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的廟號、諡號和尊號一覽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諡號、尊號。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1.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2.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諡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諡號有帝王之諡,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諡,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諡,是門徒弟子或是鄉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諡號。帝王將相之諡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諡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諡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諡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諡曰武穆,海瑞諡曰忠介。

3.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諡號。尊號一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餘字之多。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諡號或年號。一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場合,也稱其全部名號,即廟號、尊號、諡號的合稱,如前述乾隆的名號。遇到這種全稱,應注意區分其廟號、尊號和諡號。

秦 (秦帝無諡,以世為號)

始皇帝 贏氏 諱政

二世皇帝 諱胡亥

太祖高皇帝 劉氏 諱邦

孝惠皇帝 諱盈

太宗孝文皇帝 諱恆

孝景皇帝 諱啟

世宗孝武皇帝 諱徹

孝昭皇帝 諱拂陵

中宗孝宣皇帝 諱詢

高宗孝元皇帝 諱奭

孝成皇帝 諱驁

孝哀皇帝 諱欣

孝平皇帝 諱衡

世祖光武皇帝 諱秀

顯宗孝明皇帝 諱莊

肅宗孝章皇帝 諱炟

孝和皇帝 諱肇

孝殤皇帝 諱隆

恭宗孝安皇帝 諱祜

孝順皇帝 諱保

孝衝皇帝 諱炳

孝質皇帝 諱纘

孝桓皇帝 諱志

孝靈皇帝 諱宏

弘農王 諱辯

孝愍皇帝 諱協

三國

太祖武皇帝 曹氏 諱操

世祖文皇帝 諱丕

烈祖明皇帝 諱睿

昭烈皇帝 劉氏 諱備

後主 諱禪

武烈皇帝 孫氏 諱堅

大皇帝 諱權

三國

太祖武皇帝 曹氏 諱操

世祖文皇帝 諱丕

烈祖明皇帝 諱睿

昭烈皇帝 劉氏 諱備

後主 諱禪

武烈皇帝 孫氏 諱堅

大皇帝 諱權

高祖宣皇帝 司馬氏 諱懿

景皇帝 諱師

文皇帝 諱昭

武皇帝 諱炎

孝惠皇帝 諱衷

孝懷皇帝 諱熾

孝愍皇帝 諱鄴

元皇帝 諱睿

明皇帝 諱紹

顯宗成皇帝 諱衍

康皇帝 諱嶽

孝宗穆皇帝 諱聃

哀皇帝 諱丕

廢帝 諱奕

太宗簡文皇帝 諱昱

孝武皇帝 諱曜

安皇帝 諱德宗

恭皇帝 諱德文

南北朝

高祖武皇帝 劉氏諱裕

少皇帝 諱義符

太祖文皇帝 諱義隆

世祖孝武皇帝 諱駿

前廢帝 諱子業

太宗明皇帝 諱彧

廢帝 諱昱

順皇帝 諱準

太祖高皇帝 蕭氏 諱道成

世祖武皇帝 諱賾

鬱林王 諱昭業

海陵恭王 諱昭文

高宗明皇帝 諱鸞

東昏侯 諱寶卷

和皇帝 諱寶融

高祖武皇帝 蕭氏 諱衍

太宗簡文皇帝 諱綱

世祖孝元皇帝 諱繹

敬皇帝 諱方智

高祖武皇帝 陳氏 諱霸先

世祖文皇帝 諱蒨

廢帝 諱伯宗

高宗孝宣皇帝 諱頊

後主 諱叔寶

太祖道武皇帝 拓跋氏 諱珪

太宗明元皇帝 諱嗣

世祖太武皇帝 諱燾

高宗文成皇帝 諱浚

顯祖獻文皇帝 諱弘

高祖孝文皇帝 諱宏

世宗宣武皇帝 諱恪

肅宗孝明皇帝 諱詡

孝莊皇帝 諱子攸

前廢帝廣陵王 諱恭

孝靜皇帝 諱善見

北齊

齊高祖神武皇帝 高氏 諱歡

世宗文襄皇帝 諱澄

顯祖文宣皇帝 諱洋

廢帝 諱殷

孝昭皇帝 諱演

世祖武成皇帝 諱湛

後主 諱緯

幼主 諱恆

太祖文皇帝 宇文氏 諱泰

孝閔皇帝 諱覺

世宗明皇帝 諱毓

高祖武皇帝 諱邕

宣皇帝 諱贇

靜皇帝 諱衍

高祖文皇帝 楊氏 諱堅

煬皇帝 諱廣

恭皇帝 諱侑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李氏 諱淵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諱世民

文德順聖皇后 長孫氏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諱治

則天大聖皇后 武氏 諱曌

中宗大和聖昭孝皇帝 諱顯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諱旦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諱隆基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諱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諱豫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諱適

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 諱誦

憲宗聖神章武孝皇帝 諱純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 諱恆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諱湛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 諱昂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 諱炎

宣宗聖武獻文孝皇帝 諱忱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 諱漼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 諱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 諱曄

哀皇帝 諱柷

五代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 朱氏 諱溫

末帝 諱友貞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 李氏 諱存勖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諱嗣源

愍皇帝 諱從厚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氏 諱敬瑭

出帝 諱重貴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氏 諱知遠

隱皇帝 諱承佑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氏 諱威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 柴氏 諱榮

十國-南唐

烈祖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李氏 諱昪

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諱景

後主 諱煜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趙氏 諱匡胤

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諱炅,初名匡乂,改賜光義

真宗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諱恆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諱禎

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諱曙

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諱頊

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諱煦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諱佶

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諱桓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諱構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諱慎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諱敦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諱擴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諱昀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諱祺

瀛國公 顯

建國公 是

永國公 昺

太祖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諱鐵木真

太宗英文皇帝 諱窩闊臺

憲宗桓肅皇帝 諱蒙哥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諱忽必烈

成宗欽明廣孝皇帝 諱鐵穆耳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諱海山

仁宗聖文欽孝皇帝 諱愛育黎拔力八達

英宗睿聖文孝皇帝 諱碩德八剌

泰定皇帝 諱也孫鐵木兒

明宗翼獻景孝皇帝 諱和世束

文宗聖明元孝皇帝 諱圖帖睦爾

寧宗衝聖嗣孝皇帝 諱懿璘質班

順帝 諱妥歡帖睦爾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氏 諱元璋

恭閔惠皇帝 諱允炆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

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

恭仁康定景皇帝 諱祁鈺

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堂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

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 諱載垕

神宗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

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 諱由校

莊烈愍皇帝 諱由檢

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愛新覺羅氏 諱努爾哈齊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諱皇太極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諱福臨

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諱玄燁

世宗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諱胤禛

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諱弘曆

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諱顒琰

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諱旻寧

文宗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 諱奕蟭

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 諱載淳

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諱載湉

聖祖母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 葉赫那拉氏

宣統皇帝 諱溥儀(末代皇帝無尊號諡號.宣統為年號)

歷代帝王的廟號、諡號和尊號一覽

如諸位喜歡的話,還請多多點贊與關注,小生拜謝。

您的每一份支持,小生都銘記在心,由衷的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