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BAT、趣頭條,誰代表內容分發的未來?

今日頭條、BAT、趣頭條,誰代表內容分發的未來?

自從去年開始,內容分發與推送,機器分發、算法和人工智能被媒體反覆提及,今日頭條焦慮症成為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揮之不去的心病。

2016年百度在搜索端加入新聞Feed流,推出頭條號百億分成;阿里巴巴控制的UC頭條豪擲10億元分成,意圖在內容分發市場半路超車。2017年2月28日,騰訊企鵝媒體平臺正式公佈了“芒種計劃2.0”,宣佈將提供12億元的扶持資金,支持原創和短視頻。

而普遍認為BAT裡面B已經與A、T不是一個量級的公司。原因就是算法主導的內容分發摧毀了移動搜索。

“內容分發平臺能讓信息主動找到人,推薦引擎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搜索”,這個說法自去年開始流行起來,而這背後的邏輯其實也很簡單。

隨著PC互聯網時代的逐漸落幕,原先搜索生態中最重要組成部分站長開始更多選擇在微信公眾號、頭條號這些新平臺生產內容。PC端流量的大幅下滑和移動端流量的爆發式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少站長甚至已經徹底放棄原有的網站,開始全面擁有移動化。如今很多網站的更新都停留在了2年前,關鍵的節點正是移動端流量超過PC端。

不過,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孤島效應卻讓這些內容分散在各個App裡,沒辦法被搜索引擎檢索到。慢慢的,移動搜索所能檢索到的都是存量的舊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趨勢恐怕愈發的明顯,而當什麼時候通過搜索引擎只能搜到幾年前的舊內容時,其價值也就無限趨近於零了。這或許也是為何今年開始,沉睡多時的百度終於意識到內容生態對其構建移動搜索的重要性。

阿里的UC頭條、今日頭條、百度的百家號、騰訊的企鵝媒體平臺是內容分發市場最重要的幾個玩家,它們之中,未來誰能領跑移動內容分發,是否會有行業黑馬出現?

1、一超多強的格局將繼續

今日頭條、BAT、趣頭條,誰代表內容分發的未來?

根據獵豹發佈的2017一季度中國新聞類App排行榜顯示,截止到2017年4月2日,今日頭條、騰訊新聞+天天快報、四大傳統門戶穩居前列。第一名依舊是今日頭條,並且今日頭條與第二名騰訊新聞的差距還有所擴大。另外,今日頭條極速版也有強力的表現,在一季度上漲迅速,目前其已超過了一點資訊,成為榜單上的No.4。

去年12月,UC公佈了其“10億扶持內容創作”的UC訂閱號”W+”量子計劃,旨在吸引自媒體入駐UC媒體平臺。3個月後,UC頭條上漲趨勢效果明顯。雖然用戶量增長快速,但UC頭條面臨的一大問題是標題黨和劣質內容,“震驚!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死法!”、“震驚!一女子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做出這種事情!”……大量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一度讓網友將UC內容審核部門戲稱為UC震驚部。標題黨能在短時間能讓用戶數獲得快速增長,但是“標題黨”的屬性若是深入了一個app的品牌屬性,對這個app的卻只有負面的影響。UC頭條若要繼續發力,必須要先解決“標題黨”的問題。

僅次於UC頭條的,是一家並無巨頭背景、深耕三四五線差異化市場的趣頭條,其在並無對外公佈鉅額分成的情況下,上線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排行第11,確實令人意外。靠著尋找差異化市場和自媒體+用戶的補貼戰略,趣頭條目前在App Store免費資訊應用排行榜排名第5,未來自媒體內容生態+機器分發將成為標配,一超多強的格局會繼續穩固。

2、短視頻從興起到標配

2016年,短視頻創業可以說如火如荼,僅被媒體報道的各類短視頻融資事件就超過30筆,融資規模達到53.7億元,而這和內容平臺的大力扶持離不開關係。去年9月,今日頭條宣佈投入10億元扶持短視頻內容創業,而騰訊的芒種2.0計劃則宣佈將12億元扶持資金中10億元以現金的形式補貼原創和短視頻內容創作者。

