書記關於漢語拼音字母表的特點的發言,同他是否擔任市委書記無關,儘管是他講的,也不能稱為領導講話。

三是有特定的使用場合。沒有特定的使用場合,講話稿就實現不了自身價 值。自己給自己講,毫無意義。給託兒所的孩子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無法實現講話稿的使用價值。給成年人講,則可以起到講話稿的作用。或面對面講,或利用廣播電視電話報刊等媒介間接講。總之,要有相應的使用場合。

四是有可讀性。講話稿的主要用途是口頭講話,只有特殊情況下才採取書面 發言的形式表達。我們不妨把書面發言作為講話稿的一種特例。講話稿的文字必須具有可讀性強的特點,進而產生可聽性強的效果。如果寫得話屈鬢牙、晦澀難懂、拉雜冗長,難讀難聽,就算不上好的講話稿了。

五是有感召性。領導講話稿傳達領導機關決策精神,反映一級組織的意志,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動員群眾,指導工作。以其聲音表現形式的優勢,能夠激起聽眾的強烈共鳴。

領導講話是宣言書,有教育、宣傳群眾的作用。國家領導人在國際會議_L的講話就是中國之聲,代表中國人民向世界發聲,宣傳中國的主張、路線、理念、政策、法律、願望、國情等。一個地方的領導人的講話,應當代表和反映所在地方的人民群眾的呼聲、意見和要求,同時又能說服、引導、教育所在地方的人民群眾自覺地從國家的大局和根本利益出發,同心同德,共同奮鬥。

領導講話是動員令,有極大地組織、發動群眾的作用。組織群眾、動員群眾投人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來,讓黨和國家的意志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有很多途徑,領導講話是常用也管用的途徑之一。光有法律法規 和政策規定,還不等於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尤其是在封建傳統影響很深的中國,更需要領導表明態度,否則,好的東西也可能被束之高閣。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鼓勵發展私營經濟,但人們受極“左”思想的影響,心有餘悸,徘徊觀望,猶豫不前。鄧小平同志的幾次講話,都起到了組織、發動的作用。人們至今能把鄧小平同志講話的精彩論述背誦下來,諸如“發展才是硬道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壓倒一切的是穩定”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每次採取重大舉措,都有各級領導講話的組織、動員。

領導講話是廣告詞,有極大地推銷自我、展示自我、打造自我的作用。領導講話是領導面對人民群眾做出莊嚴的承諾,用什麼樣的行動為民、親民,幹什麼實事、好事、大事,怎麼幹,都要講清楚。講不明白,就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失去群眾的尊敬和信任。講明白了,群眾就要用你的承諾檢驗你的行動,如果講了做不到,口惠而實不至,同樣也會為群眾所唾棄。

領導講話稿的內容,大體可分為以下九種:

一是傳達上級指示精神的講話稿。上級召開的重要會議、下發的重要文件、做出的重要決策、採取的重大行動等事項,需要領導在傳達這些決策的同時,作加以說明、介紹、講解、輔導的講話。

二是部署工作的講話稿。黨和國家的重大政策方針法律法規出臺後,本地 區、本單位的重要工作部署確定後,一般要召開會議進行全面安排和部署,主要領導要就此發表講話。

三是總結工作的講話稿。主旨是總結某項或某一時期的工作。主要內容包括:某項或某一時期工作的開展情況.工作經驗和教訓.下步工作意見,如指導思想、奮鬥目標、方法步驟、措施、要求等。

四是表彰先進的講話稿。主旨是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主要內容包括:先進單位或個人的主要事蹟、經驗,向先進學習的主要內容、意義、措施、要求、號召等。

五是批評錯誤的講話稿。主旨是批評犯錯誤的人和錯誤行為。主要內容包括:錯誤的內容、性質、危害,錯誤產生的原因、危害、教訓,防止類似錯誤發生的方法、措施等。

六是彙報工作的講話稿。主旨是向上級反映情況、彙報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工作的基本情況,工作的成績和不足,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面臨的問題、解決問

題的建議、下步工作意見等。

七是研究問題的講話稿。主旨是研究探討理論問題、政策問題、思想問題、方法問題。內容主要包括:主要觀點,證明觀點的論據,觀點在實踐中的應用等。

八是專項問題講話稿。主旨是就某一專題發表意見,提出見解,闡述主張,宣傳群眾。主要內容包括:問題的來龍去脈,重要性,發展展望,主要對策,對各界的希望與要求等。

九是禮儀活動講話稿。主旨是按照某項禮儀活動的要求,表明領導者的態度。內容主要包括禮儀活動的內容、講話人的態度、對參加禮儀活動人員的希望、要求等。

領導講話稿同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不是一回事。領導講話允許有個人情趣、風格的適度融人與展示。對相同內容的闡釋,可以有不同的語言風格,甚至有不同的事例的選擇。但工作報告是很規範的文稿,不能摻雜個人的情趣、風格,不論由誰報告,都要說一樣的話。

領導講話時標題往往不講,但不能不寫。標題有的直接標明什麼人在什麼會議上的講話,如“xxx同志在xxxxx會議上的講話”或“在xxxx會議丘的講話”。有的標題由一個主標題和一個副標題組成。主標題是概括講話稿主題思想的一句話或同講話稿有關的一句話,副標題則標明講話人姓名、會議名稱和文種。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 的講話”等。

領導講話稿開頭的寫法:

