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中国自秦始皇称帝开始至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中间经历了两千多年,在位皇帝人数数百。这些形形色色的皇帝们有的出身高贵从小出生富贵之家,有的出身低贱没做皇帝之前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屌丝。每次天下大乱的时候就是这群牛人们大显身手的时候,能在群雄之中凸显自己最终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在这群人中草根出身的皇帝实属不易,创业初期异常艰难和别人相比真是要什么没什么要多惨有多惨,可他们最终还是凭借自己超人的智慧才能走向人生顶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有多少这样草根出身的皇帝。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也是开创了令所有中国人骄傲的强汉王朝的创始者。刘邦出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2月28日),沛 丰邑(今徐州 丰县)中阳里人,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所以他是货真价实的草根出身。

刘邦年轻的时候就不喜欢下地干活而喜欢四处游手好闲,结交三教九流,久而久之成为现在人称的社会人。刘邦自小就在身边的玩伴中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又善于结交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后来当亭长的时候身边聚集了一批听话的小弟,如卢绾、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同时结交了县衙官吏萧何、曹参等。后来这批人都成为了他与诸侯争锋击败强敌项羽最终建立大汉王朝的大功臣。

刘邦虽然是草根出身,但年轻时志向就不小。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便说了一句“大丈夫生当如此!”可见其心胸之大。

刘邦自从公元前209年加入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开始,经过7年征战先后消灭或降伏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昂、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燕王臧荼、齐王田荣、西楚霸王项羽等诸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这些被他消灭或降伏的诸侯王中不乏出身高贵者,如西魏王、代王是六国王室,西楚霸王项羽是楚国贵族后代,但他们还是一一被一个以前可能从来都看不起的一个平民所打败。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在 山东定陶 汜水(今山东 曹县北)之阳举行 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 刘邦即皇帝位后,王后 吕雉改称皇后,太子 刘盈称皇太子。刘邦根据 娄敬建议,定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今陕西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开基肇始,史称 西汉 。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刘秀字文叔,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兰考县),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虽然刘秀是汉高祖的后裔出自 汉景帝子长沙定王 刘发一脉,说起来也算是皇室出身,但由于西汉施行了推恩令的政策经过了200多年到他这一代,实际上已经和皇室脱离关系了成了一个农民家庭,所以刘秀也算是草根出身的皇帝。

新朝末年,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1]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亦称建武盛世。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

刘备虽然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但和刘秀一样到他这一代早已经没落成为老百姓。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刘裕. 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汉代楚元王刘交之后 ,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后功高震主,篡晋自立,建立南朝刘宋政权。

东晋初,刘家避难,从彭城迁居京口。刘裕幼年时,家境已十分贫困。他年轻时,以耕地为业,兼做樵夫、渔夫及卖履小贩。干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力气活,有时还出门做些小买卖,赚钱养家糊口。由于家境贫寒,也常受人欺负。但这种经历使得刘裕懂得劳动民众的疾苦并具有冒险求利的性格。刘裕后来从军,初为北府旧将孙无终部,后来作战勇敢,当了孙无终麾下的一名司马,成为北府军的一位下级军官。军旅中,对内平定战乱,先后消灭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分裂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致力于北伐,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征服仇池国和林邑国。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号宋,定都建康,南朝开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开创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陈高阻陈霸先(503年—559年)

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陈霸先出身低微,受萧暎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

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驾崩,年五十七,在位三年。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

朱温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晚,朱温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午沟里。由于父亲早死,他随母到当地地主刘崇家做佣工。

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882年,他归附唐军,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义军。因他镇压义军有功,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901年,他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904年,他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把他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907年,他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909年,正月迁都洛阳,因袭隋唐洛阳城,911年,改元乾化。

朱温晚年大肆荒淫,强奸儿媳。912年,被亲子朱友珪所弑,朱友珪亲自用毯子把朱温包裹起来,埋于寝殿。同年十一月葬于宣陵。在位六年,卒年61岁。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宣陵。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后汉高祖孝皇帝刘知远(895年-948年)

刘知远,五代后汉开国皇帝,即帝位后改名刘皓,947年—948年在位。刘知远在太原出生,祖先是沙陀人,父名琠,冒姓刘氏。后更名刘暠,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因病崩于万岁殿。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后汉高祖睿陵,位于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阳。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54年)

郭威字文仲,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郭威本姓常,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带他改嫁,继父姓郭。3岁时随继父和母亲迁居太原,不久双亲因战乱而先后离世,他成了孤儿,由潞州姨母韩氏收养。姨母家境也不富裕,生活过得艰苦。

郭威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从而激起了郭威反叛。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后汉。广顺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驾崩,年五十一。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

盘点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哪些?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

天历元年(1328)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根据他自己写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1344年,朱元璋入皇觉寺。1353年,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统一中国;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