內容資訊平臺廝殺短視頻的邏輯不難理解,一方面,短視頻介於長視頻和圖文之間,具有兩者所不具備的優勢。相比圖文,短視頻承載的信息量更大,更能殺用戶時間;相比長視頻,短視頻則因為播放時長較短,用戶沉浸感不強,反而能承載更多的廣告。另一方面,無論是今日頭條還是騰訊都需要圈住更多用戶,從一二線城市拓展至三四線城市成為必然趨勢,比起圖文,三四線用戶更容易接受短視頻。

隨著今日頭條和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發力,內容資訊平臺將和快手、秒拍等短視頻領域的種子選手展開競爭。令人困惑的是,此前高調宣佈進軍內容分發的UC頭條和百家號暫時還沒有加入到這場短視頻大戰中,但相信今年應該會有所動作。

3、商業模式競爭可能成為關鍵點

伴隨移動搜索地位的下滑,是以今日頭條、UC頭條、趣頭條為代表的新生內容分發平臺的崛起,正是這些平臺讓站長重新找到了流量變現渠道,而站長也投桃報李的在平臺生產大量的新內容供用戶檢索。雖然眼下的內容創業一片繁榮,也湧現出了不少知名的內容創業者,但無論你承認與否,絕大多數獲得真金白銀的內容創業者其實還是那些更擅長流量變現的站長們。

在今日頭條上就存在大量將影視劇內容剪輯成短視頻的內容創業者,3—4個人的小團隊,能夠每天批量生產50條以上的視頻,並獲得超過1000萬的流量,最終得到超過25000元的廣告分成。這僅僅只是在今日頭條上取得的成績,這些團隊還可以將內容搬運到企鵝媒體平臺、一點資訊等平臺上。

這並不是偶然現象,比起絕大多數我們所熟悉的內容創業者,這些更擅長流量的團隊其實才真正賺到了大錢。他們在PC時代早已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流量模型,如今只是完整的複製到了移動端。

PC互聯網上的網站聯盟變成了手機上的App廣告聯盟,今日頭條是移動廣告領域最大的廣告主之一,是無數中小開發者的首席“金主”,這就使得今日頭條可以出現在幾乎每一位移動互聯網用戶面前,把分散在幾十萬款App的流量聚沙成塔地收攏一處。然後通過算法推薦的正向反饋鎖定住這些流量,再向面向廣告主對這些流量進行二次分發。從這個角度來說,今日頭條更像是流量的“精細運營商”與二次分發商,內容只是它黏住流量、運營流量並精細化分發的工具而已。

流量池和用戶時長已經具備條件,商業模式的競爭可能成為關鍵點。今日頭條用戶增長快觸及天花板,雖然已經具備成為下一個流量入口的潛質,但是目前流量變現的手段單一,它能否成為真正的平臺型應用,還不好說。

當下眾多排名靠前的移動資訊App的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都較為原始、粗糙、單一,唯一比較”不同“的是去年從0到1高速爆發的趣頭條,根據友盟等的數據,趣頭條女性用戶佔比超過60%,用戶集中在三四五線,而且同為移動資訊的算法分發應用,今日頭條和趣頭條兩者用戶重合度居然不到20%。

今日頭條最早是靠手機應用預裝來推廣,趣頭條比較獨闢蹊徑,它沒有做任何傳統意義上的市場投放,而是靠對自媒體作者和讀者的雙重激勵,形成口碑傳播。“看資訊、賺零花”是趣頭條的核心口號,這帶來的結果,是非常高的用戶登錄率、穩健的賬戶體系和後續方便用戶數據挖掘。隨著趣頭條用戶在平臺上積累了越來越多的使用時長,獲得越來越高的現金激勵,再通過自建商城在應用內完成消費,“閱讀錢包”等新型資金池未來很有可能成型。既能沉澱流量,又可以沉澱資金,移動閱讀的生態將延展到此前想象不到的地方。

內容分發之爭本質上是移動流量入口之爭,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增長紅利逐漸消失,現在開始是對用戶使用時長爭奪,這個觀點卻已深入人心。事實上,無論是微信還是今日頭條,都開始在強調自己的使用時長。微信已經證明了社交是一種可以派生延展出超級App的最佳商業模式,今日頭條代表的移動內容分發,能否利用好巨大的流量和用戶時長,生長出來越來多的枝丫,成為真正的平臺型應用,這是它能否真正從巨頭中突圍的關鍵。

想要學習方法的小白朋友,評論或私信發送:”小白“兩字給我,我免費先送各大影視vip體驗,你會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