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詩萬……一文看盡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精華觀點

苗圩/鄔賀銓/餘曉暉/林詩萬……一文看盡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精華觀點

物聯網智庫 整理發佈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導 讀

2月21-22日,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在北京舉辦。現場火爆異常,筆者最大的感受是工業互聯網IIoT更加落地,進入到實踐深耕的階段。大會中很多精華觀點值得細讀。在此對演講實錄進行整理,供你回味。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這是我在【物女心經】專欄寫的第114篇文章。

2月21-22日,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在北京舉辦,我亦被邀請作為分論壇嘉賓參與圓桌對話。

現場火爆異常,最大的感受是工業互聯網IIoT更加落地,進入到實踐深耕的階段。會議中大家聊的話題發生了變化,不再談論智能製造和工業雲平臺這些概念,而是討論如何利用IIoT降成本、降人工、降原材料消耗,改進效益、改進質量、改進安全環保、改進各種短板。

大會中很多精華觀點值得細讀。在此對演講實錄進行整理,內含多幅PPT圖片,供你回味。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01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

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實踐深耕階段

【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加快,突出呈現三方面的特徵】

1. 應用面向多領域在拓展,工業互聯網已經廣泛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冶金、家電服裝、機械、能源等行業,網絡化協同、服務型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

2. 體系建設在全方位地推進,窄帶物聯網實現了縣級以上地區的全覆蓋,IPv6改造基本完成,標識解析體系,5大國家頂級節點,10個行業和區域的二級節點初步建立。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總數超過50家,重點平臺平均連接的設備數量達到59萬臺。

3. 生態構建呈現出多層次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員數量突破1000家,與美歐日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組織在技術創新、標準對接等方面開展了深度的合作,引領跨界深度協同突破。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關於如何推動工業互聯網快速健康有序發展的5大建議】

1. 加強技術創新,培育持久的動力;

2. 完善三大體系,涵養產業的生態;

3. 要堅持需求導向,促進協調發展;

4. 豐富資源要素,築牢產業的根基;

5. 深化國際合作,拓展發展的空間。

02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工業互聯網ICT的新挑戰

【工業互聯網的場景特點】

1. 個性化

消費互聯網儘管面向十多億網民,但是共性的,而工業互聯網的不同企業都是個性的。

消費互聯網是全球性的,易於標準化,而企業網通常不需要全球聯網,企業內網連接設備的多樣性使得標準化難度較大。

2. 門檻高

消費互聯網終端品種簡單,使用門檻低,易普及、易升級。工業互聯網設計生產設備類型多。

工業互聯網業務鏈條長,服務模型複雜,需求難以提的很清晰,需要技術解決方案持續服務。

工業互聯網對快速響應、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

工業互聯網對資本的需求大。

【發展工業互聯網要有新思路】

1. 商業模式:傳統消費互聯網比燒錢,聚人氣,圈用戶,攢流量,從廣告和會員費等來支撐收入。這種模式無法複製到工業互聯網,企業向工業互聯網轉型的效益通常只能間接計算。

2. 思維模式:

互聯網的靈魂是創新,這點對工業互聯網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將互聯網思維引入企業,而不是簡單的用消費互聯網模式去改造企業。

3. 實施主體:與消費互聯網贏者通吃的格局不同,工業互聯網需要更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工業互聯網中,ICT企業可發揮先鋒作用,但主體應是實體經濟企業。

4. 生態建設:消費互聯網依靠iOS和Android操作系統構建的APP Store平臺,支撐第三方開發的APP。工業互聯網缺乏類似的平臺與工業APP。

【工業互聯網對ICT技術提出新挑戰】

多數企業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前處於叫得響、熱得慢、看不清、摸不著的狀態。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從ICT技術自身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儘管很多在消費互聯網成功應用的ICT技術具有移植到工業互聯網的基本條件,但工業互聯網有更特別的要求,ICT技術需要做適應性的優化。

【工業互聯網需要IT與OT技術融合】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工業上也有IT技術,包括傳感器、執行器、監控與數據獲取SCADA、製造執行系統MES、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工業上OT技術包括材料、機器、方法、測量、維護、管理、模型,這兩者需要結合,否則工業互聯網還是“兩張皮”。

