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在1月20日播出的《国家宝藏2》第七期节目中,当红小鲜肉吴磊守护的是一只人头器口彩陶瓶。这只萌哒哒的彩陶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1973年出土于甘肃泰安大地湾遗址,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人头器口彩陶瓶

大地湾遗址是距今7000年至6000年的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新石器时代,制陶方法有手制法和轮制法。人头器口彩陶瓶是轮制与手制工艺相结合的作品。泥制红陶,瓶体规整。器口作一人面形,披发,前额有发帘,面部五官皆以雕刻空洞的手法,表现了人面部准确的位置,并刻画了自然宁静的神态。通体施叶纹图案。轮制成型,并以雕塑与绘画的手法进行细部艺术制作,成为这一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作品。

第一眼看到这件陶器,小编就被打动了。它通体暖色,纹饰质朴,虽由人做,宛自天成,瓶口的人面,神态平和自然,若他能开口,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个关于远古的神秘传说。感谢《国家宝藏》节目让国宝活起来,走入观众视野。

想不想了解更多国宝?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一套收入万件国宝,浓缩璀璨中华文明的大型图书——《中国艺术史图典》(全九册)。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 主编2019年1月,定价1104.00元

权威打造:李辉柄、单国强、彭适凡、周南泉、陈丽华、孔德明、贺云翱等中国权威文物专家经年磨砺,为读者打造中华艺术传世读本。

内容丰实:万余帧图片,分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法、绘画、工艺品、服饰造型八大卷,精选国宝级文物艺术品,全方位展示中华文明艺术成就。


陶瓷卷(全二册)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李辉柄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距今1万年前,当人类文明的曙光照耀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沃野之上时,这些文明高度发达的农耕民族就已经掌握了制造陶器的技术。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纵观中国的陶瓷史,宛如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用浓墨重彩,再现了中国昔日的辉煌,令中国人引以自豪,令世界惊叹不已。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原始青瓷尊(商代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哥窑折沿盘(元代)


玉器卷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古代玉器研究专家周南泉

中国的玉器,源远流长,它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八千年岁月。玉器,以其特殊的物理构成、鲜为人知的磨制手段,在上自君王下至庶民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和殊荣,被赋予人格化的理念。殷商以降,先秦诸子对玉的讨论可谓百花齐放,其中荦荦大者,不出孔子“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因玉论人、劝世之意,然而正是圣人论玉,才道出玉具有润泽无瑕的大家风范。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鱼龙碧玉花插(清代 现藏首都博物馆)

青铜器卷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彭适凡

青铜艺术,作为一种火与铜、锡合金凝练的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有着极其辉煌的、不可磨灭的地位,尤其是狞厉的商周青铜艺术,更以其恢宏的气势、雄奇的造型、怪谲的纹饰和精湛的技艺,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震撼和美的力量。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刖人守门方鼎(西周 现藏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金银器卷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考古学家贺云翱

中国古代金银工艺史,是一部绚丽多姿、流光溢彩的艺术史,每一时代无不以其独特的面貌卓然不群。中国至迟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出现了黄金制品。早期的金银器均为小型的装饰品。金银器皿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金银制品数量增多,品种增加,工艺也日趋成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唐代是中国金银器发展的繁荣鼎盛阶段,这一时期不仅金银器数量剧增,而且品种丰富,在汲取域外因素并融会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立的民族风格。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金镇(战国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书法卷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古代书画研究专家单国强

汉字是中华民族历数千年发明创造和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秀代表。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书法是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汉字的书写已经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已通过历代书写者的共同努力,用中国所特有的笔墨、纸以及书写者融入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最终使写字成为一种艺术,这就是中国所特有的汉字的书法艺术。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褚遂良《兰亭序帖》(唐 现藏故宫博物院)

绘画卷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古代书画研究专家单国强

本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久远历史和丰富品类。时代上溯到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民国初年,上下七千年。品类包括已呈绘画图案、图像因素的石器时代彩陶和史前岩画、商周两代的青铜器,已具绘画本义的战国和西汉帛画、先秦漆器,已属独立画种的秦汉墓室壁画、两汉画像砖和木板画、魏晋至隋唐的石窟和墓室壁画,以及自六朝后涌现的各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这些品类组成了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柳禽白鹇图》轴(明代 现藏故宫博物馆)

工艺品卷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古代工艺品研究专家陈丽华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我国的先民们从新石器时期末期就开始以漆涂物,在六七千年的时间里创造了灿烂的漆文化。制作工艺、器物造型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一门独特的工艺美术。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凤鸟纹漆耳杯(战国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服饰造型卷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本卷主编为著名服饰造型研究专家孔德明

中国向有“衣冠王国”的美誉,中国服饰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之为记录中国传统文明的“活化石”。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西魏皇帝与大臣服饰(敦煌莫高窟285窟南壁壁画)

(以上图文选自《中国艺术史图典》)



上万件国宝,演绎华夏五千年文明

《中国艺术史图典》(全九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