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学霸”杨修是因为“太嘚瑟”而栽跟头的吗?

tb雅


杨修虽然是一学霸,但是在政治上他又相当幼稚。在他被赐死之前其实已经有征兆了,只是没有警惕而已。曹操曾经给杨修之父杨彪写信: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这其实就是杨修之死的起因,而耍小聪明只是世人的误解而已。

杨修在立太子一事上,他与丁仪站在一边,经常在曹操面前大赞曹植的人品学问才干,怂恿他立曹植为太子。


曹操在选择继承人时候的确是有过犹豫,曹植有才,曹丕政治上更成熟而且是长子。而杨修明目张胆的参与之中,给曹植出了不少主意,使曹操的许多测试工作付之东流,比如他把曹操想要问的问题押宝告诉曹植,曹植事先准备好对答如流,曹操后来知道是杨修教的岂能不恨!


更要命的是,曹植在储位之争中落败了,他的党羽岂能有好下场,即使曹操不杀杨修,也很难想象曹丕会饶过杨修,毕竟他对自己亲弟弟都那么狠,而且对其党羽也一网打尽了!



君主最忌讳的事情,便是身边的人不可靠。泄露人君之秘密,乃是不忠之表现,既然不忠,留之何用!曹操杀意顿起。

曹操始终承认杨修聪明,但是最终还是他的确也是他的小聪明,真是应了那句聪明反被聪明 同时也教给我们一个道理,阶级观念是中国人永远避免不了的一种生存状态,如果你的实力不足以支撑你的安危时,就一定要学会藏拙。


红楼书院


这个问题提得好精妙,怎么看都不由得不联想到当下最热闹的话题,内地“学霸演员”翟天临“论文造假”事件掀起的舆论风波,刚刚好在电视剧《军师联盟》里,翟天临饰演的就是“学霸”杨修。

在这里,我们先不跑题八卦翟天临的“论文造假”事件,因为人红是非多,此事在当下“贵圈”已经见怪不怪了。还是回归本题说说二千年前的那位大才子杨修的 “学霸”生涯。

杨修是东汉末年,太尉杨彪之子,史称有俊才,以学识渊博称于世。杨修的“学霸”名号绝非浪得虚名,他厉害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曹操是那个时期一等一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这两个领域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而在文学上,曹操也相当了得,建安三杰之一,建安风骨的开创者,他的《短歌行》是那个时期的扛鼎之作。但是曹操曾感叹,他的才华与杨修相比,差距有三十里远。

《世说新语·捷悟篇》记载,有一次曹操行军路过曹娥碑,见碑上‘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于是让问杨修知道是什么意思么?“学霸”杨修不加思索地说:“知道”,曹操让杨修先别说出答案,他要自己想。走了三十里,曹操对杨修说:“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你说说你的答案,看是不是和我的一样”。

杨修说:“‘黄绢’,色丝也,为‘绝’字;‘幼妇’,少女也,为‘妙’字;‘外孙’,女子也,为‘好’字;‘齑臼’,受辛也,为‘辤’(注:辞的古写)字,联起就是 ‘绝妙好辞’也。”曹操大为感叹说:‘我才不及,乃觉三十里’”。

就是这一个才华超曹操三十里的“学霸”,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何也?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分析说杨修恃才高傲,喜欢卖弄,不明世故,让领导难堪,等等,掌心觉得这都不是事,也不是致命的。

“活”字谜事件、 “一盒酥”事件,对于曹操来讲,都不算什么,曹操再奸诈,也毕竟是爱才的,对身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的杨修,“总知外内”的才能还是非常满意的,以上两个事件,也是他与杨秘书间的雅事。但杨修心直口快地揭穿“梦中杀人”事件,着实是情商太低,直接打了领导的脸面,让曹老板觉得很没面子,因此对杨修有了一些憎恨之意。

至于“鸡肋”事件,因为曹操本来就打了败仗,前进不得,后退又不甘心,怕丢面子,因而随口说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口令。杨修的确是绝顶聪明之人,马上猜出曹操的矛盾心理,猜出来也不打紧,这厮却偏要说出来,说出来也不打紧,还拉着别个作撤退准备,这让曹老板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以杨修“编造谎言,蛊惑军心”的罪名,来了个斩立决。时年,杨修方45岁。