【工業互聯網的通訊協議:IP與Ethernet的融合】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工業互聯網的通信協議,底層有監控系統,中間有企業內部的總線,可以連接各種各樣的數據庫,並連接到外網。連接外網的時候,一般用現有的互聯網IP協議,可是在企業內部,基本上是使用工業以太網或傳統現場總線。

【5G在工業互聯網中的定位:外網還是內網?】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5G在工業互聯網上會有很多應用,5G跟4G比有非常大的提升。5G對應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帶、廣覆蓋大連接,超可靠、低時延。消費互聯網用5G,主要集中在增強移動寬帶,而增強移動寬帶包括工業互聯網的應用。2035年正常移動寬帶也就是佔三個億左右,而其中針對消費者的有20%,廣覆蓋、大連接、超可靠、低時延,大量是面向工業互聯網的。

可以說,到2035年,工業互聯網會佔5G整體收入的80%,但是5G是否適應工業互聯網的應用?5G的時延是1 ms,可以適用大多數情況的工業應用。但是工業現實中通信,要求的通信週期是微秒級,同步進度是納秒級,可靠性五個9,甚至更高。5G現在還不能足夠來支撐這麼低時延和高可靠的應用。這些低時延、高可靠主要是指內網。

所以實際到5G的工業互聯網的定位,到底是內網還是外網?我認為大量還是在外網,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野外的生產,會用5G作為內網應用。

【企業內網協議,從Ethernet到TSN】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企業的內網,經歷了現場總線、工業以太網和延時敏感網TSN。TSN在以太網上疊加優先權的控制,通過犧牲一般業務的服務質量,來保證高要求業務的質量,所以企業內網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從以太網到TSN。

【工業互聯網除了NB-IoT還需要其它物聯網標準嗎?】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對於大企業可能會用Lora來組織內部的物聯網。對於智慧城市和大量中小企業,自建物聯網並不經濟。基於運營商公網的NB-IoT,帶寬並不高,20Kbps或250Kbps,對應的傳感器是固定的,不能支撐大連接。工業機器人,傳感器是移動的,而且需要大連接和多種帶寬,甚至需要跟人對話,所以5G需要開發一些適應工業互聯網的窄帶物聯網標準。

【工業互聯網的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

原來使用SCADA,現在是工控網關,具有多種協議,多種連接的能力。

利用SCADA軟件採集本地設備數據,轉存到相應的數據庫中,但成本高、效率低。

工業網關具備對設備的各種通訊協議解析能力,未來還可解析總線和工業無線協議。工業網關具備對IT系統的協議對接能力,具備數據緩存和邊緣計算的能力,相當於集成了邊緣計算能力。

物聯網網關和企業服務器這種功能的集成,實現改進的數據採集和監控。工業互聯網的雲有各種各樣的層次,現在工業互聯網更強調邊緣計算,中心的雲負責建模、訓練建模,邊緣的雲可以用來執行和處理,還有快速響應。

【工業互聯網從雲計算到邊緣計算】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現在有一個問題,在私有云體制下容易實現中心雲和邊緣雲的協同。大企業會建私有云,這一點上中心雲、邊緣雲的協同是容易解決的。大量的中小企業,會傾向公有的中心雲和私有的邊緣雲,這兩者是管理分離的。兩者之間的協同面臨著管理上的挑戰。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什麼?】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現在都說工業互聯網平臺很重要,展覽會上每一個公司都介紹平臺,但是你所謂的平臺和別人的平臺不一定一樣。

通常認為,CPS信息物理系統,應該是工業互聯網所需要的。但是工業互聯網平臺並不是整個CPS,現在像GE的Predix基本上是PaaS平臺,但是僅僅有PaaS不能實現操作系統的功能,操作系統是不是全部放在PaaS?PaaS如果沒有大數據的支撐,很難發揮作用。還有工業APP是在SaaS層面的,我想這些問題還需要將來在定義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時候取得一些共識。