一是開門見山。用一兩句話直接點明講話的主題。這樣開頭莊重、簡潔。

二是提示說明。把要講的幾個問題用簡單的幾句話概述一下,說明講話的緣由和要點,以引起聽眾注意。這樣開頭有突出主題、提示重點的作用。

三是自然人題。先說幾句看似題外話開頭,實則同講話主題有關,把聽眾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吸引過來,然後再講正題。這樣的開頭,靈活、自然、親切,容易被人接受。如一篇在老幹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開頭先談曹操的詩篇《龜雖壽》,然後再引人正題,談老幹部如何發揮“餘熱”問題。有的講話稿先概括總結,開頭對講話內容做出一個總的評價,讓聽眾一開始就把握住講話的基調。

四是祝賀問候。對講話對象獲得的成功表示祝賀,或對講話對象出席活動表示歡迎、慰問。

五是申明觀點。對所講議題申明觀點,表明態度。多用於會議討論等場合。

六是介紹情況。介紹同講話題目有關的人物、事件、觀點等情況,為聽眾提供背景材料,幫助聽眾理清頭緒。常用於講述大多數人不大瞭解的新內容的稿子,如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

領導講話也可以直接進人正題。如有些彙報會、討論會的與會人員發言,表明看法即可,不必再加開頭語。

主體是講話的主要組成部分,如同一座建築物的主體工程。主體的結構方法一般是分成若干段落。簡短的講話稿可以不分自然段,一氣呵成,在一個自然段裡含有幾個層次,每個層次表達一個意思。一般的講話稿,多采取標題式和標序號式的結構,把要講的內容按照一定的規律分成若干個大小題目或序次部分,依次闡述。有的不用標題和序號,採取分自然段的方式表達。有的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就是該段的標題。安排段落的方法,有的按時間順序安排,即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安排;有的按空間順序安排,即按問題的邏輯關係安排;有的按內容的輕重緩急安排,有意識地將重點內容放在前面或後面,以提起聽眾注意和關注。

領導講話結尾的方法:

一是提綱掣領,總結全篇,強調重點,引導聽眾加深印象。

二是戛然而止,一筆帶過。主體部分已經講清楚,不再重複。如鄧小平講話《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的結尾就是一句話:“我就講這麼四點意見。”

三是發出號召,提出希望。如毛澤東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開幕詞結尾:“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全中國六萬萬人團結起來,為我們的共同事業而努力奮鬥!我們的偉大祖國萬歲。”

四是抒發感情,表達心願。如“預祝大會圓滿成功”、“祝願各位代表旅途愉快”等。

五是照應前文。與開頭或文中提出的問題呼應。

六是引用名言,令人回味。

七是用幽默風趣的評言緩解氣氛。讓聽眾緊張集中的注意力放鬆下來,變得輕鬆歡快,在寬鬆和諧的氣氛中結尾。

起草領導講話稿的注意事項:

一是要領會領導意圖。領導意圖是領導講話稿的主題。講話稿內容的中心、基本觀點、列舉的主要事實、針對的主要問題等,都應該貫徹領導意圖。有人把領導意圖比做“需求線”,即領導的需要;把秘書按領導意圖起草稱為“追逐線”, 即千方百計追逐、接近領導的需求線。多數領導胸有成竹,起草前會主動向秘書交底。也有少數領導或因心中無數,或因想聽一下秘書意見,或因想考察一下秘書水平,先讓秘書拿起草提綱。對後一種情況,秘書人員可採取同時提供幾個方案的辦法來解決。把對同一間題可能採取的若千對策都列出來,供領導選擇。領導選擇了哪個方案,那個方案就變成了領導意圖。

二是注意不同類型的領導講話稿的特殊性。不同類型的領導講話稿其寫作要求差別很大。起草時必須弄清楚稿件的種類,按該類領導講話稿的特色寫作。

三是講究禮儀性。注意分清講話者和聽眾的關係。如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晚輩和長輩的關係,年輕人和年老人的關係,本單位和外單位的關係,國內外的關係,性別關係,戰友關係等。把握尺度,做到合情合理,不卑不亢。

四是注意場合性。隆重的場合要注意講話的準確性、嚴密性,每句話都要經得起各階層、各戰線聽眾斟酌、推敲,否則,後患無窮。小場合則可以靈活一些,甚至可以把一些不大成熟的想法講出來。

五是注意時間性。起草領導講話稿要估計講話順序的先後。第一個、最後一個、中間的,往往需要有所區別。

六是要把握詳略技巧。話不是講得越多越全面,越有水平。應該是該長則長,該短則短。用盡可能少的語言反映儘可能多的內容,才是理想的講話稿。同樣內容的稿子,篇幅短的往往更受歡迎。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詳略得當。應當詳寫 的內容包括:講話內容的重點,即最能體現主題的部分;聽眾最關心的問題.爭議大又巫待回答的問題,即哪壺不開提哪壺,不迴避矛盾,講話人修養深、造詣深,能用上勁、說明白的內容.講話人熟悉的、富有經驗感受深的;聽眾不熟悉又急於瞭解的等。應當略寫的內容包括:聽眾都知道的事情經過,一般道理、客套話.同聽眾關係不大或無關的;講話人不懂或不大懂的;多數聽眾難以接受甚至反感的等。

七是要講究語言提煉技巧。提煉口語化的語言。儘量不用文言虛詞、生僻詞語、方言土語、不規範的簡稱、容易聽棍的同音詞、常用的書面語、難以用聲音表達的標點符號等。提煉通俗化的語言。多用簡明的語言,少用繁雜的語言,多用通俗的語言,少用專業性強的語言;多用短句子,少用長句子。提煉形象化的語言。恰當地使用群眾語言、修辭手段、多樣化句式、趣味性語言、富有音樂美的語言。提煉科學化語言。準確、正確、明確地表現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