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 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這是騎士需要大聲說出來的,我們不是在賣弄情懷,而是在闡述事實!摩托車“它”做錯了什麼,被禁止限行,難道餃子不好吃怪皮?拉不出si怪馬桶?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這個社會對摩托車的認知大多數一致:認為摩托車的安全性很低,說“汽車是鐵包肉,而摩托車是肉包鐵”,沒錯,畢竟我們騎摩托的時候整個身子都暴露在外面,很容易產生摩擦或者事故,但是隨著現在摩托車行業的發展,這句話已經不適用了,甚至可以說是片面的,原因何在?

你說:摩托車不安全

好,如果倒退10年,那時的摩托車的確沒能提供給騎行者安全保護,因為那時候頭盔、護具、騎行服,遠遠沒有普及且價格昂貴,摩托車的減震、輪胎、剎車等行駛系統相比現在還不夠完善和成熟,現在的關於摩托車的護具應有盡有,騎行服防護質量也很高。許多比賽車手摔車,人甩出很遠依然安然無恙或是受點輕傷。即便是我們常用的普通護具也有比較好的防護效果,所以呢大多因滑倒而摔車的騎行者並沒有什麼大礙。當然了,如果不佩戴護具那就另當別論了,就目前的摩托車來說,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行駛系統日益完善,剎車系統、減震等也是非以前可比。安全係數也是大有提高。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你說:容易出碰撞事故

好,摩托車的碰撞安全事故相比汽車來說要少的多,要注意哦,摩托車的總數量還是超過汽車的。一是摩托車駕駛員安全防範意識較高(任何摩托駕駛員都知道碰撞的危險性)。二是車身靈巧相對汽車容易避讓。三是車身輕便,三重製動靈敏(前剎、後剎、發動機制動)。當然,肆意超速、違規駕駛就另當別論了。

你說:不如四輪

好,汽車和摩托車做比較說實在的——不公平。畢竟四個輪子和兩個輪子怎麼比都是不公平的。如果在兩輪車的範圍內做比較的話,那摩托車的安全係數是相當高的,有人說了,再怎麼說汽車畢竟有個鐵殼做防護。如果按這個邏輯的話,可能最安全的是坦克,即便是坦克也未必安全,坦克在過去縱橫戰場,可是如果放在當下的戰爭環境中,坦克跟活靶子沒什麼區別。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你說:摩托車速度太快了

好,摩托車因為速度快容易傷害別人是吧,這也是有可能的,只要是交通工具都有可能給別人造成傷害。相比其他交通工具例如卡車,造成危險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並不高甚至很低。如果真的有那麼危害的話,那可能早就成了殺人工具了,再說了,菜刀是許多兇殺案的工具,那是不是完全杜絕使用菜刀兇殺案就不再發生了呢?

摩托車它沒錯!!!無論是摩托車也好,汽車也好,坦克也好,這些都是工具,是服務人類的工具,它們本身沒有安不安全的問題,決定其到底安全與否的根本是人,是你自己,如果你沒有學習相應的駕駛技能、安全意識,心理狀態,任何工具在你的手裡都會是一種傷害,要麼傷害別人要麼傷害自己,說了這麼多,要是把摩托車安全駕駛的問題說的透徹那可以是一部皇皇鉅著了。那到底怎樣駕駛摩托車才算安全呢?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有幾句忠告供大家參考:

(1)一定要穿戴、頭盔護具。

(2)追求速度是你騎摩托車唯一的追求的話,請你選擇飛機(賽車手除外)。

(3)自由是相對的,規則是永恆的(講規矩、文明駕駛)。

(4)如果你駕駛摩托車有10分的把握的話,你最好只用到3分,剩下的7分用作處理突發狀況。

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當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靜思兩分鐘,腦海裡無非就是一些自由,激情,速度之類的詞語。如果讓你回答這個問題,也許你和我想的一樣,有人會認為,提出這個膚淺的問題是不是接下來又要賣弄情懷、打造共鳴?