【目前工業互聯網的人工智能應用還需要人工協助】

人工智能會在工業互聯網上大量應用。人工智能是神經網絡導向的算法。但是基於大數據導出,第一,工業的數據是不是有那麼海量?第二,基於數據導出的模型,是不是基於企業常年積累的對這些規律的認識?現在說,基本訓練的模型準確率到了99%,而實際上系統還是會犯很多錯誤的。如果數據模型複雜的參數,數據擬合原理會失去意義,結果缺乏透明性和解釋性。

【工業互聯網的徵信:信任人還是信任算法?】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工業互聯網的徵信,現在說區塊鏈可以很好地應用。區塊鏈具有四大加密安全的方式,通過算法上的系統,可以不需要人的第三方誠信的介入。但是有一個問題,區塊鏈用信任算法代碼來代替信任,代碼首先存在會被黑客破解的問題,難道技術比人更值得信任嗎?技術比人的成本會更高。也就是說,不是區塊鏈可以解決互聯網的徵信問題,但是區塊鏈跟物聯網、第三方的機構結合是可以賦能工業互聯網的。

【物聯網+區塊鏈+第三方信任機構結合賦能工業互聯網】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我國小微企業的資產中,不動產佔比不到30%,而成品或半成品等動產因為難以監管而無法作為質押物。走民間借貸利率高達15%,托盤利率也高達12%。企業不堪重負。

利用物聯網對入庫動產監督,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協同,配以區塊鏈管理,適應企業短小頻急的用款需求,隨借隨還。所以通過這種方式,用物聯網使得利率降到7.1%,也就是說比銀行的利率低1.5%。

【工業互聯網的安全,不能僅靠企業自身來解決】

工業互聯網的安全,企業需要跟系統集成商,跟政府的部門,還有三級的安全中心,國家一級的、省部一級的,來交換這種危險的情報,利用外界的力量幫助企業提升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禦。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企業的數據不是被別人知道了嗎?所以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安全的問題上,需要儘快制定企業數據的共享、開放應用,給商業的法律來保障。

【總結】

  •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的基礎。

  • 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有著跟消費互聯網不同的特點,需要滿足企業應用的高安全性、超可靠、低時延,大連接和個性化,以及IT跟OT兼容的要求,需要開發對工業互聯網優化的ICT技術。雖然還有很多的技術不夠完善,但並不意味著工業互聯網現在不能啟動。

  • 工業互聯網的全面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任何企業都可以啟動,從任何階段啟動數字化轉型的工作,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並重來應對發展中的挑戰。

03

餘曉暉、林詩萬

IIoT下階段發展主線:應用探索&數字孿生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餘曉暉:數字化轉型之路,中國工業互聯網探索與思考】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餘曉暉認為,中國工業的數字化轉型面臨四大需求:一是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效率;二是提升產品質量和價值;三是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四是降低信息化應用門檻。

從工業互聯網具體的發展上看,中國和國外存在一些差異。國外主要是在較好的信息化基礎上,通過數據智能分析挖掘新的價值,大力推進資產管理服務。而國內則是在“補課”的基礎上,採用提升與模式創新並舉的方式。“補課”指的是通過雲化、平臺等滿足中小企業低成本信息化需求,“提升”則主要是展開工業大數據分析。

作為工業互聯網三大功能體系之一,平臺演進呈現出三大趨勢。餘曉暉說,一是工業技術積累深刻影響平臺產業變革,工業知識積澱深厚的企業發揮重要作用;二是開源技術推動IT技術不斷演進,開源生態成為基礎技術創新的關鍵;三是開發者生態與應用創新生態加速平臺應用創新,平臺企業紛紛打造自主生態。

22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平臺組主席劉默解讀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2019)》。從整個平臺的架構上,IT技術驅動的新的架構和應用開發在不斷地演進。在產業方面,白皮書中表達兩個認識:

1. 從整個未來平臺的發展上來講,絕大部分平臺都沒有能力做一個完整的端到端的、全能平臺,所以未來所有的平臺企業應該都會相對地進行業務聚焦,聚焦在自己核心的優勢領域。

2. 從產業格局來講,三級多元的格局正在形成,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服務和應用並不是從零開始的,很多的工業服務仍然要依託於傳統的工業軟件和傳統的工業解決方案。

在應用的部分,白皮書統計了366個國內外的平臺應用案例。這一年多的時間,在圍繞設備側、生產側、管理側,已經有大量的應用展開。

【IIC架構任務組聯合主席林詩萬:數字孿生體在工業互聯網的作用與意義】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數字孿生體這個概念是什麼,做什麼,為了什麼目的?