分析杨修的所作所为,看似因“鸡肋”事件而丢了命,其实这也罪不致死,其最深层次有原因是,杨修深度界入了“世子之争",站错了队,才惹来杀身之祸的。

曹操在立世子问题上举棋不定,长子曹丕和三子曹植为争接班人位子,各自聚集了一班人为之出谋划策,杨修就是“拥植派”的铁杆军师,而对方一派有司马懿、贾诩 这样的大咖,曹丕最后胜出。

在“密告曹丕”、 “教植杀门吏、“替植作答教”等事件中,杨修做得太明显,深深卷入了领导的家庭纷争中。曹操一旦下定决心立曹丕,曹植一派必然会受到清算,因为曹操不想让曹植与曹丕相互残杀、两败俱伤!

所以杨修的人生结局也就注定了,“鸡肋”事件是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翟博士”处心积虑制造高学历的标签,不过是为提高正面形象,这种手段在各个行业屡见不鲜,其实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老话说得好,闷声发大财,如果不出意外,翟天临完全可以安稳的顶着这个标签受大家膜拜。但是老话还说,天作孽犹可恕 自作孽不可活,翟天临似乎是想增加话题和热度,竟然开直播,在网友面前炫耀,不幸露出破绽,搞得名声狼藉,一发不可收拾。

这很明显就是“学霸”过于“嘚瑟”导致失败的例子,此中学霸之所以用引号,实在是假学霸之意;嘚瑟加引号,实指高调炫耀。那么历史上的杨修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历史上的杨修,“学霸”不需要加引号;其次,杨修也不算“嘚瑟”,实在是才华太高;最后杨修也不是因为太高调而死掉,而是身陷党争,成了替罪羔羊。

真学霸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自小聪颖好学,才华出众,二十左右就被举孝廉,足见其才华。

出仕便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仓曹属主簿。《三国志》记载:

“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言语虽短,但是信息量很大:首先,杨修年仅25时就受到曹操的器重,要知道曹操收下人才储备十分丰富,而杨修竟然如此年轻就能在其中脱颖而出,收到曹操认可,足见其才具非凡;其次,杨修对内外事务处的理都十分得当,也都能受到认可,足见其能力出众;最后,魏国太子太子及以下都争相与他交好,这里自然是指曹丕和众王子,想要交好杨修,自然是因为他十分有价值,不仅身居要职,还很有能力才华。


因此,杨修出身名门,学识渊博,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毫无争议的真学霸。

未必张扬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杨修自然是狂的没边,还经常在曹操面前炫耀。但是这些故事多源自《世说新语》,并且在其中也是为了显示杨修的才智,而绝非炫耀。只是《三国演义》倾向十分明显,为了凸显曹操妒贤嫉能的形象,才进一步突出杨修狂傲不羁,这样就有了杀他的理由。

但是这样的形象与上文记载相悖,如果杨修这么招人厌,怎么会收到曹操器重,怎么会有人争相交好?况且杨修在深入了解曹植后,就十分不喜欢他的狂傲,如果杨修也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有所反感。

况且杨修身出名门,怎么会连最基本的处世道理和为人处事之道都不懂呢?

因此,杨修并不一定真的那么骄狂,他的死另有原因。

夺嫡之争

曹操是千古难遇的雄才之主,知人善用,谋士如云。此时曹操已经平定北方,志得意满,以魏王之尊,妒忌一个小屁孩儿,实在是无稽之谈。

杨修真正的死因,在于他身居要职,但是却犯了皇家大忌,参与夺嫡之争。史载曹操因“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而处死杨修。就是因为他时常将政务机密泄露给曹植,久而久之,就烦了曹操的忌讳,曹丕一党也因此事对杨修和曹植展开攻击。

原本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就已经立曹丕为世子,但是也并未放弃曹植,在建安二十四年还曾想派曹植出兵支援曹洪,期间也不乏两派之间的争斗。后开因为醉酒耽误了出兵时间,曹操自此对曹植心灰意冷,彻底放弃了他。为了结束两方势力的争斗,曹操必须给双方一个说法,自己的儿子自然不能残害,于是就杀了他的首席谋士,以此来向朝堂宣告自己的决定 一一 嗣位已定,你们不必再争了。

因此,杨修不是因为遭到妒忌,而是因为身陷政治漩涡。


历史上的杨修其实与“翟博士”完全不同:杨修的灭亡是因为“伴君如伴虎”,而翟天临哏儿屁确是因为“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尹禾