有些騎士在俱樂部認識了結交一輩子的鐵哥們。

有些騎士用摩托撩妹紙,併成功收穫了女友。

有些騎士為每天增加了更多寶貴的時間。

有些騎士把身體養成了百毒不侵。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這個問題引起了摩友們的強烈討論,所有的回答中,被點贊排名第一位的是一個右大腿截肢的殘疾人。

(1)摩托帶給了我餘下一生都要好好活著的理由

我從小就喜歡摩托,偷偷配了父親南方125的鑰匙,他不在的時候就騎出去溜溜彎過過癮,那時變檔也不會壓離合,還打壞了一組齒輪。大三買了大地鷹王雙缸,後來改裝成250。工作後喜歡從國道騎行到另一個城市(60公里),國道上卡車特別多,路況不好。有天超車時,右側大卡車避讓電動車,壓左道半截,我不慎撞到護欄被甩飛,造成右大腿截肢,右手神經撕裂,如今我用假肢和手杖能走路,但再也騎不了摩托,只能把騎士的一切放到心底,穿上假肢微笑著當個熱愛生活的殘疾人。

摩托車帶給了我好好活下去的理由,因為是摩托負了我的身體,也是摩托,讓我從此懂得珍愛生命。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2)摩托帶給我一種不後悔的交換精神

用時四年斷斷續續完成了摩托車騎行中國大滿貫:

2013年4-5月:318國道進藏。

2014年4月:臺灣環島。

2014年7-10月:環中國。

2016年7-8月:橫跨北中國。

2017年國慶:橫跨中部中國

2017年10-12月:中國西南華南環線。

摩托車給我帶來了風景,美食,朋友,見識,閱歷,思考,乃至對三觀的重新塑造,對性格的磨礪,對人生的徹底改變。寫了一本書,賣了一萬本,算是個紀念,也沒賺到錢,然而失去的東西更多,女人離我而去,錯過創業風口,錯失發財機會,年過35,沒有年薪百萬,也沒拿到風投,更沒結婚生子,拿一些東西去換一些東西是必然的規律,人世間所有事不過都是交換。想要什麼東西,先考慮好自己應該拿什麼去換,白日夢就不要做了,這是摩托帶給我的交換精神。

摩托車做錯了什麼?摩托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3)摩托帶給我自律,並獲得真正的自由

和很多人不同,自由並不是我對摩托車的第一印象,體會更深的是自律,在事故邊緣遊離過,足以讓我思考交通安全和騎行的關係,思考每一條交規的重要性,現在我深切明白,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騎車併線打燈,轉彎打燈,超車打燈,紅燈排隊,哪怕晚上無車無人的丁字路口也必須停車等燈。

在這之上,我還有一套防禦性駕駛的安全規則,不擾亂別人的正常通行秩序,這樣反而更多的體會到了騎車樂趣,身邊的路況相對來說更加可控了,當把自己做好,自律騎車的時候,身心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否則一切自由都是事故前的偷歡。

(4)摩托帶給我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

我在31歲擁有了人生第一輛摩托,川崎小忍者。隨之而來是家裡的強烈反對,包括父母斷絕關係的警告(孩子5歲,妻子是老師,觀念偏保守)。提車到今天摔車差不多有40天時間,1009公里,基本上天天騎。機車這個東西,右手可以看做你的慾望,而剎車可以當成你擁有的現在,剛騎車時,心想,“沒什麼危險的,不超過50就行”。這種快感,腎上腺、多巴胺伴隨發動機的嘶吼立馬戰勝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束縛,上山壓彎的時候摔車了,時速65,車掉溝裡,左包圍和前臉碎了,手腕和大腿擦傷,車被村民幫忙抬出來的,一個大姐跟我說:“老弟,你家裡人積下的德,保你沒事兒,不然你人就沒了,這事兒別告訴家裡,省的他們擔心,以後慢點。”聽完後心裡不是滋味,覺得自己要是真出什麼事兒,掛了也就算了,就怕給父母老婆孩子添負擔。

摩托是一個修煉的過程,技術和心理上都是。它帶來的不是更加的叛逆疏遠,而是對親人更多的理解。

你呢?摩托車給你帶來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