數字孿生體的概念第一是在2002年的一篇論文裡提出,其後也有大同小異的定義。最近工業互聯網聯盟也基於這個概念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個新的定義。我從三個方面做解析。數字孿生體是什麼,是實體或邏輯對象在數字空間的全生命週期的動態複製體。用來做什麼,基於豐富的歷史和實時數據和先進的算法模型,實現對對象狀態和行為高保真度的數字化表徵、模擬試驗和預測。為了什麼目的,對物理和邏輯空間的對象實現深入的認知、正確的推理、精準的操作,最後還是回到操作這個層次。

數字孿生體的內涵是什麼,有哪些功能?

數字孿生體首先是要採集它所對應的實體的孿生體全生命週期的數據,包括當這個設備作為產品時的設計和生產過程的數據,還有部署後的使用數據和維保的記錄,數據是數字孿生體的一個根本。數字孿生體另外一個要素是各種各樣的模型,機理的模型,數字的模型,三維的模型,幫助可視化的模型。

04

ICT企業,如何抓住戰略機會?

【華為:融合ICT技術,構建實體經濟新動能】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華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2018年發佈,名為FusionPlant,是工業互聯網的底座。華為輪值董事長在2018年10月華為大會上發佈了全場景的AI技術,包括昇騰芯片,這些芯片應用在了雲裡面做推理和訓練;也有用在邊緣計算中,用在智能設備中的,讓機器設備這一層能夠很容易地具備新的AI能力,這樣邊緣和中心雲中間的AI就可以協同起來。

在雲上的PaaS層,除了企業智能EI,還有微服務,讓新的工業應用很快被開發;在雲環境下,需要微服務支持,同時華為還有一個物聯網平臺,幫助萬物互聯。華為要把萬物連接起來、管理起來,連接起來的數據也要管理起來。

同時,華為可以為工業界提供協同設計平臺MC,幫助開發者開發更多的工業應用。在工業PaaS之上,可以支持各行各業的工業軟件SaaS,聚合應用。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中國移動:5G攜手工業互聯網,助力產業智能化轉型】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5G為社會帶來新價值的核心體現就是推動傳統的3C(即計算機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費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向新3C轉變。

新3C第一個C是Connection連接,泛在連接帶來的永遠在線將為各行各業以及全社會的智能化發展提供基礎,連接的價值將極大凸顯;

第二個C是Control控制,5G的通信交互將承載各種各樣的控制信息,通過控制去實現工業自動化、遠程手術、遠程施工、遠程駕駛等,一切過去認為屬於控制的事情,今天來看,它可能是通信的一個應用。所以控制上升為通信帶來的一種新的價值,一種趨勢;

第三個C是Convergence融合,這個融合指的是5G將會與各行各業垂直領域產生深度的融合。由於這種融合會催生許多新的業務,產生新的物種,從而創造巨大的價值。

要實現5G成為工業互聯網重要基礎,運營商必須真正理解工業互聯網客戶的剛需,真正讓5G技術解決工業互聯網客戶的核心問題。當前,很多高端製造行業對5G認識逐步深入,認為既能解決生產中的痛點問題,又能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在2018年,中國移動新成立了上海、成都、雄安三個產業研究院,基於5G深耕垂直領域,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撐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建設。

為了更好地賦能工業行業,中國移動聚焦設備聯網、數據分析、行業機理標準化三大問題,構建了深入行業的工業互聯網“1+4”產品體系:1指的是1個行業基礎平臺,構建統一、通用、聚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共性服務。通過做強1個行業基礎平臺,實現面向客戶、面向行業的深度運營;4指的是4大垂直行業應用,即製造雲平臺、電器雲平臺、能源雲平臺、動力雲平臺。

