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進入2018年,狂奔了長達26年之久的中國車市進入寒冬。自8月以來,產銷量全面進入負增長階段,且逐漸加速。截止2018年11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銷售2015.2萬臺,同比下降4%,全年銷量萎縮已成不爭的事實。


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以現代、福特、馬自達為首的合資品牌,不斷丟失城池。終端大幅降價的北京現代,1-11月僅銷售65.96萬臺,同比下滑6.5%。要完成全年90萬臺的目標,幾乎是痴心妄想。

前11個月,福特在華累計賣出69.5萬臺新車,同比下滑34%。四大業務板塊中,除林肯保持著3%的小幅增長外,其他都呈下滑狀態。導致今年下半年以來,福特在華工廠的開工率就一直徘徊在60%左右。

即便是境況較好的日產,也將在2019年3月前完成3萬輛減產計劃,生產逍客和英菲尼迪的大連工廠以及生產啟辰的鄭州工廠將是減產主陣地。


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除了減產,已經有主機廠開始裁員。通用汽車全球累計裁員人數或達到14700人,福特汽車宣佈將在全球裁員2.5萬人,捷豹路虎將裁員5000人,特斯拉也公佈了裁員3000人的計劃。

合資品牌尚且如此,自主品牌也好不到哪裡去。吉利在狂奔了10個月後,踩了急剎車。11月銷量14.17萬臺,同比僅微增0.3%,帝豪已經跌出轎車前10的位置。


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而“自主三強”之一的長安汽車銷量正在以兩位數的速度下滑,境況更讓人擔憂。曾經的“銷量扛把子”CS75 11月僅僅賣出了12036臺,同比下跌55%。最新財報顯示,長安汽車前三季度營收498.52億,同比下滑3.07%,淨利潤11.63億元,同比暴跌79.98%。

其同城的難兄難弟重慶力帆,雖然早在2002年就進入乘用車市場,卻因產品競爭力不強,品牌被日漸邊緣化,銷售每況愈下。2018年12月17日,力帆發佈公告,將旗下持有的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車和家。將手裡閒置的牌照賣給造車新勢力,獲得急需的資金,算是另外一條斷臂求生之路。


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此外,觀致汽車、德國寶沃等車企也因其母公司不堪重負,深陷泥潭而放棄控制權,被轉賣給了寶能和神州。

當然,相比於主機廠們通過資本騰挪,出售股份,減產停工來緩解壓力,處於銷售一線的4S店們又是怎麼樣一種情況呢?

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之一龐大集團,今年前三季度龐大的營業收入為369.86億元,同比減少27.25%。前三季度淨利潤為-2.34億元,同比暴跌170.7%。為了挽回即將崩裂的現金流,龐大先後出售了旗下14家4S店,共計作價23.46億元。


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然而,這20多億元的資金未能改變龐大資金鍊緊張的局面,多家4S店仍然拖欠員工工資數月之久。有一位員工告訴媒體,因為社保斷繳,公司領導的電話打不通,還無法辦理離職手續去下家。

大的經銷商尚且可以通過出售優質資產回籠資金,小經銷商就更慘了。據網友透露稱,周口智鑫Jeep 4S店老闆詐騙客戶幾千萬後失聯,店門緊閉,店內值錢物品被轉移一空。據瞭解,四十多名員工已經三個月沒領到工資,一百多名客戶被騙,有的交了全款,有的交了首付,有的提車但沒有合格證無法上牌的,有的連車都沒見著,欲哭無淚。


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無獨有偶,自2017年起,寧夏全區“關門大吉”的4S店已近20家,東風雪鐵龍、東風標緻、DS、眾泰、福特等等品牌都出現了店面關停。

前不久,觀致汽車全國40家經銷商聯名發起致廠家函。內容顯示,由於廠家低價直銷、不按期兌現新產品新品牌承諾、設置各種限制不給承諾的返利及推廣費等六個相關行為,導致觀致汽車經銷商面臨大量虧損情況。


裁員、減產、跑路、賣身……中國車市遭遇重創!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協調部主任郎學紅看來,今年僅僅是開始,明年車市同比下滑或至10%以上,中國車市開始進入週期性低谷,週期或達三年及以上,經銷商將陷入生存困境,“三季度,已經有三分之一的經銷商進入到了虧損面。我們預計,到年底,經銷商虧損面可能接近四成或者超過四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