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料定魏延造反,安排馬岱前去殺他,為何是馬岱去?

三國那段歷史是非常有意思的,期間出現了很多英雄豪傑,也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就比如魏延之死。當初他還沒有反的時候,諸葛亮就看他不慣。魏延是一名大將,他在長沙之戰的時候救了黃忠,殺了太守,這可是立了大功。可是諸葛亮有一雙洞察人心的眼睛,他看到魏延之後沒有誇獎他的功勞,反而說他腦生反骨,將來必定會造反,不顧旁人的勸阻想要將他殺了。但那個時候魏延並沒有犯錯,在周圍人的勸說下諸葛亮也沒辦法。而且劉備還在,他身為主公,當然不能因為猜忌而亂殺人,再加上魏延有功,所以他十分信任魏延。

諸葛亮料定魏延造反,安排馬岱前去殺他,為何是馬岱去?

但劉備死後,這一切就變了,因為諸葛亮對於魏延的看法一直沒有改變,雖然魏延是一位猛將,在蜀中很難找出像他這麼會打仗的將軍了,但諸葛亮卻一直沒有重用他,他在臨終前為將來的事情打好了算盤,怕自己死後無人能夠制衡魏延,於是就留下了一條計策。後來魏延果然如同諸葛亮當初所說的那樣,他天生反骨,造反了。而且因為他非常猛,當時無人能打得過他。而這時諸葛亮臨死前留下的計策出了奇效,當魏延喊出“誰敢殺我”的時候,他身後一個將軍手起刀落將他砍了,這個人就是馬岱。

諸葛亮料定魏延造反,安排馬岱前去殺他,為何是馬岱去?

那麼問題來了,當時有很多將軍可以挑選,為什麼諸葛亮偏偏選擇了馬岱而不是別人呢?其實從各個方面來看,諸葛亮並不是胡亂選擇馬岱,而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魏延的武力值超高,甚至可以稱得上第一,他造反之後能夠打得過他的人基本上沒有。所以安排一個人去暗殺魏延,首先他的武力肯定要高,不說比得上魏延,但也不能太差。馬岱就是一個人選,他雖然武力並不高,甚至比不上姜維等人,但也算得上前十。

諸葛亮料定魏延造反,安排馬岱前去殺他,為何是馬岱去?

第二,派一個人去投靠魏延,首先要得到他的信任,而姜維等人是諸葛亮的親信,去投靠肯定沒用。但馬岱不同,他是中途才投靠蜀漢的,如果在臨時叛變投靠魏延也說得過去。最關鍵的一點是,馬岱當時本來就是魏延的部下,也就是說魏延造反之後,他跟隨魏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魏延就算疑心在重,他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部下會造反。

諸葛亮料定魏延造反,安排馬岱前去殺他,為何是馬岱去?

第三,魏延造反之後,他不可能獨立門戶,只能去投靠某一方勢力,而他投靠的就是曹魏。但當初曹操殺了馬超的父親以及他的兩個弟弟,所以說馬岱跟曹操有血海深仇,他是不可能投靠曹操的。如果魏延投靠曹操,不管馬岱是出於何種心思,他肯定會殺了魏延。第四,這個是從穩定軍心的角度來說,因為馬岱是中途進來的,他統率的馬家軍相對於蜀漢的其他軍隊比較獨立,也就是說他離開或者不離開都不會對各方產生什麼影響。如果他將魏延殺了,對軍中的影響是最小的。從這個方面來說,馬代去做這件事情肯定比其他人做要好一些。

諸葛亮料定魏延造反,安排馬岱前去殺他,為何是馬岱去?

第五,這個跟馬岱的性格有關的,他和馬超不一樣,馬超性格張揚,而他生性謹慎,所以才得到了諸葛亮的信任。而且馬超臨終前,將馬岱託付給了劉備,所以說馬岱是受過劉備恩惠的,他對蜀漢很忠心。種種因素加起來,那就是馬岱忠於蜀漢,而且他仇恨曹操,武力也不差,最重要的是他本來就是魏延的部下,能得到魏延的信任,並且他率領的軍隊比較獨立。這就是諸葛亮安排馬岱去殺魏延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