基於1+4產品體系構建了中國移動“工業雲平臺”解決方案,助力百萬工業企業上雲,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目前平臺已經服務了9個省的充電樁業務、130多個分支機構的燃氣抄表業務,以及30萬臺的工程機械設備。同時,中國移動依託“1+4”產品,聯手行業龍頭企業,共同打造了細分領域的標杆示範,助力工業互聯網業務發展與能力提升。

【中國聯通:5G築基工業互聯,暢想智能未來】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在5G方面,聯通在17個城市進行了5G的試點,一個行業有100個場景,包括工業、醫療、交通、教育,之前大家看的央視的春晚直播、首鋼智慧冬奧的園區,以及福建的遠程手術都進行了嘗試。此外,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聯通在15個省進行了邊緣雲MEC的試點,這對工業領域大數據和低時延的要求,將起到一個非常好的支持作用,而且也取得了全球邊緣計算的最佳創新獎。此外,聯通還與海爾、青島港、振華重工、上飛、北汽、濰柴進行聯合創新。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中國聯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更多的把設備的管理以及相關的基於連接之上、應用之下的一些垂直行業和通用的視能,包括機器學習等,進行了封裝。現在可以兼容80%以上的PLC,包括主流的工業協議。聯通提出的是即插即用,就是設備管理和工業平臺能夠快速用起來。

05

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否進入爆發增長期?

【航天科工:夯實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助力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航天科工藉助航空雲網的平臺,向上提供協同供應鏈、協同研發、協同生產,智能服務,生態服務等APP,形成航天科工內部協同共享製造平臺,構建多學科、跨專業、協同的環境,支撐航天科工內外部的業務和全生命週期業務在線的開展。在外部,航天科工以平臺技術融合工業實際需求,打造平臺技術融合工業需求,形成智能製造、協同製造,雲製造整體的解決方案,商業配套能力,以產業鏈能力服務化為導向發佈產品的設計、生產製造、商業配套等專業能力近萬項,與製造加服務相結合,支撐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以開放的架構,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海爾:共建共享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海爾主要是模式創新和科技創新和生態創新三方融合,不斷演進。

在模式創新方面,海爾是全球首家把用戶引入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平臺,構建了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大規模定製模式,這個模式解決了原來生產入庫的問題,用戶全流程參與設計,參與制造,物流服務的各個環節,生產線上生產的產品,都有用戶信息,可以直達用戶。

第二方面就是技術創新,海爾構建了一個全球領先的虛實融合的測試平臺,目前迭代到了4.0版,主要是驗證COSMOPlat平臺的3個核心點,第一是基於雲的操作系統,尤其是在邊緣計算這一方面。第二是工業機理與模型,第三是應用場景。目前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設備的物聯效率提升了85%,物聯協議的適配數量提升了6倍,工業APP一次合格率提升了80%,數據響應能力提升了65%。

第三是生態創新,海爾構建了用戶生態、創客生態、開發者生態、供應鏈生態、合作者生態、運營者生態、監管者生態等,聚合了全球產學研用的1500多家資源。

【樹根互聯:聚焦價值,持續領跑】

作為傳統的製造企業,怎麼應對工業互聯網的大潮?

1. 利用優勢主動觸網。任何一個商業都有本質,你在零售業是你的倉儲和物流,可能要關注你的商品的高價值和低價格。製造業一定要利用製造業本身的優勢,用這個優勢主動觸網。

2. 一定要小步快跑,低成本試錯,製造企業有一句話,你做數字化轉型,不做轉型,一定會死,但是如果你慢慢轉型,可能會死得更快。所以,製造業要小步快跑,低成本試錯,但是一旦驗證了這個價值就要快速地轉型。

怎樣切入工業互聯網的轉型?作為製造企業,有3個優先。

1. 優先提升核心能力。作為業務的本質,競爭力是基於企業的核心優勢。

2. 一定要優先增量收益創造,因為它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

3. 優先利用存量資產,而不是優先去買一堆設備,花很多錢建一個無人工廠。

【工業富聯:工業互聯,價值共享】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除了大會演講,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還舉辦了IIoT之夜活動,強調了其開發的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稱為霧小腦技術,它可以實時收集製造工廠各種各樣的大數據,並通過模型預測做實時智能控制,這可能跟消費互聯網比較差異化的地方,要做實時的智能控制,實現智能製造工廠。

