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图拍摄于《修文王阳明纪念馆》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此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的良知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去致知,只是假的知道,要去格物,才是真正的致知。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与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同的,王阳明的这个“知”是良知,而朱熹的这个“知”指的是知道。因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 “知而不行是未知”!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没有更多认识的时候,感性会给我们很多的幻相,这种幻相虽然看起来绮丽多彩,但并非本体良知的本相,不建议去追求这样的感觉。当你不断致力于“致良知”的实践,会体味到来自本体良知的真实快乐~

良知与理想抱负

至于说到理想和抱负,每个人都可能不同,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样,而是你自己想要

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让自己的一生活的有价值和意义?如何让自己在弥留之际回思自己的一生时,感觉不后悔,这些问题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给出答案,当你有了当下的答案时,你的理想也就自然清晰了。

致良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致良知,会使用我们自己实现持久的快乐和满足,因为乐是心之本体,当你通过致知工夫,使自己的良知彻底显露,也即此心光明时,心即宇宙,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法与良知

良知的判断是不以利益为考量的,在自己没有致知到良知通透之前,遵守法律和道德是个人得以健康成长的保证。不用疑惑,在社会生活中,法律是唯一争议最少的通则。法律也是公共良知的外现。当你能够只循着良知做事,而没有任何私心的时候,当然可以只凭本心为准~

良知致爱情

心学中的天理和私欲的界限是由良知来判断的,私欲是过了界的天理,爱情,在合适的年龄进行正当的恋爱当然是天理,但如果脚踩两只船或以欺骗为目的,那就自然是私欲了。至于说曾经爱,后来不爱了,只要是单纯而没有其他目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要考虑到可能的后果,从而选择自己能够承担责任的方式去进行。

PS: 学习心学会让我们变得更有智慧和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