说杨修是学霸,本人赞同,因为“太得瑟”,也就是太有才而栽跟头,在本人看来,这只是曹操随便给他设置的一个罪名,杨修的悲剧和当时的政治格局以及权力交锋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来讲讲杨修死亡的深层原因,这是本人的看法,读者朋友有什么高见,评论区可以和大家分享交流。

说杨修是学霸很合适,因为此人确实非常有采,根据《三国志》《曹植传》的记载,杨修的才华是这样的:“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又有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从上面这句话的描述来看,杨修确实是非常有才华的,曹操也是非常器重他的,而且军国大事,杨修也非常了解,而且他说的军国大事,大家也都满意,很多人都想和杨修成为好朋友,所以,无论是学识还是才能上看,昔日的杨修确实努力学习过,可以说他是一个“学霸”。

但是说到杨修的死,就不能简单的归咎他的“得瑟”了,在新三国中,杨修的死和一个鸡肋有关系,就是过分显示自己的才能,其实,杨修的死还有深层的原因,曹操也没有大家说的那样气量狭小。

要知道曹操手下有才能的人并不少,贾诩、荀彧、荀攸叔侄还有程昱,这些人的才能还有军事本领并不比杨修差,他们都威胁不到曹操,一个小小的杨修怎么能够威胁到曹操呢,还有,根据《三国志》的描述,除了杨修之外,曹操没有因为嫉妒谋士有才而杀一个人,可见曹操杀杨修确实是有深层考虑的。

我们知道,曹操最后将继承人定为了曹丕,此时曹操并没有完全了事,他还知道曹植的威力,所以曹操果断考量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他深知曹植在之后会对曹丕形成巨大的威胁,所以他要剪除曹植的势力。

曹操对谋士的能量是非常了解的,以后曹植兴风作浪,也就是像杨修这样的谋士来出鬼主意,所以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秋天的时候,随便给杨修设定了个罪名,将他杀死了。

《三国志》中对此的记载是:“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很显然,杨修是“袁氏之甥也”这样的罪名,是曹操随意设置的。至于“鸡肋”一说,是名著三国演义文学加工的说法。


朗照千江月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曹操。曹操从一个校尉,先从他献刀,到杀吕氏一家。曹操的性格可以说多疑,更重要的独断,狠辣。

曹操用谋士,多用其三分智慧七分忠心。他用的郭嘉也好,荀彧也好,他用人多是用人要疑,疑人也用。但是曹操有很好的一套驾驭谋士的本领。

我们在来看看杨修本人,为才子名士。从他的表现来看的确聪明,可惜不知伴君如伴虎。他把曹操,曹植都当作自己知心朋友,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在曹氏家族中的地位。以至于一盒酥,他都敢胆大分食。其实他过高的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而且小事大事上都不懂的给上司留面子'留空间。

更重要的是他是曹植的朋友,如果曹植本人如杨修,或者曹丕,杨修一定能活。可惜杨修太过聪明,但是不懂的收敛锋芒。因为曹操不想自己的心血姓杨。大家还记得曹冲活,孔融才可以活的那个剧情吗。所以杨修死就死在他太聪明。

至于说曹操杀杨修是杀鸡给猴看,震慑老世族忠于汉朝,还不如说给他自己的智囊团队的一次警醒,你们是曹臣,非汉

臣。


李易208055570


杨修才华横溢,个性张扬,最大的问题是,曹操认为杨修教坏了自己的孩子曹植,这才引起曹操的记恨,"鸡肋"口令,只是找到杀杨修的借口,一个人不可以才露于表,这样会遭人忌妒,也引来杀身之祸,这是历史的一面鏡子。


青石5340


问现在能有几个杨修之才?


宝山盈地


大约:是因军中暗号(鸡肋)楊修猜透了曹操的心思,曹觉对自己有危险所以把他杀了,


难得糊涂75761006


杨修每到关键时刻,就会猜到曹操的心理,说明他的智商很高。但是他的情商出了问题!居然参与夺嫡之争。王位继承人向来被统治者认定为家事,不容外人置喙!曹操没有主动征求意见,杨修就飞蛾扑火,不被灭族就不错了!


渔岸踏歌


不是,是因为夺嫡之战押错了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