在一個典型的智能製造工廠的切削加工案例中,工業富聯用訓練好的模型,集成在霧小腦當中,實時進行數據採集和智能控制,實現智能化工廠的無憂生產。這個工廠在1月10日,入選了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製造業的燈塔工廠。

【徐工信息:漢雲工業互聯網平臺讓設備更聰明】

漢雲工業互聯網平臺積累了三年,積累了10大高流量的工業APP。

1. 設備畫像APP,這是低門檻的,輕量化、方便快捷,輕鬆地實現30分鐘的上雲。

2. 工程機械的快修APP,讓司機人員和備件整合在一起。

3. 雲備件APP。

4. 雲MES,對於MES,中小企業很難花很大的價錢,花300、400萬買一個MES。

5. 新能源汽車運營優化APP。

6. 車輛環保監測,在雄安新區、南京、珠海開始對環保車輛進行監測。

7. 智能化物流配送APP。

8. 能耗APP。

9. 生產優化APP。

10. 預測性維修APP。

【西門子:MindSphere探索與實踐助力中國產業發展】

在西門子看來,一家數字化企業應包括四個元素。

首先要有工業軟件和自動化產品的組合,這是一個基於數據模型的工業軟件包,包括了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製造運營管理MOM,全程自動化TIA。

第二個要素就是要構建工業通信系統,憑藉基於工業以太網和相應的網絡組建的工業通信,基於全面的RFID和光學功能的開放,以及工業標識的識別系統,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全面解決方案和服務包。

第三個元素就是構建工業信息安全系統,通過工業信息安全系統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組合,已保護工廠免受網絡攻擊。

最後也要考量新型的工業服務模式。MindSphere是西門子基於雲的開放,物聯網操作系統,是功能強大的生態系統的核心部分,具有數據分析和連接功能,面向開發人員、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工具,有助於評估和利用數據,並獲得突破性的見解。

【ABB:行業與需求驅動的工業數字化】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從2017年,ABB Ability數字化策略在中國落地,比如在國家電網裡,有很多大型的電力變壓器是非常關鍵的設備,ABB在美國研發出來的變壓器的診斷算法,診斷之後分析它,是一個典型的物聯網應用。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06

值得關注的新生力量

【優也信息:新技術,新架構,新方式,促進工業運營智能化】

工業互聯網和工業大數據能做什麼?你也許會說萬物互聯。新技術其實需要帶來的是生產效率和利潤率的提升,很直接,我怎麼能讓產線的操作更加標準,生產運行過程更加穩定,不同工具之間如何協同。它代表一個企業的組織能力。這個組織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生存狀態,這才是核心。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工業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製造業已經吸引不到最好的人才。事是人做的,核心是最優秀的人會去哪?去年到今年大的產業轉型規劃,只要是可能有汙染的,都要往更偏遠的地方搬,搬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當年如果要構築像寶鋼這樣的一個大工業,哪些人才會去到那些偏遠的地方。這個在未來的5-10年會更加凸顯。專家人員老化,可是新的能力又沒有跟上,怎麼轉型升級發展。

如果有新技術,首先應該讓企業的能力得到增長、得到複製。談一個企業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第一是需要具備很好的生產服務能力,第二是持續優化能力,第三是突破性變革能力。這些都跟知識和經驗相關,知識如何生產、如何複用,可以傳承,可以更新。

一個新的技術,它應該幫助更多的普通的人很容易做提升,而不是把他們替代。知識的沉澱與複用,老專家知識不是用嘴教,是通過數據挖掘、建模,大數據建模分析,最後封裝軟件,這是一個基礎。但是你怎麼樣把模型抽象,需要有前瞻性的洞見。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是不是所有的工業算法都要上雲?我只能說我在工業做了十年,我的客戶都是很大的流程性工業企業,他們沒有一個想上公有云。為什麼不上公有云?第一,是算得不夠快,上雲需要佔很多資源,並且有時延,像過程性行業,當時當刻這件事非常重要。第二,所有工業算法都充滿了技術秘密,企業不願意把它拿出去,所以要解決企業自己內生性可用性。

未來工業應該是什麼樣的?一種是極致的協同的一體化運營,一種是極致的分佈式模塊化的靈活配置。以Thingswise工業數據操作系統的新架構,能夠實現對兩種工業運營形態的支撐。

【崑崙數據:工業互聯網平臺KSTONE】

崑崙數據作為工業互聯網的一家服務性的企業,如果想要企業能夠做大做強,能夠走得很遠,關鍵是一定要有自己的選擇和堅守。崑崙數據主要是堅守兩個方面,一個是堅守以數據技術為核心,一個是不斷用技術的能力,切實去為工業企業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打造一個垂直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本身不是目的,這是崑崙為企業提供服務的路徑,崑崙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為行業裡的這些企業能夠提供服務。

有兩類需求可以用數據技術來解決的,一類叫做治卡脖子病,另外一類叫減肥。

1. 治卡脖子病:中國雖然是製造業大國,但是很多底層核心的技術並不是中國原創。引進的過程當中面臨一個問題,很多高精尖的先進技術,比如像半導體、液晶面板,企業引進建廠生產之後,沒有辦法很好很快的切實掌握這些技術,以至於這些先進技術引進之後水土不服,可能在國外表現很好,良率達到90%,但是在國內可能只能達到60-70%。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用數據來幫助。

舉個例子,去年崑崙跟國內一個比較領先的液晶面板的企業來合作,解決良率問題,比如電信號處理問題,之前一個產品批次出來這個問題,如果說傳統的靠工藝專家靠經驗做這個問題的排查和解決,他可能要花7天時間才能解決。崑崙用數據的工具,用計算機的方法能自動深度挖掘,來定位這個問題,用15分鐘就可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從7天到15分鐘,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能夠幫助這個企業儘快掌握這個技術。

2. 減肥:什麼叫減肥?過去改革開放40年,在中國有非常多發展的紅利,比如人口紅利,低成本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方面的紅利。在過去幾年,這個形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紅利在消失,產能在過剩,低成本的規模擴張無以為繼,這些工業企業必須轉換他的發展動能,必須要技術創新、要效益,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水平,提質增效,才能繼續保持競爭力。

這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也就是崑崙所說的能夠幫助廣大的工業企業實現減肥。崑崙的做法是通過數據的手段,結合一些比較先進的工業管理的理論,像精益這樣的管理理論,幫助企業準確的知道自己什麼地方有脂肪,用什麼手段能夠把這個脂肪減掉,達到減肥的目的,達到提質增效、提升競爭力的目的。

----寫在最後----

除了演講之外,值得關注的看點包括清華數為工業互聯網時序數據庫,3個明星測試床(基於蜂窩技術的工業監測、雲製造服務平臺、軟件定義的可重構製造平臺),以及89個2018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

最後,引用優也信息創始人傅源的話作為結束,她說:“大家都忙於做工業互聯繫統,我做諮詢服務很多年,看到的卻是管理本身的問題。如果最基本的操作都不能被控制,沒有穩定的流程,IIoT系統是不會直接幫你做管理的。從最基本的開始,把自己流程理順,把基線穩定住,IIoT系統會有一定助力,但是它只是協助,企業還是要從基礎的改進做起。”

物聯網應該是政府導向的一個戰略性的風口,這個風口剛好是3D打印獲得產業化良性發展的基石。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近期熱點文章重磅!100大產業鏈全景圖!!(2019最新最全版!!!)表面處理工藝經典14大招,終於明白各種產品圖案是怎麼製成的了
看看國外發明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目瞪口呆!10大黑科技材料,看完顛覆三觀,懷疑人生!你知道悉尼大橋、埃菲爾鐵塔、南京長江大橋上有多少顆鉚釘嗎?ANSYS大神流沙:你理解的CFD都錯了?“十三五”新興產業|2019年超具潛力20大新材料2018全球工程前沿報告(附PDF全文下載)苗圩/鄔賀銓/餘曉暉/林詩萬……一文看盡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精華觀點

苗圩/邬贺铨/余晓晖/林诗万……一文看尽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精华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